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辽宁地区的发生与防治

2021-11-30 08:34张秀美王宏于年文李宏建里程辉张广仁
园艺与种苗 2021年5期
关键词:炭疽叶枯病褐斑病

张秀美,王宏,于年文,李宏建,里程辉,张广仁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9)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中国苹果产区于2012年在江苏丰县果园发现的一种新病害[1-2],目前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引起早期落叶最突出的病害之一,特别给我国以‘嘎啦’为主中早熟品种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该病的突出特点是病原菌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强,一旦发病,会严重削弱树势,甚至造成当年二次开花,影响第2年产量,给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20年8月中下旬至9月初,辽宁盖州市、鲅鱼圈区、大连苹果示范园‘嘎拉’、‘金冠’品种首次出现严重的叶片病害,2 d内叶片脱落,经鉴定是炭疽叶枯病。

辽宁省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防治上还存在很大盲目性。为了有效地控制苹果炭疽叶枯病的发生,保障果业健康发展,笔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旨在为生产提供参考。

1 主要症状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主要危害苹果的叶片,造成早期大量落叶,降低果实优质果率,特别对中早熟苹果产业结构造成危害,带来巨大损失[3-5]。叶片感病初期颜色为红褐色小斑点,斑点稍微凹陷,随着持续降雨,第1天病斑变大,叶片外边缘呈现开水烫伤症状,在第2天晴天后整个叶片焦枯迅速脱落,只留下果实挂在上面,严重影响第2年的花芽分化。

2 炭疽叶枯病与褐斑病区别

鉴别炭疽叶枯病最好的方法是从发病树上采集1~3片叶片放到密封、保湿的塑料袋里,2~3 d若叶片能产生橘黄色的粉末状物质,就可诊断为该病。生产上果农经常与褐斑病混淆,结果越用药越导致该病的迅速侵染。现加以区分:炭疽叶枯病菌只侵染苹果‘金冠’系列后代品种,比如‘嘎啦’、‘岳帅’、‘黄元帅’等品系,同时所有的新老叶片全部侵染。褐斑病菌能侵染所有品种,辽宁省8月份雨水过多,‘富士’、‘岳阳红’、‘寒富’等品种也发生了严重的落叶现象,经鉴定为褐斑病,一般来说褐斑病只能侵染老叶片,当年生新梢叶片无法侵染。

3 发生规律

苹果炭疽叶枯病的发生与持续降雨和高温高湿密切相关。苹果炭疽叶枯病病菌主要在休眠芽和枝条上越冬。5月份外界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雨水,经皮孔或伤口侵入叶片,潜育期一般1周左右。炭疽叶枯病菌分生孢子的萌芽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炭疽叶枯病菌主要依靠雨水传播,同时也需要自由雨水或高湿环境,所以降雨是炭疽叶枯病发生的必要条件。2020年7月辽宁省平均气温为24.5℃,7月20—26日,全省平均最高气温32.3℃,比常年同期偏高3.6℃,到8月份阴雨连绵,降雨持续时间长,充分满足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传播、侵染,导致了形成该病的大面积暴发。

4 防治措施

4.1 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炭疽叶枯病的关键之一是预防初侵染,炭疽叶枯病潜育期短,产孢快,传播速度快[5],需要改变果农不见病害不喷药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从4月末,果园全园喷布波尔多液为主,浓度为C uS O4∶C a O∶H2O=1∶2∶200,5月下旬(落花后20 d)开始,交替使用苯甲·溴菌腈等。三唑类药剂在果实幼果和膨大使用,能抑制果实发育,应特别注意。第2个喷药时期为套袋后摘袋前(7—8月),特别是降雨量较大的年份。6月底,每隔15 d喷药2~3次,喷药要细致周到,应做到树冠内膛、外围、枝干、叶片正面和背面、树干及树盘、果实上都能均匀着药。药物首选持效期长的波尔多液,与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交替使用,对炭疽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很多果农采用多抗霉素、甲基硫菌灵、戊唑醇等,造成施用多次后病情越来越重,几乎无法防控。

4.2 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应该加强植物检疫,禁止从发病果园外调接穗、苗木以及果实,防止病菌向外传播扩散[6]。

4.3 加强栽培管理

彻底清除地面的落叶,埋入地下,减少子囊孢子的数量,降低病菌传入周围果园的可能性。合理修剪,平衡树势,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对郁闭园采取提干降高、控冠开角、单轴延伸、疏除背上、垂帘结果、枝组小型化、减少枝芽量等措施,合理负载。对于新建的果园,可采取大苗建园,增施有机肥,同时建好果园的排水沟,在每年8—9月做好果园排水工作,确保根系发育正常、树体健壮,有效抑制病害发生。

猜你喜欢
炭疽叶枯病褐斑病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炭疽病的防控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2020年苹果褐斑病严重发病的原因与防控建议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分析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警惕!炭疽疫情来了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