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 黄新娟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纵观农村小学教育其在历史的进程中明显滞后了。
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在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资源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落后于先进的城区教育。现部编版教材对于农村小孩来说要求更高,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良好的读书习惯得不到培养,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知识储备少,学习吃力,跟不上城里孩子的步伐;再加之现在农村小学老师流动大,一些老师教不到一年就考编走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连续性,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在老师精心指导下养成。为了应付考试,语文课也就成了机械、简单的背诵与抄写。语文课堂没有了灵动,没了思维的碰撞,看不到他们闪着智慧光芒的双眸,他们坐在位置上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是试图将小学语文课本及相关教材中适合改编的文本,并配以相应的舞台音乐背景,必要时加以同步画面背景,让学生以扮演的角色进入文本,以演的表达方式促进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让农村孩子认识到语文学习还有丰富的一面。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提高审美鉴赏与创新能力,促进阅读、思考、表达的再生成,在引导学生对祖国文化传承理解的过程中,最终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核心素养培养是指向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根据学年段认知特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选择合适的语文教材,进行改编。比如,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绘本。生动的人物形象,反复的故事情节,有趣的故事在情节的重复与变化之下推动,低年级学生喜欢在自己可预知的情节之下重复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反复游戏中促进了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年级的学生成长认知较低年级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由肤浅向抽象、本质过渡,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文中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
《课程标准》提到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学生不仅会复述还能热衷于把精彩片段演一演。比如人物故事《公仪休拒收鱼》、科学童话《跟踪台风的卫星》《水上飞机》《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等题材,公仪休的清正廉洁、骄横的台风、恪尽职守的卫星等丰富的人物形象吸引着学生,而学生不仅仅是把课文演了一遍,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编演的过程进入了一个模拟的社会环境中去,逐渐地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正确地表达情感。高年级学生认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喜好选择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编,记叙文、诗、词、歌赋,历史故事都是他们尝试的题材。比如《孔子游春》、战争故事《半截蜡烛》,甚至可以让学生找出一系列的题材进行主题编演。这些材料是我们编演课本剧的首选,因为它们可以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也是文化、历史自信的表现。
编写课本剧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次提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编写?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文本符合改变要求。其次了解剧本格式,把文本转换成剧本,需要做哪些改动?
在剧本创作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组成两种文体:一是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二是台词。其中,台词在剧本中承担着创作形象,推进情节,完成人物塑造的主要任务,我们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通过对话、肢体语言、提示语等来刻画人物形象,提炼人物语言,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我们对于每一个年级段都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可以根据绘本的情节反复这一特点,写上人物的对话或在绘本的补白处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进行补白就可以了,也可用画画的形式来写剧本,以画代写。而对于中年级学生的要求要高一些,他们仅仅会描述人物的对话还不够,我们可以加上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等特点来修饰人物语言。就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符合人物身份语言的修饰已经有一定的水准,可以从表现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出发(内心独白)组织人物语言推动情节发展,学习在剧本关键处增加说明性文字(环境描写、旁白、情节补充)推动情节发展,起到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因此,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让教师的教发生了转变,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课外日常生活当中的成长行为,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他们在改编课本剧的时候深深理解和体验知识的意义,全程参与的过程是烧脑的过程,他们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思维更加深刻、更加灵活,并极具批判和独创性,也一直在鉴赏美、创造美。
学生表演课本剧符合学生情感表达的审美需要,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永恒动力。课本剧就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场景,学生的演就模拟人物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表达情感。
俄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一文中,系统的总结了体验派的戏剧理论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发掘和体验每个角色经历的情感瞬间,使用这种表演的方法,演员所创造的角色,会有多层次的真实感,而且能够诠释角色的行为与内心思想之间微妙的联系。
学生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去表现人物形象,尽管不够专业不够惟妙惟肖,但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一次内化,增强了语言感知能力,很具有个性特征,思维也极为开放。而我们所选择的这些题材中的人物都是正面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所展示的人格魅力,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之前,起到了引导和奠基的作用,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宗旨。
表演,是基于阅读与思考之后的表达,有了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深入思考,才会有恰当合理的表达。表演意味着展示与分享,在表达和欣赏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得以分享彼此的认知、经验、见解,互相纠正,丰富了彼此的智慧,这才是真正学校的学习生活,在老师的介入下,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学习,这才是有效的学习活动。学语文的目的最终就是为了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和高雅的言谈举止的能力,做到有礼有节。正所谓学以致用,课本剧内容的开发符合《课标》要求。
老师不是专业编导出身(所学专业使然,相应的戏剧理论不足),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也不是专业演员(只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加之时有道具、服装,舞台背景不能与文本匹配的现象(学校经费不足),因此想达到想要的效果是不现实的,只有用句俗语“下乡鼓儿乡下敲”来形容。
一篇完整的课本剧,从选材、改编成剧本,直至学生演剧本,老师和学生所花时间、精力也是非常多的。再加上背景音乐配置,同步视频制作、服装设计、舞美设计、一些可以自制的道具等都凝聚着教师和学生的心血,加之每一周只有几节阅读课与学生的课程安排有冲突,如果过于注重会影响整个教育教学工作。
课本剧编演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优等生的权利,多数学生由于能力与兴趣原因,对此漠不关心,时间一长,甚至做观众的热情也被耗尽。因此,课本剧的编演在学生的参与度这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俗话说“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如何解决“演员”少、“观众”多的矛盾冲突,老师还要维持场下与场上,“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互动热度。然课堂学习时间太宝贵,来不得半点浪费,如何高效、精准施策,步步引导片段训练,或是整个故事的排列在课堂中要维持严肃而活泼统一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严谨探究合作的精神,具体细则有待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