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1-11-30 22:14黄宁花禹旭才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潮大学生

黄宁花, 禹旭才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文化虚无主义是近代中国一种以矮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疑否定中国革命文化、消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兜售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为特征的文化思潮。近年来,文化虚无主义凭借其强大的渗透性、欺骗性、隐蔽性、伪善性蔓延至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既是弘扬和繁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然而,受文化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文化价值观念扭曲、文化主体意识弱化等问题。因此,在中华民族奋力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全面了解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探讨其成因,并提出针对性强、执行度高、时效性好的解决对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化虚无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及其实质

文化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社会思潮,其目的在于将虚无贯穿渗透于文化发展的纵横交错间,纵向消解和矮化中华文化,横向拔高和美化外来文化,最终动摇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削弱甚至是消解人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通过捏造或夸大事实来否定和丑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文化虚无主义往往通过捏造或夸大事实来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和“命脉”的当代价值,试图以此摧毁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基。②通过臆造或歪曲革命历史和人物来质疑中国革命文化。新时代的大学生与中国革命文化产生的年代相隔较远,对这段血与火的历史知之较少,难免会有些疏离。文化虚无主义便抓住这一短板,企图通过臆造或歪曲革命历史和人物来麻痹和误导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肯定性认知及对革命文化认同的形成。③通过肆意诋毁英雄模范人物来消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虚无主义往往借以夸张的表现手法黑化、灰化、丑化社会先进英雄模范人物,导致产生“高级黑”“低级红”等现象,其实质就是变相污蔑、否定和曲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试图削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吸引力。

由上可知,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以盲目否定民族文化、跟风崇拜外来文化、主张全盘西化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其实质是借现象扭曲本质,进而摧毁文化根基,达到“攻心”“诛心”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全面把握、准确判断文化虚无主义的主要特征和渗透方式,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看本质,不被文化虚无主义的表象所迷惑。

二、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成因

社会思潮是社会问题的“显示器”。近年来,文化虚无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呈抬头之势,并不断蔓延扩散至大学校园,对大学生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探讨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分析其成因,有利于后续提出针对性强、执行度高、时效性佳的解决对策。

1.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犹如一颗日益扩散的“毒瘤”,不仅冲击着大学生的原有文化认知、扭曲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还有可能引发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消解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1)冲击大学生的原有文化认知。文化认知既包括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内涵、地位、作用及发展关系等的认识,也包括文化主体对多元文化蕴含的是非、美丑、义利等的价值判断。文化虚无主义的泛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文化认知的碎片化、模糊化、片面化、极端化,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原有文化认知呈消解甚至是解构态势。其具体表现为:文化认知模糊,分不清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区别,看不到自身文化的优势,在实践中盲目崇拜和效仿外来文化;文化认知混乱,分不清什么文化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什么文化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在实践中随波逐流;文化认知片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认知误区和盲区,仅凭文化表象作出文化判断,而不深究文化表象背后蕴含的深层意蕴,出现文化认知“跑偏、变形”等问题。

(2)扭曲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欲事立,须是心立。”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的群体,其思想观念极易受各种新观点、新思潮、新论断的影响和冲击。加之,全球化时代,文化信息环境复杂多变、多元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剧了文化信息的辨别难度,文化虚无主义便抓住这一时机,时常打着本土文化“过时论”、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幌子,广泛传播错误的文化价值观念,试图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消解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进而颠覆、腐蚀、扭曲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弱化其文化方向感和方位感,致使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出现不确定性和反复性,产生思想的混乱与价值的迷失,在多元文化浪潮中迷失自我、丢掉自我。

(3)引发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认同产生于大学生特有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价值观念”[2]。文化虚无主义便抓住这一“空隙”,披着传播和输送符合大学生需求期待的文化产品的“外衣”,妄图“分化”“西化”“瓦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在文化虚无主义的渗透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被弱化和降低,文化无根感、虚无感、不安感不断加深,日渐否定民族文化而顶礼膜拜外来文化,把外来文化当“时尚”,更有甚者在渗透中没落,在侵蚀中奴化,在冲击中倒下。这种趋势和现象极易引发系统性文化认同危机,而系统性文化认同危机的发生也意味着主流文化的沉沦和旁落,必须予以高度警觉和重视。

(4)消解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文化主体意识既是一种国人在情感上对自身喜欢、热爱的情况下,主动尊重、保护、传承和发展好自身文化的意识,也是一个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保存本民族特色、发展并壮大自身文化必须具备的意识。大学生只有具备文化主体意识,才能超越文化藩篱,在多元文化浪潮中坚定文化立场,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盲目崇洋媚外。但文化虚无主义者的惯用手段就是聚焦、关注和放大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此作为否定中华优秀文化的理由,进而使大学生陷入文化认知误区。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容易被淡化、消解和动摇,轻则产生精神的困惑和迷茫,重则导致文化的失落与消亡。

2.大学生受文化虚无主义影响的成因

文化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现实反映。目前,文化虚无主义已成为对大学生群体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有4种。

(1)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与形式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是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而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与形式契合了大学生多元多样多变的需求特点和文化偏好。一方面,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具有生动性、新颖性,其巧妙地抓住了大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和“共鸣点”,迎合了大学生“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心理需求和现实期待,容易激起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产生思想共鸣和情感共振。另一方面,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形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既能适应大学生喜欢多种多样传播形式的实际需求,亦能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于点滴处聚效能,于细微处见成效”,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2)网络新兴媒体的发展拓展了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空间。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学生群体最多,占比高达2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7.8%[3]。这表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信息的主要接收者、知识的主要共享者,他们在网民群体数量占有上、新兴媒介使用程度上、网络信息获取速度上均占上风。但在以开放性、虚拟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空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因网而狂,文化虚无主义则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并通过炒作热点、贩卖焦虑等方式操控网络舆论走向,肆意丑化、虚化、弱化中华文化,大学生则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文化虚无主义渗透的主要对象,在文化虚无主义的长期渗透下,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被侵蚀、腐蚀。

(3)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模糊了主流文化的辨识度。文化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思想导向性[4]。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锋、相互激荡,成为干扰主流文化的“杂音”和“噪音”,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流文化的辨识度,致使主流文化被“边缘化”“空泛化”,也给了文化虚无主义渗透之便,加大了主流文化的辨别难度。由于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价值观念、所持的文化立场与社会所推崇的主流文化相悖,因此容易对文化立场不坚定、价值取向不明确的人造成冲击,进而引发文化认同危机、甚至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大学生正处在三观确立关键期,其思想行为极为不稳,更易受文化虚无主义的蛊惑,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中游离,产生思想困惑、精神困扰、选择困难等问题,难以作出正确的文化判断与抉择。

(4)多种社会思潮涌入为文化虚无主义渗透提供了有利契机。随着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各种社会思潮也难免会在我国相机涌起,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文化虚无主义攻击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嚣张气焰,使得文化虚无主义得以登场,并不断巩固其已获得的地位、扩大其影响范围,进而弱化主流文化的权威。在文化虚无主义的长期“熏陶”“洗礼”“濡化”下,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遭到正向解构和负面冲击,而后被迫进行观念重构,致使其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诱发其价值观念崩塌等问题。

三、廓清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

廓清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消极影响,既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应抓关键、抓要害,切实在强化理论武装、突出价值引领、加强教育引导、抓实法律规范、优化文化环境等方面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1.理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渗透、抵抗外来思想文化侵蚀、防止“和平演变”的利器。廓清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首要的就是要强化理论武装,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准确分析和判断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5]。要想避免大学生被外来文化同化,就必须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强身剂”,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为大学生坚定文化立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避免其出现“肌无力”问题;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别力、文化判断力、文化选择力,帮助其打好防范和抵御文化虚无主义逆流的有准备之战;才能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明辨良莠文化、分清文化主流支流,克服文化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始终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2)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面对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研究文化现象,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求得共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一方面,应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去观察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坚持用批判性态度对待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借以反思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流弊,揭露和批判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行。另一方面,应引导大学生深入认识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性质、表征及其危害,促使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鉴别、判断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积极同文化虚无主义等试图同化、西化、分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

(3)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是克服文化虚无主义的“良方”,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治理是一项极具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任务。为此,应善用、巧用、活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竭力肃清文化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和危害。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扫清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认知障碍。毛泽东曾指出:“障碍既除,政治的目的达到,战争结束。障碍没有扫除得干净,战争仍须继续进行,以求贯彻”[7]。因此,只有消除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认知障碍,才能打通其文化自信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大学生形成自觉抵制和坚决批判文化虚无主义的意识。

2.价值引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认同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价值认同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大学生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渗透的思想防线。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立场和原则的表征, 是增强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着力点。面对文化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强势渗透, 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凝聚大学生的思想共识。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引作用, 有效整合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观念, 在多元中确立主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拒腐蚀、防渗透”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导作用, 引导大学生认真分析、深刻剖析文化虚无主义, 真正认清其实质和危害, 自觉抵制其干扰和侵袭。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思想文化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性质。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性,强化主流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领力,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避免大学生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被“乱花渐入迷人眼”。另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头脑、融入网络阵地、融入管理服务,把好大学生文化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引导其在多元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中明辨是非、理性决断,正确看待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行为。亚里士多德认为, 成德之因与成恶之因,皆在于行为和习惯[8]。因此,要注重通过价值培育实践,倡导和带动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文化实践。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 充分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文化方式和力量,“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9], 避免大学生盲目、片面、极端地认识文化。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续引导力和广泛感召力,让大学生“感知它、领悟它, 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10], 以强化其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其文化定力、坚定其文化立场。

3.教育引导:培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廓清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根本着力点是教育引导。为避免大学生被文化虚无主义蛊惑,高校必须加强教育引导,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引导其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1)抓好“主阵地”。高校地处文化高地,是理论生产、文化传播、思想净化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行为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廓清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用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陶冶其情操,拓宽其视野,丰富其精神世界,对其三观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性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应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风气。

(2)用好“主渠道”。课堂是大学生接触文化的主渠道,高校应“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1],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一方面,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需求特点、行为习惯等,以“接地气”“有生气”的方式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脉络、规律特征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等,让大学生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剪不断的文化根脉、挖不绝的文化源泉、抹不去的文化印记。另一方面,应注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积极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力戒形式主义和空洞说教。

(3)建好“主力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传播、创造、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并用中华优秀文化培养、教育、陶冶学生是其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当前培养大学生正确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应把好教师队伍的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把政治立场、师德师风、是否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作为首要标准;分期分批选送教师进行短期的学习,或定期组织教研教改活动等,以确保教师队伍质量优良。另一方面,应通过选树先进教师典型,做好思想引领和行为示范,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文化认知导向,以感化、引导大学生。

4.法律规范:加大监管网络媒体的力度

当前, 网络已经成为文化虚无主义的“主战场”, 而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 极易在虚实难分的网络空间迷失自我。为此,应加快制定网络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网络立法, 强化网络内容建设, 拧紧网络监管这一关键阀门, 有效遏制文化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嚣张跋扈。

(1)健全网络法律法规。遏制文化虚无主义必须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作用,重点解决相关立法滞后、缺位和现有法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让法治植根于大学生的内心。在网络立法过程中需坚持3个原则。①坚持适度性原则。即当网络空间出现需要法律法规调整的问题时,要根据网络环境和现实要求,及时制定和颁布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网民的各项权益,避免漏洞产生。②坚持协调性原则。制定新的网络法律法规应注意要与原有法律法规相协调、相补充,避免重复和矛盾。③坚持针对性原则。在制定网络法律法规时要事先考量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避免“闲置”。

(2)依法加强网络监管。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既有利于保障大学生网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抵御文化虚无主义的渗透。首先,明确监管的对象和范围,努力实现网络治理和监管全覆盖,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其次,制定监管的内容和标准,明确监管的尺度和限度,以限制滥用言论自由的网络行为;再者,掌握监管技术和方法,实施技术监管与人员监管相结合,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运用大数据技术做好网络空间的监测、研判和预警工作,从而有效应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渗透。

(3)强化网络内容建设。“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12]。为此,应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大网络内容筛选、过滤、治理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以最大范围争取人心,赢得大学生网民群体的青睐。同时,应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着力去除网络空间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等不良信息及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抑制其在网络空间的滋生蔓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

5.环境创设:重构文化生态环境和秩序

环境影响塑造人。为避免大学生受文化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应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竭力重构文化生态环境和秩序。

(1)加大主流文化宣传教育力度。主流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其本质是一种先进文化。因此,要想抵御文化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必须牢牢把握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一方面,结合自媒体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深入开展主流文化宣传教育,以逐步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信念、信任和信心,引导其在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把握方向;另一方面,围绕大学生的成长诉求,打造具有时代感、潮流味和前沿风格的先进文化作品,为大学生提供文化精品力作。同时,还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围绕大学生的成长诉求,开展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用生动、直接的文化体验来吸引、触动大学生。

(2)注重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文化具有凝聚人心、增进共识、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强大力量。高校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地,因此,校园育人环境的优化对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自信心的提振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可通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来熏陶、洗涤大学生的心灵,筑牢其思想防线,避免其在文化虚无主义的浪潮中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熏陶、激励等功能,用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陶冶其情操,拓宽其视野,丰富其精神世界,对其三观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性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用“硬手段”规范文化秩序。文化虚无主义的冲击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文化秩序,加剧了文化失范行为,为遏制文化负能量,迫切需要在原有文化秩序失序情况下,尽快构建新的文化秩序,使多元文化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和规则有序化[13]规则化、制度化。一方面,要构建和完善文化治理体系。文化治理作为一种柔性的力量和隐形的因素[14],是重构文化生态环境和秩序的重要手段。为此,应积极构建和完善文化治理体系,坚决反对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侵蚀。另一方面,要规范和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只有规范和整顿文化市场秩序,才能取缔各类非法经营,创造良好的文化运行环境,斩断文化虚无主义的传播渠道。

四、结 语

总之,文化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应充分认识反对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深入分析文化虚无主义渗透的特点和规律,严密防范和抑制文化虚无主义的攻击渗透行为,并运用正确战略战术,组织力量廓清文化虚无主义的“迷雾”,进而为大学生营造正气充盈的生活场景和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潮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历史虚无主义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