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人”理念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

2021-11-30 11:48陈华栋
关键词:教育方针建设者接班人

陈华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2016年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一个具有严密内生逻辑的系统性命题,培养什么人是目标和根本,如何培养人是路径与渠道,为谁培养人是立场与方向,它们共同构成了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科学提出并巩固确立教育方针,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与时俱进地丰富完善教育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就开始琢磨和思考“培养什么人”这个重要命题。70多年来,历经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打磨和完善,“培养什么人”的理念得到了持续的丰富和发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1-04-30(4).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并固化到国家法律规范中,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以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为依据,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在对培养什么人的目标设定上始终坚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政治要求、期望目标、重点内容、培养方式等问题上有所不同,这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主要阶段相适应的。回顾这段历程,比较不同阶段党中央对“培养什么人”的重要论述,在提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总结不同阶段党中央对培养什么人所作决定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特征,对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入推动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发展都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1949—1978年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理念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体系

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探索。随着工作重心从革命运动逐渐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党中央对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并随之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开始形成了党的教育方针。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相继经过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探等几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笼统概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此阶段,党中央把“突出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事业”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要求,提出“德智体各方面都发展”的期望目标,这成为这一时期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的核心理念。

1. 政治要求: 突出“三好”“五爱”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尽快恢复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巩固保护新生的人民政权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最重要的任务。与此相适应,党中央把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设定为增强国家意识、提高政治素质和涵养人民情怀,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严防帝国主义的侵蚀,并期望借助形象通俗的表达在全社会更好地达成共识。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写到,“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国公民的公德”,(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在全社会层面提出一个相对较为宽泛的发展理念。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提出人才培养应实现“专、快、多”(人才的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快、人才培养多),着重强调大学生应坚持“五爱”标准(即: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把爱国爱党情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高等人才培育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还特别强调“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要求,他指出:“我们应主张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道德。”(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 第7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399.“五爱”标准、“三好”要求等教育培养目标提出后,在全社会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培养人才工作的重要探索,为后期党的教育方针的进一步成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 期望目标: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引领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得以最终确立。党中央日益意识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的重要性,对培养什么人的目标认识也越来越系统化。一方面,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1955年,在关于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问题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刘子载就指出,“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0.另一方面,党中央领导人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信,以及其他多个场合,多次提及要高度重视青年和学生教育,为党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4卷[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59.

3. 重点内容: 突出强调“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受苏共二十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国家发生了“波匈事件”,这对当时我国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面对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受挫,在分析资本主义势力保持敌视的复杂形势之后,党中央把“培育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指出,要重视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工作,要把青年培育成无产阶级的革命青年。1957年,党中央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以上的党校,都要设立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课程。”(7)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26册[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351.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8)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8.196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等教育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联合印发《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发〔64〕650号),指出,“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是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9)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0.

4. 培养方式: 倡导“半工半读”和投身劳动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既要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又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双重任务的需要,“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党中央积极动员广大青年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努力接受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青年投身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三大改造”期间,毛泽东也积极提倡教育培养工作要与实践工作相结合。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发表了题为《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年要在党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与成人一同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三大改造”完成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两条核心内容。随着“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教育”等相关宣传的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纷纷学习先进典型、参与社会劳动、投身社会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 1978—2012年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理念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体系

经过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党中央相继提出“培育‘四有新人’”“坚持‘四个统一’”“努力成长为‘四个新一代’”等具体要求,提炼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期望目标,这成为这一时期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的核心理念。

1. 政治要求: 明确提出“又红又专”和“四有新人”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重申强调了毛泽东提出的人才质量标准,即“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进一步指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04.其中,首次明确提出“又红又专”的目标要求。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80)政教字004号]中,强调提出要“紧密结合‘四化’培养人才”。(1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79.在随后年底召开的党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开始尝试提出系列的人才培养目标,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369.1982年7月,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各族人民的整体视角出发,提出“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408.1985年3月,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思想,(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110.并将之纳入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此后,“四有新人”思想在具体实践中就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2. 期望目标: 以“四个统一”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有新人”不单指向青年学生,也同样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一线群众和党的领导干部。在具体的培养实践中,对如何达成“四有新人”目标的渠道方式,党中央也进行了较多的思考。1998年,江泽民出席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青年学生要始终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5)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5-7.这“四个统一”的理念,是对培养“四有新人”路径的细化,也是对当时所处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发展。1999年,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332.正式首次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进入21世纪后,2002年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又对青年提出了进一步的成才期望,即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1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09.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与之前提出的“四个统一”是相呼应的,全面涵盖了德智体美的相关内容,共同构成了江泽民对“培养什么人”问题的系统思考,明确了跨世纪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和总方向。

3. 重点内容: 要求努力做到“四个新一代”和“五个坚持”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时期,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与此相适应,国家对人才的素养期许越来越高,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2007年五四青年节期间,胡锦涛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要求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把党的重托、人民的重托作为初心,把时代重任作为使命,立志成长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18)胡锦涛.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1).形成“四个新一代”的总体规划。2010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并首次将“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中,并强调教育人才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的培养模式。(19)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9(2).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以“三个结合”的要求对此培养模式做了再次强调。2012年,胡锦涛出席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青年要做到“五个坚持”,即: 坚持远大理想,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人生辉煌;坚持刻苦学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艰苦奋斗,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收获成功;坚持开拓创新,大力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高尚品行,提高品德修养,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引领社会风尚。(20)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1).这些新要求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党中央对“教育实践”越来越重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4. 培养方式: 倡导构建“协作联动”的育人工作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逐渐回归正轨,党对教育工作也日益重视,开始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构建多方协作的格局。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80)政教字004号],提出了“要善于把思想教育结合教学、科研去进行”的工作原则。(2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83.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81-07-01(1).,再次强调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理念。1987年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中发〔1987〕18号)对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指导。邓小平要求各行各业在具体建设工作中都要重视提高参与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全党、工会、妇联、共青团、少先队、学校等党政、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一齐努力,加强道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人。1998年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希望青年学生要做到四个统一”,2012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希望广大青年要做到‘五个坚持’”,都是对构建协作联动的育人新格局的进一步深化,以期通过多部门的协力合作,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坚持脚踏实地,既要注重课堂学习又要积极参与实践教育,既要发挥学校育人优势又要挖掘社会育人资源,共同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三、 2012年以来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理念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2).习近平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反复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重要命题,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政治要求作为统领,共同形成新时代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的核心理念。

1. 政治要求: 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作为主基调

人才之争,是当前各国竞争的一个焦点。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5.这个精神支柱需要通过教育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正如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强调的,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都应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敌对势力对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加剧渗透,教育更需要不断强化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人。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和中方企业家委员交流时明确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26)杨迅.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人民日报,2017-10- 31(1).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又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是‘社会主义 ’,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27)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2019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旗帜鲜明地强调“我们培养人的目标是什么要搞清楚,现在非常明确坚定地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8)张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2020年1月在云南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9)张胜,王斯敏,邓晖,等.“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联”: 四校专家谈西南联大的精神与价值[N].光明日报,2020-01-23(4).

2. 期望目标: 明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理念,他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0)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这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全面部署。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又再次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1)张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2021年3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三个考量指标。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法律规范的形式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进行固化。

3. 重点内容: 强调“立德树人”主旋律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为了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品德修养,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2013年10月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提出,“希望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3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J].中国民族,2013(11): 4.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固化,把培养高尚品德的人作为重中之重。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明确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3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35)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4. 培养方式: 十分注重提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法宝。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提升“创新”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不但是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也包含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习近平2013年在考察天津、武汉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多次强调,要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大创新力度。2014年他又多次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们要改革人才培养等机制,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2016年在谈到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问题时,习近平明确指出:“关键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36)张烁.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3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2).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战略安排和党中央的部署,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进而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校作为学科和人才聚集地、育人高地、创新策源地,必须主动承担历史责任,把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列为战略工程。

四、 牢牢把握党中央“培养什么人”的主要经验

按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是每个国家都会考虑的共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卓绝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建立并确立的,为此,“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然的选择。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内容和特征要求略有不同,它们都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从发展主线来看,在具体的期望目标设定上,党中央对人才培养体现了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沿革轨迹。回顾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实践,面对持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考,我们需要深刻总结和把握党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什么人”的主要经验。

1. 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原则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培养什么人”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强调培养的人要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政治底线和工作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青年应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明确“教育必须由党来领导”,认为我们要培育的是无产阶级革命青年,提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把“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作为“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提出走“又红又专”的培养模式。1999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江泽民首次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要求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树立远大理想,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不断巩固。党的十九大报告反复强调,要始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本质特征出发,明确指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否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等,是评判是不是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他提醒大家,“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38)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因马克思主义而诞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南,也是“培养什么人”的理论根基。历代党中央领导人都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地位,要求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就明确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目的,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作为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培养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指示学校要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江泽民、胡锦涛多次在党内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都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了强调。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办好我国的高校,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我们的教师要始终做到坚定信仰、深入研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旨在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 要始终坚持“四个服务”方针这一工作保障

“培养什么人”直接决定了“为谁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影响制约着“培养什么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的影响,毛泽东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所以,他指出人才培养工作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邓小平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培养标准,提出希望青年“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立足“四化”的需要。1999年,江泽民系统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两大方向。党的十六大,胡锦涛立足于党和人民的重托、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四个新一代”的培养目标。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把高校建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就必须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始终坚定“四个服务”(即: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政治立场。这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目标方向,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落脚点。为切实增强“四个服务”意识,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又为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提出了“六个下功夫”的主攻方向,即: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39)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只有做好这些,高校才能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真正培养和输送可靠人才。

4. 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这一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宝贵经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强化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要举措,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培养人才的工作中,党历来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1949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当时就把“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作为新区学校发展的主要工作。在随后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有些波折与曲折,但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没有放松过。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视、认识越来越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也日益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关键,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当前世界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给中国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错误思想涌进校园,对师生产生了较大冲击。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只有坚定立场、保持清醒,牢牢依托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才能让校园保持风清气正、健康发展,才能让我们培养的人才政治正确、充满自信。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建设者接班人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做中国“智”造接班人
建设者
福照到家!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美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三个流派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