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 邵愉妹
课程游戏化是基于幼儿园小朋友的特殊情况提出来的教学改革。幼小衔接教育则是幼儿园走向小学期间重要的一环,一旦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做好衔接,没有心理准备,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就会茫然无措,会对其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游戏课程是幼儿园阶段最主要的课程,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改革优化游戏课程,以幼小衔接为基础,发挥游戏的作用,让孩子在游戏中慢慢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
幼小衔接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园的三年成长学习过程,都可以看成是幼小衔接工作,都是为幼儿上小学打好基础。狭义指幼儿在幼儿园的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家长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活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化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希望能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下,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对幼小衔接做一个系统、科学的研究、实践与梳理,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小衔接课程中的自觉的行为及表现,及时作出良好的应对策略,使其得到最真实和最直接的体验,由此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研究开始前,向家长、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做相关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入学后适应或不适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反思,了解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观念,达到教育一致性,探索幼儿园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满足幼儿升入小学的需要,从而便于开展实践与研究。
有大部分家长自己本身对幼小衔接非常重视,但是认为计算、认字、写字、拼音等知识的储备是幼小衔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认为提前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学到不少知识,让孩子升入小学后学习会更轻松,优势更明显。但是研究表明,刚开始时的优势效应,并不能保持很长时间,提前强化学习拼音、计算等内容,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对后期的课堂学习缺乏好奇心,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后劲不足。家长要放松心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一起为这种转变做准备,可以让入学更轻松。
在生活中,一部分孩子的生活能力还需要在家长的提醒下完成。在家中,家长时时在侧,幼儿园里,教师事事提醒,甚至于充分尊重幼儿的能力,给予帮助;但是,小学阶段对孩子的自主能力、管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孩子存在着惰性,没有大人的监督,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当升入小学后,不会整理自己的作业,不能及时记住老师布置的任务,长此以往,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任务意识培养还不够重视,平时也没有严格的训练。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部分家长用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有的用于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很少,从而导致孩子的阅读习惯发展不好,很大程度会导致其他学习习惯的落后。学习的多方位品质是相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兴趣、专注力、操作习惯等都需要从小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小衔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参观小学,我们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希望孩子们在自己尝试调整适应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环境的转换,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望的变化。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幼儿园课程已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蓝本上的资源,老师要和孩子共同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当孩子游戏时,我们便灵活而有创意地捕捉和生成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从而帮助幼儿获得学习经验。到大班下学期,顺应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老师和孩子们会开展关于毕业的课程,如《小书包大愿望》《难忘的同学录》《我们的毕业演出》等,带领孩子进一步深度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由此开启一段由儿童引领的学习旅程,为孩子顺利升入小学进行铺垫。
在幼儿园中,本着“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原则,老师需要把对幼儿良好的习惯培养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在晨间签到环节中,孩子可以认识时钟、记录时间、统计缺勤人数等,让数学的关键经验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培养坚持来园、不迟到的好习惯。又如在自助餐点活动中,培养孩子主动整理、不挑食的好习惯,同时,对于用餐礼仪也可以进一步提升。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学习的兴趣、专注力、坚持性、主动性、学习方法、成就感等,都可以在游戏中积累。当我们观察与倾听幼儿游戏时,总会发现游戏中存在着太多学习的可能和契机,需要敏感地从游戏中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将这种独特性变成使教育活动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儿童学习的深入和经验的扩展。例如在游戏分享环境,表征记录可以发展书写能力,交流表达可以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及表现力,适宜的游戏指导,更便于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
家长是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的关键,为了使家园共育的作用最大化,我们还开展了多样的家长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幼小衔接知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去培养孩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以后老师教了就会,不需要花心思去培养,有的家长则认为需要超前学习,为孩子打基础,家长的各种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以前常用的家长会、半日活动开放、QQ群等平台,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但都是以教师为主,将理念输送给家长。现在,我们还举行家长沙龙,互相交流,帮助家长了解教育部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目前孩子需要提高是的什么,只有教育观念正确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以成人为榜样的。在和孩子学习游戏的过程中,家长的态度决定着孩子今后的学习态度。为此,我们邀请了多名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富有良好学习品质孩子的家长们,以自身的经验,和家长畅谈给孩子做好榜样,如何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如何处理手机问题等,一些常见的事例给家长很多启发。
在家园合作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形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何更好地发挥家长主动作用,使之成为主人。我们根据家长调查,汇总数据,了解他们的需要,带领家长共同参与研讨活动,提升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鼓励家长积极配合,给予他们信心以及关注幼儿不断进步的成就感。
鼓励幼儿走进小学课堂的同时,也鼓励幼儿园老师走进小学课堂、小学老师走进幼儿园课堂,进行双向衔接。
从环境上看,小学与幼儿园的环境明显不同,包括桌椅、墙面,甚至管理方式。其实在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之前,小学的老师可以走进幼儿园,和孩子来一个亲密接触,去聆听孩子内心的需求,了解孩子们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同时,在管理上采用更适合幼儿的方式,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帮助渡过一个衔接过渡期,制订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放缓教学节奏,注意每天的衔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小学的课堂以讲授知识为主,与幼儿园的宽松、自由截然不同。事实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课堂上可以用图片、课件等方式,让生动的课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得更轻松快乐!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小衔接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在了解我园幼小衔接现状及存在问题后,我们合理利用资源,探索适宜的幼小衔接课程内容、方法、途径,从而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各项基本能力,为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衔接是双向,只有彼此了解,更好地沟通,努力改变老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共识,才能使幼小衔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