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娇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3)
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如果一个民族的成员都愿意承认自己是这个民族的一员,都愿意团结在一起,那么国家治理的问题就会容易得多。“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204。在现代大国关心的国家治理制度中,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基本是同义语。在民族意义上的民族凝聚力虽然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甚至社会意义,但是在国家治理意义上的民族凝聚力的概念在大国中早已形成。例如:美利坚民族、法兰西民族、俄罗斯民族,等等。因此,民族凝聚力在国家团结和国家治理中,已经赢得了自己独立的现代含义。
民族凝聚力,原意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范围内生活的特定人群愿意承认自己为该民族一员的那种力量,其实质是国家身份认同问题。在现代,民族凝聚力的概念,必然与共同地域、共同政治制度和共同社会核心价值方面的共同认识紧密联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指的就是在中国国家范围内所有民族的总称[2]1。“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力量”[3]1。这种力量说明一个国家如何能够聚集一定人群为国民的内在理由,也说明了这些人为什么愿意承认自己是这个民族和国家一员的因缘根据。
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民族凝聚力虽然已经不再局限于“民族问题”的范畴[3]11,但是,在现代国家治理的意义下,如何推进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推动民族凝聚力的建设,还需要思考和明确一些基本问题。本文试图强调,民族凝聚力是一个以较好的生存条件为基础性内容的文化概念,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时代特征的历史概念,也是一个需要在社会竞争中努力增强自身吸引力的实践概念。因此,正确认识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概念,对于在“共同语言”“共同文化”等要素[4]4-7的基础上,培育和增强中华民族或者中国国家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或者中国国家对自己的全部成员和对外族外国的吸引力,都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在说明和理解民族凝聚力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虽然有观点指出,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内在力量”[3]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5]107-112,甚至使用吸引力、向心力、聚合力、亲和力、对外影响力(或张力)等概念来说明民族凝聚力[3]13-15,但是,在理解和研究民族凝聚力时,仅仅说明这个概念的精神属性,而忽视或者没有给予物质性内容应有的地位,这值得深入研究。
首先,仅仅从精神层面说明民族凝聚力,并没有完整地反映民族凝聚力的文化本质属性。目前,学术界虽然有人主张文化是精神活动的产品,但是,即使这种观点,在具体文化内容上,也不否认文化当然包含特定族群的历史、地理、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等物质性内容。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文化虽然有哲学、文学、科学等精神部分,但更需要作为精神反映对象的社会物质生存条件。只有使用完整的文化属性,才能完整表现民族凝聚力。
其次,缺乏物质性内容,仅仅强调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属性部分,必然导致民族凝聚力表现形式的贫乏。精神活动的产品,主要指语言。虽然语言及各种载体形式,例如文章和著作,甚至还有音乐、舞蹈和宗教这些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事实上,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还要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技术、工具、艺术、仪式、烹饪、住所,甚至衣服、饰品等各种物理性的表达方式,目前都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公认的重要表现形式了。
第三,在现代的研究中,虽然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民族凝聚力,比如从物质、精神或者制度方面分别说明民族凝聚力的不同属性,但是,这种分别说明不应当损害民族凝聚力的整体概念。在缺乏完整的整体概念状态下,就容易使得民族凝聚力本来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之间当然具有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被简单地加以分割。这种状况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完整说明不利,对具体实际构建工作更是非常不利。缺乏物质内容,不仅容易导致民族凝聚力的虚化和不易掌握,也容易造成对民族凝聚力各个部分的说明和构建出现各行其是或者顾此失彼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民族凝聚力的建立、形成与增强,归根到底,是由这个民族所依赖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强大的国家、优秀的文化、勤劳勇敢的人民,是民族凝聚力强大的底气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6]4-12因此,认识并承认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属性,对于建构、壮大民族凝聚力,并使与民族凝聚力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构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是非常关键的。
客观地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性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稳定地、安全地、制度性地享有比其他族群更好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核心部分。这个部分,也为爱国主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从本质上说,一个族群成员对这个族群的向心力,是与热爱这个特定地域、特定生活环境以及由特定生活方式即文化组成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分不开的。当他们认识到,只有在这个环境中才能生活,并且,只有在这里才能生活得更好时,才会对这个族群产生依恋感。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7]19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7]357只有把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才能正确理解民族凝聚力的意义。
第二,不断地追求并获得更美好的生活条件,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维系和不断增强的物质基础。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猿从树上到地上变成人的过程,还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融合兼并的争斗过程,对优秀文化、优秀产品、更吸引人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刺激着人类生产能力的产生与提高,反映着人类的本性。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使自己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以及以其为基础产生的精神生活,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今天的综合国力竞争,是在特定范围内的全体人民能够处于更好的生活状态之中的国家能力的竞争。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精神建设只能置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民族的意志,正如个人的意志一样,不能超越理性的规律。”[8]7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139-140不过,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具有危害其他民族的属性,无论是中国古代“天下大同”的理想,还是今天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都是把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10]的状态,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注入了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动力。
第三,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尽艰辛发展出来的较好生存环境中孕育和培养起来的。地理因素是孕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首要因素。[2]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经过千百年的努力,汉、蒙、藏、回等五十六个民族终于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终于在东亚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以非机械为动力可以方便到达的区域,大致在大漠以南、高原以下、大海以内和瘴气以北的广袤土地上或者“四海之内”的大一统天下中[4]18,造就了工业文明之前非常灿烂的人类文明和特别宜居的生活之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如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历法算术、礼乐文化、四大发明、佳酿美肴等,都是在不断改善不断追求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近现代以前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的文明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文明中心。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非常成熟的人类文明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以较好的生存条件为基础来思考和发展民族凝聚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以下两方面明显的好处。
1. 实践的好处
在激发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工作中,以较好的生存条件为基础说明民族凝聚力,可以比较容易通过回忆、对比、展示、反思等手段,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创造。人民群众如果不可能得到更好的生存条件,必然或者只能另外寻找生存之地和生存之道。这是符合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一般规律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创造出了日益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理论的好处
没有现实的美好生活基础,没有对未来美好生活实现的可能性,单纯的精神图景是无法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追求美好生活,是革命最本源的合理性之所在。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9]421马克思揭示的原理,即革命的结果如果不能“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这样的革命不仅不能算成功,且是否会成功都会成为一个问题了。从根本上说,宗教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区别,尤其是与国家意义上的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不同,在于是否以物质性的较好生存条件为根据。宗教也有强大的凝聚力,也是以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为基础的,但宗教不具有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可能性。宗教所描绘的美好生活,是一种海市蜃楼一样的图景,是虚幻缥缈的。因此,宗教的凝聚力是利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并不具有动员人们去实现美好生活的能力,也不是以实现这种美好生活作为目的的。
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有着长远战略意义的概念。把民族凝聚力放在较好的生活方式基础上进行思考,可以大大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例如,从宏观上看,民族凝聚力与先进的生产方式不是同一概念,但更好的生活方式只能由先进的生产方式才能支持。先进生产力支持了美好生活方式的产生,美好生活方式孕育与培养了(国家)民族凝聚力。另外,从微观上看,较好的生活方式也为个人的努力奋斗提供了动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1]
文化,是一个包含物质条件的概念。精神,虽然不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本身,但如果不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以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不仅客观反映了在中国悠久历史文明中形成的强大聚合力和吸引力,而且在精神上形成稳定持久的自豪感和成熟厚重的文化感召力。
历史证明,民族凝聚力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在历史的持续发展中得以延续。在从历史角度对民族凝聚力进行说明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虽然有观点正确地指出,民族凝聚力具有传统的属性,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清楚地说明民族凝聚力的内容是不变的还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明确这个问题,对于理解尤其是发展民族凝聚力,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族凝聚力在历史中产生而具有传统性。但是,如果主张民族凝聚力内容不变,那么民族凝聚力的概念就可以等同于传统文化的概念。在这种内容不变的民族凝聚力语境下,主张和弘扬的似乎就仅仅应当是所谓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民族凝聚力增添新内容的各种努力,就容易被看成是离经叛道甚至是数典忘祖的。这种文化的本土化或者纯净化观点的错误根源,从学术上说,来自于概念的错误。
传统文化,以及所谓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需要收集、整理、保护和发扬。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自己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无不珍爱有加。传统文化说明了民族凝聚力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的根据,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然而社会发展、世界变化和时代进步,使得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使用过去的传统的(也就是旧的)文化,来吸引新时代的人心。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更不可能仅仅使用旧的(传统的)文化来吸引他们,使他们不去关注外部丰富多彩的世界。
从历史上看,民族凝聚力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带有特定时代的特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凝聚力的一些特征得以维持,一些特征可能消失,这些特征或者时代烙印的维持和消失,都反映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激烈的表现可以在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反映出来。在中国历史中,特别明显的就是关于辫子的例子。在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为了收拢人心,增强社会民众对新朝廷的归附力,采取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极端手段,用是否留辫子来表示社会成员对清朝政权的忠诚。然后,在清末反抗清朝统治的社会运动中,剪辫子就成为一种颇为重要的行动,以表示与清王朝的决裂。一条辫子的留剃,已然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朝代凝聚力的聚散趋势。
平缓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体现出来。在这个方面,庆祝民族节日和遵守风俗礼节是很好的例子。今天,热热闹闹地庆新年,“恭喜发财”贺新春,不仅是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阖家团圆的时刻,甚至也已经成为各国政要庆贺中国新春佳节的固定节目了。类似的情况,在美利坚民族的感恩节,穆斯林民族的开斋节,犹太民族的逾越节中,都可以见到。在这些节日中,那些表现本民族美好生活的固定节目,特别是食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春节的饺子、美国感恩节的烤火鸡、穆斯林开斋节的清真食品和犹太逾越节的无酵饼,虽然都是必需的,但是,在各地各家的餐桌上,岁岁年年的表现都会有所不同。
民族凝聚力的内容具有历史的特点,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具有时代特点,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旧的束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绳索和羁绊被摆脱了,国家和民族展示出来的新面貌则令全体成员甚至全世界都耳目一新。民族凝聚力新的时代内容,成为民族新的凝聚力的重要部分。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由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先锋兴起的运动,初衷是期望“公理战胜强权”,期望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能够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反对巴黎和会决定把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场运动就是在民族危难之时,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全面觉醒,看清了帝国主义的强盗嘴脸,看清了封建主义的腐败无能,在运动中激发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最终,在全国人民广泛的游行示威、罢课、罢工和罢市斗争的支持下,取得了罢免卖国贼,促使拒签巴黎合约的胜利。五四运动孕育出来的以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12]3为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增添了浩气长存的时代特征。在我国,中华民族的先辈们虽然创建了优秀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封建制度,在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使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都遭受重创。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科学技术尤其是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事业,使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再次获得前所未有的增强,从而铭刻了百年以来最好的时代表现。
民族凝聚力的历史特点说明,民族凝聚力必须总是处在发展进步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民族凝聚力在与过去动荡的时代,以及其他民族(国家)相比较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种比较安宁、富裕或者优越的地位之上。这样的民族凝聚力才能发挥应有的团结全体成员、聚集民族力量的作用。在与过去不同的时代中,进行这种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和动员,当然必须使用与过去不同的手段,也必然会产生与过去不同的新的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丰富和创新,一定伴随着成功的国家治理方式。
不过,民族凝聚力的时代特征,不是对传统内容的完全抛弃。传统内容中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新时代民族凝聚力所整合而成为支持新时代内容的组成部分。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凝结出的爱国主义,早已转化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1-2的伟大力量。中国古代“天下大同”以及“和文化”中体现的民族智慧,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中赢得了新的表现。
民族凝聚力的内容,必然经历历史的检验。传统内容中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部分,会受到冷落。这些内容是否消亡,取决于其在社会中是否能够获得发扬光大的机会。在这个方面,生活习俗的演变是很典型的。例如,放爆竹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过年传统民间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寄托着多少中国人纳福迎春的美好心愿。但是在现代,由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禁止放鞭炮甚至已经成为法律的规定。另外,我国的儒家文化,在我国近代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中虽然受到多次猛烈的冲击,但是在全世界却得到持续不断的关注。在社会安定的时期,儒学研究甚至很容易成为显学。民族凝聚力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究竟能否长久乃至永远发挥作用,最终取决于其对民族生存与繁衍的意义。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只有对中华民族争取较好生存条件具有长久意义的内容,才能成为民族凝聚力长久存在的内容。
在培育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对民族凝聚力采用静止的观点来观察,是不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培育与进一步塑造的。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概念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来自于历史积累、历史选择和历史命运。在民族凝聚力中记录下来的民族生存密码,需要民族的后人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和妥善继承。忽视、轻视和藐视这一笔民族文化遗产,是目光短浅和没有出息的。盲目贬低自己的民族成就,盲目羡慕其他民族的成就,也是危险的。对于民族凝聚力,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当下人民的实践,是民族的实践,也是历史的实践。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赢来了空前有利的民族复兴时刻,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百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新追求,国家对人民的美好生活有新蓝图,新的更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在全体人民的努力中形成。认识并且运用好新的民族凝聚力,是今天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理论的概念还是实践的概念?明确这个问题,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培育、树立以及有效地发挥作用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观点指出,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的力量[3]13。这个观点在不把文化理解为纯粹的精神概念的前提下,虽然是正确的,但如果没有指出民族凝聚力的实践属性,仍然没有完整地说明这个概念的重要方面。不完整的概念,对于澄清、维持和发展民族凝聚力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来说,存在着基础理论上的隐患。
比较清楚的是,不明确民族凝聚力的实践属性,就容易出现厚古薄今的问题,难以自觉树立今天的实践也是在建构民族凝聚力的意识。另外,不明确民族凝聚力的实践属性,容易认为民族凝聚力只能是在历史过程中被动地形成的。从实践的角度看,很容易明白民族在历史主动性上的态度,不仅决定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而且决定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如何创造新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什么样的民族凝聚力等问题。也就是说,能够明确民族凝聚力的时代特征。
特别重要的是,不明确民族凝聚力的实践属性,就无法看到人民领袖和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更不容易摆正民众和领导者的关系,也无法正确理解和发挥民族凝聚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领袖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我们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内在包涵着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9]502。时代和实践是人民的时代和实践,在这样的时代和实践中,每一个优秀的富有勃勃生机的民族,都会产生出自己的人民领袖和杰出人物。这些人,既是时代和实践的引领者,又是时代和实践的参加者,更是时代和实践的代表者。人民领袖和杰出人物,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一个民族没有自己有代表性的人民领袖和杰出人物,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就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形成。
在认识和培养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实践品格,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民族凝聚力的实践属性,应当注意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民族凝聚力在和平时期的实践,是以深沉而平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激烈的抗争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平稳的发展才是每日的主题。在这个时期,外族的威胁不是严重的问题,人民没有现实的生存危机,全国全民族都在“好好过日子”,“和平养无限天机”的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一个民族最深厚的创造力,就是在这个时期这种状态下,在不经意中,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迸发出来的。在和平时期,民族凝聚力甚至很少被有意识地强调,但是,却每时每刻都在创造之中。古代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等时代,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不仅形成了内部强大的凝聚力,而且也对外族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
民族凝聚力在危机时刻的表现,经常是激昂高亢的,并且经常表现为决死一拼的呐喊。法国大革命时期诞生并最终成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的“马赛曲”,中国在民族危亡时刻诞生并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民族凝聚力在危机时刻的典型表现。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都是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必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才能拯救民族,拯救自己。这既是民族凝聚力最原本属性的迸发,也是民族凝聚力最激动人心的号召。民族凝聚力在这个时刻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爱国主义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发挥着强大的民族动员能力。不过,危机时刻的民族凝聚力,也可能以冷静平缓甚至滑稽幽默的方式发出号召。前者如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讲述了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区一所乡村小学在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的情景,展现了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深切的思念,成为世界爱国主义文学中令人过目难忘的优秀作品。后者如美国著名演员卓别林创作的电影《大独裁者》,滑稽辛辣地讽刺了一个残酷屠杀犹太人、妄想统治全世界的纳粹法西斯头子,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在文化、历史和艺术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也成为几百年来在民族存亡关头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的重要鼓舞力量。
民族凝聚力在民族复兴时期的表现,在今天是特别值得专门研究的。在这个时期中,国家和民族摆脱了民族危机、恢复了民族元气,开始了新的伟大事业。国家和民族的新发展已经开始,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处于积极向上的发展通道之中。这个时期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特别生机勃勃的特点。到处都存在着发展机会,到处都面临着挑战。这个时代的民族复兴,急迫地需要新办法、新力量和新支持,因此,集聚全民族的力量成为整个民族复兴成败的关键。在这个时期,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意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1]。民族复兴不仅有机遇,而且有挑战;不仅有积极的民心士气,而且有消极的矛盾风险,乃至分裂性的威胁。因此,这个时期的民族凝聚力的构建,可能处于比较复杂的状态中。一方面,创新会提出代替原有做法的新方案,这就可能需要改革民族传统中的某些部分;另一方面,改革创新的效果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表现出来,从而使得民族共识可能会一时难以达成。好在时势比人强。新的创新自然有其自身必然的生命力。符合民族发展的新的创新,一定能够应运而生,一定能够成功。在这个创新、考验和成功的过程中,新的民族凝聚力得到孕育和确立,并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成就的支持下成为整个民族凝聚力中新的组成部分了。
从实践的角度看民族凝聚力,就必须重视人民领袖的作用。在实践民族凝聚力的意义下,人民领袖和杰出人物可以是同义语,指的就是民族运动在各个方面的领导人和代表人。在民族凝聚力以物质生存条件为基础的文化概念和不断丰富时代特征的历史概念中,民族凝聚力成为一股需要各方面民族成就的支撑才能树立起来的力量。
在人民领袖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人民领袖,是民族中的“关键少数”。他们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不仅对民族进步的成败和民族发展的兴衰荣辱,而且在特定时期以及更长时期中,对人民所产生的团结力和吸引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和民族的政治领导者,通常都会组成政治性团体,这就是政党。政党必须为民族运动提出符合时代要求和民族利益的纲领、路线,制定策略、计划,组织实施战略、战术。政党对民族发展的顶层设计,对民族命运关系极大,对民族成就关系极大,也就是说,对于民族凝聚力的最终形成和发扬,关系极大。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凝聚团结全体中国人民,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建设的进行,中国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文化、文明成就方面的代表性人物,也属于杰出人物的范畴。这些民族的杰出人物,由于在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使自己在民族中获得受人尊敬的地位,而且使整个民族在世界上获得受人尊敬的地位。国家给他们的奖章、荣誉,是对他们成就和地位的肯定。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在世间流传,是民族和社会对他们贡献的肯定。古今中外灿若群星的卓越思想家、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和科学家,是各个民族的优秀代表。在现代社会中,应当列入杰出人物之列的还有体育界的世界冠军,享有大国工匠美誉的高级技工。体育健儿在世界体育赛场上比拼“更高、更快、更强”的竞争中,勇夺金牌的拼搏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大国工匠精美绝伦的产品,标志着一个民族在特定专业领域中可能获得的最高成就。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不仅提供着模范的民族英雄的具体形象,而且形成了民族凝聚力的专业人才基础。当然,这些杰出人物及其成就,是否最终能够在整个民族凝聚力中占据长久长存的一席之地,取决于他们的贡献和成就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不过,他们做出的贡献,无论如何都能够给民族凝聚力带来新内容、呈现出新特点。
在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之中。国家也日益重视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在国际上,以身份认同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方兴未艾。因此,我国在民族凝聚力问题上的研究,首先存在着理清概念的问题,虽然借助具体民族问题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问题,在学术上是可以考虑的,但是,把“中华民族”的概念混同于某个具体民族的概念,甚至混同于汉族的概念,在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时都是不恰当的。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作为基本概念存在的,只能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的大概念,只能是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问题。
在中华民族和中国国家认同的问题上,首先必须承认,民族凝聚力是有着实实在在物质基础的一种吸引力量。坚持这种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利于保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能够沿着正确的思路发展,保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成果能够比较顺利地在实践中发挥实际的作用。其次,必须充分认识到,民族凝聚力是一种需要与时俱进甚至是在竞争中不断发展的吸引力量。坚持这种辩证的观点,才能使民族凝聚力的研究不会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迷失自己,有利于做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国家和民族的根,在现实的波涛中找到安定国家和民族的锚。第三,必须坚定地坚持,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在强有力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的吸引力量。坚持这种实践的观点,对于正确认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对于认识民族凝聚力的发展重点,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