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2021-11-30 11:48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冯 刚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近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实践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新的规律性认识,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获得深入发展。当前,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被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取得新进展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一) 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必然很大程度上依靠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作出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不久,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即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该《意见》从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 [2021-07-01] http: //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部署。2021年4月,中共中央又发布《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作出规定。

2021年4月,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等方面,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遵循。

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动力。各高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在推进课程思政、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方面也做到有政策、有依据、有方向。

(二) 队伍建设更加有力

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在这一建设思路的指引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4)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提出“要配齐建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 [2021-07-01] http: //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有关部门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等工作,旨在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工作业绩突出、作风务实清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持续推进“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最美高校辅导员”评选活动和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举措,增强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很多高校也抓住机遇,采取了有力措施,例如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校思政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等。这些举措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力量。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方面,无论是思政课教师队伍还是辅导员队伍,各高校的数量配备正在朝着文件规定的师生比快速推进,很多高校已经达到合理配备。另一方面,经过更为严格的选拔和更为系统的培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得益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当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核心,以辅导员队伍、行政管理干部为主体,以学生骨干队伍为主力,以导师队伍、网络思政队伍为补充的多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新格局,不同岗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助推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

(三) 工作方式更加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6)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面对主体特征、客观环境的快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工作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实现了创新发展。

一是工作平台的新拓展。“互联网+”已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新教育方式。各高校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打造网络育人平台,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吸引、培养了一批熟悉网络、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人才队伍,逐步建设起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网络阵地。例如,2020年6月开展的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就引发了热烈反响,广大师生通过网络留言、撰写心得等途径参与互动,共同接受了难忘的精神洗礼。二是工作体系的再完善。随着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思想政治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实践育人”等已经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各高校不断根据实践需求拓展工作内容,逐步建立起包含党团活动、学术交流、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社团文化建设为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三是工作手段的再创新。伴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总结教育规律和经验,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工作手段,综合运用课堂理论教育、社会实践锻炼、校园文化熏陶以及网络媒体引导等方式方法,灵活采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工作手段,增强教育实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感染力。

(四) 制度保障更加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关部门出台的系列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统筹性规划和制度化安排,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围绕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就“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心、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成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等作出制度化的部署安排。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制定《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落实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落实直接责任,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和其他班子成员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围绕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2020年教育部党组、中纪委机关、中组部、中宣部等制定《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对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部署安排。

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党委要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该《意见》明确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2020年,教育部制定《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主管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师资建设上优先考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2020年,教育部又制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如何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围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2017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队伍的职责定位、培训培养、管理考核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形成新共识

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这些规律性认识是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围绕“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融合”,“坚持畅通课堂教育主渠道”,“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加注重质量评价”等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

(一)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7)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思想道德的培养必然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围绕“立什么样的德”和“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代发展,给出的回答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中国古人常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德与才相比,德更加居于统帅的地位。古人所言德,更多强调的是完善人格、品行道德,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立德,首要强调的是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不仅需要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忍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围绕立什么样的“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从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通过坚持不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等等。这就把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很多重要问题纳入“立德”的大范畴当中,使得对“立德”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化。

围绕“树人”,讨论更多的是树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将“树人”的目标明确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前进方向必须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由此也决定了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又突出强调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将“立德树人”目标完善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不断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用这一规律性认识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二)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融合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如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次创新发展都离不开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党的理论创新关系密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还是五四青年节向新时代青年寄语,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抑或到高校视察调研、给高校致信回信等,都围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内涵。

例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正确认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议题,就引发理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八个相统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议题,也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深化了思想认识,增加了新的研究热点,完善了研究框架,研究的政治性和学理性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经过理论阐释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很多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新框架、新课题。

同时,实践性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属性。关注实践、扎根实践、服务实践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本指向。“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体现在理论研究层面,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难点作为理论研究的焦点、热点,集中学界专家学者力量形成理论突破,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2016年以来,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难题和理论热点的研究掀起高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热点年度发布尤其引人注目,热点发布每年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政课质量提升、党的建设创新发展、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保障、高校共青团和学生会建设、以文化人实践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难点问题的研究成果梳理和再研究,推动了实践导向下的基础理论研究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研究的深度融合。

(三) 坚持畅通课堂教育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9年3月,他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他提出,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围绕一门课程召开座谈会,在历史上还是首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该《意见》和《方案》直面学校思政课建设存在的“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等问题,从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等方面做出了统筹安排部署。党的十八大至今,无论是相关政策的支持配套,还是专业队伍建设和力量的加强,以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剧增,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实践成果看,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各高校不断推动改革创新,有的将VR和AR技术引入课堂,有的把书记、校长和模范英雄人物请进课堂,通过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增强了感染力。围绕课程思政,各高校积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其他各门课上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为解决师资短缺这一始终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短板,有关部门制定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师生比例,且提出“公办高校要在编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各地各校加快了师资引进和培育的脚步,朝着配齐配强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在有关部门领导下,各地加大了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激励等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

(四) 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随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的日益凸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8)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强调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并明确了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践路径。

文化具有涵育德行、滋养心灵、培根铸魂的作用。高校通过确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导向,坚持科学的文化育人原则,做好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能够更好地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曾强调,“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9)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144-146.2004年,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出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文化传承,坚持文化自信,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把文化建设与立德树人紧密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大逻辑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2016年以来,文化育人与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一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和落实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从理论研究方面看,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实践方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更加清晰,成效更加显著。

(五) 注重质量评价体系建构

质量评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评判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步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0)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面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趋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和质量评价成为必然要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也从不同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做出具体安排。这有效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认识的深化与理论研究的快速推进是分不开的。2016年以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专著相继出现,相关论文也层出不穷。这些研究聚焦质量评价的理念创新、指标体系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建构、大数据评价运用等内容维度,深化了学界对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认识和理解。(11)冯刚,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0: 21-25.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依靠第三方利用大数据等方式开展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

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展望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 始终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2)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加强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第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就是要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教育引导师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坚持党的领导,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将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牢政治方向、校正误区偏差,使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第三,坚持党的领导,要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全面落实,要建强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第四,坚持党的领导,要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明确落实措施和推进步骤,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高校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二) 着力破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瓶颈和难题

问题导向有助于找准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思维。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落实文件精神中实现改进加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既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阻碍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瓶颈难题,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中找准发展关键点,在破解问题中获得更大发展动力。

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发展,必须适应国家政策发展的新要求,聚焦自身改革创新的新任务,着力破解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和难题。一是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体系。要把治理思维、治理观念和治理方式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结合党和国家的战略任务安排、中国发展实际、世界发展大势、青年学生特征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求,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衔接配套、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用制度化手段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深入推进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坚持政治评价与业务评价相统一、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统一、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统一、精准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围绕接受质量、过程、结果等要素,建立多层次复合型、综合性多领域的质量评价体系,发挥质量评价体系的引导作用。三是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更加精确精准、生动灵活、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 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以文化人的价值导向

当今社会,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力日益凸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系统工程,是立足文化底蕴、体现文化内涵、汲取文化力量的实践活动。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文化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着力点和理论聚焦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汲取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充分发掘其育人价值,更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深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导向。一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思想要素,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从中汲取有益营养,融入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把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系统梳理呈现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事迹、革命任务、革命遗迹、革命精神,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汇聚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三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着力点,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对内对外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四) 进一步形成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众多要素和不同方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各要素之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其他环节及相关工作之间的统筹协调,实现各司其职又同向同行,由“各自为政”向“协同联动”转变,凝聚各方力量着力破解综合性难题。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站在人才培养全局的高度,以“大思政”视野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构建完善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

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促使各要素深度融合,从体制机制上实现多方面协同。一是协同师资队伍。贯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必须协同发挥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高校教师育人功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建立起一支包含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行政管理干部、研究生导师等在内的政工队伍,发挥育人合力。二是协同课程资源。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协同课程资源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要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目标上的相互融通。三是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系统性工程,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评估督导等不同体系各具优势与特色,且承担、发挥着不同的育人功能。要充分发挥科研、管理、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协同育人效应,优化系统结构,相互配合衔接,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建立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断凝聚起全方位育人合力。

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总结经验中打牢根基、不断加强,在回应新时代要求中守正创新、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