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聂文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8页)以革命起家的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救国为民的革命性格。这种性格一经与中国共产党人视死如归、顽强拼搏、忘我奉献、不懈奋斗的实践相结合,便孕育生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其中,有一些集中生成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女排精神、兵团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等。这些精神因特殊使命而创生,因特立人群而生长,因此也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核,具体可以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开拓创新、勇于登攀的担当精神。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国家所怀有的共同情怀和政治情愫。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虽有着不同形式的存在和展现,但一直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和时代品质的最强音。曾经,无数英雄志士在爱国主义的指引下,怀抱济世安民的理想上下求索,从容适变;后来,中国共产党秉承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以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百姓脱离苦海为己任,赴汤蹈火,热血征战;如今,伴随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各行各业的人们以崇高的爱国信仰慷慨以赴,使爱国主义与国家富强得以良性互动,从而生成了既保留传统爱国基因又增添时代爱国特色的爱国精神。
热爱祖国,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情感必然。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广大从业者们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把个人志向与民族独立、把个人价值与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始终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伟大的“两弹一星”事业中。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科研条件和优厚生活待遇,带着“回国不需要理由”的决然回到祖国怀抱的著名科学家们,用报效祖国的坚定行动彰显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崇高境界。这其中,有一些人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王淦昌、朱光亚等,但还有一些人的名字却是少有人知。例如,“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在原子弹研制的过程中需要隐姓埋名,彭桓武便给自己起名为“无颜”。作为彭桓武的挚友,钱三强多次说,彭桓武就是因为以这个名字默默无闻地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作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科学家外,还有无数甘当幕后英雄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他们用自己的热血甚至生命谱写出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他们不愧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楷模。
为国争光,是中华民族傲然向前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刚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中国的综合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难免会使一些人在精神上产生失落或彷徨。这时候,女排姑娘站了出来。1981年,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场上,中国队对阵日本队。在决胜局13∶14落后的危急时刻,主教练袁伟民请求暂停,这时候他告诉姑娘们的不是接下来要怎么打,而是这时候要怎么想。他说:“我只要你们想一件事,看看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比赛!要知道,你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听到这句话,女排姑娘们仿佛看到了场下亿万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中国人的焦急期待,又仿佛听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激情呐喊。一腔腔爱国热血喷涌而出便是豪情壮志,一个个坚定眼神交融激荡化作磅礴力量。即便是在14∶15落后的尖峰时刻,女排姑娘们依然沉着战斗,最终,随着郎平一记重扣,中国队以17∶15取得决胜局的胜利。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此诞生。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沸腾,掀起了一阵阵“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浪潮,而世界也已然看到了中国人蓬勃燃烧的爱国激情和中华民族昂首向前的巨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革命实践中秉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演说中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页)于是,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艰难险阻,使中国共产党人吃苦耐劳的品格得以极大地锻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开始由现代革命性向当代建设性转型。对此,宋庆龄说:“现在这些久经考验的祖国儿女已把他们的心力转向掌握技术和学会管理,他们以同样的不可屈服的精神与毅力,对待新的工作。”(《宋庆龄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35页)可以看出,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传统自强精神又融入了具有鲜明使命意识的锐意进取因子。
自力更生,是自强进取的立足基点。自力更生,是创业原则,更是创业底气,是新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伟大跨越的经验总结。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历程中,中国始终坚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足点。但是,自力更生不是拒绝外援。众所周知,中国原子能事业的起步曾得到苏联的核技术援助,然而正如钱三强在1956年8月所说:“我们不能并且也不应该长期地依靠兄弟国家,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在兄弟国家大力帮助的基础上独立地向前发展,建立自己独立的科学技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设计工作、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的研究力量的培养。不然的话,我们将永远走在工业先进国家的后面,除了模仿制造以外,不能提出新的设计,更不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钱三强在八大会议发言草稿》,中国科学院档案,卷号0087)所以,自力更生也不是依赖外援。只有在将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处理原子能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关系,如建设规模与国力可能的关系、干与学的关系、学习与创新的关系等。事实上,也正是因为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足点,当1960年8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全部在华核专家时,中国原子弹的研制才能迅速转移到完全独立自主的轨道上。最终,中国不仅顺利克服了苏联毁约停援带来的诸多困难,而且积极调动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的力量集中攻关会战原子弹研制,实现了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原子弹技术的任务。
艰苦奋斗,是自强进取的重要法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这就特别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959年9月26日,随着一股工业油流从松辽盆地北部的“松基3井”喷涌而出,大庆油田正式诞生,但此时此刻的中国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贫油国家。即便在大庆油田诞生之后还有人说,大庆油田原油又黏又稠,只有搬到赤道才能开采,离开外国人的帮助,中国人根本就无力开发这样大的油田。然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志气如铁、气贯长虹,他们不服输、不信邪,“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大庆铁人们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克服环境、气候、地质、饥荒等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仅用一年零三个月就从打出第一口井喷油发展到探明长垣面积,并且只用3年时间就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中国石油基本自给,这比美国拿下相同类型的东德克萨斯油田的时间整整少了6年。大庆石油人之所以能取得这一令世人惊叹的成就,得益于他们在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中锻造形成的“六个传家宝”: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修旧利废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正是这“六个传家宝”,铸就了大庆石油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鲜明精神标识。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在革命时期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斗志,在建设时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在改革时期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坚定。虽然面对不同的使命有不同的勇气,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精神内核是同一的。只要胸怀理想、信念坚定,就一定能够在艰难险阻面前顽强拼搏、勇往直前,也一定能够在困难挫折面前永不言败、愈挫愈勇。
顽强拼搏,是用血性创造出的奇迹。顽强拼搏为我们战胜困难、克敌制胜注入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竞技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更是精神意志的强势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回望历史,中国女排的每一次夺冠之旅,都是用血性创造出来的奇迹。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2016年,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上演了一场绝地逆转的奇迹。那一次,中国队在小组赛中遭遇滑铁卢,仅以2胜3负小组第四勉强搭上八强末班车。在1/4决赛中,中国队又遇到东道主、北京和伦敦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明知对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女排仍然有一种执念和一份顽强:“哪怕我19∶24落后还剩1分,都要竭尽全力争取这1分。”就这样,她们一分一分咬牙顶,一球一球顽强拼,最终力挫巴西,成功晋级。决赛场上,面对强敌塞尔维亚,女排姑娘豪气不减、顽强依旧,在首局失利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状态,连拼三局击败对手,夺取了此次奥运会的冠军。12年后,中国女排重新站在奥运会的世界之巅。这枚金牌是这一路坎坷最好的见证,也是女排姑娘一路顽强拼搏的最美壮歌。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境遇多么悲壮,中国女排总会顽强奋斗,永远保持向上向强的拼搏姿态。这恰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永不言败,是用坚毅书写的荣光。人生的荣光,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永不言败、屡仆屡起。永不言败,体现了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坚持与刚毅。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正式拉开。然而人们未必知道,在此次任务前,也有过多次失利。失利、挫败对于航天人来说并不陌生,也并不可怕。2017年7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研发团队经过100余天的故障排查与180余天的试验验证,找到失利原因,对发动机从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2018年11月,改进后的发动机在长程试车过程中出现问题,研制团队再次进行改进。2019年4月,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发动机又出现异常,研制团队又对发动机结构再次进行改进……对于航天人来讲,越是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就越是他们最团结、最顽强、最忘我地向成功奋进的时候。无论输赢,从不言败,不畏沉浮,信念不改。航天人坚信:“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而这“一点点”的背后,是一种无惧挫折、直面失败的斗争精神。这种愈挫愈勇的坚定,这种从不低头的坚韧,铸就了几代航天人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所以,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亿万国人的,不光是山巅停留的力量,更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在谷底时向山巅冲锋的壮志决心。
担当,是中国精神在革命斗争中呼啸燎原的星星之火。为改变国家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紧握马克思主义这把有力武器并使之中国化,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从此,在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斗争实践中,中国人民精神焕发,斗志昂扬。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带来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跃进。”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得以时代性的丰富。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大无畏的革命胆略,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否定了“两个凡是”,积极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思想大解放的前提下,中国开启了改变命运的改革开放。此后,敢于担当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着鲜明体现,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之下,开拓创新、勇于登攀便成为敢于担当的时代标签。
开拓创新,是求新求变的事业担当。开拓与创新相伴而立。开荒创业尤其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求新求变,但所谓求新求变,也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想象,也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而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前提下的解放思想、创新创造。回望新疆建设兵团的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其与生俱来的独创秉性,便也赋予了兵团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和建设经验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兵团人科学求新,智慧求变,以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为兵团的首次创业书写了荒原变绿洲的巨大成就。例如,1953年,兵团创业者们首次在玛纳斯河垦区试种棉花并获得成功,通过“勇敢地试,大胆地闯”,兵团人打破了北纬42度以北为“植棉禁区”的传统观念。此后,也正是凭着开拓进取精神,兵团人又在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创业中强化担当作为,创造了兵团建设独创独有的新发展道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一代兵团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把握根本体制不能变和适应市场必须变的关系,在正确处理兵团与地方、屯垦与维稳戍边、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机制等一系列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兵团特殊体制优势、现代化大农业生产优势三者有机融合的建设新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此后,兵团建设一片欣欣向荣:国有经济一统兵团的格局被打破,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格局,一批跨地域、跨所有制、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陆续涌现。
勇于登攀,是砥砺奋进的国家担当。伟大的事业创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同时,也凸显了科学家们独特的精神禀赋,这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从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到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从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到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从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到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所有一切砥砺奋进的勇毅担当,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登攀。科技强,则国家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所以,正如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所指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带着以国家事业为重的体悟,带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在这里,勇于攀登不仅是勇敢者的事业,更是执着人的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正是弘扬了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那些建设科技强国的排头兵们才成为彪炳史册的伟大担当者。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条件在于中国人民的努力和奋斗。特殊的使命造就特别的人生,特别的人生照亮特别的精神。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力量,这种力量潜移默化而无处不在。作为文化根基,它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为一种目标导向,它能够指引民族前行;作为一种动力激励,它能够激发人民团结奋斗,投身发展大业,创造人间奇迹。因此,在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的历史关头,更加需要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爱国、自强、斗争、担当的精神内核,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汇聚更加磅礴、更加强劲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