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美术学习主动性的探究

2021-11-30 03:02:37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江村实验学校施苏勤
青年心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美术交流作业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江村实验学校 施苏勤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它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去。但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学生对美术课堂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甚至毫无主动准备的意识;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讲解缺乏兴趣,经常会做各种小动作或神游于教室之外;或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表示沉默,缺乏主动参与课堂探究的热情;甚至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完成。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日趋下降,学生和教师都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无一不是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紧密相关,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他们的智力因素紧密地联系着,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对开发其智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非智力因素在心理活动中属于意向活动范畴,是认识活动的心理倾向性。它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但是对认识活动起着制约和调节的作用,能对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渗透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合理、巧妙地加以运用,以促进学生能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愿望和意志力,并将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

一、重视情绪的深刻性,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情绪深刻性的品质是和他们对有关事物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的,而这种认识水平,又决定于他们对该事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是由于小学生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便会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以后再遇到这种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必然会唤起早已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对该事物的态度体验就会深刻些,相应地会对该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激活学生内在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活力,让他们更愿意去深入地学习和探究。

比如:在对美术教材进行研究分析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些内容和要求并不适合学生此时的学习状态,并不是学生即刻想获得的。在课堂上他们便会置身在学习之外,觉得参不参与课堂都没有关系。所以教师可以事先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了解学生这堂美术课想学到的重点是什么,然后侧重于这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引发他们情绪上更深层次的需求,再引导他们去学习其他既定的知识内容。《我的收藏卡》这一课知识点很多,收藏卡的发明、构成、历史、种类,等等,在课前我先问学生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大多数同学对中外各种不同收藏卡的种类情有独钟,于是在第一课时我先将收藏卡的种类确定为上课学习的重点,并让学生课前先去搜集收藏卡资料。对于这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堂准备,学生还是比较乐意去完成的,并且完成得也很不错。在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进行收藏卡的分享和交流,学生都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收藏卡,此时学生非常愿意交流各种收藏卡的来历和一些小故事,学习兴趣很浓厚,交流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得活力十足。有了这个情绪的铺垫,学生便产生了再去深入探究和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关于学习教学重难点收藏卡的组成部分和设计要求就水到渠成了。

二、尊重性格的差异性,树立主动学习的自信

在美术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问后,只有二、三名同学回答问题,更多时候是老师指名回答或者是自问自答,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只是洗耳恭听,或是麻木发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学生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善于发言、勇于发言的那几名学生一般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或者是性格比较活泼、外向、敢说敢为的少数学生,当听众的学生往往是性格比较内向或是缺乏勇气、自信的中等生或后进生。作为教师没有能力去消除性格上的差异,但是,却应该重视这种性格差异,并且去尊重这种差异,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信心,鼓励课堂中的大部分学生大胆地发言、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作,做大胆的学生。

想要让这些经常沉默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发言,教师首先要善于鼓励,创设一个良好的让学生敢于交流发言的环境和氛围。在请个人发言之前,可以先围绕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老师要求组员都要在组内发言。由于小组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环境,这些学生往往都能够畅所欲言,教师可以适时地加入小集体倾听并与他们交流,肯定他们热烈讨论的良好表现,鼓励他们可以把这种想法讲给全班的同学听。或者可以先让他们进行同桌交流,听取同桌的想法后再帮助同桌发表意见,缓解了怕说错、不敢说的心理状态。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渐渐有了发言的勇气,教师在他们发言之后,还可以投以肯定的目光或欣赏的话语。“你的回答和老师的想法很接近哦!”“你回答问题的声音比之前更响亮!”“这一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给你们每人奖励一个‘大拇指’!”让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感觉到他们也能回答得很好,树立他们的自信和表现力。即使答案不是很正确,也可以肯定他们积极发言的勇气,“你很勇敢,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不是这个答案,但是没关系,举手发言就说明你在跟着老师的思维开动脑筋!”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慢慢地大胆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也树立起来了。

三、关注意志的持恒性,享有主动学习的成果

美术可以说是一门创造型和生发型的艺术,没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完整的作品,美术课堂再精彩的交流也是流于空幻,学生得不到成果的享有,也就不能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志力和持久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意志品质的形成。让学生享有学习的成果,必须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困难,坚持完成好每一份作业,完成每一次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点评。

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急于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使学生在挫折和失败中也可以学到该学的东西,强化他们主动学习美术的耐力和恒心。在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看看他们是否出现了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巡视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有的学生迟迟不动笔或是有些学生草草了事,这时候教师应该弯下腰耐心询问,了解学生停滞或马虎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无助的境地,改正作业马虎的陋习,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能力画出一幅满意的作品。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你的想象力真不错,构图也完整,表现手法再与众不同一点就更完美了!”“老师,我想把它画得再逼真一点,但是水彩笔表现不出来,怎么办呀?”“铅笔淡彩可能可以帮到你,我来帮你试几笔!”“老师,我可不可以用彩纸和布料进行添画?”“当然可以,非常好的主意!”在作业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情况,教师能直接动手操作的很少,但是能引导和点评的却很多,教师尽量做到“授之以渔”,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创作思维,丰富自己的创作手法,改变自己固有的创作习惯,发明多样化、灵活化的创作模式。一份自己满意的作业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一份差强人意的作业也需要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指正。如果没有多样的评价,就不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不能满足学生要求被关注的愿望,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画上写上自己的想法,以“日记”的形式与老师作交流与沟通,老师在评价时除了写上等第,还可以写上简短的评价。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画拿到台前做一番现场展示,说说自己的作画感受,让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老师作适当的点评。同桌之间还可以互相打等第,写上评分理由,再请老师做总评。

多样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丰富和持久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只有老师用同样的恒心和毅力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学生才能最终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学习意志力。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学情出发,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调动起学生热爱学习的情绪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毅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美术学习是树立自信、体验成功的一种愉快的学习活动。

猜你喜欢
美术交流作业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快来写作业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