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树国
近年来,受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现象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呈常态化趋势,给我国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果业要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陕西延安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区,多年来我们结合产业实际,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大力推广有效技术,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1)花期冻害。 2016 年以来,延安产区苹果花期遭受了2018、2020、2021 年3 次大的晚霜冻害,累计受冻面积186.6 万亩,经济损失26.2亿元。 其中,2018 年受冻面积176.9 万亩,经济损失25 亿元;2020 年受冻面积9.3 万亩, 经济损失1.2 亿元;2021 年4 月13—14 日、16—17日连续出现两次低温天气过程, 但由于防冻积极, 受冻面积仅0.4 万亩, 为防冻效果最好的一年。
2)冰雹灾害。 2016 年以来,延安产区苹果园累计雹灾面积194.2 万亩, 经济损失61.8 亿元。 每年有10 万~15 万亩苹果园遭受冰雹袭击,经济损失10 亿元左右。 冰雹灾害最为严重的是2016 年和2021 年。
2016 年6 月3—15 日连续出现冰雹11次,全市13 县(市、区)不同程度受到影响;7 月15 日延长、 宜川遭受特大冰雹并伴大风袭击,大树连根拔起,9 月份出现二次开花现象,当年延安苹果园受灾面积99.6 万亩,经济损失27.4亿元。
2021 年冰雹受灾总面积60.5 万亩,经济损失33 亿多元。 其中,9 月20 日、10 月1 日两轮冰雹受灾面积53.02 万亩,经济损失32.3 亿元。全市13 个县(市、区)除甘泉外,其余12 个县(市、区)68 个镇(街道办、便民中心)483 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出现冰雹灾害,6.3 万户、23.2 万人受灾。 经核实,两轮雹灾面积55.99 万亩中,除去1.11 万亩幼园、1.08 万亩已采收早中熟品种园、0.79 万亩挂果园重复受灾, 实际受灾面积53.02 万亩, 占全市挂果面积271.7 万亩的19.5%。 全市重度受灾26.24 万亩, 中度受灾18.46 万亩,轻度受灾8.32 万亩。 综合分析,雹灾造成全市苹果总体商品率下降10%左右。
1.2.1 防灾减灾主要措施 近年来, 延安科技工作者结合延安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总结出一系列苹果防灾减灾好办法,如“坑式防冻法”“智能防雹网”“坑施肥水”“集雨窖灌”等。
1)冻害防御。冻害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冬季低温冻害主要危害树体, 造成树体发育不良, 严重时出现死树。 春季低温冻害主要危害花、果,造成花器受损,坐果率下降,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产量。 幼果受冻轻微,果面出现疤痕,质量下降,严重时造成落果。
防御冻害首先要从品种砧木入手, 选择抗冻能力强的品种和砧木(如吴起楸子),并通过配套良好的栽培措施,提高树体抗旱抗冻能力。其次通过栽培技术措施防冻抗冻, 比如冬季冻害防御可以采用果园灌水、树干涂白、树干缠绑保护物(塑料、秸秆等)、树干基部培土等措施。中间砧、自根砧、幼树要加强保护。 晚霜冻害主要通过延迟花期、规模性熏烟等措施防御。群众性规模化土坑式防冻是延安苹果园防冻减灾成功经验。
2)雹灾防御。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冰雹发生时间变长、范围变广、影响变大。 发生时间由过去的5—9 月、5 个月, 变为现在的4—10月、7 个月。 冰雹发生范围扩大,过去的“冰雹线”基本消失,东南西北中哪里都可能下冰雹,防范难度加大。
预防冰雹最有效的办法, 一是在精准气象预报基础上,增加现代高空防雹设施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二是扩大防雹网面积,推广新型防雹设施, 这也是最有效最可靠的防雹措施。改平面防雹网为屋面防雹网,改人工防雹网为智能防雹网,构建“人工+智能”防雹体系。
3)干旱防御。延安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年降雨量持续增加,但降雨仍不均衡,还会出现阶段性区域性轻微性干旱。 今年延安北部就出现了持续性干旱天气,虽然对果树影响不大,但还是造成一些果园果品质量下降。延安地下水缺乏,降低干旱影响主要是充分利用自然水,突出“保水”这个关键。通过推广土地平整、豆菜轮茬、果园覆盖(地膜、地布、秸秆覆盖)、集雨窖灌、坑施肥水、水肥一体化等特色高效保水节水技术,解决水的问题。
同时,要树立保险果业发展理念,扩大政策性苹果保险范围、“期货+保险”面积、增加交割库企业、推广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模式。
1.2.2 防灾减灾措施应用情况
1)防雹措施应用情况。一是防雹网的应用。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防雹网28.2 万亩,2017—2021 年分别增加6.5 万亩、5.4 万亩、2.4 万亩、0.1 万亩(因防雹网使用年限为3~5 年,部分网子受损失修,新增与淘汰面积冲减后2020 年仅增加0.1 万亩)、3.7 万亩,总面积分别为16.6 万亩、22.0 万亩、24.4 万亩、24.5 万亩、28.2 万亩。宝塔区是陕西防雹网面积最大的苹果基地县(区)。
二是高空防雹炮点。 延安13 个县(市、区)共有高空防雹炮点286 个, 其中高射炮点143个,火箭炮点137 个,高射、火箭综合炮点8 个。炮点最多的洛川县有40 多个,最少的吴起县仅有5 个。 炮点分布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苹果产业防灾实际需求。
2)防冻措施应用情况。 2016 年,我们成功研发出土坑式熏烟防冻技术,并在全市推广。特别是在2021 年花期防冻中,该技术应用效果特别明显,全市仅0.4 万亩苹果园受到轻微冻害,防冻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表扬。
目前,延安产区有熏烟防冻窖(坑)508.94万个,有防冻烟雾发生器1.5 万台。 其中,宝塔区165 万个, 安塞区67.4 万个, 子长市65 万个,延长县12.6 万个,延川县22.7 万个,志丹县62.5 万个,吴起县7.32 万个,甘泉县3 万个,富县6.04 万个,洛川县7.1 万个,宜川县0.98 万个,黄龙县2.22 万个,黄陵县87.08 万个。
自2018 年起,土坑式熏烟防冻技术在省内榆林、渭南、咸阳、铜川等苹果主产市全面推广,2020 年推广范围扩大到甘肃、山东、山西等苹果主产区, 同年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作为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在果区推广。
3)政策性保险应用情况。 政策性苹果保险从2007 年开始小范围试点, 到2014 年投保面积达到15.9 万亩。 但由于宣传和群众认识不到位,投保面积逐年下降,到2017 年仅有1.6 万亩。 随着投保政策调整,2018 年后投保面积逐年扩大,至2021 年达到71.1 万亩,占全市苹果挂果面积的26.1%。
从十多年政策性苹果保险实施情况来看,整体投保覆盖面小,群众参与度不高。承保主体保险公司,因承保面积小,保户多在重灾区,赔付概率大,承保积极性下降。 投保主体农民,认识不到位,再加上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时间晚,理赔标准低,参保积极性不高。
“期货+保险”2018 年起开始在延安实施,有示范县2 个,每年实施面积1 万亩。
2.1 果农普遍存在侥幸心理 果农对灾害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就拿花期晚霜冻害而言, 近20 年来, 延安有3 年(2015 年、2017 年、2019 年)未出现明显的花期晚霜冻害,有3 年(2013 年、2018 年和2020 年)造成较大影响,其余14 年虽有发生但对产量未造成较大影响,只是对果品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多数果农心存侥幸,认为冻害不会对产量造成多大影响,防冻抗冻意识淡薄。有的果农认为, 自己的果园不在冰雹线上, 搭防雹网是浪费。一些有防雹网的果农,不能按时展开和收卷防雹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雹效果。
2.2 防灾减灾措施覆盖面小 延安产区应对花期晚霜冻害的主要措施是大面积熏烟, 就是在果园里或周边挖5~8 个土坑式防冻窖。 目前有防冻坑500 多个,覆盖面积约100 万亩,约占挂果园面积的27%。
防雹措施主要有高空防雹、 防雹网两种方式,但高空防雹受空域时间限制,往往打不到时间点上,防效不明显。 防雹网防雹效果好,但投资成本高 (每亩需要2 500~3 000 元不等),覆盖面小 (全市只有28.2 万亩, 占挂果面积的10.4%)。
近年来,苹果保险种类(政策性苹果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期货+保险等)虽有增加,但覆盖面都很小。 2021 年是落实政策性苹果保险面积最大的一年,总面积达到71.1 万亩,也仅占挂果面积的26.1%。
2.3 灾害发生常态化明显 影响延安产区苹果生产的最大自然灾害晚霜、冰雹,有明显的加重发生和常态化趋势。近5 年来冰雹危害次数、程度明显偏重。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延安苹果花期提前了1 周。 而根据近20 年观察,延安花期冻害出现时间段多在4 月6—15 日, 物候期整体提前,显著加重了冻害发生。
3.1 加大政策投入支持力度 针对灾害频发多发实际,各级政府应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防雹网、防冻坑、集雨窖、坑施肥水、政策保险等有效防灾减灾措施的资金补助力度, 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持续扩大有效覆盖面积。
3.2 强化农民技术指导培训 各级果业部门将苹果防灾减灾知识作为果农培训的重要内容,编写易学易懂教材,通过正面和反面典型实例引导, 综合运用理论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培训指导, 解决果农对自然灾害认识不足问题, 克服等靠要思想, 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3.3 强化防灾减灾措施应用
1)全面推广成熟的“土坑式+移动式”熏烟防冻、坑施肥水、覆盖保墒、集雨窖灌等防灾减灾技术,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防御能力。
2)对现有28.2 万亩防雹网进行技术改造,加装自动收卷网装置,降低劳动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3)鼓励各县(市、区)大力发展屋脊式自动收卷新式防雹网, 加快重点区域防雹网全覆盖步伐。
4)持续扩大政策性苹果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期货+保险等覆盖面,创新保险险种,最大限度保障果农少受损失。
3.4 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模式 一些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不能大面积推广, 其实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投资管理模式, 多数仅靠政府补贴推动,农民自主管理为主,企业、合作社、果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要出台激励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与合作社、金融与企业(合作社、果农)、保险与企业、果农开展防灾减灾模式探索,形成有效合作模式,促进防灾减灾体系形成。
3.5 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小生产与现代化生产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的重要手段。 通过发展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基层党组织以及互助团体等主导型社会化综合服务组织,围绕防雹网搭建管理维护、花期防冻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等,开展防冻、防雹、抗旱等有偿服务,解决政府没法办,一家一户办不好、不好办的问题,促进防灾减灾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