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文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成都 611732)
国务院2019年1月24日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1]这个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职业教育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要培养具备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职业素养的高技术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出符合国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合格技术人才,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前,高职院校传统课程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教学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实训基地、实训室硬件设施的投入,忽视与之相应的培育“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理念的氛围营造。传统课程教学重视课程知识内容的灌输,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上下功夫不够,导致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出现“两张皮”现象。
二是学生主动接受度不高。高职院校在培养职业素养方面,通常采用单纯的、显性的方式将企业要求的相关规章制度直接逐条讲述,但是职业素养所包含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等这些价值观范畴的内容,单纯地依靠显性教育的路径进行传授,学生较难接受。
三是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传统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养,且评价主体单一。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多停留在单纯依靠教师对学生作业、课堂组织纪律、学生出勤率等表现的评价上,不能确切反映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取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习惯等素养。
职业素养与个人的职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相联系才具有其现实意义。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可分为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三个层次[2]。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者,职业生涯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按照2019年8月出版的、由奚进主编的《铁路员工职业素养》中铁路员工所具备的通用职业素养,结合“牵引控制系统”课程内容所对接的电力机车运用、电力机车检修岗位特点,其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主要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具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遵章守纪的工作作风;具备安全意识、大局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及成本意识。
将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课岗对接”,应以学生的接受需求为前提。职业素养培养教学与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存在一个中介转化层次,这个中介转化层次就是我们所说的接受过程[3]。教师教授内容与学生需求契合度越高,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否则教育效果就很差[4]。职业素养所包含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等这种价值观范畴的东西,要想让学生接受,不能单纯地依靠显性教育的路径模式,应更多地应用隐性教育的路径模式[5]。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途径,虽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为课程教学提供了直接依据和参考,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判断力、价值观与态度[6]。所以,虽然影响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的因素相对较多,但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因为教师是将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的设计者、主导者,如果教师本人不熟悉岗位需求,不明白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就会流于形式,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首先要强化承载职业素养主体的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强调教师务必具有企业岗位工作经验或懂得企业岗位需求。高职院校教师应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定期到企业顶岗锻炼,以加深对岗位职业素养需求的理解,并在日常教学当中率先垂范、言传身教,让职业素养逐渐形成一种文化,通过以文化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文化浸染熏陶[7]。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8]。职业素养的融入要尊重科学规律,循序渐进,深入发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职业素养教育元素,选取职业活动的典型案例、有代表性的岗位操作项目作为教学的载体。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中。由于岗位操作项目不同,虽然职业素养培养方向一致,但表现形式各有特点,每一个教学项目除了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外,还要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做出具体的要求。以电力机车低压试验单元教学项目为例,首先要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见表1)。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将安全意识的培养与电力机车进行低压试验准备工作的知识相结合。通过问答法,提问为什么要进行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实现将安全意识融入教学内容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务必保证职业素养渗透与知识内容具备严密的逻辑性,才能让学生不感觉到突兀,不感觉到刻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表1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体现灵活性,本着“相机而教”的原则,合理利用课堂上出现的“三临”(即临时、临机、临事)契机,有机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元素,科学安排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可以展开职业态度、遵章守纪的重要性教育;针对分组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不积极不主动参与的现象,可以展开团队协作重要性教育;针对实训室实践中学生不按照实训流程操作,对电器设备胡乱连线等现象,展开安全意识重要性教育。这些有教育契机支撑的职业素养融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既符合智育与德育相一致原则,也更符合思政教育进课堂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时将职业素养融入实践过程,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体验和认同,这是职业素养进头脑的最直接方法[9]。“牵引控制系统”课程实践课时较多,教师应着力将实训室打造成“企业岗位工作场”情境,从着装、言行、站姿、手势等细节入手,严格按照企业岗位需求管理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与机车低压试验步骤知识讲解相结合,通过创设低压试验情境,让学生自我体验如何才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将所有低压试验时相关电器部件动作产生的声音听到、现象看到,这就需要试验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另外,以“牵引控制系统”课程为载体,仿照企业组织“牵引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牵引控制系统综合应用”等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企业岗位需求和培养团队协作、竞争意识。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将职业素养表述为一种理念化的产物,一种与从事职业相关的道德水平,在学生看来,这种教育的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办法具体化,无法体现其实用价值,容易造成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在校企合作的机制下,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可以有效克服教师进行职业素养渗透的局限性。例如,学生可以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生产,直观体验企业生产劳作,或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举办讲座,有效实现职业素养的深度教育。企业现场工作环境、实践操作实物、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等,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企业文化,详细了解企业岗位所需的具体职业素养。
《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10]。所以,教师合理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实现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成为职业素养培养的新途径。“牵引控制系统”课程依托“雨课堂”①建立了企业文化专栏,教师定期向学生发布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企业事故案例、榜样先锋模范事迹等内容,让学生线上学习并撰写读后感,有效实现学生职业素养意义构建和内化。
《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10]。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过程,将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任务化,极力契合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实现职业素养的持续渗透和强化。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完成若干任务的形式来实现,每一个任务对应一个分值,学生一个学期完成任务的累计得分便是学生的平时成绩。以“牵引控制系统”课程为例,在任务的设计上,教师应立足于企业岗位需求,考核的任务要具有代表性,考核的条目要细化,如将学生掌握HXD3型电力机车模拟驾驶作为其中一个考核任务(见表2),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实现职业素养融入。
表2 HXD3型电力机车模拟驾驶任务书
在“牵引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学中,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效,学生在模拟驾驶、电气布线等实训时,遵章守纪、安全意识大大提高,团队协作的默契度明显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主动接受度不高、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时,应通过营造职业文化氛围、教材内容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体验等隐性教育手段,使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变得更为顺畅,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
注释:
①“雨课堂”是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教学软件。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方便师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