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飞, 夏志丽
(中北大学 艺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高校班级学生干部简称班干部, 是高校班级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主要参与者、 组织者和践行者, 兼具学生和干部双重角色。 新时代高校科学有效地选拔培养班干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途径, 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42。 高校学生干部是时代新人的重要后备力量, 也是青年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近年来, 对高校学生干部的持续关注和研究, 一直是学界长久不衰的热点和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 探索适合新时代高校班干部选拔培养的有效策略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 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2]可见, 新时代高校班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更是着力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强化高校学风建设的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新时代如何培养将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把责任与担当统一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新人, 这需要高校切实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 进一步强化班干部队伍建设, 以带动广大青年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 为祖国培养一批批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时代新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 更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是党和人民事业永续发展的力量来源, 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时代新人的生成实现提供了新的境遇。[4]因此, 高校应高度重视班干部选拔培养工作, 努力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基于全面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追求。 所谓全面发展, 就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的能力的最充分地发展, 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5]新时代大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这必然要求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 当代社会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特别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竞争。 所以, 新时代高校要牢牢抓好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才能更好地培养众多“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才能更好地引领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 才能带领青年大学生早日投入到建设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去。 高校要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就着手选拔培养一批批优秀班级学生干部, 把广大青年大学生凝聚在党的周围, 带动大学生共同进步,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青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高校班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 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着组织协调、 上传下达、 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 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是班级班风建设、 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其他普通大学生还会将优秀班干部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班干部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群体的风气, 因此, 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影响着高校学风建设的成败。 高校通过对班干部队伍进行学风建设教育, 逐步形成“抓两头、 带中间、 全覆盖”的学风建设思路。 另外, 高校只有把科学合理地选拔培养班干部队伍作为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 发挥班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才能切实提高学风建设的质量, 才能更好地塑造文明和谐、 团结进取、 创先争优的班级风貌。 因此, 有效推进高校班干部选拔工作, 培养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 有利于更好地为学校学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在新时代高校班干部群体中, 虽然他们主流思想认识是健康的、 积极向上的, 但是仍有少部分班干部存在理想信念淡化、 功利主义思想较重等问题。 他们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识不清,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不深刻, 过分追求自我, 缺乏社会理想。 另外, 还有个别班干部只考虑自身现实利益, 而忽视了集体利益, 缺乏奉献精神。 有个别学生担任班干部职务只是为了便于加入党组织、 评奖学金、 满足虚荣心等。 因此, 当前大学生担任班干部的动机多样化, 个别班干部功利化思想还比较突出。
高校班干部既是班级事务日常运行的具体组织者, 又是班级同学的服务者。 班干部既要承担学校所赋予的管理职能, 又是辅导员、 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也是班级同学中的“领导者”, 然而他们并不是专职干部。 有的班干部在工作中忘记了个人身份, 忘记了工作职责, 甚至会迷失了自我, 出现“官僚化”倾向; 有的班干部个人表现欲强、 团队合作意识欠缺, 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不懂得尊重他人和与人合作; 还有的班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耐心、 独断专行, 对他人缺乏理解、 包容和信任; 班干部成员之间沟通交流较少, 配合默契度不高, 遇到困难互相推诿扯皮。 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班级团结向上的整体风貌, 极易导致班级凝聚力下降。
当前高校班干部大多数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想同学之所想、 急同学之所急”, 起到了 “桥梁纽带”的作用, 但是仍有少数班干部存在担当意识较弱、 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 有的班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 即使看到学生中出现违纪行为, 既不及时提醒、 制止, 也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老师报告, 面对同学中的错误言论不敢批评教育; 有的班干部存在“佛系心态”, 无主动作为、 主动担责的精神; 更有个别班干部忘记自己的职责, 带头违反校规校纪, 如考试作弊、 考勤替他人签到等, 在同学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这些不担当、 不负责的班干部严重影响了班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对班级各项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
科学合理的选拔方式是新时代高校干部选拔的核心环节。 当前, 高校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第一, 选拔程序不规范。 高校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 通常有公开竞选、 个人自荐、 他人举荐、 老师任命等方式。 不同的选拔方式各有利弊, 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通常会取长补短结合使用。[6]每种方式的选拔过程也不尽相同, 有的辅导员、 班主任在选拔过程中过于随意和盲目, 选举流程不严谨、 不规范, 以致无法保证班干部选拔工作科学有序地展开。 第二, 选拔标准不严格。 有些高校辅导员、 班主任对班干部的选拔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仅从某一个标准选拔出来的班干部也无法同时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要求, 选拔结果不够公开透明, 时有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 另外, 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还掺杂各种人情关系, 或者是选拔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思想品质、 人格魅力、 兴趣专长等方面的考量, 致使最终选拔结果不够公正客观。 第三, 选拔形式比较单一。 有的辅导员、 班主任采取直接任命的形式来决定班干部人选, 这种选拔方式主观性较强, 容易引起班级其他学生的不悦, 影响了班级团结友爱、 温馨和谐氛围的形成; 有的班级采取现场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拔, 这样的方式看似公平, 但是也有参选学生私下拉票的情况。
健全的班干部培养机制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有些高校并未建立健全完善的班干部培养机制。 一方面, “重使用、 轻培养”的现象长期存在。 其主要体现在辅导员、 班主任没有深刻意识到培养班干部的重要性, 对班干部布置任务多指导帮助少、 注重形式多监督检查少, 侧重于培养班干部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忽视了关心班干部的身心健康。 长期以来, 高校辅导员、 班主任过于依赖班干部带来的工作便利性, 而忽视了班干部工作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班干部缺乏系统科学的培养规划。 另一方面, 培养内容过于单调乏味。 目前很多高校未制订长期的、 系统的、 专业的班干部培养方案, 针对高校班干部的培养内容、 方式和目标认知不够清晰, 很多时候侧重工作方法和技巧的传授, 但忽视了班干部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有的高校虽然开展了班干部培训讲座, 但是讲座内容过于陈旧、 枯燥乏味, 未将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培训内容通常由高校班级自行选择, 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培训过程, 这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高校班干部队伍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班干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面激发出班干部的潜能, 增强班干部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然而, 高校要对班干部做到科学考核评价也绝非易事, 在实施难度、 力度、 广度上也给高校教育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其一, 考核主体不清晰。 班干部是联系师生的桥梁纽带, 他们既要服务于老师和同学, 同时也要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监督, 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同时老师和学生对班干部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 通常老师眼中认可的班干部, 同学们却不一定认同, 有的学生认为班干部只是善于“讨好”辅导员、 班主任而已, 甚至还为个别班干部贴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标签。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选择单一的考核主体, 就可能出现考核评价结果不客观、 不公正。 其二, 考核标准不明确。 高校班干部的双重身份要求他们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完成班级工作, 但是在考核指标中很难找到对班干部的思想素质、 学习成绩、 工作能力、 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平衡点。 如果班干部考核标准不清晰、 不透明、 不完善, 这就很难形成合理有序的班干部竞争机制, 甚至简单、 片面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7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7]新时代高校要强化班干部队伍建设,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 培养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
第一, 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高校要着力推进班干部扎实、 深入、 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要让班干部把新思想作为“规定动作”学习领会, 努力做到学深悟透、 融会贯通、 真信笃行, 真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第二, 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提升铸魂育人质量。 充分利用“思政课”对高校班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革命历史传统教育, 使其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 建设、 改革的奋斗历程, 认清历史发展大势,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干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 第三, 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新途径。 借助主题教育、 主题班会、 团日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广泛开展“与信仰对话”等教育活动, 引导班干部队伍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第四, 创建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打造理想信念教育新阵地。 充分利用好网络, 积极实施高校班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系列“微阵地”项目, 创建班级微信公众号、 微信群等网络媒体平台, 让“信仰的力量”系列教育活动在班级中活跃起来, 不断夯实班干部奋勇向前的理想信念基础。 第五, 引导班干部树立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既是教育的责任、 高校的责任, 也是大学生自己的责任。[8]班干部要充分发扬责任担当精神, 要敢担当、 能担当、 勇担当, 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力筑牢理想信念之魂。
高校班干部选拔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班风学风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班级关系的和谐等各项工作质量。 班干部选拔应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着手, 新生班级需尽早组建班委会。 新生班干部的素质如何,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后续干部队伍建设如何, 在选拔新生班干部时, 要切实把好标准关, 把整体素质好的同学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9]首先, 广泛动员, 全面发动新生参与班干部竞选。 辅导员、 班主任要认真开好新生第一次班会, 积极引导学生毛遂自荐、 提交竞选申请书, 做好班干部参选准备。 其次, 全面摸底, 熟悉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 辅导员、 班主任应尽快掌握新生第一手资料, 查阅电子档案、 录取花名册、 学籍档案等, 详细了解每位学生过去的具体表现, 比如文化成绩、 获奖情况、 家庭经济、 老师评价等。 再次, 公开竞选, 真正发挥民主选举的实效性。 辅导员、 班主任要坚持“德才兼备、 任人唯贤”的原则, 规范民主选举程序, 广泛征求意见, 保证选举在公平、 公开、 透明的情况下展开。 最终根据投票结果、 综合表现、 个人长处、 竞选意向来确定班干部的考察人选, 并将最终选举结果在班级内进行公示。 最后, 轮岗试用, 建立良性的竞争上岗制度。 新生班委组建后, 可设置班干部试用期, 试用期一至两个月为宜。 班干部在试用期阶段, 可实行轮岗工作制, 以便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增强班干部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每位班干部也可以在两个岗位上进行锻炼, 使班干部以较快速度适应不同的职务, 为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方位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要珍惜韶华、 不负青春,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内在素质, 锤炼过硬本领。”[2]班干部要练就过硬本领, 高校亟待探索适应新时代班干部的培养体系, 不断创新培养机制, 坚持科学培养与合理使用并行, 坚持“五措”并举。 第一, 统筹规划, 丰富培养内容。 高校要重点加强班干部自控能力、 创新能力、 协调能力、 实践能力、 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全面提升班干部过硬的综合本领。 班干部要重视业务能力提升, 主动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 如公文写作、 办公软件应用、 社交礼仪、 沟通技巧等,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 第二, 精准培养, 强化实践锻炼。 古人云:“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辅导员、 班主任切勿大包大揽、 事必躬亲, 必须对班干部进行合理分工, 使每位班干部都要明确工作职责, 引导班干部端正动机、 找准角色、 各司其职, 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通过岗位锻炼提升综合能力; 定期开展班干部工作交流会, 比如班干部内部成员之间交流、 不同班级班干部之间交流、 不同年级与专业之间交流。 第三, 打造团队, 增强团队凝聚力。 辅导员、 班主任要引导班干部尽早共同规划班级奋斗目标, 培养班干部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 在开展主题班会、 团日活动、 创业竞赛、 班级文化建设等集体活动中, 让班干部发挥集体智慧,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最终才能创建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第四, 早立规矩, 坚持制度化管理。 学校可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系统的班级制度, 如班干部选拔培养制度、 班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班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等, 通过实施班级制度化管理, 引导班干部养成规矩意识。 第五, 选树典型,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生干部是班级的先进分子, 具有榜样引领的作用。[10]辅导员、 班主任要选树一批批优秀班干部代表, 充分发挥其榜样引领作用, 最终在大学生中形成“学先进、 争先进、 当先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新时代高校班干部要以身作则, 无论在思想政治、 学习生活、 班级工作等方面都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新时代高校要强化班干部的考核与监督, 建立完善的班干部工作日志制度、 量化考核制度、 民主测评制度、 奖惩制度等多举并行的考核监督体系, 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促使班干部真正激发出自身的潜能。 首先, 要完善考核机制。 高校必须严格执行“能者上、 庸者下”的原则, 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考核标准要统一、 过程要严格、 结果要公开, 考核环节可分为班干部自我鉴定、 个人述职、 学生评议、 老师评价等, 努力做到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化、 系统化、 合理化, 通过考核评价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热情、 提高班干部工作效率。 其次, 要规范监督机制。 建立全方位、 多渠道的班干部监督机制, 分别要建立班内同学监督机制、 班干部互相监督机制、 上级学生组织监督机制、 学生工作教育管理者监督机制, 使之形成多维度、 多视角、 多层面的班干部监督机制。 同时, 高校要积极引导班干部树立“底线思维”, 从而改进班干部的工作作风。 辅导员、 班主任对班干部要做到“严”字当头、 一视同仁, 努力掌握好授权艺术, 引导班干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 务必做到“赏罚分明”, 真正使班干部牢固树立为同学服务的宗旨。 班干部要强化自律意识, 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 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再次, 创新激励机制。 合理的、 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干部建设与班级建设的内在动力, 增强学生干部和班级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激发其内在的巨大潜力。[11]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最大限度地激发班干部的潜能, 比如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目标激励、 榜样激励等; 要注意激励的目的性、 引导性和时效性, 既要使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得以持续, 又要纠正他们的偏差行为。[12]最大的激励通常是来自师长、 朋辈给予多方面地鼓励和肯定。 教育家周弘曾说:“不是孩子需要赏识, 而是赏识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因此, 辅导员、 班主任要发挥好表扬艺术, 对于积极进取、 表现突出的班干部要多鼓励和表扬, 激发他们成长进步的内在动力。
高校班干部群体是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能力培养是高校班干部培养的核心内容。 第一, 注重自控能力培养。 优秀的班干部应当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能够做出正确全面的自我评价, 避免盲目自大或者过于自卑的错误认知。 所以, 班干部应积极主动学习, 发挥个人优势, 遇到挫折与失败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做到临危不惧、 处变不惊, 在学习、 工作、 生活中能及时将负面情绪内化为动力继续前进。 第二,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班干部要敢想敢说敢干, 敢为天下先, 不甘落人后, 不墨守成规; 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建设工作, 自觉突破旧的模式束缚, 更新思维方式, 不断提升个人创新能力。 第三, 强化协调能力培养。 班干部要围绕总的班级工作目标, 能够科学地处理和调节班级内外复杂的矛盾与关系, 理顺学校、 班级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协调好学习、 工作、 生活等各种关系, 优化班级建设整体效能。 第四, 深化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要深化班干部的管理与指导, 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基层实践锻炼, 在实践中锤炼班干部过硬本领。 班干部应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如“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 社区志愿者服务、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等途径, 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 国家建设的一线, 经受锻炼, 增长才干。 第五, 重视服务能力培养。 班干部要努力提升服务能力, 明确角色定位, 发扬钉钉子精神; 要努力做到“学习”与“工作”两不误, 明确责任和义务, 增强服务意识,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在工作中主动关爱同学、 帮助同学, 替广大青年大学生排忧解难, 真正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同学们称道的好伙伴。
新时代高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任务,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优化班干部选拔程序, 不断探索班干部选拔的新途径, 创新班干部培养的新策略, 切实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职责。 高校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 不断强化班干部思想引领, 筑牢班干部理想信念根基, 调动班干部工作积极性, 激发班干部自身潜能, 全面提升班干部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高校班干部应该明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紧跟新时代的脚步砥砺前行, 力争早日成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