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医疗保障事关民生福祉,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民医保制度。医保制度的高质量体现在哪里?应如何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李 滔(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这明确了全民医保制度的基本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1+2+3+4”的制度框架,形成了一张世界最大的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网,基本医保覆盖超过13.6亿人;完善职工基本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两项基本医保制度,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实施基本医保、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建立目录管理、医保基金监管、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四项机制。“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民医保制度,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全民医保制度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内涵。
一是确保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保障需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就诊后顾之忧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民医保制度,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保障健康中国建设。坚持基本医疗有保障,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普惠的主体保障制度功能;依托补充医疗保险,精准解决大额医疗费用负担,对特殊人群实施倾斜支付;实施医疗救助进行托底保障,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普通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发挥医保在“解除全体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中的安全网、压舱石作用。
二是创新开展优质高效的医药保障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医保在“三医联动”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将更多的救急救命的药品纳入医保,让“贵族药”开出“平民价”;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常态化,探索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改革,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净化行业生态;持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有序推进按病种(组)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新局面,探索紧密型医共体总额预付政策;改革完善基金监管体制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打击欺诈骗保,促进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获得优质实惠的医药服务。
三是发挥医保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防治费用保障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保公共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与防控中,建立完善“两个确保”政策,确保新冠肺炎患者不因费用影响就医;确保医疗机构不因经费影响救治。特事特办,出台新冠疫苗免费接种的费用保障政策,助力建立全民免疫屏障。完善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参保服务,进一步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提升医保法制化水平。
建设高质量的全民医保制度,关键要把握好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医疗保障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我国用短短20年时间完成发达国家需要近百年的全民医保发展历程,全民参保率达95%以上,基金收支规模达2万亿以上,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医疗保障事业高速发展。建立健全医保制度更要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加公平、应保尽保、强调城乡间、区域间制度政策统一,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实现更有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同样的资金投入购买到更加优质的医药服务;实现更可持续,确保制度没有明显短板;实现更加安全,确保医保改革发展和医保基金安全;实现更加便捷,简化医保服务流程,更加适应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
二是实现调整增量到盘活存量的转变。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叠加疫情影响,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国内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同时慢性病和老龄化医疗费用高位增长,仅靠调整“基金增量”,增加财政投入和企业居民缴费难以实现基金收支平衡。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医保战略性购买,盘活“基金存量”。制度化常态化推动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将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纳入集采;优化药品目录动态管理机制让群众更快享受到医药技术进步成果;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三是实现粗放发展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发展要注重实效。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是要将重点转变到精细化管理上来。精细化管理是打通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向管理要效益,在制定细则推动政策上要落地,在优化管理服务上要创新,在运行管理上要实效。更加细心地从群众的痛点和难点、管理的堵点和盲点、数据的疑点等处入手,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在贯彻落实、管理服务上试点创新,完善医保基金运行评价和绩效考核,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开拓创新地提高医保管理绩效,通过智能创新与传统方式并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