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文化存续的价值范式及其新时代实践理路

2021-11-30 22:14徐燕宁罗夏君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训道德传统

徐燕宁, 罗夏君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作为古代文化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家德教育思想,在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有鉴别的加以继承,有扬弃的弘扬传统家训文化,有助于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

一、传统家训文化存续的必要前提

家训一词,始于《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的“髫龀夙孤,不尽家训”[3],在《辞海》中解释为父母对子女的训导[4]。由此可知,家训的本义是指家父祖或前辈对子孙或后辈的训示、告诫、嘱托与希望,以及前辈及祖上为子孙后辈制定的各种规范、礼仪、家法,等等。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家族智慧的累积,在历史上就好比一所育人学校,扮演着教师和教材的角色,发挥了学礼仪、成教化、美风俗的重要作用。然而,每一个古老文明的孕育生长都需数千年物质和思想的积淀,从而形成符合不同地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原型。因此,传统家训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必有其物质基础、血缘基础、动力机制等基本存续条件,具体归纳起来有3点。

1.农耕文明为传统家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我国四季循环的农耕观念使人们养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思维习惯。东亚季风区独有的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的气候使中华先祖们牢牢维系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生活,形成一种循环往复、安土重迁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我国农耕文明中族群聚居的生活方式巩固了其家教理念。由于古代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尚不发达,人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为达到食饱足暖的生活状态,其族内规章多重于务实、礼仪、互助等方面。同时,这些生存经验世代传承并贯穿于族群、家庭乃至个人的思想行为之中,无疑会强化“家”观念的运作及农耕文化的传承。可见,农耕文明是人与自然、德与法的融合,是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体现。这种文明把宗族、家庭、个人连结在一起,形成了有利于传统家训文化生成的物质基础。

2.父系氏族制为传统家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稳固的血缘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是在父系氏族基础上,以农耕文明为依托而建立起来的。伴随着父系氏族制的不断演进,各家族的家教规范往往更强调成员之间的辈分谱系。“家族由父权支配”“血统按父系计算”“家规不可违背”等思想在人们心中逐步深化,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严密制度规范成为维系父系氏族传承和稳定的工具。同时,在父系氏族制背景下,通过生产所积累的大量财富使涵盖着族权、父权的宗法制度不断完善。于人,孝亲敬长、忠君为国、勤俭治身;于家,等级鲜明、各尽其职、任劳任怨;于国,君王统领、政治融合、互为里表,这样就形成了“人—家—国”三方紧密联系的格局。这种氏族制度在约束个人、家族和国家的同时,也推动了家国同构观念的逐步发展,从而保障了以宗法血缘为首要内核的传统家训文化的孕育与成型。

3.实践为传统家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只能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实现生存和发展,即人的根本价值要到实践中去探寻。首先,实践孕育出传统家训文化的雏形。一方面,人类世界产生于实践。人的实践活动本质是主观目的之于客观存在的活动。人生活于世界之中,在受到客观世界影响的同时,也在其中不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从而构筑人类的世界。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了其物质、精神世界。无论是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还是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或是以“家”为核心的小农生产方式,皆是古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善经济条件后,不断调整和完善伦理规范的现实表现。其次,传统家训文化在实践中逐渐成型。实践促使传统家训文化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张。家族先辈以修身养德、齐家立业、勤俭节约等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教子治家,并在具体生活实践中使家训逐渐熔铸于个人成长路径之中,由己推人,不断扩大传统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再次,从家训文体的流变角度看。从王室青睐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先秦诰体家训、训体家训,至内容多元、和善亲切的日常家训教导; 从多用叠语程式的汉魏六朝箴体家训,至采用杂言句式交叉使用的行文方式;从固定无趣、通篇严苛的隋唐五言诗体家训,至浅显易懂、语言通俗化的家书等,传统家训文化的形式在时间的检验下不断推陈出新,最终实现对自身的扬弃与创新。最后,从价值取向上看,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哲学发展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注重道德修身的入世哲学, 还是小国寡民的人生价值理想。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嬗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无不充分彰显着实践是传统家训文化变革的推动力量。

二、传统家训文化存续的价值范式

个人发展与家和、国盛从来都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千百年来,无论是以德为政的帝王将相、勤政公廉的硕儒士绅、仁德范世的先哲名人,还是睦族善邻的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视通过家训教化方式参与到家族成员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处世态度的培育之中,并成为传统家训文化存续的价值范式。

1.帝王家训中良政善治与民主政治目标相趋同

优良的帝王家训不仅能使帝王之家和睦兴旺,更能使国家繁荣昌盛、国祚绵长,实为国家之幸、百姓之福。一方面,我国古代的治理模式不同于西方古代城邦政治体制,而是宗法血缘制度。历代统治者将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内容制度化、法律化逐步形成森严的规章制度,从而以其家训文化内容对臣民百姓进行意识渗透、行为规范管理,以维护社会稳定运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家训文化内容发展。与此同时,这种经过长期演化的规矩意识和理性的约束成分为国家法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推力,成为培育公众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民本思想是帝王家训的精华所在,表现了古人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的政治准则,是统治者及关注政治的思想家深刻反思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硕果。当下,应历史地、辩证地评析古代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继承和发展先民的民本思想,实现“古智今用”,在民主政治的时代得出传统民本的现代意涵,不断推进现代中国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

2.仕宦家训中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社会功用相融通

仕宦阶层乃上滋帝王、中润族人、下融于百姓的中流砥柱。一方面,仕族先哲以其个人生活经验精心构建了传统家训文化中“修己养德”的思想内核。如周公以德行高尚为准则,期盼子孙自觉地以主流道德规范构筑自我,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后世治家教子作出最好的注解,也为其家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望。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家国情怀并不是简单的爱家与爱国,而是由于传统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使家教立范天然具有修齐治平的主导价值取向。家是国的具体化,国是家的直接扩充。在家训的齐家实践中,自然蕴含着统一修身的人格理想和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如比干的“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6]。可见,仕族阶层秉持着“家国天下”的价值目标及“内圣外王”的人格追求,力图实现自我价值与国家价值的高度统一。因此,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家国情怀不仅是宗法社会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而且贯穿于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社会功用之中,成为最高境界的守正智慧和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追求。在为家族成员提供修身之道、行为尺度、提升家族凝聚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可贵的民族精神。

3.庶族家训中共通性认知与人的本身需要相统一

庶族家训以历朝历代百姓家门雍睦的品性、养正于蒙的观念、敦亲善邻的美德,熏陶了无数义士仁人,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家文化,汇成了中华民族泱泱文明之风。一方面,共通性认知促使家庭成员社会化。庶族家训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统治者、有识精英与基层民众在思想观念领域上的共通性认知,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思想沟通与价值认同的文化桥梁,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润物无声地浸润到普通百姓家中,并将原本玄奥抽象的社会一般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父母家庭教诲入耳入心。另一方面,人的本身需要促使家庭成员社会化。家庭内部成员根据自身实践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需要,这种人本身需要的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家训文化的不断完善。其在庶族家训中表现为,不再片面地囿于“治国、平天下”的宏伟蓝图,而是通过处理一件件家庭琐细事务滋蔓到持家兴业的每个方面,并总结为遵循的治家管理具体规条。

三、新时代传统家训文化的实践进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割断古与今的“亲缘”联系,只有兼收并蓄地接纳与汲取优秀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髓内核,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更好地发挥其“根和魂”的推动作用。

1.立足家庭、崇德修身,正视传统家训的道德之鉴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快节奏、多变幻的运作模式,冲击并不断打破以往人们传统的家庭观念,使得正视传统家训文化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成为当今家训文化研究无法绕开的时代主题。如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孝顺”往往多以“顺”为先,使个体独立人格掩盖在等级制度的桎梏之下。而现代家训文化则建立在交互主体性关系的基础上,使“孝”之心融入在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之中,呈现平等、民主化趋势。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8]

一方面,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要注重家庭教育。其中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所涵盖的人格理想、道德情操、礼仪规范为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家庭教化和教育范式提供了可行性借鉴。从周公将“股伤败亡”的历史教训与先祖总结的“明君之道”融入训诫子、侄、弟的家训之中;到刻在《何氏族谱》中的“家训十一则”,详尽规范了家族成员的修身处世、待人接物之道,凸显着一个家族的文化渊源、道德理想与生存智慧;再到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为其子弟提出具体的治学方法与敬业修德的指导,皆是一部部循循善诱的家庭教科书。可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是由古至今每个家庭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正确观念。家长以身示范,充分发挥其在家庭培育和传承中的主体作用,使孩子在明辨是非中涵养道德情操、塑形道德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把孝老爱亲、恪守公德等优秀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9]。传统家训文化不但涵养了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行、传递了家庭作风正能量,更是培植社会良好风气的有益载体。另一方面,德为居家之富,要重视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不仅是个人获得物质财富的前提,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精神遗产。无论是帝王之家的《庭训格言》,还是民间百姓的《启后留言》,都把物质财富视为过眼云烟,认为只有高尚的道德及由此构成的淳朴家风才能保障家庭的兴旺发达。因此,在物质财富与高尚道德之间,“惟清修可胜富贵,虽富贵不可不清修。”[10]传统家训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道德养成的原始场域,是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元素。因此,利用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注重家庭教育,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诉求。

2.立足现实、深仁厚泽,强化传统家训的认知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加速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引发了利益关系由单一向复杂、多元转变,而且引发不良文化思潮的滋生,使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在无形中受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道德的承续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因此,提升道德认知、推动道德实践成为当今家训文化研究无法绕开的时代主题。用传统家训的理论与实践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才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要强调理性自觉与制度管理相统一。一般认为,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一定道德规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道德活动意愿。传统家训文化注重“内求”“反身而诚”“慎独”等道德修养方法,把自我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通过道德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实现“内圣外王”的价值追求。传统家训文化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其在朝代更替、革命创制的激流中作为国家法律政策实施及保证规范民众的生活方式、行为的辅助因子,始终平衡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与欲望上线。在社会利益多元、社会矛盾复杂的社会转型期,除依靠理性自觉和情感自愿的道德行为,也需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制度“硬约束”管控。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9]。要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有力惩治失德败德、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另一方面,要注重规范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第一,要不断丰富并滋养家训文化内涵,拉近民众认同距离。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但若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和深入了解,则容易在当今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大背景下迷失,而完成这项重大任务便需要专业学者的深入研究。因此,在追溯和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对传统家训文化单纯地给出一时的价值定论,而是在重塑传统家训文化内涵底蕴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内容的正确性采纳及其当代价值的实现。而在此过程中,把握传统家训文化的点睛之处,通过今人之眼来重审古人家训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一种积极且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第二,传统家训文化拥有丰富的正官德、传民风资源。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倡导蕴藏于其中的精神内核,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新形势下的党风政风建设,而且可以形成榜样示范效应,在党员相互学习与实践中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要依托实体部门和网络阵地广泛宣传各行各业恪守正道、宽仁慈爱的党员模范,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并以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展现党员“明公正道”的道德品格,守住灵魂深处的隐形天平,树立鲜明时代价值,彰显社会道德高度。

3.立足社会、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家训文化新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安家立业的精神食粮,延续着华夏文明薪火相承、生生不息的宏伟蓝图。传统家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为当下建构价值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发展中紧跟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赋予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新时代的内涵,不断昭示着当下传承传统家训文化以构建现代价值观念的实践理路。

首先,坚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定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中的平等、独立、自由等观念不断冲击着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意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遇一定程度的认同危机,具体表现在以血缘为本位的家庭道德秩序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1]中国传统文化植根、成长于中华大地,经过千百年积淀,历经时代变迁甚至时局动荡而不湮灭,根本原因是其厚积薄发的精神元气和砥砺前行的民族之魂。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望本民族家训文化世代承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的重要抓手,是在国际间文化软实力较量博弈中站稳脚跟的浑厚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依靠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助力。因此,要善于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文化自信,探索创新家训文化,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探索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的,凝结了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12],是中华文明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生动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革新,以平等、公正、诚信、法治等新的时代元素丰富传统家训文化内涵,使其转化为符合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家训文化。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涵着优良的传统家训文化精粹,是培育各族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精神沃土。要将传统家训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时代表达融于国家发展之中,将其优良的道德准则契合于社会运行之中,将其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植根于普通民众内心,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价值观念合为一体,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认知。

最后,坚定“天下为公”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胸怀天下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传统家训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国家故土的留恋和安土重迁的人情伦理共同形成守土有责的目标信念,并且这种共同信念超越了固有的地域边界,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利益纠葛之中,而是“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13]的天下之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1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成为提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底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大势,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背景下,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中华文化的价值形态,以开放的态度传承中国优秀家训文化,合理地吸收世界各国家庭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从而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融通和合,构建起人类“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

四、结 语

中国人民的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沃土中,与历史、时代齐头并进。当今,在大力提倡和弘扬优秀家风、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背景下,积极探究传统家训文化存续的必要前提,就是在找寻其经世致用的历史渊源;分析传统家训文化存续的价值范式,就是在寻求其贯通古今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究新时代传统家训文化的实践进路,就是在为传统家训文化注入新时代活力,从而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

猜你喜欢
家训道德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