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推进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建议

2021-11-29 16:32:09王甘翔沈小兔沈佳健赵建平彭頔胡申威
水产养殖 2021年2期
关键词:平湖市水产品渔业

王甘翔 ,沈小兔 ,沈佳健 ,赵建平 ,彭頔,杨 庆 ,胡申威

(1.平湖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平湖 314200;2.平湖市海洋<海岛>资源服务中心,浙江 平湖 314200)

浙江省平湖市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北接上海,南濒杭州湾,是江南的“鱼米之乡”。2019 年,平湖市水产养殖面积1 013.33 hm2,水产品总产量23 100 t。近年来,平湖市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9〕7 号),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为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该市在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当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推进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能力、发挥作用,对于加快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平湖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1.1 加强机构建设,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根据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原平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职能、人员及编制全部划转至新设立的平湖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渔技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多年来,渔技中心抓住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投入这一机遇,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优化队伍机构。目前,渔技中心岗位数为8 个,均为专业技术岗位,其中高级工程师职称3名、中级职称4 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87.5%。市辖9 个镇街道均设立渔技员1 名。同时,结合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重点建设服务场所、实验手段、试验示范基地、信息服务平台等日常工作所需设施设备,着力改善技术推广服务条件,综合能力稳步提高。2014 年3 月被评为首批“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2017 年作为全省16 家县级水产技术推广单位之一获得表彰,2018 年作为浙江省2 家单位之一、入围全国“十佳”示范站候选名单。

1.2 健全责任制度,体系改革持续深入

一是强化队伍力量。以实施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载体,着力构建新型渔技推广体系,首席专家+渔技指导员+责任渔技员的队伍体系全面建立。二是注重岗位管理。通过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考核管理办法等18 项制度,明确推广人员服务的区域、对象、内容和时限,实现渔技推广体系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三是科学考核考评。优化考核办法,对渔技推广专家、渔技指导员、责任渔技员、水产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进行分类考核。通过多层次综合考评,既发挥团队对渔业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又充分调动每位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1.3 强化职责履行,科技兴渔扎实推进

一是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每年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了以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优势品种,推行了以利用设施大棚开展两段法养殖为典型的一批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市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养殖面积813.33 hm2,占全市总养殖面积80.3%。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先后引进了南美白对虾“浙海科1 号”、罗氏沼虾“南太湖2 号”、鲫鱼“中科3 号”等多个新品种,并通过培育扶持和示范推广,成为主要养殖品种,全市良种覆盖率80%以上。同时,积极引进加州鲈、泥鳅、黄鳝等名特优品种。三是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农民信箱、门户网站、短信平台、12316 为农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提高从业素质和行业发展整体水平。累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0 个,培育科技示范户208 户,平均每年培训渔民400 余人次,下乡入户指导200 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 500余份。

1.4 发挥技术优势,支撑作用有效凸显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组织编制《平湖市现代生态渔业发展规划》,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指明方向。率先发布《县域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落实分类管控措施,开展禁限养区整治。二是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保障。配合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绿剑系列集中执法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及时发放水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三项记录”本等宣讲资料,开展专项巡查,为依法行政、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近年来,每年完成各级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00个批次以上,合格率100%。三是全力实施“渔业转型促治水”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水环境综合治理战略部署,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健康养殖等模式,充分发挥渔业在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应用面积1 000 hm2。开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设立监控点16 个,为了解水产养殖对河道水质主要压力指标、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1.5 创新推广方式,服务成效不断彰显

一是开展“一主多元”推广服务。加强院地合作,与国家虾产业体系温州试验站、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推广成果,近年来实施农业丰收计划、金桥工程、科技进步等渔业科研推广项目近30 个。二是积极推行互联网+智慧渔业。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养殖基地90 家,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推动数字渔业建设,明确补助政策,自动投饲、水质监测等信息化技术应用覆盖率达82.8%。三是加强公共信息服务。通过印发宣传简报、建立热线平台及与广播、与电视台合作开办专题节目等形式,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渔技推广信息服务,讲好渔业转型发展故事;每年在本地电视节目中播出渔业相关报道10 余次,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30 余篇,及时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渔业政策、产品供销、技术指导等公共信息。

2 存在不足和困难

2.1 体系能力有弱化倾向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渔业发展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与之相对应的渔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与养殖户联系更加紧密的乡镇技术推广队伍能力有被逐步削弱的倾向,渔技员身兼多职的现象较为普遍,人员变动较大,作用和地位大不如前,开展渔业技术推广服务力不从心。

2.2 专业知识亟需更新

当前,现代渔业知识更新加快,技术持续创新,设施渔业、数字渔业、农渔融合、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该市渔技员,特别是乡镇渔技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接受意愿不高,习惯于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方式,这不利于养殖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渔业转型发展。

2.3 服务领域有待拓展

长期以来,渔业技术推广侧重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以技术为主线,“跑跑点、上上课、看看病”成为推广工作的真实写照,小部分渔技员因此存在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随着新形势下渔业发展工作重点的转变,农业农村整体发展要求的提高,技术推广理应顺势而为,主动适应变化,拓展服务领域。正所谓“有为才有位”,技术推广也应从以传统的技术服务为主的工作形式,转变到主动参与服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全产业链培育等工作中来,发挥推广体系更大的作用。

3 推进平湖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完善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部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广现代渔业生产新模式新技术为主线,进一步发挥渔业技术推广在推动渔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渔技推广工作机制,强化公益性职责定位,稳定推广机构队伍,巩固渔技推广系统在技术示范、疫病监测、质量检测、环境监测、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职能。规范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细化岗位责任、绩效考评、渔民满意度测评等机制,不断提高渔技推广的实效性。加大新型主体培育力度,以提高渔业从业者素质为重点,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农民,具有较强示范带动能力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企业。

3.2 突出重点,提升发展支撑能力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加快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新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力争三年内创建省级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场20 家、成功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在优化池塘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现有养殖模式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跑道鱼”养殖、智慧渔业等新兴模式的试验示范,努力打造一批引领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现代水产养殖新模式。针对养殖尾水直排问题,加大对传统水产养殖的生态化改造,开展养殖尾水全域治理,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养殖尾水处理工艺,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净化方式,集成精准投饲、科学增氧、生态防控等配套技术,全力推动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3.3 发挥优势,提升监管保障能力

以提升技术服务质量为着力点,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渔业水域生态安全技术服务。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建立试验示范点,探索水产疫苗防疫技术,确保使用渔药总量同比减少5%以上,抗生素渔药减少10%以上,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水产养殖规范,减量用药技术,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技术服务,扎实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行养殖、用药、销售“三项记录”制度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倡导规范用药,强化生产主体健康养殖意识。深化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优化养殖技术和尾水处理技术,保障水域生态安全。

3.4 开拓创新,提升产业引领能力

以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拓展推广工作领域,充分发挥推广体系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渔业政策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着力培育渔业转型发展新动能。鼓励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和冷链物流建设,满足市场对多元、优质水产加工产品的需求,延长渔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联合开展水产品推介展销、品牌发布等活动,帮扶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争取授权使用农产品公用品牌,提高水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主动参与新业态培育,在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休闲农业发展、农旅融合规划等方面,提出符合渔业产业实际的扶持政策,引导渔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渔业“接二连三”、提质增效。

3.5 狠抓作风,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加强渔技推广队伍政治建设,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筑牢信仰根基和宗旨意识。深化作风建设,切实把业务能力的提升、服务水平的提高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服务到位、高效履职,高质量完成新时代赋予渔技推广队伍的新使命,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入百姓家”。坚持从严管理、帮扶带动、共同提高,增强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当好政策宣讲员、技术推广员、病害防治员,推动队伍建设整体过硬、整体加强,全力打造一支凝心聚力、勤学善思、善作善成的渔技推广铁军。

猜你喜欢
平湖市水产品渔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快乐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世界农药(2019年4期)2019-12-30 06:25:06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平湖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绘画作品选登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中国水产(2017年2期)2017-02-25 07:56:08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江西省4月水产品塘边销售价
农家顾问(2015年6期)2015-08-08 03:28:49
平湖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