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中西马”哲学的创造性发展

2021-11-30 08:48常改香
关键词:西方哲学中西哲学

常改香

(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的“三驾马车”,各自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者如何相处,如何发展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探讨的话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科学把握“中西马”哲学异同,真正实现“中西马”哲学的平等对话、精华荟萃,真正实现“中西马”哲学的创造性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科学把握“中西马”哲学的异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交融与升华的结果,全面把握了“中西马”哲学的“异”与“同”。

(一)精准把握“中西马”哲学的相异之处

“中西马”哲学作为三种不同形态的哲学,产生的历史环境不同、思想方式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服务对象也不同。

首先,“中西马”哲学产生的历史环境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处在“人的依赖性”阶段,强调用道德和秩序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原生形态哲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哲学出现新形态——新儒学、新道学、新佛学等,但是它们都承担不起改造中国的使命。西方哲学原生形态是古希腊、古罗马哲学,特别是古希腊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作出重要贡献。但是中世纪的西方社会受神学支配,直到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进,人才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再到科技革命推进,西方出现了追求“民主、科学”的哲学新形态——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西方哲学的分支,是资本主义自由发展阶段向垄断过渡阶段的体现。它通过剖析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一种立足人民、着眼人类解放的新哲学,坚持实践性、过程性、现实性等思维方法。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路走来,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之大,在中国形成独立而重要的哲学力量,在漫长的“中国化”与“化中国”过程中,形成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等,是近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

其次,“中西马”哲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中西马”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不同: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体悟和直觉,轻视逻辑分析和推论论证,注重从思想论思想,从理论谈理论,它的思维方式整体性、自律性、强调个人自省,始终认为社会是核心,个人应该服从整体。二是西方哲学注重逻辑推理、概念分析、体系建设、理论完整,思维方式上注重建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强调理论分析、逻辑论证,注重追问世界本源、终极真理,要求人们要从理性、个性、灵魂追问的方式思考问题、看待世界。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实践的观点改变了哲学研究思路,使哲学的关注点从“思想领域”转向“现实领域”,曾致力于改造世界,它关注实践,注重从现实出发,致力于重大社会问题、理论问题、认识问题的探讨,主张用实践的、现实的、过程性思维方式看待世界,要求敢于通过实践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再次,“中西马”哲学的话语概念不同。中国传统哲学坚持“社会本位”,强调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要求个人要以“仁”“理”“法”“道”“爱”“中庸”“礼”等自觉约束自己,以实现社会的“宗法”分明、“兼爱”“非攻”“无为而治”“以德治国”“和合统一”等,构建出“性善论”“性恶论”“性善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的人性论等话语体系;西方哲学以探讨世界本源为特质,注重从世界本源论出发思考人的存在,提出“本质”“此在”“存在”“在世”“同在”“现象”“本我”“超我”“意志”等概念,要求要张扬自我、体现自我,实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出发,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进而形成一系列范畴:“物质”“意识”“运动”“实践”“认识”“联系”“发展”“社会”“对立统一”“质量互变”“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等概念,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真正建立一个属于人的世界——“自由人的联合体”。

最后,“中西马”哲学的服务对象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代表封建社会的利益,强调以德治国,追求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强调以“礼”“仁”约束个人行为,要求个人严格自律、严格约束自己;西方哲学追求个人自由,强调“意志”“权力”“存在”“自由”“个性”等,使工人有了人身自由,但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工人一无所有,“权力”“意志”成为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哲学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要求以共产主义为理想信念,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求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它指导工人以暴力革命推翻资本家,要求人们要以积极、主动、创造性态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科学把握“中西马”哲学的相同之处

“中西马”哲学虽然话语范畴不同、哲学思想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对当时当地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目的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

首先,“中西马”哲学都是时代课题的探索。哲学是时代问题的思考。“中西马”哲学虽然属于不同类型哲学,但是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中国传统哲学创立在各诸侯国连年征战、人民遭殃的时代,孔子主张兴“礼乐”,关键要解决社会纷争与国家动乱;道家哲学主张“无为而治”,依道而行,遵循自然规律,同样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西方哲学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逻辑”横行霸道,看到人对资本的崇拜与疯狂,看到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被压制与约束,西方哲学家们就是要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才提出一系列思想:如存在主义、现象学、弗洛伊德主义、消费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无产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现状,看到无产阶级极度贫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压榨与剥削,要求无产阶级要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敢于向现实挑战,敢于通过自己的力量推翻现存世界,建立新世界。

其次,“中西马”哲学研究初心相同。“中西马”哲学研究思路不同,研究内容不同,但是它们哲学研究的初心相同,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时代课题。中国传统哲学看到中国封建社会不安定,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看到诸侯纷争、狼烟四起,意识到要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统治者应该讲究道德、讲究礼仪,为此它建构起一整套礼乐系统,要求人们相互效仿、自我约束;西方哲学看到人的个性压抑、人格扭曲,要求建起自由、民主、个性等系列理论,推动人的个性解放、人性独立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实现全人类解放,要求无产阶级要用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阶级社会、消灭压迫与剥削,实现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生活资料按需分配,力求人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爱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最后,“中西马”哲学都是特定社会治理思想的源泉。社会的发展与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构相关,“中西马”哲学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都在以自己特有的理念、思想、方法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的是实现社会治理。儒家哲学经过汉代董仲舒等人的“神学化”,逐渐被统治者利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西方哲学派别林立、理论纷杂,各自努力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因为西方社会发展不平衡,统治者们各自为政,每个国家的政治格局不同,组织方式不同、政权统治方式不同、治国理念也不同,但不管哪种哲学思想均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实现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治国理政时,都必须经过“本土化”“民族化”“本国化”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它在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方式、运用形式不同,但社会治理目的相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西马”哲学的平等对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中西马”哲学平等对话的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西马”哲学平等对话的结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为“中西马”哲学平等交流创造条件

“中西马”哲学的交流方式,学术界有“融合说”(1)参见贺来《中、西、马哲学的融合与民族“哲学自我”的重构》,《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第37页。“会通说”(2)参见陆剑杰《中、西、马哲的历史对比与当代会通》,《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第41页。“和而不同说”(3)参见张世英《和而不同,开创中西马融合的新境界》,《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第10页。“保留差异说”(4)参见成中英《寻求保留差异的中西马哲学会通之路》,《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第44页。“对话法”(5)参见杨楹、刘素民,等《对话:思想互动与哲学创新——从学理与实践视角审视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东南学术》2006年第2期,第61页。等多种看法,但是“中西马”哲学都有各自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人生理解,要想把三者杂糅,不是明智做法,但是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却有条件、有可能,而且三者在讨论、交往、合作中,正在催生与孕育着新时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性转化的成果,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成果,还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平等对话的结果。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西马”哲学交流的提供了交流平台与实践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它们将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难题,积极提出各自的看法与高见。中国传统哲学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观全局;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实事求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时刻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做到从实际出发;西方哲学坚持个人主义,时刻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不能忘记满足个人需要、不能忽视个人、蒙蔽个人,尽管他们内部看法不一,意见不同,但是他们都在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见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充分给予他们各自的发言权,努力为他们提供交流机会。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态度宽容、大方,允许不同思想交流相碰、相互发展。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清晰地看到自己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努力坚守中国文化底线,努力使中国文化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传化与创新性发展;只有让“中西马”哲学能各抒己见,才能帮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明智、开阔。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善于汲取“中西马”哲学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累赘,融会贯通、重在整合,重在提升,既体现出中华文化、中国价值和中国品质,又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现实性,还彰显出西方哲学的自由、宽容、民主、个性等,使当代中国人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新的哲学形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认为“中西马”哲学精华同等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认为“中西马”哲学精华同样重要,它不是“中西马”哲学的简单拼凑,而是“中西马”哲学深层发展的结果。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深刻把握“中西马”哲学实质。哲学是对世界的看法、人生的追问、现实的反思,均带有很强预见性与超前性。中国传统哲学关注人,强调人的修养、人的品格,要求个人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赋予个人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容易使个人被道德控制、社会压制;西方哲学关注人,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个性洒脱,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在,但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过分强调个人独存会导致集体空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把人看作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个人在社会解放中实现自我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体”的联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充分吸收“中西马”哲学的精华,注重着眼现实,注重个体发展、注重社会进步,积极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运转规律,努力为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合规律性与合现实性探究。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实现“中西马”哲学交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以开阔的胸怀、宽广的视野、包容的态度看到“中西马”哲学:一是它将努力挖掘中国传统哲学精华,努力促进中国传统哲学走向现代、走向时代,努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民族心理接轨,不断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转向,并使其和西方哲学交融,不断交流、对话、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二是它高扬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性,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时代中国文化、中国民族心理、中国现实相结合,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飞跃。三是它将积极汲取西方哲学精华,尤其是民主、科学精神,并努力使其与中国传统哲学交换意见,不断为中国哲学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内容、新的血液,并以适合中国的形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西马”哲学的精华荟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必须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并充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特别要充分吸收“中西马”哲学精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海尔布隆纳讲道:“马克思以自己的卓越才智创立了一种研究方法,这有幸使他在世界上名垂青史。我们求助于马克思,不是因为他毫无错误之处,而是因为我们无法回避他。”[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76年前的欧洲,但历史和现实证明它是科学理论,迄今仍具有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完成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引领,坚持把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真正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提高直面现实问题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一是将实践看成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变革现实的过程。二是将实践看作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认识到实践才是证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现实依据。三是用实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四是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是推动中国人迈向美好生活的途径。美好生活只有在干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不断关注人的发展、健康、心理等,不断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坚持用辩证法的观点,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成就、经验、问题、困难、考验,正确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等,使其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的建设、发展、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属于中国的,又属于世界的,它的建设与发展既离不开中国人的努力,又离不开世界的支持,必须处理好中国与他国、世界的关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矛盾分析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统筹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面对问题,我们必须做具体分析,真正找到矛盾的根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坚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中国人的事业,必须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善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找到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关注点。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看到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作用,不断设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努力使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科学对待中国经验、中国过程、中国智慧,努力使其理论化、系统化、抽象化,不断充实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以中国传统哲学精华为底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转化,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传承的使命。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全面整理中国传统哲学遗产,充分挖掘彰显民族特色的哲学文献、哲学家思想、哲学遗址、文化古迹等。中国传统哲学是古代中国的时代精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与人生考量,崇尚天人合一、以“道”为道,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践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原则,要求个人要以社会与集体为重,讲究人格修养,弘扬社会道德,努力实现社会安定、人人祥和的“大同社会”。这些思想都体现在中国典籍、中国古籍、中国古迹,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弘扬,要看到这些民族的东西至今仍深刻影响新时代中国人的习俗、心理、文化、习惯、特质,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本质体现,必须继承好、发展好。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对中国传统哲学做全面估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底蕴,但是并不是良莠不分地吸收,必须分清精华与糟粕、精髓与渣滓。精华与糟粕、精髓与渣滓如何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其交给实践,由实践做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我们要大胆吸收、大胆创新,反之坚决反对。哲学精华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坚持好,继承好,发挥好中国传统哲学精华,努力让中国传统哲学能在世界文化中放出光彩。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全面开展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民族的即世界的。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高度重视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注重培养专业研究者、专业开发者、专业推广者等,努力使中国传统哲学能发挥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哲学,必须传承、发展好中国哲学思想,积极塑造中国人的特质、中国人的品质,全面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中国文化智慧、中国文化品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充分吸收西方哲学精华

西方哲学是西方社会发展的哲学总结,体现出西方人的价值追求、处世理念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态势,充分利用好世界先进文化资源。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高扬西方哲学的科学精神。西方哲学注重分门别类研究,强调定量分析、精细研究、有利于精准把握事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积极吸收西方哲学的科学精神,力求精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一个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可分层过程,离不开精细化方法,比如精准扶贫、小康生活、美好生活等都具有一定量化标准,需要我们围绕指标不断努力。还比如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同样也需要做好规划,我们已经做的“十四个”五年计划就是真实体现。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现现代西方哲学自由、平等精神。现代西方哲学否认上帝控制世界,主张用理性、科学精神改变世界,追求自由、平等、效率、法律、人的价值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高扬平等、自由的精神,努力为新时代中国人创造更多的自由发展机会,真正关注人、关心人,真正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凸显人的主体性精神。人的主体性精神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高扬人的主体性、人的创造性,充分调动大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探索人的发展,既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又要关注个体人的心性发展,努力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空间、提供时间。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西马”哲学的创造性发展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2]新时代中国人要注重构建属于自己的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就是“中西马”哲学创造性发展的成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西马”哲学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马克思、恩格斯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充满革命、善于斗争、注重现实的哲学样式,传入中国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全新实践,不断涌现出马克思时代、毛泽东时代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和难题。如何化解时代难题,如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中,正在呼唤着新的理论出现。正如习近平所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2]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基石,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平台,当代中国理论界层叠发展的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它们各自对实践问题和时代话题做出回应,正在催化着自身的发展与演变。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哲学产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指导中国曾经形成长达几千年稳定与有序的封建社会,也教导中国人形成注重道德、敬畏权威、安居乐业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样式。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每天日新月异,客观实践要求思想必须吐故纳新、推陈出新,所以中国传统哲学必须尽快完成现代化转向,道德教化、人性关怀等必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动西方哲学更好地融入中国。西方哲学在西方资本主义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和发展,但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深度交往正在进行,西方哲学思想潮水般涌入中国,并在某些领域深刻影响中国青年人的思想、价值和理念,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国情、中国现实、中国地盘上进行的建设,西方哲学要能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必须扎根中国现实、关注中国问题,开拓中国视野,所以它的核心思想——科学、自由、平等等思想必须实现中国化,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思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不放弃中国哲学的特色,不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不抛弃西方哲学的价值,而是充分吸收“中西马”优势,不断实现“中西马”哲学的创造性发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哲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在中国哲学历史舞台出现,符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的要求,它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形式的哲学形态:一是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哲学领域的直接反映,符合实践发展逻辑。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有其丰富的思想来源。近代以来“中西马”哲学一直活跃在中国哲学领域,它们不断交流、不断融合、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促使三源汇合,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符合哲学发展的理论轨迹。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积极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并努力思考和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更科学的态度、更现实的立场、更合理的范畴、更正确的原则,不断推动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并已经形成自己的“基本问题”[3]“基本特征”[4]“价值取向”[5]“核心内容”[6]等,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展现出独特指导作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最强音。陆剑杰指出:“中、西、马哲在当代可以会通也必须会通。”[2]实际上也就指出新时代中国应该在三类哲学会通、融合、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要求,能承担起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哲学形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却正当其时: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整体主义哲学,旨在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突出“社会本位”;西方哲学追求个人本位,重在关注个人的生存与自由,突出“个人本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科学直面现实、合理回答时代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追求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但他们都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哲学反映。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就是时代强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基础。新时代我们正在致力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直接就是话语体系的表现,有其学术依据、学术观点、学术思想,而且与其相匹配的其他社会科学正在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将从各个方面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真正意义上人的发展学说。人的发展是人类的主题和目的,“中西马”哲学都在强调人的发展,但是程度不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真正的人的发展学说。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重在实现人的发展。新的科技条件下,人的主体性问题再次凸显,特别是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制造机器、创造科学、发明技术,反倒出现人被机器、智能电子产品、网络控制,人的体能下降、生活单一、精神空虚,忘记人的发展初心。中国传统哲学把人看作社会单位,强调人在社会中获得幸福,因此构建出一系列道德规范,强调人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使人成为道德产物;西方哲学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个性张扬与个性发展,却使社会呈现个人主义至上、社会虚脱,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无法实现人的幸福;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强调人要通过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中实现人的幸福,但发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异常漫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一种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哲学,重新关注与思考人的发展、人的幸福、人的未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实现人的幸福。习近平讲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建成惠及更多数人民的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等发达国家”等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安康。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追求人类幸福的哲学。“中西马”哲学作为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形成的哲学形式,都追求人类幸福。中国传统哲学讲求道德、注重仁义,提倡和平、反对战争,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实现人类幸福;西方哲学追求自由、民主、科学,说到底同样也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与幸福;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积极开展革命、社会建设,推动人类向共产主义方向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一项人类减贫工程、人类平等工程、人类幸福工程,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向和平与发展方向迈进,正在促使人类走向幸福,“中西马”哲学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追寻自身价值、弥补自身不足,真正实现人类幸福。

猜你喜欢
西方哲学中西哲学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最有思想的句子
菱的哲学
中国西方哲学研究70年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改革开放40年来西方哲学研究的反思
小包哲学
西方哲学史上的争辩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