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黎,黄金鑫
(山东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任何教育的本源和根本目标都是育人,即立德树人。换言之,离开德育,教育就失去了应有之义,不成真正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网络学历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网络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培养对象以在职成人为主,“教育”的属性却决定了它的首要之义仍然是育人。因此,思考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成人学生主动性,建立具有网络教育特点的德育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是当务之急。其意义不仅在于积极响应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还在于引领网络教育回归教育本源,从“学生”这一内因出发,推动网络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指在德育为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通过正面教育的引导、感化和激励作用,达到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目标。其中,树人是核心,立德是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由以上重要论述可见,立德树人的“德”,应该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1],主要包括思想水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等多个方面。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和影响,通过教育对象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提高教育对象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活动。[2]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主要指道德或品格教育。新时代德育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广义的德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新时代德育内容不仅包括道德或品格教育,还强调思想、政治、法治等多方面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内涵相一致。本文探讨的是广义的德育。
网络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德育工作,自1995年发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020年)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开展德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他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道:“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018年9月,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脉相承,为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由此可见,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教育,其与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在新时代必须担负起完善德育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
终身教育是当今知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网络教育为以在职成人为主的学习群体搭建了一座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因此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不仅注重人的学习和发展,还注重情感的完满和人格的培育,目的是将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综合起来,实现知、情、意的统一,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终身教育为德育的知、行、情、意创设了持续一生的时间维度,使人在学会认知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学会做事中增强道德践行能力,学会在共同生活中丰富道德情感,学会在生存中增强道德意志。而德育,从横向看,不仅要在学校也要在校外如工作单位、社区、家庭等更加广泛的氛围中进行;从纵向看,要在人的一生中进行,才能使人获得道德的完善。可见,终身教育与德育具有一致性。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德育即为终身德育,它是学校德育的延伸和泛化;从教育的本源看,终身德育恰恰是终身教育的应有之义。[4]
网络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是终身德育的一部分。或者说,网络教育德育是在终身维度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网络教育是数字化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自1999年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网络教育快速发展,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服务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内涵和质量提升也已成为当务之急。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网络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的使命担当,一流高校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由于网络教育学习者以在职成人为主,与全日制大学生相比,该群体的学习基础和综合素养总体偏低,为数不少的人学习动机比较现实,有片面追求学历提升的倾向,加之存在工学、家学矛盾,容易出现应付学习、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某些复杂的生活和社会阅历还有可能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网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除了教育体系本身,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这一内因。而德育恰恰能够从育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政治追求、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的重塑,使其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焕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最终从根本上促进网络教育质量的提升。可见,德育是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狭义的德育通常由全日制大中小学校主导,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成人学生因其思想状态趋于稳定,德育往往被忽略。然而,由于每个人成长情况不同,以生理年龄为判断标准的“成人”,其精神思想的发展未必“成人”,其道德境界也不一定与年龄同步增长。[5]人应该终身处在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任何道德上的自满都会使人无法超越自我的现存状态,也不可能进入澄明、圆融的道德自由状态。[6]因此,德育对于成人的终身成长和持续完善意义重大。此外,与全日制大学生相比,多数成人学生处在上有老人下有子女的人生阶段,对其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重塑和提升,还将深刻影响其对后代的教育,甚至辐射和影响上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最终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其次,按照现代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教育资源再好,也需要学生具有学习意愿才能发挥效用。由于网络教育是以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为核心,通过德育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品德和法制教育使学生自觉约束不良行为,将是保证有效学习发生的希望所在。网络教育中的大多数学生并非高考中的佼佼者,对于该群体而言,首先通过德育“唤醒”与“点燃”其使命感、责任感,将比单纯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更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主动性和创造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教育的德育环境较弱,德育需求较强,二者间存在突出矛盾,网络教育的德育因此面临以下挑战:
(1)成人学生中,少数出于兴趣和自我完善的目的而学习的人,往往已经具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和相当高的综合素养,多数人求学动机比较现实,通过学历提升带动工作能力及待遇提升的意愿明显,他们社会阅历比较丰富,主体意识较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较为稳定,对事物的评价较重视实际利益,对学校和教师的情感较为淡薄。因此,如何打破学生思想的固化状态,增强其德育可塑性是重大挑战。
(2)师生“时”“空”分离模式下,教师难以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学生施加影响,加之网络教育的教师以本校教师兼职为主,在科研任务重的情况下,用于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精力都比较有限,更遑论网络教育的教学。因此,如何创造条件,引导教师遵循网络教育特点和成人德育特点,全面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强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是重大挑战。
(3)生生“时”“空”分离造成学生间缺乏联系,缺少同伴互学的机会与氛围,学生难以通过同伴间的互相参照反省自身。因此,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打造德育阵地,通过全方位的精神熏陶,为学生创设良好、丰富的德育环境是挑战;如何克服学生地理位置分散的困难,多形式组织社团活动也是挑战。
首先,德育具有阶级性也有时代性。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需要网络教育培育爱党爱国、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拥有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品质的人才。网络教育的德育应紧密围绕新时代育人要求展开。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是网络教育的基本理念。网络教育的德育也应该建立在该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外在的德育压力向学生内生性道德学习动力转化,进而推动德育的“意、知、情”向“行”转化。
最后,应充分考虑成人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已有的社会阅历,避免大而空、说教式、灌输式德育。可以发挥成人学生身处工作实践中的优势,探索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单位(企业)德育相结合的新格局。
网络教育的学生处在学校物理空间外的开放环境中,学生通过单纯的学习平台难以接受校园文化熏陶,学校德育也缺乏实施基础。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构建数字化校园,将学习平台与校园主页、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等功能一体化整合,可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实施提供阵地。
(1)将数字化校园作为学生进入学习平台的必经门户,确保学生每次学习登录都能接触到校园文化和相关资讯,为学生耳濡目染接受德育信息创造机会,避免学生仅登录学习平台,无视学校的相关信息,弱化与学校的联系。
(2)在数字化校园中设立各种网络互动社区,如党员活动区、时事讨论区、群团活动区等。社区建设可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发挥学生中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招募其中优秀者管理社区,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区建设主旋律。还可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和职业发展咨询社区,聘请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产生的心灵困惑,抓住隐形德育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
(3)数字化校园中设立网络社会实践专区。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围绕属地和高校的优势资源,自行开发特色鲜明的在线社会实践内容,也可购买市场已有的相关产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线上德育实践机会。
(4)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创设全景式虚拟校园,立体化展示物理校园实景,辅以学校历史、重要人物和建筑、办学现状等的介绍,使学生全面了解学校及校园文化,增强其归属感、荣誉感。甚至还可将办事流程与之整合,增强学生的校园体验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可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将德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与学校、教师、学习同伴的直接联系较少,管理和服务成为联系学生和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应重视对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网络导学和学业顾问等人员进行“三全育人”的培训,强化他们的德育意识,帮助他们在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过程中,用理解和关爱的态度塑造德育环境,通过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设立系列先导课程,打破学生思想的固化状态,使学生从重新认识自我开始,在反思中发现差距并产生勇于求变、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塑,最终学习态度得以端正,学习动力和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得到激发。
(1)关于自我认知的课程。自我认知,通俗地说就是认识自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无论成年与否,准确地自我认知始终是一个难题。因为人的认知会随客观世界的千变万化而改变。这种双重变化使人自身始终充满不确定性,也给人的自我认知带来困难。此外,大部分人可以理性感知事物,发现真理和准确评价他人,却由于自我保护意识的存在,往往乐于肯定自己的长处,而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足。当人遇到挫折或失意时,自省意识过强还可能导致过于自责,甚至自卑。因此,认识自我是认识的制高点,是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修养和自我评价的基础,更是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7]可见,设立强化学生自我认知的课程可为德育实施奠定基础。
(2)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身”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所谓修身,是指通过终身努力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即提出了修身的思想,修身被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环节,修身立德,被视为人生的基础。德育中的“大德”,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世界观等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而修身的目标——“小德”,包括个体道德品质、人生修养、遵守行为规范等微观上的教育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大德”必须通过具体的“小德”才能得以体现和落实。[8]按照我国大中小学分阶段德育实施的方针,小学已有思想品德课程,但是,由于社会对人的某些不良影响,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可能伴随着年龄增长反而弱化甚至丢失,所以,成人阶段有必要在新的认知水平下反思并重塑“小德”。“修身”课程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重塑“小德”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修养“大德”更为有效,这也是避免德育形式化的关键。
(3)关于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课程。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与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息息相关,网络教育的学生最应该是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和受益者。然而,受认知和信息所限,大部分学生可能仅了解获得本、专科学历会带来实际效益,并未清醒地意识到信息化时代要求整个社会是学习型的,所有个人也是终身学习型的,否则社会将落后,个人也将被时代所抛弃。此外还应认识到,终身教育立交桥的建成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和学业能力提升路径,最终有可能实现与全日制教育殊途同归。因此,可设立有关终身学习意识、能力培养的课程,唤起学生的危机感,助力学生放眼未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自觉接受德育打好基础。
(4)关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课程。从现代学习理论看,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基于学生、教师、学习资源等因素间的交互联系。因此,学习者具备与教师、学习同伴和学习资源的合作互动精神,能够借助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是网络教育有效实施的基础。此外,网络教育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丰富的选修资源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能强迫学生观看或阅读。因此,可以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以主动学习和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德育课程和相关资源发挥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教育,包括党的基本路线、形势政策、国情、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法制教育等;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集体主义、劳动、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思政指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三全育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通过课堂教学落实德育目标的主渠道,网络教育环境下也是如此,需要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推进。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培训强化教师的网络教育德育意识。在充分研究网络教育德育和成人德育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使其全面了解网络教育环境和成人学生特点对德育的影响,以便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避免德育形式化。
(2)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模式建设课程。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理念,既重视针对学生的大规模调研,也要将学生作为重要参与者,常规化参与课程建设。可以根据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由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与支持三方共同组成课程建设工作坊,唯有如此,才能建设真正符合学生需求并使其感兴趣的思政课程,做好课程思政。
(3)加强德育资源建设。学习资源建设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网络教育德育学习资源来源丰富、内容生动,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资源搜集和建设能力,也可以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配合下,帮助教师开发虚拟仿真的德育学习资源,实现“平面”德育“立体化”。此外,还需要加强德育教材建设,例如,可以针对思政课程开发“码书”这种富媒体纸质教材,将多样化视听资源通过二维码的方式整合在纸质教材中,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紧抓学生的关注点,分专业、系统化整理行业政策相关资源,使学生从关注本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入手,自觉产生投身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同样,德育评价也是网络教育德育质量提升的指挥棒。目前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主要依据思政理论课成绩,然而单纯的成绩高低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真实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而且这种评价方式不具有实践导向,学生既受困于理论枯燥,也缺乏实践的动力。与全日制学生不同的是,网络教育学生长期身处“第二课堂”,学校、社会、家庭对其构成多元德育环境,德育理论与实践可以同步进行,这是优势所在。鉴于此,除了将思政课程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外,还可将学生参与学校线上、线下的德育活动频度与表现作为评价指标;也可将用人单位、社区,甚至家庭等纳入多元评价主体,将学生思想素质提高后给单位和社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内容;还可将学生入学、毕业时的思想自述和自我评价作为增值性评价的依据,并与毕业证和学位证授予相结合,最终建立结果性、过程性、增值性、综合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德育评价体系。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获得政治、思想、道德的升华,真正完成德育从“知”到“行”,实现知行合一。
贯彻“三全育人”的德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包括高校网络学历继续教育的要求,也是促使其回归本源,以德育推动智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难得机遇。网络教育德育是系统性工程,宏观上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如制定完善的学历继续教育德育大纲,出台相关保障措施,为系统性开展德育提供依据和条件;中观上需要高校提升对学历继续教育的认识,将网络教育德育纳入整个高校的德育体系中统筹谋划,将其与本科生、研究生德育并列考虑,为其实施提供多个职能部门的支持。相信随着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国家资历框架搭建的深入推进,网络教育德育将获得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此外,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多地基于网络学习开展德育也是全日制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网络教育德育或许可以作为先行者,为其提供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