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媛
摘要::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学习和发展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时期,而这一阶段对中学生来说更容易被老师、家长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书籍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需求,教师要及时引导和激发,而初中生的阅读兴趣与语文教学和课外学习有着密切联系,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方法探索;阅读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名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的感知。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对于经典原著产生兴趣的情况,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策略等问题;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找出影响初中生阅读原著的原因:传统观念和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阅读环境相对较差、师生关系有待改善等;最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学生阅读名著兴趣低的原因
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坏与程度高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的解读: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其次要有良好、轻松并且生动有趣的话语风格以及丰富多彩且适合阅读名著的知识点;最后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朗读和背诵经典作品并从中获取乐趣与满足感。阅读名著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珍爱,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勤于学习的品质,同时提高语文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对经典原著缺乏重视;课后作业与传统教材脱离等现象;家长及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初中生没有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等。
二、激发初中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现状及对策
本次为了找到适合激发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对策,以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存在着阅读兴趣不足、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不喜欢看书等现象。而导致这些状况出现的原因有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以及教师对经典原著重视不够、学校作息安排不合理等。因此要想有效地激发初中生学习阅读兴趣就必须以改变家长传统观念、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情景式课堂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活动。
(一)课外读物融入名著离不开“家校”的支持
目前初中生的阅读习惯、读书态度与家长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有着非常密切地联系,因此需要在这两方面加强培养。阅读经典名著要围绕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点,从学生阅读习惯、家长的态度、学校的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方向性的引导。教师的指導策略对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态度具有重要影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通过调查问卷作者了解到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知识时主要是以“教”为主,而课外读物则多以介绍名人轶事为中心或以小说为主要题材展开故事情节,因此,教师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并在课外阅读中融入名著内容。
(二)创设情景式课堂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名著
阅读名著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初中阶段正是培养良好阅读审美的关键时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以此来进行学习和鉴赏作品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上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名著文本,让学生通过对文学材料的深入理解与感悟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富有感染力与想象力的阅读思维,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又与我们的未来生活密切相关。初中是学生学习习惯定性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兴趣的阶段,因此在读完名著后需要认真研读、理解文章内涵才能更好地将阅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以此来激发学生们阅读原著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体会到著作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提高理解和吸收名著内涵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落实初中名著阅读能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层面更上一层楼,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阅读方法、阅读内容和思想态度等多方面给予学生相应的科学指导,引导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畅游,借鉴和吸收名著中积极的精神文化内核,同时在漫长的阅读过程中强化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进步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敏感的阶段,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他们会对名著产生兴趣,但是现在很多中学生都还没有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因此要想让初中生更加热爱课外阅读,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作品内容并加以理解,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与品德教育,提高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和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敏静.农村小学高年级名著导读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7(02):4-5.
[2]郭志俊.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