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杨丽 李世强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苹果作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稳定的发展关键经济作物之一,要想提高其产量和质量,需要对苹果褐斑病的特点进行分析。这种症状主要会对果树的叶片造成危害,还会侵染果实和叶柄。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叶片上会出现褐色小点,如果不对其进行防治,就会影响苹果的质量。因此,为了保障苹果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快速发展,对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苹果褐斑病特性
1、同心轮纹型
这种病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叶片正面上,会出现病斑圆形和暗褐色,苹果褐斑的直径为1到1.5厘米,在葉片变黄以后,病斑周围还会保持绿色晕圈,在后期的时候,病斑中就会出现黑色小点。
2、针芒型
主要的表现症状就是病斑较小,没有一定形状,周围像星芒状,这种苹果褐斑主要遍布全叶,在后期的时候病叶会变黄后,但是病斑周围还是绿色。
3、混合型
这种类型的苹果褐斑,其病斑大,它的形状近圆形和不规则形,在其边缘还会出现针芒状黑色菌。此外,在病斑上,还会散生许多小黑点。
二、发病特点
1、侵染和传播
要想有效对苹果褐斑病进行预防,首先就是认识苹果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在翌春越冬后,苹果的病叶被雨水浇过以后,就会产生分生孢子,它会随风传播,在果叶的气孔侵入,最后对果树的生长造成影响。
2、潜育和发病
由于病菌存在一定的潜育期,所以要想对苹果褐斑病进行防治,首先要对病叶脱落期的特点进行分析。苹果褐斑病在这个时期,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其气温越高,潜育期以及脱落期就越短,一般在6到12天,可以在这个阶段提前加强对苹果褐斑病的预防。
根据研究发现,潮湿是病菌产生孢子的条件,所以在多雨等地区,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几率比较高。此外,由于温度会对其病害的潜育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较高的温度下,技术人员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潜育期的控制。
三、苹果褐斑病发生的规律
由于苹果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所以要想加强对这种病害的预防,就要对它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进行研究。这种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中的第2年产生大量病菌孢子,然后在通过风等媒介进行传播,它会直接侵染果叶,对果叶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技术人员不加强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就会对苹果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苹果褐斑病发生的时候,它会对树冠下部以及内膛叶片先造成影响,然后在逐渐向上蔓延。
由于苹果褐斑病的潜育期短,为6到12天左右,会受到气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不加强对它的控制,苹果褐斑病就会在果园内多次侵染果叶。此外,由于褐斑病发生还取决于降雨,特别是在5到6月,其降雨多,苹果褐斑病的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防治苹果褐斑病对果树造成的影响,就在降雨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治。
四、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1、采取措施,清除菌源
由于苹果褐斑病的菌源主要在秋末冬初出现,所以要想减少苹果褐斑病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就要这个时期,彻底清除落叶,对病梢进行合理的剪除,集中烧毁。在进行完相关的操作以后,还要及时合理地喷药,这样可以降低病菌基数,防止苹果褐斑病的发生。
2、加强栽培管理
主要是施用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减少肥料对苹果褐斑病的刺激,避免环剥过度。此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要采取措施增强树势,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树体的抗病力,对其进行合理修剪。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剪除徒长枝,从而加强对果园湿度的控制。
此外,还要根据苹果树的实际生长情况,合理修剪,这样可以提高通风透光性,然后及时排除果园积水,有效地降低果园湿度,还要分期地认真清扫落叶,这样可以减少病菌来源,进而加强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力度。
3、化学防治
这种防治方式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苹果褐斑病防治方式。主要的操作过程,就是在春梢生长期施药2次,然后在秋梢生长期施药1次。还要注意的是,在雨量多的季节,要提前喷药。在一般情况下,第1次喷药后,为了有效防治苹果褐斑病,每隔15天左右还要进行1次喷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化学药物的使用和配置,利用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其防效更佳。
此外,药剂防治的关键就是首次喷药时间,所以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化学药物进行合理防治,还依据果园的实际病害情况以及发生时间,确定第一次喷洒药物的时间,进而不断加强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
在对苹果褐斑病的过程中,要想有效提高防治效果,还要狠抓一个字“早”,也就是早用药,这样可以将病菌彻底消灭在萌芽时期。但是,不管在使用药物还是使用生物防治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雨季长短以及发病的情况而定,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增加对苹果褐斑病防治的效果。特别是在使用化学药物的时候,在保障其杀菌效果的基础上,还要避免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要想进一步提高苹果的销量,就要加强对苹果褐斑病的预防,对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从而为苹果树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727300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植保植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