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朱雄英
单元教学是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核心素养为目标。什么叫单元?我所理解的单元,其实质就是一个整体构建,这个整体可大可小,没有统一标准,但都必须有利于落实单元教学。怎样来设立教学单元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情来确定单元教学里的单元到底是什么。
单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我们的教材本身的单元设计,我们把它称为教材单元;第二种类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教学经验还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确定的单元学习任务,我们把它称为经验单元。在单元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站在知识系统性的高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对教材进行统筹甚至重构。教师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不需要拘泥于教材,有时为了方便单元教学的设计,甚至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有效延伸我们的课堂。特别是当下在新课改、新教材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能够辩证否定地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新教材的同时能够吸收借鉴旧教材有用的或者跟新教材关联性比较大的知识来充实课堂、完善教学。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强调:“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我们所提倡的单元教学就是以素养培育为导向,改变传统的知识讲解,杜绝传统模式中的死记硬背,而是把知识贯穿在整个单元设计的大背景之下,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逐级解决问题,进而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提升为目的。
传统的政治教学,大多是以课时来撰写教学设计,往往因为课堂时长的限制导致新课程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难以在课堂上真正有效地落实。教师一方面想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另一方面又担心课堂教学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出现了“小课堂”与“大理念”的矛盾。另外,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并没有分层落实的意识,而是使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同学。而新课改条件下,单元教学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这些弊端。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单元的设计是整体性的、系统性的,虽然整体目标的实现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课时,但课时与课时之间具有层层递进的关联性,最终服务于单元整体,而不是“碎片”的简单拼凑。单元教学还要求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时候准确地把握学情,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通过不同层级的问题逐层推进,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让学习在学生的身上真正地发生,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最终素养和能力提升的目标。
第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固化。很多学生习惯于老师教知识,教教材,把知识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知识本身,但是不会对这个知识进行运用,导致学生只会解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第二,教师教学的理念陈旧。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和陈旧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难以转变教学理念。虽然近几年我们的高考导向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向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彻底转变还是需要时间。
单元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应该坚持素养培育的理念,转变传统观念,注重教材知识的整体架构,提高统筹知识的能力。比如: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共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个性的完美结合。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我们要让学生经过学习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并对自己的高中生活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将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教材单元的角度看,第一课讲的是宏观角度的科学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讲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过程,需要把整本教材有序地衔接起来。其实很简单,运用《哲学与文化》里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就可以把两者有效地衔接起来,使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从经验单元的角度看,我将其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就是教材第一课。其单元内部的有效衔接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从这三个角度就可以把教材里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效地构建为一个整体。第二单元为第二课、第三课和第四课。教材分别讲述的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整个过程。通过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时间线就可以把前后的知识有序地衔接起来。
单元教学不是简单地知识堆积,也不是否定传统的课时教学,课时设计在现在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不同的是,单元教学理念下的课时教学必须服务于整体,单元教学必须与课时教学有机衔接,将单元教学细分为多个环节并以课时教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单元教学的整体布局应该是阶梯式上升的,所以我们的单元设计应该是依次递进的,这里的递进,包括知识难易的递进和学生层级的递进。在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通过问题思考,逐一地解决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已经在悄然发生,这是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培育。而问题的设置应该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这样可以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框题式教学或者课时性的教学,它的弱点和局限就是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只能看到脚下。而单元教学,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长远考虑,其站位高、看得远,最终的目标是要培育核心素养,落点跟我们的理念相一致。比如: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学习,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让学生弘扬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指导自身成长;还应该让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总的来说,要让中学生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是学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学习目标的达成,也是核心素养的落点。这一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我们对整本教材具有宏观的设计,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呈现。
总之,单元教学对我们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意义重大,而从当前的思政课教学现状来看,单元教学改革过程任重道远。这要求我们每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教学观念,敢于尝试,敢于迈出第一步,要让单元教学成为我们的常态课,要具有大单元的宏观设计理念,让每一个课时教学都为大单元整体架构服务。但是我想强调的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绝不意味着不要知识,若是缺了知识,那我们所有的单元架构和情境设计就缺了灵魂,变成一个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所以能够把知识与单元整体设计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我们有趣有效的教学过程中,逐级深层理解知识,最终达成提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目标,这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