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格监管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2021-11-29 13:45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护地管控环境保护

连 兵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和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强调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夯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坚持系统思维,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健全生态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的法治警戒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生态环境立法加快推进,现已形成包括“法律—党内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国际公约”7个层级、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但仍存在重“环保”、轻“生态”,重末端治理、轻源头保护的问题。建议在国家层面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加快生物安全、污染防治、矿产、草原、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方面的立法修法进程。在省市层面,聚焦区域资源环境禀赋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研制体现地方特色、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标准,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决策全过程,定战略、出政策、上项目必须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二、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守住生态保护职责边界线

一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制定督察工作实施细则,定期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和“回头看”,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察。二是实行生态环境监管综合执法。深入推行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信息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执法队伍之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深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执法与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的深度融合,提升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效能。加快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监测预警、信息处理等综合能力,为生态环境监管提供基础保障。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案件审查等配套制度,依托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开展损害鉴定评估,依法依规追究赔偿责任。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严肃责任追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者收益。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评价。成立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定期研究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整合各类生态要素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考核方法、流程和措施,进一步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强化联防联控,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区、资源开发利用集中区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以及财政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国土空间分区管控,守住生态系统功能保障基线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并严守“三区三线”,将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实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完善生态空间转换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的用途调整监管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等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管控,严防无序挤占和破坏生态空间。二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管理机构,理顺跨地区、跨部门管理体制,整合归并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问题,合理划定各级各类保护地范围,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考核。三是统筹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大力推进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损毁土地治理复垦。严格天然草原禁牧封育,持续推进“三化”草原治理,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加强北方防沙带治理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四是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合理划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管控单元,制定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将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推进生态环境监管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逐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守住生态系统功能保障的基线。

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倒排三个五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巩固“十三五”工作成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深化创新驱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严格落实产业发展、节能降耗、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等约束性政策,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优化调整。促进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和升级改造,加速化解和淘汰低效和落后产能,从源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多目标协同优化,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协同监管。以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为关键,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分区管控体系,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以强化风险管控为抓手,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紧扣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融合增效,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守住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猜你喜欢
保护地管控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我国自然保护地法立法体系的构建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施工现场的信息技术与成本管控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