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佑玲(南平市延平区财政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还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同时信息技术也是改变我国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如电子政务的建设,已成为衡量高效政府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财政部门进行资金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够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率,还能有效地规避资金管理透明度不高、资金使用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但同时财政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还需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为了全面支撑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需求,财政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应覆盖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预算管理规范化,提高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政府财政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这对于实现财政系统精细化管理,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增加财政管理的透明度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各部门的需求,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核心财政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管理等,用以提升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全面覆盖,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为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建设奠定基础。
为了保障财政资金管理系统的有序实施,应坚持集中统一、标准统一的原则,系统应具备先进性和环境适应性,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发挥最大效用和保持活力[1]。由于财政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还要强调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为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提供保障。
2012年9月,延平区财政局国库集中收付开始试运行,至今为止共有130家区级和21家乡镇零余额预算单位,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基本上实现了预算单位“财政零余额帐户”的全覆盖。传统管理模式下,整个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信任体系以纸质凭证为基础,由于伪造手段越来越高,技术门槛越来越低[2],“大红印章”真伪难辨,反而成为现有信任体系的短板,安全隐患日趋突出。近年来发生的财政资金安全案件,大都与伪造纸质凭证和公章有关。如延平区黄墩街道办事处出纳陈某某,在2014年至2018年间就是利用职务之便多次采用私开现金支票、伪造银行业务回单,伪造银行业务公章等手段非法占有公款人民币290余万元。再如南平市宁康医院财务科科长邓某某在2008年至2012年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私下开具现金支票提现,采取收入不入账,虚增工资等方式套取公款530余万元。综上所述,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安全管理。2018年7月,为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资金运行效率,我区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和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利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建立集中支付“电子一体化平台”,取消集中支付各类纸质凭证和单据流转。通过发出电子指令办理财政资金支付和清算业务,实现财政资金安全化、网络化和无纸化的集中支付“电子一体化”高效运行管理模式。2018年至2020年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一体化平台”共完成集中支付189 038笔,金额合计59.845亿元。(其中直接支付9 929笔,金额6.125亿元,授权支付179 109笔,金额53.72亿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自运营以来基本实现了账务信息的集中和统一,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管理,以及财政整体预算的统一编制和实施监督,为财政部门带来了巨大效益。
(1)统一收支管理,解决了财政资金管理分散的问题,并且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改变了以往资金使用需要各部门的层层审批的流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解决了资金使用难、使用慢的问题。
(2)财政资金信息化管理,既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又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对数据的存储归纳整理,能够实现远程报表、预算编制的信息化;二是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了人员和工作时间成本,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益。
(3)实现了资金管理的事前、事中控制,杜绝了先斩后奏现象,同时信息系统的事后分析功能也被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4)财务报表上报制度的简化,有效降低了财务报表传递周期,有利于财政部门及时掌握财务信息,同时也便于财政部对下属单位财务信息的深层次把握。
尽管国库集中支付下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给我区财政管理带来了可喜的成就,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财政内部配合不顺畅。财政改革是一项持续工程,改革过程应坚持统筹规划,全面安排,既要保证资金管理、预算编制、资金支付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要协调好部门间的相互配合,避免造成各部门产生抱怨、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下一环节的进行,阻碍了集中支付的推进,因此应做好部门间的衔接、协调工作是推进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2)配套设施不健全。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涉及的部门和问题较多,如部门预算编制问题、人民银行监管范围,库款不足等,由于内容不具体,范围不明确,容易导致相互推托和不配合情况的出现,因此需要在制度改革过程中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义务[3]。
(3)集中支付软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软件操作较复杂和系统衔接不通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前者主要体现在支付软件人性化设计不足,往往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程序才能进行数据管理,影响了支付效率;后者则是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支付系统必然要和财政、预算等各单位系统相衔接,接口衔接是否通畅是影响集中支付的重要因素之一。
1.做好部门和系统的协调
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需要以平台为依托,各个系统协同工作,这就要求在系统建设时,需要协调好各部门,做好部门间系统的衔接,进而推动全面信息化的发展。同时还要协调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等多方参与建设,实现各部门系统建设的标准统一化、操作规范化。为了实现系统建设的经济性,减少建设成本,可采用对现有系统进行嵌入式优化的方法来避免再造成本的增加[4]。
2.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
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尽管国库集中支付下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科学、便捷、智能化的管理,但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和管理需要制度去保障。由此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管理制度的推行实施,做到财政资金支付合规、合法,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3.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财政资金信息化系统,既要做好日常系统维护工作,又要做好风险问题的处理预案,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安全管理是一项涉及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综合学科,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实现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保障资金管理的高效运行。
4.加强资金监控管理
安全管理既是对各项资源使用的规范管理,又是规避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其实质是为了保障系统安全而对其中各相互关系进行的系统管理。财政资金作为国库支付系统的核心工作,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为了保障支付系统的安全运行,就需要保障网络安全及对支付系统的日常维护。同时还要结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好更新工作,保障支付系统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相结合,为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加强人才培养
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也即是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既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又要熟悉电脑相关技术,并且要不断更新财会和经济理论,与时俱进,提升信息化操作水平,进而为财政资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信息化是改变我国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打造公共财政体系、增强政府透明度、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平台,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关键所在。财政作为政府的核心部门,其信息化系统建设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由此在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应梳理各项财政业务、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特点,从而为财政信息化系统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随着各项财政改革的推进以及财政管理手段的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借助信息化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覆盖技术及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平台衔接起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税务部门、银行等财政业务开展的相关单位,引导财政工作朝着高覆盖、高耦合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保障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