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班主任亮一盏指路明灯
——打造生态型德育队伍的几点思考

2021-11-30 03:0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沈群英张雪忠
青年心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班规队伍德育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 沈群英 张雪忠

芦墟实验小学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也是一所乡村学校,学校以“生态教育”为办学特色,已经有二十五年的历史了。学校办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关注鲜活的个性生命特性,并积极为师生成长奠定平台,开掘学校可持续发展空间,开发了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并逐步形成了生态教育文化。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型德育队伍的打造是学校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班主任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从事多年的德育工作,在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中我们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支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学校的德育工作考核连续多年获得吴江区考核一等奖。而这支班主任队伍的成长和我们学校实践生态教育,打造生态型德育队伍的工作思路是分不开的。生态德育,就是要遵循师生发展规律,创设和谐的、发展的德育环境,采用顺应学生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德育方法教育学生。而我们所打造的这支生态型德育队伍就是用生态德育的理念来指导工作的队伍,他们用爱教育学生,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在打造这支队伍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尝试着将这些做法进行提炼,形成学校管理经验。

一、多观察,少检查

作为一所完小,我们目前拥有24个自然班,学生1000 多名,平均每个班级学生45 名,每个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都不轻松。学校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制定了班主任月考核制度,每月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评选“生态文明中队”,作为班主任绩效考核的依据。然而,这种量化的考核虽说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但缺少温情,何况班主任工作除了显性工作,比如,出好黑板报、布置教室、上交各类表格等,更多的是隐性工作,比如,品德教育、心灵陶冶、思维创新、人格熏陶等。而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隐性工作显然重于显性工作。因为说到底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只注重量化的显性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求多观察班主任的隐性工作,晨会课在教室外和孩子们一起聆听老师的教导,课间在办公室留意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利用家访和家长会了解班主任的处事能力和个人素养,通过同事撰写的“温馨小故事”和学生的访谈等多侧面了解班主任一个月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能力。而量化的检查工作我们则每月不定时不定点抽查考评。虽然分管德育的校长和德育处的主任忙一些,但是,这种多观察少检查的方式更加人性化,更加真实和全面,更加能发现典型、发现不足。

我们还制定了每月一次的班主任月考核制度。学校制定考核细则,开学初和班主任们说明考核细则和方法,每月对班级的卫生管理、食堂就餐、晨会教育、集队做操等显性工作做好抽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们做事前有方向,做完事有头绪,知道如何改进。我们还会组织教师访谈、学生问卷、电话家访等有效手段对班主任们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更加客观地将考核结果与师德考核、班主任津贴发放等挂钩。

二、多支招,少指挥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一个班级好比一棵恣意生长的果树,如果不合理修剪,果树就会长得毫无章法,结果只能是花少果疏。可是面对45 个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有的班主任认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为了使芦小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奠定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召开了“班级管理和发展恳谈会”,召集了学校的德育骨干作为“智囊团”为大家支招,请班主任们畅谈自己的困惑和设想。经过几轮的学习和研讨,我们的“智囊团”支了一招:制订切实可行的班规,并将制定好的班规逐条实行,每月设置1-2 条班规作为月重点工作。我们还建议班主任们将班规的制订和植物的特点结合起来,将每种植物的“品格”作为班级孩子学习的重点,并落实到班规中。于是就有了松的坚韧、梅的坚强、莲的高洁、菊的清雅……五(3)班选择的是梅花,孩子们认为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傲然开放的“品格”值得学习。因此五(3)班将“不畏艰难,绽放精彩”作为班规在班级实行。二(3)班选择的是蒲公英,希望每个孩子渐渐长大,独立生活,不要总是生长在父母的护佑下。因此,他们制定的班规中就有一条“不依赖、要勇敢”。

班主任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尝试着帮助班主任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请班主任自己想想方法,而我们作为“智囊团”帮助班主任分析方法的利弊,改进方法。上学期,一年级新生入学,吴老师碰到了一个难题:小陈同学生长于再婚家庭,父母晚年得子,文化层次低,缺乏育儿方法。母亲只会溺爱,而父亲经常是用所谓的“军事化”管理来教育孩子,轻则打骂,重则关禁闭,甚至有一次把孩子扔进了河。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小陈同学性格孤僻,与人交往方式粗暴,不讲理,一不顺心就在教室里撒泼打滚,嗷嗷大哭。我们主动为吴老师支招,请来家长和教师面对面交流,通过一个个家教故事让小陈的父母明白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而不是简单粗暴、毫无道理。为了使小陈能尽快融入这个班集体,我们还协助吴老师共同管理班级,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吴老师出谋划策。一个学期下来,小陈的情况有了好转,吴老师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有时候还会报喜:“小陈今天好乖的,字也写得端正极了,都能帮我做事了!”当然,小陈转变的最大功臣是吴老师,是她用母亲般的爱让小陈体验到了关怀和尊重。吴老师遇到这样的特殊孩子,没有敌视、没有厌恶,在自己努力无果的情况下,更没有抱怨和丧失信心,而是向我们求助。可见老师们对我们管理层是信任的,将我们当做朋友,信任我们,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多推优,少增压

24 名班主任有老有少,有骨干有新手,可以说业务上良莠不齐,经验上层次分明。如何让这支班主任队伍共同成长,各自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呢?一味地施加压力,无形中织就了一张压力的大网,使班主任开展工作畏手畏脚,而且毫无创意。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而且我们认为这也是不“生态”的。

我们认为管理班主任队伍要多推优,少增压。多给班主任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多让他们学习身边的管理经验,多评选身边的优秀班主任,多发现班级管理的后起之秀。因此,我们将学校的苏州市、吴江区优秀班主任,吴江区双十佳班主任、德育学科带头人、德育新秀、德育能手集中起来,与所有的班主任老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并将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改成每月一次经验介绍会,请这些德育骨干回忆自己的成长路,展示自己的成长历程,让与会的班主任们切身感受到成长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今年2 月,我们就开展了“生命自觉、发展自己——青年、骨干教师成长会”,会上,青年班主任周老师介绍了自己上岗五年来如何学习、如何成长的故事;江苏省优秀教师、苏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陈老师介绍了自己如何从不会到会,并成长为德育骨干的心路历程。与会的班主任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并制定了自己三年的成长规划书,从自身实际出发,谋求专业化发展。

同时,我们加大推优力度,及时发现班主任队伍中成长较快的典型,用先进的理念、可行的经验为班主任们支招。我们评选每年一次的“芦小教师之星”,每年为从事班主任工作25 年以上,并且仍旧在班主任岗位上奉献的老师颁发“红烛奖”,为每年评选出来的优秀德育导师颁发“米兰奖”,并开展校级德育新秀、德育能手的评选,评选校级优秀班集体,积极推荐区级参评……我们积极为班主任搭建成长平台,让他们看到成长的喜悦,享受到努力的成果。

班主任是管理班级的“一把手”,班主任的德行和能力直接关系着班级的学习氛围,关系着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班主任也是人,他们不是神,他们需要关心,需要爱护,需要成长,需要突破……而作为学校的管理着,特别是作为德育工作的负责人,作为这些班主任老师的“头”,我们应该为班主任们提供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成长平台。

猜你喜欢
班规队伍德育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规“七问”
大雁的飞行队伍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还剩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