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涛(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金融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产生的时代产物。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规模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大环境,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传统的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并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还开发了许多契合度颇高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借助互联网环境和互联网科技,互联网金融相比于传统的金融行业,有更加高效、便捷、简单等特点,而且也更加的灵活。当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移动支付、网络众筹、P2P贷款和电子货币[1]。这四种业务,相较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优势十分明显。移动支付免去了人们携带现金的烦恼,网络众筹给小微创新项目提供了无限可能,P2P贷款则以更加方便且低门槛的姿态给小型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快捷的信贷服务。而电子货币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并成功引起了国内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可谓是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必须想办法跟上节奏。
近些年,一些传统大型金融机构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开始进行一些探索和实验。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投入,结果有些差强人意。特别是在制度上,不能形成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可改进、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笔者曾看到过谷歌公司给内部员工制定的创新休假制度,可以让员工在公司外独自进行创新开发而不受干扰。还有一家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设有独立的创新培养部门,用来鼓励内部创新,这些都有我们可学习的地方。总的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大型企业进行改造:
(1)可以尝试规划独立的创新格局。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可以让员工学习其他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创新合伙人。凭借大型金融机构固有的实力,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必然会远超前者。(2)注重创新工作,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应该让员工形成一种创新意识,并且在政策上给予创新的员工支持。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型导师。传统大型金融机构还应该在企业中建立标杆人物,选取在基层有声望,在高层有影响的人作为创新员工的导师。导师参与项目,共同创新,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联系到企业高层获取特殊支援。(3)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传统大型金融机构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多。只要人人愿意创新,人人参与创新,在庞大的员工基数的支持下,其创新成果必然十分可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加大对员工创新的鼓励制度,有果必奖,有错轻罚甚至不罚[2]。(4)还应创建一支机动团队,及时给需要帮助的创新项目提供支援。相比于一般的开发模式,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内部创新可以更加的高效、快捷。但是在创新项目完成后,一定要把新项目尽快归纳到机构的主流业务当中,以免创新团队脱离创新的环境基础,从而丧失创新的能力。
数字化作为传统大型金融机构现代化的第一发展阶段,只是单纯地将核算、支付交易、风控和管理转化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实现,而提升数字化的建设能力将成为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应对互联网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数字化建设不仅包括数据驱动的业务结构、工作流程和产品功能评审、客户描述、产品定制、虚拟客户体验,更是包括着由数据分析提供支持的全方位渠道产品配送和精准营销。传统的银行客户信用评价主要使用财务数据、当期收入、抵押品估价数据、第三方评价等信息,而现在使用的客户行为数据较多,包括网络数据、交易数据、社会媒体数据、住宅数据等。因此,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宝贵的数字化资源,建立以数据分析为驱动的客户服务能力,不断致力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1)我们要推动以往由大数据分析出的描述性分析和诊断性分析向预测性分析和响应性分析进行转变,并不断挖掘数据分析的实际利用价值。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往往会通过数据分析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进而开发出适合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或能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产品。例如,在数据挖掘中的经典案例——啤酒纸尿裤一例来说,产品商通过对顾客购买纸尿裤和啤酒的综合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揭示了纸尿裤与啤酒这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物品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通过相应的营销策略来提升两件物品的购买数量。
(2)要做好相关金融机构数据仓库的数据管理工作。目前,互联网提供的实际数据在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生产环境中,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其需求[3]。由于系统或人为的原因,互联网所记录的部分数据会出现丢失或错误的情况,而不完整或是错误的数据会导致不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因此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清理和数据预处理。
(3)要着重注意对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工作。目前,人们根据互联网开发出很多专业的数据挖掘算法,常见的有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神经网络等。例如,可以根据客户形象对客户群体进行分类,为客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积极把握客户需求心理并进行功能迭代,有针对性地制定准确的营销策略。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漏斗分析模型对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问题所在,不断优化客户的体验感。
(4)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的业务决策方案。然后根据具体问题在对应业务场景里进行验证,再对业务决策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可以通过实际业务中获取的各项结果,形成相应的数据指标,依靠指标的变化,及时优化业务策略,就可以达到最终的目标。
(1)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要保持开放状态,制定相应的战略导向。可以参考美国银行的相关案例,在美国银行有一个信息科技部,这一部门摒弃了集中化、统一化的科技创新开发,通过内部分散的全新模式,进行小组分散型的创新开发工作[4]。除此之外,他们还主要面向外界,重点在市场上寻找合作伙伴,并寻找新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予以孵化和培育。(2)要建立配套的分布式的技术平台,来匹配互联网科技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技术平台必须具有互联网化和云计算化的能力。(3)要建立起配套的推广方案和管理机制。例如,在2015年12月的微信开发者联盟召开的第一届微信生态开发者大会上,凭借在大会上对移动应用对接模式的宣讲、培训和推广,这一应用的应用率迅速上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接了数十万家平台。相关的金融机构也可以参考这类的成功案例,建立起符合自身需求的推广方案和管理机制。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浪潮汹涌,金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有的人才在科技水平上,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金融行业迫切的需要一批同时具备了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需要从新鲜人才吸纳和旧有人才升级培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在新鲜人才吸纳方面,一是需要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应主动改变薪酬体制,与时代接轨,以吸纳更多的人才进来。二是要要改变原有的人才筛选方案,招纳复合型人才,必须同时具备相应的金融能力和技术能力,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创新的能力,以及对应的执行力。由于金融行业不比其他行业,所以还需要新招纳的人才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旧有人才的升级培养方面,他们都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一把好手,具有扎实的金融素质和丰富的经验积累,所缺不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些科学技术,只要建立起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来可以弥补互联网时代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复合型人才的不足,二来也可以提升旧有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相比于吸纳、磨合新的复合型人才,旧有人才的升级培养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立兼具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队伍的过程中,必将会面临来自文化与机制、法规与监管等各方面的冲突。因此,在进行互联网科技创新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证人才的文化融合。一方面要快速创新,另一方面必须坚守金融行业的法律底线。
综上所述,改革和创新是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续写辉煌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坚持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举、创新和底线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拥抱新科技、利用新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不被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