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秀 李纲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又称为细菌性鞘腐病,是我国北方稻区常见的病害问题,对于水稻生长的损害性极大,由于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扩散,很多农业生产者对于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都缺乏科学的认知,对于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症不能科学识别,给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难度,导致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防治不及时,本文围绕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症以及发病规律进行分析,明确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病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实现对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综合防治。
一、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症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会感染水稻的多个部位,感染水稻的叶片、叶鞘、茎部以及穗部等,在我国的7月下旬到8月份是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高发期,感染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叶片会呈现褐色水浸状小斑,随着病症的加重会逐步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并且边缘处会出现黄晕,在病斑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会导致叶片局部的坏死,导致水稻叶片的干枯。叶鞘感染水稻细菌性褐斑病,会出现赤褐色的病斑,呈现短条状,随着病症的加重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造成叶鞘组织的坏死。叶片染病初期伙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锤形或不规则赤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田间不见菌脓。叶鞘受害多发生在严重地块中的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色,短条状,后融合面水渍状不规则大斑,后期中央灰褐色,组织坏死。剥开叶鞘,茎上有黑褐色条斑,剑叶发病病严重时抽不出穗。除此之外,在水稻的抽穗期往往很容易感染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在新抽穗的颖壳上会出现圆形褐色小斑点,在病症加重的过程中也会使得颖壳变褐色,甚至渗入到稻米中,极大的影响水稻稻米的品质。已抽出穗受害部多在新抽穗的颖壳上,初为近圆形褐色小斑点,严重的不但整个颖壳变褐色,有的还可深入到米粒上,形成病斑米。
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
通过对近些年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研究,可以发现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主要是通过水稻植株的伤口入侵,进而损害水稻植株的多个部位,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可以在水中留存很长时间,并且会随着流水进行传播。水稻細菌性褐斑病往往发生于低温阴雨的天气当中,低温和暴雨的天气会导致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症加重。另外酸性的土质,以及土壤氮肥含量过高都会导致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免疫的水稻种植,但是不同的水稻品种对于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抗病性还存在很大差异。
三、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1、积极选择抗性强的品种
在水稻的栽培和种植中,农业生产者要根据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条件,积极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栽培,对于带有病菌的种子要及时消毒,同时也要消除附着在土壤以及稻草当中的菌源体,对于稻田附近或池埂上的野生寄主要及时清理,切实保证水稻的栽培不受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侵害。当前尚无明显免疫或高抗品种,但品种间抗病差异显著,有的品种抗病性较高。带病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带病稻草要进行销毁,稻田附近或池埂上的野生寄主(杂草)也要清割除掉。
2、科学做好田间的水肥管理
在水稻的培育过程中,农业生产者要重点关注田间的管理工作,为了有效防范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要保持浅水灌溉的模式,要避免和带病的水田进行串灌。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肥料的均衡供应,根据土壤的营养条件科学施加肥料,避免过多的施入氮肥,可以利用有机肥料来增加水稻营养的供给,利用专业化的田间管理模式来切断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
3、利用药物进行防治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对于植株的损害极大,农业生产者要根据病症科学辨识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案,将损失控制在最小,农业生产者可以利用稻瘟灵、恶霉灵水剂或富士一号等按照合理的配比进行治疗,要科学控制喷药期,在水稻的抽穗前期、齐穗期各喷施一次,对于发病严重的地区可以喷洒二遍,以此来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在水稻幼穗形成至孕穗期可以利用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噻枯唑可湿性粉剂以及甲霜恶霉灵等兑水进行稀释,这可以实现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科学防治。
综上所述,在水稻的种植中,农业生产者要科学重视水稻细菌性褐斑病,明确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病症以及对水稻生长的损害,对于水稻细菌性褐斑病要坚持科学的原则和技术方法,及时尽早的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切实降低我国水稻栽培和种植的病害风险,提升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156330黑龙江省二道河农场农业科;2.156330黑龙江省二道河农场第四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