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及其综合防控

2021-11-29 16:32杨金先陈强李英英陈曦葛均青
水产养殖 2021年2期
关键词:出血性病死率美洲

杨金先,陈强,李英英,陈曦,葛均青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鳗鲡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区域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形成养殖、饲料、加工、出口等全产业链的外向型产业。2017 年我国鳗鲡总产量达217 000 t,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150 亿元以上[1]。主要养殖品种有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 anguilla)、美洲鳗鲡(A. rostrata)和花鳗鲡(A.marmorata)。因美洲鳗鲡具有苗种资源丰富、来源稳定,能在低水温季节正常养殖等优势,其养殖量逐年增多,2018 年美洲鳗鲡投苗数占总养殖量的41%。但随着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普及,病害频发成为鳗鲡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养殖美洲鳗鲡的主要病害有:拟指环虫、车轮虫、小瓜虫等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气单胞菌属、迟缓爱德华氏菌、哈维氏菌及副溶血弧菌等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疾病,鳃霉和水霉感染所致的霉菌病,以及疱疹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病[2-4]。鳗鲡养殖实践中往往是几种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疾病,由于对病原的研究不深入,临床预防和疾病控制手段不足,给养殖业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美洲鳗鲡养殖场出现一种以鳃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疾病呈逐年传染扩散趋势。针对细菌、霉菌或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均不能有效抑制该疾病的发展,因此怀疑该病可能是由病毒性病原引起的。作者对83 个鳗鲡养殖场进行了病害调查,初步诊断并收集了34 份美洲鳗鲡疑似病例,在病原和病因未明的情况下,根据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将该病命名为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该文总结了该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养殖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1 症状

1.1 群体症状

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的疾病初期,鱼群表现正常,饲料采食正常或稍减;后期摄食明显下降,少量重症病鳗游动异常,在池底侧趴(侧卧)。调查显示,某养殖场共21 口池塘,总面积6 300 m2,养殖数量约73 万尾,发病严重的鳗鲡养殖池死亡数量可达数百至上千尾/d,占总尾数的0.5%~2.0%;轻症或康复期鱼塘死亡量10~30 尾/d。疾病和死亡持续期较长,通常大于3 个月。

1.2 个体症状

发病鳗鲡体表无明显病变,多数病鳗体色正常,胸鳍轻度出血,鳃盖凹陷,鳃孔出血,少数病鳗因缺氧体表皮肤呈黑白相间的斑马纹。

1.3 组织病理变化

病鳗鳃片色泽暗淡无光泽,表面覆盖厚厚的黏液;鳃丝肿胀毛糙、质地松散,强光照射时肉眼可见大量弥散性红色出血点。压片显微观察鳃丝黏液层细胞增生、易剥离,鳃小片组织细胞间连接松散,遍布出血斑(点)。少数病鳗脾脏肿大,胃积液充盈,但肝、肾和肠道组织无明显特征性病理变化。

2 流行特征

隔年养殖、大规格美洲鳗鲡为易感群体,疾病持续时间长,多数持续3~6 个月,其间病情反复发作,累积病死率高达20%~60%。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高水温时发病和病死率相对较高,冬季低水温时发病和病死率相对较低。

“出血性烂鳃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水体水平传播。该病不但在养殖场内部的养殖池之间传染扩散,还可以通过溪流水源和活鳗运输车辆、人员等媒介传播到其他的鳗鲡养殖场。

该病也感染其他养殖鳗鲡品种,但是,欧洲鳗鲡发病率低、症状轻微,累积病死率2%~5%。日本鳗鲡因养殖周期短,多数当年养成,发病率和死亡率介于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之间。花鳗鲡的临床症状非常轻微,仅伴有零星死亡。

3 临床诊断要点

鳃组织病变是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临床诊断关注的重点。鳃丝弥散性出血是“出血性烂鳃病”的典型、特征性病变,可作为该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再综合隔年、大规格美洲鳗鲡、疾病具传染性、持续时间长、累积病死率高等特征进行该病的临床诊断。

“出血性烂鳃病”与细菌、真菌引起的烂鳃病的区别在于,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感染引起的烂鳃病,病鳗鳃丝明显缺损,末梢坏死呈灰白(黄)色;显微镜下可见特征性的柱状长杆状细菌,使用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结合常规水体消毒剂浸泡可以有效、快速治愈。霉菌性烂鳃感染引起的烂鳃病,显微镜检可见鳃丝内部有明显的暗黑色条纹和斑块,高倍镜下可观察到霉菌菌丝体和孢子,使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水杨酸类水产消毒剂浸泡能有效控制疾病。

4 病原与病因

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的发病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其致病病原尚未明确。环境胁迫引起鳗鲡抵抗力下降,寄生虫和霉菌继发感染等因素会加重病情,从而增加疾病的死亡率。

5 综合防控方法

美洲鳗鲡养殖场不要养殖其他鳗鲡品种,把好养殖水源关,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提早分选规格,成品鳗鲡一次性出售,不要回塘继续养殖。加强外来车辆、人员管理,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外来的病原感染。养殖场发生“出血性烂鳃病”后,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5.1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控制饲料投喂量为平常的30%~50%,每千克饲料添加酵母多糖3~5 g、水产复合多维2~3 g、维生素C 0.5~1.0 g,提高鳗鲡对疾病的抵抗力。

5.2 水体泼洒消毒剂,消杀养殖池内的病原,切断传播途径。可使用含水杨酸、双链季铵盐碘、二氧化氯等成分的水产专用消毒剂,中等剂量全水体泼洒消毒。

5.3 用3~5 mg/L 双氧水,15~20 mg/L 碳酸氢钠或5~8 mg/L 复合维生素B 全水体浸泡,改善发病鳗鲡因鳃部病变引起的缺氧。

5.4 同一养殖场内未发病的美洲鳗鲡,及时口服酵母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5.5 定期低剂量杀虫药浸泡以降低寄生虫密度,减轻继发感染造成的死亡损失。

6 结论

对34 个美洲鳗鲡养殖场临床病例的调查分析表明,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具有鳃丝弥散性出血等病理变化,初步总结了该病的临床诊断技术要点和综合防控技术。这对于帮助基层养殖业者对该病进行准确快速诊断,及时有针对性开展综合防控和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防止药物滥用,增加养殖美洲鳗鲡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其致病病原和发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出血性病死率美洲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曾经称霸北美洲的美洲栗濒临灭绝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美洲野牛当宠物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
谁发现了美洲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