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2021-12-09 11:52卫峰李芹通讯作者
人人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干细胞组间效能

卫峰 李芹通讯作者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血液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目前移植技术不断发展,患者移植后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移植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同时机体免疫机制重建需要一定时间,导致患者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存在较高的护理需求[1-2]。目前针对此类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以疾病照护、跟踪随访为主,虽能够起到照护效果,但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影响预后整体状态恢复,因此临床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本文分析了自我管理教育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开展护理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接受的此类患者,随机选取60例并抽签平分2 组。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18~62岁,平均(40.23±4.02)岁,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3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3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 例,骨髓瘤3 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 例;试验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19~61 岁,平均(40.65±4.33)岁,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2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4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 例,骨髓瘤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 例。上述资料组间均衡性理想,可比。

纳入标准:(1)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征患者;(2)神志清楚、语言交流表达能力正常患者;(3)自愿参与研究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2)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肢体残疾患者;(3)临床资料缺失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创建健康档案,监测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说明用药注意事项,介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预防干预工作;

1.2.2 试验组行自我管理教育。措施:(1)创建自我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组员进行系统培训,重点培训自我管理方式,同时制定病程记录表,包括出入量、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检查结果等内容;(2)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组内责任护士定期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更新记录表,评估患者病情康复情况,以此作为指导依据,开展健康教育指导,采取宣讲方式,综合应用视频、图片和语音等形式,介绍日常恢复过程中注意事项,介绍成功案例,引导患者吸取经验。具体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如下:加强认知教育,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疾病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与患者进行交流,重点介绍疾病基础情况,让患者了解具体状况,逐渐明确自身身体状况评估特征,进而提升自身病情监督能力,告知家属如何陪护患者,让患者获得针对性有效护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重点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知识,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重点介绍注意事项、利于疾病恢复的行为、需要消除的负性情绪;心理教育,对于焦虑患者,护理人员详细说明疾病治疗趋势,提高患者信心,并引导患者聆听广播,观看娱乐节目,转移注意力。对于抑郁患者,引导家属多陪伴患者,让其参与社会活动之中,多与病友交流;对于恐惧患者,通过与患者交流,确定患者恐惧来源,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并学会自我疏导;(3)随访与评估,小组成员定期进行随访,为期3 个月,评估患者生活环境及生存状况,对其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重点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随访持续3 个月,每周微信或者QQ 随访1 次,进行生理和心理状况评估,明确出仓后家庭居住环境是否清洁,说明消毒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强调化验检验的重要性。每两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1 次,创建随访档案,更新患者身体恢复信息,并预约下次随访时间,叮嘱患者若出现异常,及时与院方练习。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评估患者对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巡视指导等满意程度,三个等级:非常满意(91-100 分)、满意(61-90 分)、不满意(0-60 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3];(2)自我效能感,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评估患者处理事情的态度和能力,包括10 个条目,0-4 分评分,共计40 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4]。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4.0;计数资料:[n/(%)],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 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自我效能感

护理前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高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试验组 30 21.21±3.77 31.07±2.97 11.253 0.000对照组 30 21.54±3.65 26.83±2.42 6.616 0.000 t-- 0.344 6.062 -- --P-- 0.732 0.000 -- --

2.3 功能状态

护理前两组KPS 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高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KP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KPS 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试验组 30 64.56±3.87 79.17±3.37 15.594 0.000对照组 30 64.39±3.97 70.23±3.52 6.029 0.000 t-- 0.168 10.048 -- --P-- 0.867 0.000 -- --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较为广泛,其为恶性血液肿瘤、遗传性疾病等有效治疗方式,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生存期均明显提升。但是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存在毒副作用影响,且患者自身免疫机制重建需要一定时间,导致患者机体存在较高的照护需求,因此针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服务意义重大,且具体干预工作要注重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度和护理后自我效能、功能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其预后状况,因为患者预后对环境、心理状态要求较高,而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其基本状况,目前很多患者预后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主要与其对疾病了解不足、情绪波动和家属患者沟通不当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从多角度着手,开展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工作。自我管理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强化疾病干预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掌握自护方法,培养自护意识,进而促进整体状态恢复。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由专门的护理小组开展工作,帮助患者提供科学指导,记录并实时更新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从认知干预等角度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消除由于缺乏正确认知而导致的状况不佳情况。同时重视管理能力提升,让患者掌握病情及自身状况评估方法,在患者出院后配合随访工作,在随访中评估患者居住环境、病情和自身行为等情况,综合分析后进行指导,促使患者自护意识提升,并注重培养其自护能力,应用价值较高。而常规护理以保证治疗顺利开展为主要目的,缺乏对患者自我能力的干预,能够辅助治疗,促进治疗顺利开展,但是治疗后患者预后情况干预较少,不利于患者后续恢复。

综上,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干细胞组间效能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