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对年轻人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
——时间距离的调节作用

2021-11-29 02:16卢长宝邓新秀
关键词:意愿体育运动年轻人

卢长宝,邓新秀

(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 350108)

一、前言

年轻人一直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年轻人的健康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见和推广计划[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年轻人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的比例,其中,20~29岁人群的参与比例仅为13.7%。

鉴于以上事实,如何推广体育运动并吸引年轻人参与已成为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为此提出了各种建议。例如,有学者指出,必须从宏观层面上,发挥政府和社会的调控职能,加强社会文化及经济建设,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体育参与意识[2];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必须从微观层面上,培养年轻人的体育兴趣,加强体育教育,利用大众传媒提升年轻人的参与兴趣等[3]。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上述建议都忽略了年轻人自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文献回顾显示,不同体育运动的难度并不一样,因此所需的学习能力也不同[4]。据此推断,年轻人对体育运动的选择有可能会受到自身学习能力的影响。不仅如此,时间距离理论也证实了人们在面对马上做选择或为将来做计划时,会呈现出不同的决策特点。据此推断,年轻人有关体育运动的计划安排也可能会受到时间距离的调节。为了验证上述两个推断,本文在详细回顾学习能力、时间距离和体育运动类型等文献的基础上,借助两个心理学实验获得数据,对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学习能力的内涵

当前关于学习能力的理论学派众多,其中Zimmerman的社会认知理论颇具影响力[5],他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由个人、行为和环境三者决定。其中,个人这一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目标及情感等。由于个人因素具有可控性,并且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6],因此本文选取个人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7]。作为一种动机取向,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加意向性,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8]。

在体育领域,学习能力是与运动技能有关的能力。张绍礼指出,“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独立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并借此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9]。而O’Malley等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提出了三大类学习策略,分别是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10]。大量研究认为元认知策略在体育运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兰保森发现元认知行为不仅有利于新技能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运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11]。事实上,汪晓赞早就指出,体育学习元认知就是指学生对体育学习过程认知的认知,重视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12]。综上可推断,由于体育学习领域中的元认知能够有效体现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认知,因此可以用元认知来体现个体学习能力的高低。

在元认知的测量方面,由于智育学习和体育学习有所区别,体育学习更看重的是要保证学生获得操作性技能,更多是对学生所处的动态情况进行调控[13]。而元认知既包含静态的元认知知识,也包含对认知过程、思维过程的监控和调控等动态过程[14]。动态过程中的元认知为评估体育学习能力的关键,本文在综合考虑上述事实的基础上,以“学习监控和调节以及学习反思和总结能力”为休闲体育元认知策略的要素,借鉴张绍礼[9]有关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测量量表以及林国耀[15]的学习能力量表,对个体的元认知进行测量,并以此来反映不同年轻人在体育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二)体育运动类型

体育运动项目千差万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将体育运动分为很多种类。例如,可以按照运动的强度和损伤风险进行分类[1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根据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对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例如,Buszard等在探讨体育运动中操作记忆能力的普遍性时,将运动技能分为简单运动技能(simple motor skills)和复杂运动技能(complex motor skills)[17];董文梅则采用“会能度”这一指标来代表运动技能学习的难易程度并据此进行分类[4]。再如,Bonner根据任务的数量和清晰度将任务划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18],在此基础上,王晓波依据运动状态将任务划分为复杂任务和简单任务,并指出任务的复杂程度是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对运动技能进行区分的重要因素[19]。此外,梁波等将一个或几个简单动作构成的运动技能界定为简单技能,将较多动作组合而成的技能界定为复杂技能[20]。综上所述,本研究按照难易程度将体育运动分为简单体育运动和复杂体育运动两大类。

(三)时间距离

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认为,“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反应取决于他们对事件的心理表征”[21]。换言之,人们对认知客体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这种抽象程度即解释水平[2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所感知的与认知客体的心理距离决定了解释水平的高低[23],因此与心理距离高度相关的时间距离也成为影响解释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系统影响人们对未来的具体事件的解释方式[24]。作为心理距离一般理论中的一个特例,时间距离指的是个体以自我为中心,根据此时自身的直接经验,以自我为参照点,对所描述的事件或行为在时间上的远或近的感知[25]。具体来看,人们通常倾向于用具体的、背景化的特征来表征近期事件,即低水平解释;用抽象的、去背景化的特征来表征远期事件,即高水平解释,并由此对个体的评价、判断与决策造成影响[24,26]。

(四)学习能力对体育运动选择的影响

一方面,运动技能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20],学习者的信息加工会受到任务复杂程度的影响[19]。总体而言,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越高,它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要求就越高。相较于简单运动技能来说,由于复杂任务需要更多的认知加工,因此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更多的策略支持[27-[28]。由此看来,学习能力与运动技能的习得密切相关,且难度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反之难度低的体育运动对学习能力要求较低。

另一方面,自我效能感作为体育学习能力的心理调控因素[13],会深刻影响人们的运动选择行为。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意识行为受其心理因素所驱动,这种复杂的动力体系在体育领域中会表现为“心理调控能力”[29]。由于自我效能感会通过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和情绪反应影响个体的成就,因此它是人们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5]。具体来看,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更有可能选择难度较高的任务目标。第一,相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自我效能感高更喜欢掌握性目标(mastery goals)[30];第二,Zimmerman指出,高自我效能的学习者更倾向于努力工作并选择困难的任务[31]。由此看来,自我效能作为学习能力的心理调控因素,对学习者选择不同难度的体育运动有所影响。其中,相较于学习能力低的学习者,学习能力高的学习者更愿意选择或面对复杂的任务。自我效能感不仅会影响学习者在接受学习任务时的信心,而且会让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效能感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据此可假设:

H1:学习能力对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H1a:相较于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学习能力高的选择复杂体育运动的意愿更高。

H1b:相较于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学习能力低的选择简单体育运动的意愿更高。

(五)时间距离对学习能力影响年轻人体育运动选择的调节作用

一方面,大量文献证实了个体的解释水平会随心理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由上文可知,随着心理距离的增加,个体的解释会变得更抽象,习惯采用高水平解释[25]。Halamish等的研究发现,对于学习行为来说,高解释水平下的个体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更自信[32]。不仅如此,Gilovich等的研究还表明,与近期任务相比,个体对时间距离远的表现会有更高的预期[33]。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个体选择的任务目标将会变得更高。此外,其他研究还发现:时间距离越远,个体就越关注行为结果的渴望性;时间距离越近,个体就越关注行为结果的可行性[21,34]。

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一个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过去行为成败的经验[35],因此尽管从一般意义上可以推导,自我效能越高的人,他们的学习能力就越高,就越有可能选择难度较高的任务目标,但是由于这种经验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因此时间因素对于胜任某项学习任务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习能力低的人由于缺乏经验基础和胜任感,因此在面对近期选择时,他们会倾向于选择力所能及的简单运动而避免选择复杂的体育运动;然而如果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那么学习能力低的人对参与复杂体育运动的评估预期与信心都有可能得到提高。此时,他们更关注参与复杂体育运动的渴望性。据此来看,时间距离的延长对学习能力低的人参与复杂体育运动意愿的影响更大。此外,对学习能力高的人来说,在时间充分的情况下,由于他们拥有很多的经验,因此在选择复杂体育运动时的意愿更高,但是如果给予的时间有限,那么他们的自信心就有可能会随着解释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最终导致他们倾向于考虑行为结果的可行性,进而选择简单的体育运动而不是复杂的体育运动。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而言,他们对体育运动选择意愿会受到时间距离的调节。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学习能力对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意愿的影响会受到时间距离的调节。

H2a:与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相比,相较于时间距离近的情境,在时间距离远时,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选择复杂体育运动的意愿会变得更高。

H2b:与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相比,相较于时间距离远的情境,在时间距离近时,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选择简单体育运动的意愿会变得更高。

(六)研究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可将本文的研究模型和两大假设的关系总结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模型

三、研究方法及实验结果

(一)实验一

为了验证假设H1,实验一采用“以学习能力(高/低)”为自变量与“以体育运动项目(简单体育运动/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为因变量的组内设计方式。

1.预实验

为了能够选定适合对年轻人开展心理学实验的体育项目,实现对场景信息的有效操控,在正式实验前,本研究进行了预测试。第一,结合文献回顾并根据运动的难易程度选取了15项体育运动项目作为预测试的对象。第二,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让被试对每一项体育运动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价。其中,1~5分别代表“非常易学至非常难学”等五个等级。第三,招募某大学本科生36人作为被试,向他们展示各个体育运动的介绍信息并要求其完成测量问卷,结果如下:攀岩(M=3.81)、滑雪(M=3.89)、轮滑(M=3.50)和游泳(M=3.36)的均值高于其他项目;慢跑(M=1.56)、徒步(M=1.61)的均值低于其他项目。第四,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与可靠性,在正式实验前,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被访者认为,攀岩对体力要求较高,而滑雪、轮滑的趣味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因此,为避免上述因素对被试造成干扰,本研究拟选取游泳作为心理学实验中学习难度高的测项,选取慢跑作为学习难度低的测项。第五,对初步选取的游泳和慢跑项目的难度差异进行检验。以游泳的均值(M=3.36,SD=1.073)、慢跑的均值(M=1.56,SD=0.909)与分数的中值(中值=3)进行单个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游泳的均值显著大于中值(P=0.051<0.1),慢跑的均值显著小于中值(P=0.000);以游泳与慢跑这两个项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游泳和慢跑的难度具有显著差异(t=7.680,P=0.000,SD=1.411)。综上,本研究决定选择游泳(对应复杂体育运动)和慢跑(对应简单体育运动)作为心理学实验测试项目。第六,正式实验前,以某大学本科生为被试,对实验测量量表进行了调整和修正。

2.实验组织

(1)实验被试

正式实验时,招募了某大学本科生70人作为被试,并按实验流程开展了实验。

(2)实验流程

第一,向被试展示场景信息。具体实验场景的模拟信息如下:

学校计划举行一次体育户外活动来庆祝建校60周年,提升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活动项目包含游泳和慢跑两项。此次活动将交由专业团队组织安排,您无须担心活动存在的风险问题。同时,在活动前期将免费进行游泳技能与慢跑呼吸技能的课程培训。

第二,在被试完成情境信息阅读之后,要求被试完成两个测量量表。①完成学习能力的测量。本研究依据体育学习中的元认知能力等研究成果[9,15],编订了本文的体育学习能力测量量表。其中,“学习监控与调节能力”维度包含4个问项,分别是:当需要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我很重视方法问题;我能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遇到困难时会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我知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反思与总结能力”包含3个问项,分别是:我经常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方法和经验;我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正确评价和总结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往体育课中,我能在动作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总结错误。②完成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测量。其中,被试在阅读“如果活动项目有游泳和慢跑,您对活动的参与意愿是……”这一题干后,需要在“我愿意参加游泳”和“我愿意参加慢跑”两个问项中作出评估。两个量表均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加以测量,并分别以1-7来表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等7个等级。

第三,无关变量的控制。鉴于运动兴趣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之一,人们的选择行为会受到兴趣和难易程度的共同影响[21]。基于上述事实,在测试项目的选择方面,通过访谈排除了趣味性较高的项目,并选择了趣味性相似的慢跑和游泳,从而降低了兴趣对被试选择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控制兴趣的影响,本研究在实验问卷中设置了两个题项,分别询问被试“是否对游泳很感兴趣”及“是否对慢跑很感兴趣”,从而将受兴趣影响高的被试排除在样本之外。

(3)信效度分析

第一,信度分析。SPSS22.0软件分析显示,由“学习监控与调节”和“学习反思与总结能力”两个维度构成的学习能力的α值为0.856,大于0.8,属于非常可信的范围。第二,效度分析。学习能力的KMO值为0.809,大于0.7,通过Bartlett’s球形检验(Sig.=0.000),说明量表设计合理且能进行因子分析。学习监控与调节、学习反思与总结能力的累积总体方差为69.319%,大于65%,说明量表的测量题项能够较好地解释原始总变异。

3.统计分析

实验量表回收后,根据无关变量控制的要求,剔除了少量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最终确定有效样本为62人。其中,男性20人,占比32.3%;女性42人,占比67.7%。

第一,采取中位数划分的方法,根据学习能力的得分,将得分高的一组视为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将得分低的一组视为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以下同。根据实验数据,实验一的学习能力得分中位数为5.00。由此可知,得分高于5.0的为学习能力高的,低于5.0的为学习能力低的。第二,以“学习能力(高/低)”为自变量,以“体育运动项目(简单体育运动/复杂体育运动)选择意愿”为因变量,借助SPSS22.0开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能力对年轻人体育运动选择的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①学习能力高低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选择复杂体育运动的意愿明显高于学习能力低的(F1,60=9.780,P=0.003<0.05,M能力高=4.93,SD=1.676 vs.M能力低=3.62,SD=1.615),假设H1a得到验证。②学习能力高低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选择简单体育运动的意愿要显著高于学习能力高的(F1,60=5.222,P=0.026<0.05,M能力高=4.18,SD=1.219 vs.M能力低=4.91,SD=1.288),假设H1b得到验证。为了更清楚地展示其中的差异,在此将具体结果总结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能力对体育运动选择的影响

4.结果讨论

实验一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学习能力的年轻人在选择难度不同的体育运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并证明了假设H1。其中,学习能力高的人参与复杂体育运动的意愿要高于学习能力低的人;而学习能力低的人选择简单体育运动的意愿高于学习能力高的人。以上结果说明,年轻人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然而也应看到,无论是知识还是体育运动学习,不仅包含了一系列的认知活动,而且这些认知过程还需要时间的支持。因此,学习能力对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还有可能受到时间距离的调节。为此,本研究将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开展实验二,以进一步验证假设H2。

(二)实验二

为了验证学习能力和时间距离在影响体育运动项目选择意愿上的交互作用,实验二以“体育运动选择”为因变量,以“学习能力和时间距离”为自变量,采用2(体育运动项目难度:高vs.低)×2(时间距离:远vs.近)的组间组内设计方法,其中,时间距离为组间设计,体育运动类型为组内设计,实验过程与实验一相似。

1.预实验

在有关解释水平的研究中,根据操纵对象为心理距离还是与解释水平相关的事件,可将操纵分为直接操纵和间接操纵两种形式[22]。根据时间距离的特点,本研究采用直接操纵的方式,将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操纵为远近两种水平。一方面,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如游泳培训课程速成班的时长,将“时间距离近”设定为3天。另一方面,从教育实践来看,马丽娜在对高校游泳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中采用了36学时的做法[36]。根据教育词典,我国高等学校将1学时定为50分钟。如果一周2~3次,每次2个学时,那么36学时约花费1个多月的时间,因此本研究将“时间距离远”设定为30天。

正式实验前,对时间距离进行前测。第一,招募福州某大学本科生72人作为实验被试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第二,分别向其展示实验一的模拟场景并假设被试有意向参与这次活动。第三,在阅读完成后,让两组被试分别回答相关问项。其中一组回答“我认为3天的准备时间对我来说很充分”,而另一组则回答“我认为30天的准备时间对我来说很充分”。评价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其中,1-7分别代表“完全不赞同至完全赞同”等7个等级。第四,以时间距离为分组变量,对“学习者的时间距离远/近感知”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两种时间距离下(3天vs.30天),被试对时间距离远和近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差异(t=-2.115,P=0.038<0.05,M3天=4.69,SD=1.625

2.实验组织

(1)实验被试与实验流程

第一,参照实验一的做法,招募某211大学本科生120人参与实验,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第二,向被试展示场景信息“学校计划在3天(30天)后举行一次体育户外活动来庆祝建校60周年,提升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健康意识。其中,活动项目包含游泳和慢跑两项,此次活动将交由专业团队组织安排,您无需担心活动存在的风险问题。同时,在活动前期将免费进行游泳技能与慢跑呼吸技能的课程培训。”第三,在被试完成情境材料阅读之后,要求被试完成学习能力和体育运动项目选择意愿的测量量表。第四,为了对实验开展无关变量的控制,与实验一中的量表一致,量表包含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学习能力的测量;二是体育运动项目选择意愿的测量。量表的末尾为无关变量的控制题项。

(2)信效度分析

第一,信度分析。采用SPSS软件获得学习能力的α值为0.901,大于0.9,属于十分可信的范围。第二,效度分析。由“学习监控与调节”和“学习反思与总结能力”共同构成的学习能力的KMO值为0.886,大于0.7,通过Bartlett’s球形检验(Sig.=0.000),说明量表设计合理且能进行因子分析。“学习监控与调节”“学习反思与总结能力”的累积总体方差为72.396%,大于65%,说明量表的测量题项能够较好地解释原始总变异,测量量表效度很好。

3.统计分析

实验量表回收后,根据无关变量控制的要求,剔除了少量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最终确定有效样本113人。其中,男性47人,占比41.6%;女性66人,占比58.4%。根据实验数据获得被试学习能力的得分,按照中位数划分的方法,将年轻人分为学习能力高和学习能力低两大类。在实验二中,在时间距离近和远的情况下,学习能力的中位数分别为5.21和5.13。以体育运动选择意愿为因变量,以学习能力(高/低)和时间距离(远/近)为自变量,使用SPSS22.0软件,开展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1)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

在复杂体育运动选择情境下,实验二有如下发现:第一,学习能力和时间距离的主效应显著。一方面,学习能力的主效应(F1,110=6.880,P=0.010<0.05,η2=0.059)显著,即,在学习能力高和低的两种情况下,年轻人对于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有显著的均值差异(M能力高=4.369,SD=0.173>M能力低=3.928,SD=4.369),假设H1a再次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时间距离的主效应较显著(F1,110=3.220,P=0.076<0.1,η2=0.028),即,在时间距离远和近的情况下,年轻人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M时间远=4.471,SD=0.171>M时间近=3.826,SD=0.177)。第二,与假设一致的是,学习能力与时间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F1,110=5.892,P=0.017<0.05,η2=0.051)。因此可以初步断定,时间距离会调节学习能力对年轻人选择复杂体育运动意愿的影响。为详细分析学习能力与时间距离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交互作用的不同影响,本研究进一步开展了简单效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和图。

表1 学习能力与时间距离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影响的简单效应分析

由表1和图3可知,对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来说,相较于时间距离近的情境,时间距离越远,他们对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就越大(M学习能力低-时间远=4.548>M学习能力低-时间近=3.308,均值差异=1.240,F1,110=14.049,P=0.000);反之,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在不同时间距离下并没有显著差异,也即,无论时间距离远近,学习能力高的人选择复杂体育运动的意愿变化都不大(M学习能力高-时间远=4.393>M学习能力高-时间近=4.345,F1,110=0.018,P=0.895>0.1)。综上可知,相较于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学习能力低的对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会受时间距离的显著调节,假设H2a得到验证。此外,数据分析还显示,时间距离远明显提高了学习能力低的人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M学习能力低-时间远=4.548>M主效应=3.928),时间距离近明显降低了学习能力低的人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M学习能力低-时间近=3.308

图3 学习能力和时间距离对复杂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交互作用

(2)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

在简单体育运动选择情境下,实验二有如下发现。第一,学习能力和时间距离的主效应显著。一方面,学习能力的主效应(F1,110=21.778,P=0.000,η2=0.165)显著,即,在学习能力高和低的两种情况下,年轻人对于简单体育运动所做出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均值差异(M能力低=4.491,SD=0.188>M能力高=4.020,SD=0.187),再次验证了假设H1b。另一方面,时间距离的主效应显著(F1,110=3.156,P=0.078<0.1,η2=0.028),即,在时间距离远和近的情况下,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均值都存在显著的差异(M时间近=4.873,SD=0.191>M时间远=3.638,SD=0.184)。第二,与假设相一致的是,学习能力与时间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F1,110=2.860,P=0.094<0.1,η2=0.025)。因此可以初步断定,时间距离会调节学习能力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的影响。为详细分析学习能力与时间距离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交互作用的不同影响,本研究进一步开展了简单效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和图4。

表2 学习能力与时间距离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影响的简单效应分析

图4 学习能力和时间距离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交互作用

由表2和图4可知,第一,对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来说,相较于时间距离远的情境,时间距离越近,他们对简单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就越大(M学习能力高-时间近=4.862>M学习能力高-时间远=3.179,均值差异=1.863,F1,110=1.863,P=0.016<0.05)。此外,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在不同时间距离下,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差异较为显著(M学习能力低-时间近=4.885>M学习能力低-时间远=4.079,均值差异=0.788,F1,110=1.148,P=0.060>0.05),说明在时间距离近时,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同样也偏向于选择简单的体育运动。然而无论如何,与学习能力低的相比,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受时间距离远近的调节更为显著,变化也更大,因此假设H2b得到验证。第二,相关数据分析还显示,时间距离近会明显提高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均值(M学习能力高-时间近=4.862>M主效应=4.02),而时间距离远则会明显降低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均值(M学习能力高-时间远=3.179

4.结果讨论

实验二的研究发现,时间距离会调节学习能力对年轻人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从而验证了假设H2。一方面,相较于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学习能力低的对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更易受到时间距离的调节。具体来看,当时间距离远时,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对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会显著增强;当时间距离近时,他们对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会显著降低。反之,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则没有随时间距离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相较于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学习能力高的对简单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更显著地受到时间距离的调节。具体来看,当时间距离越近,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会显著增强;当时间距离越远,他们对简单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会显著降低。此外,尽管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的选择意愿也会受时间距离的调节,即,时间距离越近,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越偏向于选择简单体育运动,但显著性并不如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依次检验了不同学习能力对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影响差异(实验一),以及时间距离对学习能力影响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调节作用(实验二)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学习能力对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意愿的影响显著,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年轻人会选择不同难度的体育运动。一方面,相较于学习能力低,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复杂的体育运动;另一方面,相较于学习能力高,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简单体育运动。这说明,相较于简单体育运动,复杂体育运动因需要更高的运动技能而导致更多的认知加工、策略支持等学习任务,并由此对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其信心下降,进而选择力所能及的简单体育运动。相反,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则不会受此影响。以上研究结论不仅进一步验证了运用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对体育项目进行分类的科学性,而且说明了年轻人对自身运动学习能力的感知是存在的,会不自觉地或者说是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有关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第二,时间距离在学习能力影响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的意愿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1)在时间距离远的情境下,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会对复杂体育运动表现出更强的选择意愿。而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的选择意愿在时间距离远近上的变化并不大。以上发现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会因解释水平的提高而提升对任务目标的预期和自信程度,并由此增加了对复杂体育运动的渴望性。然而对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来说,由于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并不会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上,并不会受时间距离的显著调节。(2)在时间距离近的情境下,尽管相较于学习能力低的年轻人,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选择意愿的变化会变得更加显著,但是无论是学习能力高还是低,他们都更加倾向于选择简单体育运动。这也说明,时间距离越近,年轻人在对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中就会越关注具体的事情,而这种具象化的低解释水平会降低年轻人的信心与对复杂体育运动的渴望性。这一点在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也应看到,如果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对自己学习能力有信心,那么他们就不会被时间距离近所影响。事实上,他们在时间距离近结合简单运动时的选择表现,与他们在时间距离远结合复杂运动时的选择表现相矛盾。这似乎表明,仅用低解释水平还不足以解释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在运动选择上的矛盾性。综合其他文献来看,由于时间距离近包含了时间限制的内涵,而时间限制又会导致所谓的时间压力[37],因此可以用时间压力加以解释。有关时间压力的研究发现,时间越短,人们就越想尽快完成工作并导致决策偏向于直觉与情感[38]。放在复杂体育运动选择场景中,时间压力会导致年轻人对具体任务的直觉评估,进而想到能不能完成等具体的问题(这一点与低解释水平是一致的),从而降低了学习能力高的年轻人的决策信心,最终导致学习能力高和低的所有年轻人在时间较短时,都偏向于选择简单体育运动的结果。这也说明,时间距离近有可能会影响年轻人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这一点也为时间压力会影响人们的某些认知特质所证实[39]。

五、理论贡献、管理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理论贡献

第一,本文有关学习能力会深刻影响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类型的结论,与其他研究有所不同。在这些研究看来,影响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因包括体育兴趣、体育观念意识与自身运动基础等因素,然而本文从年轻人的学习特质与体育运动偏好的匹配性入手,利用心理学实验所获得数据证实了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年轻人体育运动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不仅丰富了有关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而且进一步证实了学习能力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在关系,为运用运动技能开展体育运动项目分类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说明在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确有简单体育运动和复杂体育运动之分。第二,将时间距离与学习能力对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意愿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运用解释水平理论的研究成果,探索不同时间框架下年轻人对简单体育运动和复杂体育运动的选择变化,不仅扩大了解释水平的研究领域,将解释水平从应用于营销、消费者行为领域[22]引向了体育领域,而且丰富了学习能力理论的探索情境,并进一步地将学习能力与抽象分析、具象分析结合在一起。第三,对体育项目学习及推广的理论研究而言,鉴于年轻人对于体育运动类型的钟爱会受到时间的影响与调节,因此在设想体育运动学习结果时,必须综合考虑时间的妙用。在很大程度上,本研究也为探讨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

(二)管理启示

年轻人的健康与活力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本研究所发现的学习能力和时间距离在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项目上的决定性作用,对体育企业、高校以及体育学习者均有帮助。据此,本研究将所得到的管理启示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对企业开展体育运动项目策划和推广的启示。体育运动培训机构或健身机构在推广项目时,应注重年轻人的学习能力与项目难度的匹配性。在产品设计时,可结合年轻人学习能力不同的事实,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产品内容。在制订营销方案或策划时,可加入时间因素,来改善年轻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判断和评价。第二,对高校引导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启示。高校在开展体育运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应用,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第三,对年轻人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启示。学习者应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相应的体育运动,根据选择的体育运动难易程度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调整,提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胜任任务的自我效能。

(三)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尽管本研究对兴趣等因素进行了控制和排除,但不可否认的是,兴趣是影响年轻人选择体育运动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结合学习能力与体育兴趣,探讨二者在体育运动的选择中的交互关系。第二,本研究将学习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对年轻人体育运动选择的影响,忽略了学习能力涵盖学习认知过程中多个维度的事实。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某一维度对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的具体影响,以及时间距离的调节作用。第三,影响解释水平的心理距离有很多种,本文只探讨了时间距离的调节作用,因此未来可结合其他距离类型进行研究。第四,采用大学生作为被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未来应选择年轻的社会群体作为实验对象开展测试,从而获得更具普遍性的结论。

猜你喜欢
意愿体育运动年轻人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年轻人如何理财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年轻人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呆呆和朵朵(13)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