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艳
(临沂大学 文学院,山东 临沂276005)
比较文学进入高校成为文学院本科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始自1985年,但较大范围开设则要到1998年了,这一年比较文学学科被重新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不少高校积极筹划开设了该课程,成为本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彼时关于“比较文学是显学”的表述十分常见。20多年过去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天地日益广阔,对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国家民族文化、文学发展交流提供了可靠的学术思路,比较文学作为显学的地位已经日益被社会、文化、文学研究的发展证明,这种自振旗鼓的呐喊反倒不常听到了。但不容否认的是,与文学院其他专业方向相比,比较文学仍然处于相对劣势,放眼全国各个高校,本专业研究生培养人数与报考数量在文学类中基本都是最少,这与当前比较文学的显学身份并不匹配。究其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与比较文学的课程教学存在着可确定的关系:本科生在初步奠定学科基础时如果对某一专业缺乏明确的兴趣与信心,自然不会将之选择为自己终生要从事的专业方向。本学科的发展现状让数量庞大的高校比较文学教师为之欣喜,但教学工作中的旧问题与新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为什么难教?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
众所周知,“比较文学姓‘跨’”[1]19,比较的意识与方法是比较文学的立根之本,但要比较就必然需要掌握比较的基本素材,也即跨越性的文学知识储备,当然还需要有善于做出分析比较判断综合的头脑,正如王向远教授在《比较文学讲演录》中所说:“如果说文学学科本科生的各门分支课程构造了大厦的主体,那么‘比较文学’则是为大厦封顶。”[2]前言2这也是众多比较文学教师的共同感受:顺利组织好一堂比较文学课,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文学专业各门分支课程的坚实基础,如果有一方在这个基础上存在薄弱或欠缺,则整门课程的教学都将摇摇欲坠。比较文学课程一般都开设在大三,学生已经完成了语言和文学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但不排除部分学生学而不究,很多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待到比较文学课需要调用各门知识时,常出现集体空白。比较文学教师也容易存在知识结构不完整状况:比较文学教师大部分出自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二级学科,学习内容以外国文学中的作家作品研究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为主,这种专业上的培养背景导致其他学科知识无法兼顾,不少教师授课时用到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论时主要依靠的仍然是本科阶段的积累。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各学科发展都堪称日新月异,这就导致教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论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方面多少都存在无法保持与时俱进的学科知识与理念的问题,上课举例应用时无法与学生的知识界面严密对接,教与学出现裂缝,这对比较文学授课来说是严重的缺失。
要解决这一难题,主要责任还是在教师身上。只要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过硬,引导得当,学生就有可能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因为某方面知识的匮乏导致无法进行适当自如的比较,无法体现出有说服性的比较意识,课程必然停留在枯燥乏味的理论层面,教师还不得不自作高深。针对这种教学实际,我们提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实现跨越性:这是指教师除了比较文学课程理论的备课外,还应跨越学科进行备课,比如西方文论、中国古典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等,目的是与文学院本科生的知识框架有效对接,并运用比较文学的比较意识进行消化吸收,将之转化为课堂上的血肉肌理,从而激起学生对比较文学课程的深层次求知欲。
不可否认,这样备课工作量将明显增大,但对于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来说,却又是必需的。除了综合全面地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研读各个学科的最新教材,多向其他学科教师请教,可能更常见的方式是在准备案例时以点带面,把一个案例所涉及的知识与观点完全消化吸收的过程也就实现了多学科备课。比如在讲解文类学的比较研究时,涉及到了“中国无悲剧”这个论题,既要引导学生对论题本身有所思考辨析,又要对论题提出的背景做出阐释说明,教师就需要对中西悲剧发展史、各自特点、在代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文学的总体观念等,做出跨越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的大量搜集阅读与研究汇总,实现以点带面地跨越性备课。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是本科阶段的教学重点,一般包括对象论、方法论、学科史几个重要部分。如果说上文讲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解释理论的素材难以掌握,同时在学科理论上也存在不小的难度。高校比较文学教材的正式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40年,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种类繁多,在国家图书馆网页上搜索“比较文学”,教材类的不完全统计也有20多种。二是体系差异大。彼此之间体系差异大,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分界线不清晰,导致教学中学科理论讲什么成为难题。比如王向远的《比较文学学科新论》、陈惇与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方汉文的《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等都存在重大不同,甚至很难在彼此之间进行兼并融合,任课教师最简便、也是出于无奈的做法就是选一弃多。三是比较文学经历了一个迅速的发展过程,学术性不断增强、研究内容与领域不断扩大。从20世纪末到现在,本科阶段普遍使用的教材从最初北师大陈惇、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和高教出版社谢天振、孙景尧、陈惇主编的《比较文学》,到首都师大出版社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再到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可以说呈现出学科理论越来越艰深的倾向,这固然体现了本学科在这20多年里的迅速发展,但一定程度上也挑战了本科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有学者在2008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跨异质文化论’‘文学本体论’‘比较视域论’以及‘新辩证论’等不同学说见解阐说概念,厘定类型,触及本体论的深层问题,这自然是可喜的现象,本无可非议。然而,要把这些不同的学说见解纳入到课程教学的轨道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了,何况各种不同的观点往往会导致初学者的困惑,并引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困惑。”[3]10710多年过去了,这种状况应该说并未解决,甚至愈演愈烈。
有学者和从教者因为学科理论本身的争议性太强而走向另一个端点,侧重对实际文学现象的把握与比较,如王向远教授就建议在本科阶段发展宏观比较文学,把“以学科概论、学科原理及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微观比较文学’”留置给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王向远教授解释了什么是“宏观比较文学”:“它是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全球文学为广阔平台和背景的比较研究;它以‘平行比较’的方法总结、概括各民族文学的特性,用‘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的方法揭示多民族文学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文学区域性,探讨由世界各国的广泛联系而产生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文学现象及发展趋势。”[2]前言2-3即,宏观比较文学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全球几大文化、重要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进行总体的认知、概括与比较。与侧重学科理论的微观比较文学相比,宏观比较文学更靠近文学现象本身,更远离抽象的学科理论。这是比较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宝贵尝试,为我们解决学科理论教学中的困难打开了崭新的教学思路,但不得不说,比起讲授学科理论,这种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学现象视野,更为深厚的文学阅读积淀,不是一般院校的师生能够轻易驾驭的。
教材过于多元化造成的混乱,其实根源于对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到底应实现何种教学目标缺乏共识。在2004—2005年,就本科阶段该教什么、如何教、能否制定相对统一的教学纲领等问题出现过一次讨论热潮。当时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为精英论,“要求学生必须在精通外语、熟读原著(包括作品及理论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去学习、思考和讨论”[1]18;一种为“大众化”观点,认为“本科生的比较文学教学不能以培养‘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常识,初步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辅助提升学术能力,开阔文学视野,拓宽思维空间”[4]30。很明显第一种倾向来源于学科顶层的研究者,更重视专门的学术人才的培养;后一种观点来自较为普通的高等学校,更重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学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迄今为止,二者之间如何取舍仍无定论,教材编写上也仍然在朝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但“精英化”倾向明显压过了“大众化”倾向,导致众多普通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遭受的压力越来越重。
陈惇教授在当时也参与了讨论,他试图将研究生教学目标与本科生教学目标区分开来:“我们要求比较文学研究生能达到前面提到的四点标准,树立自觉的比较意识,具备进行比较研究的能力,我们对本科生就不可能提出这样高的要求。他们不是专攻比较文学的,对他们进行比较文学教学,只能是让他们在学习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基础上,打通所学,初步形成开放的眼光和比较的意识。明确了这样的要求之后,我们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等就有了依据。”[5]24陈惇教授的观点是在本科阶段进行“普及性”教学,在研究生阶段再进行“精英性”教学,这是比较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人才培养实际的,但可惜的是,经过多所高校的合作探讨,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规范已经基本明确,但到目前为止本科普及性教学相对统一的标准却并未出台。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最先进、高级的学科理论并不都适合本科生的接受能力,为教学编写教材还是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科的阶段性培养目标。正如陈惇教授所说:“有关比较文学学派和学科史的知识是不是可以不讲,学科的基本原理究竟讲多少、讲多深,等等,都值得考虑。总之,如何做到恰如其分,适合大学本科的实际,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5]24如果学术界能对此进行充分研讨,制定出相对统一的指导性纲要,那么针对本科生的教材编写更能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和目标,教师在授课时也更有学科教育上的依据。
可以预判的是,学科教学指导性纲要的出台也不是一日之功,毕竟有无数现实的困难,比如各个学校的学情客观上存在巨大差异。有些学校比较文学是大三或大四开设的选修课,只有32个学时,生源质量不算突出,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这种情况下“大众化”的教学目标更适合实际学情。有的学校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充分,学时充足,学生文学史知识和理论功底较为深厚,有基础有实力为本学科培养高级科研人才,那么“精英化”的学科目标就更适合。当然,教学一线希望出台类似纲要标准并非是希望全国的比较文学教学一刀切,而是希望能在宏观上、指导思想上确定一个范畴和方向,若能细化出不同培养标准的分类依据及教学指导纲要就具有更精准的指导意义了。
在相关指导纲要未出台之前,比较文学教师该如何在多元化的教材所呈现的多元化学科理论中间做出选择,很重要的一个参考项就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文学不同于文学史课程,后者奠定在阅读与感受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时视角会有不同,但深度上并不会造成学生接受困难;与文学理论课程也不同,因为文学理论具有广泛的运用范畴,各门文学类课程有助于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较文学理论的特点是专门而且晦涩,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如果挑战的难度过大,势必造成学生的畏惧。任课教师必须从众多教材中选择最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准的理论体系,要做到既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清晰明了的学科理论体系,还要展示好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广阔前景。
其实并非必须在“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只能选择其一,参考文学类其他课程的建设成果,我们可以考虑把学科理论研究与教学教材编写兵分两路,根据各自不同目的精准发展,以扭转当前本领域中部分“教材”不重教学重学术科研的倾向。首先,大家有目共睹的是,比较文学当前不断在多个方向突破与进展,所涵盖的领域、使用的方法甚至学科定位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十分有必要持续进行阶段性汇总梳拢,甚至不断重建本学科的理论大厦,让其越来越高大雄伟华彩熠熠,相关研究者可以摆脱本科教学的束缚,以纯粹的学科理论构建为研究目的,以论文和著作作为最终的研究成果,以反映最新的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或者发展性构建新的领域与方向。但为本科生编写教材则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专门构建,需要考虑教学规律、实际学情、本科阶段整体的培养目标、本学科在不同学历阶段的培养规划等要素,不能一味贪大求多。正如其他相对成熟的文学史课程、文学理论课程一样,这两者可以轻装上阵各自发展,又必然互相吸收和促进。
陈惇教授说过:“比较文学教学往往包括理论、范例(实例和范文)、实践三个方面。把这三个方面妥当地结合起来,让它们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大量的实例和范文,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理论的引导和升华,把他们领入佳境;再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身体会其中的奥妙。”[5]25这差不多仍然是当前比较文学教学的共识。但这三者之间如何把握比例和重点,如何配合衔接,任课教师们都在摸索,导致有些原本可以共享共建解决的问题仍悬而未决。学科理论一般依靠教师讲授,讲什么的困难上文已有分析,关于如何讲才能避免枯燥、激起学生探究兴趣,大家都意识到好的范例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没有可供借鉴交流的公共平台,业内也没有从教者专门配合教学收集出版配套的论文集(如南京师大杨莉馨、汪介之主编的《欧洲文学评论选》之于外国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作用),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个人战斗,不得不通过长时间积累来确定最优案例,导致大量人力、时间的浪费。
学界早就有人呼吁“在教学与科研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方面展开更多的高效合作”[6]39,“编写一部与之配套的教师参考书(包括比较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实例两部分)”[7]52,但可以说类似工作整体上还没有取得期待中的进展。王向远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他的《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一书在重要章节后面附上了自己相关的实践研究范例,只是王向远教授主要精通日本文学、东方文学,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外国文学仍然以欧美文学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路,为本科阶段的学生专门筹备一套以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相比较为主的比较文学研究案例。这些案例是学科理论中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最好能够贯穿理论中所涉及的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并且适合本科阶段学生的接受。
在当前此类参考书或论文集没有配套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自己积累范例。范例找得好不好,在讲课过程中穿插衔接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授课的成败。不得不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容易,因为像《中国比较文学》这样权威刊物的论文对于本科生来说阅读难度较大,其他刊物又缺乏专门的比较文学板块,漫天撒网难以迅速匹配到合适的论文。从我们的教学经验来说,这也确实需要长期积累,在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做有心人,不断寻找、替换,以找到与每节理论最为匹配的文章。当然除了正面范例,也应该注意积累一些有典型缺陷的论文,比如在讲到“可比性”问题时,什么样的比较不具有可比性,未体现出1+1大于2的价值来,只靠理论说明、正面文章示范也还不够,辅以一篇反面典型论文示例,让学生清晰认识到罗列与比较的区别,理解就尤为透彻了。
范例对学生理解理论、进而导向个人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直接作用。而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实践,目前来说也还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甚至不少教师止步于范例环节,放弃了实践训练与指导,但作为完整教学中的一个高阶目标,轻易舍弃实在令人惋惜,我们在教学中也看到,如果前两步做得扎实有效,是能够激起学生的实践意愿的,如何保护好这种探究实践的兴趣,指导好困难重重的起步之旅,也是教学方法中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第一步,教师提前布置相关论文的阅读,课堂上完成学科理论教学后,拿出专门的互动时间与学生研讨对应的案例论文,分析其研究过程、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优点欠缺;第二步,承接范例分析,就范例中的题目进一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研讨,研讨内容包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异与同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一些,这种异同在两种民族的文学中是否有更广泛的体现等,这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与学习的过程;最后让部分在发言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同学领回去题目进行实践写作,在整个学期的全部教学过程中确保每位同学都能通过个人课堂的优秀发言领得到题目,而后将收交上来的论文进行点评,特别优秀的附上教师点评意见在班级群里推送,以对学生形成正面的示范。这样理论、范例与实践之间环环相扣,三位一体,能确保每一步都能实现目标最大化。这个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范例作用就尤为重要了。
以上针对当前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现状,总结出的三方面的困难与突破之法,是在广泛借鉴同行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加之以自身教学的切实实践总结出来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需要从本科教学扎扎实实做起,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推动学科建设迈向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