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晨
1.肌酐(Cr,CREA)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临床上常用检测血肌酐来了解肾脏功能。
血肌酐的参考区间上限为100 微摩尔/ 升左右。当肾功能有了损害,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血肌酐的排出受阻,数值就会增高。但是血肌酐数值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状况,只有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血肌酐值才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2.内生肌酐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指内生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速率,它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正常成人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范围在每分钟80~120 毫升。成人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80毫升时则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若减至每分钟70~51 毫升为轻度损害;降至每分钟50~31 毫升为中度损害;减至每分钟30 毫升以下,为重度损害;减至每分钟20~10 毫升为早期肾功能不全,对慢性肾炎患者提示预后不良;减至每分钟10~5 毫升为晚期肾功能不全;每分钟小于5 毫升,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
3.尿素氮(BUN)
在人体内,血清中的尿素氮由肾小球过滤排出。尿素氮也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指标。正常成人空腹尿素氮为3.2~7.1 毫摩尔/升。
尿素氮升高,称氮质血症,见于肾功能不全。但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达50%时才可见其升高,因此不能及时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情况。
4.尿微量白蛋白(UMA)
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诊断肾功能变化最敏感、最可靠的指标。在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分子不能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因此健康人尿液中仅含有浓度很低的白蛋白,具体到尿白蛋白不超过20 毫克/升,所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
若有肾脏疾病时,肾小球基膜受到损害,白蛋白即可透过基底膜进入尿液中,尿白蛋白浓度即可出现持续升高。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 毫克/升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
5.尿酸
尿酸是人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每天生成的尿酸与排出的尿酸量持平,因此人体内的尿酸含量也相对稳定,男性尿酸含量为149~416 微摩尔/升,女性为89~357 微摩尔/升。
有些原因会导致尿酸的增多,但是尿酸高不等于痛风。由高尿酸发展到痛风一般需要10 年左右的时间。出现了高尿酸,如果是病理性的要及时就医,解除病因。还有些是一过性的高尿酸血症,此时要注意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的食物,平时也要注意多饮水,少量多次,促进尿酸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