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发展轨迹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11-29 16:25张业蕾夏从亚
临沂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张业蕾 夏从亚

(1.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临沂276005;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266580)

从延安整风运动开始,中国共产党适时开展党内集中教育。集中教育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旨归,是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丰富样态中,清晰描画党在不同时期自身建设状况的集中教育演进轨迹,有助于我们把握党内集中教育客观规律。与此同时,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夯实思想教育理论根基也大有裨益。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发展轨迹纵观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实践观观照建党百年实践,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历经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党内思想统一有利于实现党内真正团结,于1942年进行整风运动,开党内集中教育先河,大大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生人民政权的稳固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艰辛探索,以整党整风为主要形式的集中教育活动与党的理论建设和党内政治生活主题相契合,进一步统一了党内思想,稳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引领下,党内集中教育创新发展,学习、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集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累累硕果实现了集中教育内容的丰富化。这一时期还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党内集中教育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也为党的思想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探寻解决路径,围绕党的政治建设,以专题学习讨论、创新方式讲党课、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等不断创新的学习教育形式,先后开展以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内容精彩纷呈的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实效一再提升。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发展的“四大变化”

(一)愈加注重教育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党员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从而有助于提升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效。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为即将开始的整风运动营造了良好的思想理论环境。1957年整风运动实行“开门整风”,允许知识分子和党外民主人士参与并畅所欲言,为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三讲”教育活动采取学习教育与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深入考察、考核相结合,营造了知行合一的良好教育环境;活动运用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营造了对标先进、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新时代,各次教育活动实行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为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组织环境;教育活动专题教育网站为学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活动要求领导干部间实现谈心谈话经常化,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会,营造了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的学习教育环境;此外,对教育活动应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为学习教育营造了稳定的制度环境。集中教育活动环境的营造对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与思维能力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愈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重视实践对教育效果的保障与提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动员、分析评议的基础上注重通过积极整改提升教育实效。自此党内集中教育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实践的强化作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边学习边实践,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功能,以及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作用。集中教育活动倡导知行合一,引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重视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统一,以思想引领行动,以行动深化思想,将集中教育做实、做深,行稳致远。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走过场一度成为影响集中教育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文件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在集中教育结束后,安排一定时间做细做实整改成果的巩固与扩大工作。基于对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设置延伸性教育活动环节,即创先争优教育活动,秉承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通过广泛走访群众、深入基层调研、实行驻村蹲点、开展结对帮扶等创新活动方式,为做细做实集中教育活动中各项成果的巩固和扩大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愈加注重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随着集中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党的认识也逐步深化,愈加重视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的科学化、目标任务的实践化,党内教育“一次性活动”的看法得到澄清,并将其制度化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日常性教育,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活动特别重视制度化长效机制的构建,为避免形式主义对教育效果的不良影响,围绕制度的建设、执行、监督、完善等环节强化长效机制构建,彰显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趋向。集中教育实践成果也实现了制度性固化。如2019年3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围绕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等对此前集中教育活动取得的重要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并形成明确规定,既实现了此前教育活动成果的制度性固化,又为以后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依循,为更好教育实效的取得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愈加注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

面对国内外各领域的挑战以及新老问题交织的复杂情境,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内集中教育更加注重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围绕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党内集中教育聚焦不同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一方面引领党员领导干部认识到风险社会政治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引领党员领导干部认清政治思维的科学内涵、逻辑构成及提升路径。如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丰富的主题学习和实践教育内容,深化了党员领导干部对政治思维的理解与实际运用,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运用五大思维增强工作实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推动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发展的“四个始终”

(一)始终坚持人民价值立场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深入人民群众,提炼真实需求,界定真问题,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党内集中教育始终坚持人民价值立场,明确目标与方向,坚持群众路线,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宗旨意识贯穿党内集中教育的始终。

纵观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不同时期聚焦的主要任务虽然各有侧重,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教育旨在通过纠正不良作风,克服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67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全面整党,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引领党员领导干部要为人民负责,维护人民利益。“三讲”教育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应将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幸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实践,引领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与人民心连心。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动一再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贯彻到工作实践中,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2.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党内集中教育的最高价值尺度。

历次集中教育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根本价值尺度,推动了党的建设理论与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1950年及1957年整党整风运动都运用群众路线方法,依靠人民,发动群众积极评判并将其作为根本依据改进工作。1983年整党整风明确要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并以人民赞成、答应与否作为集中教育的验收标准。1996年“三讲”教育通过发动人民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促使党内深刻反思党性党风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而人民是“阅卷人”。[2]102这实际上为党内集中教育明确了价值评判依据。十八大以来各次主题教育活动强调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把群众的评判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根本标准。

3.始终坚持维护和发展人民的现实利益。

重视人民利益,以解决影响人民利益实现的重要问题为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整党整风运动都紧紧围绕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展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党的执政使命,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他一再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这也成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则。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重点强调基层干部应主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对不作为等问题严肃处理。“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对漠视群众利益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明确的重要目标中,为民解难题是其中之一,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真为民谋利益的自觉意识,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256

(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1.找准问题是党内集中教育的前提。

党内集中教育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与中心工作,因此历次集中教育首先对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分析,科学研判,综合评定,最终确定教育主题。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即是对长征以来国内国际局势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围绕党的两大中心任务,即抗日救亡与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素质而准确确立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教育主题。“三讲”教育活动基于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实际,以及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的调研分析,围绕继续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定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着眼改革、思想等发展新趋向,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确立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全党,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教育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足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由富到强的发展逻辑,围绕党建引领社会能力的提升,确定十八大以来各次教育活动的主题。

2.分析问题是党内集中教育的中心环节。

历次集中教育都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教育主题等进行科学分析,以保证集中教育取得实效。如改革开放初期,党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分析当时形势,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党员干部等的侵蚀也会增加,由此作出决定通过加强党内集中教育以抵制侵蚀的不良影响。进入新世纪,党坚持科学分析态度,综合运用矛盾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对集中教育如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各次教育活动均达到预期目标。如党中央经过周密分析注意到变化了的环境、使命、党员队伍状况三个主要因素对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抓住群众亟待解决的“四风”问题,由此及彼,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3.解决问题是党内集中教育的关键。

历次集中教育较好实效的取得,与党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正确解决问题密不可分。党注重辩证思维在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能在周密调查研究、摸清党内外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育主题,即抓住主要矛盾,进而有针对性地推进教育活动。此外,党既看到了集中教育成效,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的不足,认真总结经验以更好指导教育实践,同时发现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集中教育取得实效。党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集中教育面对的问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通过建立领导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督查制度以及群众监督评价制度等,使集中教育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保证了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和落实。党运用创新思维,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丰富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如在“三讲”教育活动中,择机进行“回头看”这一环节,丰富了集中教育的方式。我们党还注重底线思维在集中教育中的运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努力做合格党员。党章党规等实际上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组织、工作中应坚守的底线。明底线、守底线使党员领导干部“四个意识”大大增强,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始终坚持高度的理论自觉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适应组织环境、组织规模、组织成分不断变化的实际,不断创新理论体系;同时,党员干部紧跟理论前进的步伐,进行自我革新,并积极实现新的理论成果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彰显了高度的理论自觉。

1.自我革新的理论自觉。

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深刻把握、精准回应时代发展对党自身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影响、新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新的理论自觉。1947年党适时开展的“三查三整”运动,运用有效的整党方法,如党内党外相结合、“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相结合[4]141、充分发挥党支部内在精神与物质力量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增强了将其运用于自我检视革新的理论自觉。改革开放初期,党在1983年下半年开展整党整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等进行全面整顿,澄清了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建设能力。[5]161996年党中央开展“三讲”教育,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有效解决新时期党内思想矛盾。进入新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都是党面对国内外挑战和变化,有效应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得力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认真学习、领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2.用最新理论成果提升自我的理论自觉。

党内集中教育与重大理论创新同频共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科学理论武装的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崭新命题,大会报告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由此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3年随即开始的整党整风运动,基于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中的大多数人较少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党的基本知识,革命实践与党内政治生活锻炼不充足的观照和考量,中央编印了《党员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与《邓小平文选》一起作为整党必学文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觉。

3.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互动的理论自觉。

党内集中教育既注重理论掌握群众,又注重党员干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的提升,彰显了一以贯之的理论自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其确立为指导思想,“三讲”教育随即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及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号召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并自觉运用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践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是明确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保持其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应国内外发展实践新要求,紧紧围绕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等,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贯彻科学发展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实践的自觉性。[6]92

(四)始终坚持科学的方法

1.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作为党的优良传统,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党优化政治生活的重要途经。延安整风运动开党内集中教育之先河,在方式方法上,延安整风基于对以往思想斗争方式局限性的深刻认识,提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的多种创新方法,实现了统一思想、端正作风等多维目标。新时代我们继续秉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势与传统,注重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内生力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体现了优良作风,也彰显了党员干部的境界格局,既发挥组织优势,又纠正个人缺点,有力保障了集中教育实效,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注重实效与巩固成果相结合。

党内集中教育既通过准确把握主题、认真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严格落实每一个环节以保障教育实效,同时,更加注重巩固成果。党内集中教育注重及时将每一阶段所取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政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多措并举,并以此来指导下一阶段的集中教育实践,达到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与发挥制度效能的有机统一。进入新时代,党采取丰富的形式如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等,及时总结巩固集中教育成果,并自觉将成果转化为新的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使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愈加完善。

3.注重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相结合。

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既注重思想教育又注重理论学习,以科学周密的教育学习安排推动理论强党不断走向深入。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彰显集中教育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的有效措施。思想建党是基础,为理论强党奠定思想根基。历次集中教育开始环节都注重对党员领导干部强化认识引领,在此基础上强调理论学习提升。无论思想建党,还是理论强党,目的都在于牢记执政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保证正确前进方向。新时代,对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持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党史、革命史,进一步坚定崇高信仰,全面提升为人民服务本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看家本领,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多维度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推进理论强党。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四大变化”与“四个始终”相互融合,辩证统一,共同丰富和发展了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思想与实践。正确认识党内集中教育演进中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辩证处理好变与不变、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关系,在变中把握不变,在不变中坚守前行,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更好洞悉建党百年来党内集中教育的发展轨迹,更好把握党内集中教育的规律,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