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现代阅读特征研究

2021-11-29 13:06张警予
关键词:传播学纸质图书

张警予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现代阅读特征研究

张警予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上海 201701)

阅读不仅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现代阅读特征,对其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通过分析阅读现状,倡导立体化阅读,从价值和科学性上探索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新的突破点,寻求阅读背后的人才培养路径,从而坚定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

现代阅读;阅读特征;新闻传播专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阅读,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自2012年起,全民阅读连续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了扶持文化发展、促进文化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努力倡导及推广全民阅读,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1]。阅读作为一种间接的学习实践,蕴含着求索真理的印记。建设书香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必要场所。以新文科的视域和定位,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情况调查,旨在了解其阅读现状及特征,有针对性地培养新闻传播学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成为党和国家宣传工作的主力军;同时,从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出发,也为新闻传播学建设寻找新的增长点。

为了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现代阅读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4月1日—2021年4月30日,对三所上海市属普通本科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在校学生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围绕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阅读与专业发展、自主阅读与指定阅读、知识性阅读与素养性阅读、阅读水平与个人成长等五大方面进行设计,回收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10份。

一、现代阅读现状

透视出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现代阅读调研的热切关注与支持,说明本次调查的问题导向靶向精准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显示:女生为301人,占比73.41%;男生109人,占比26.59%。其中,一年级学生109人,占比26.59%;二年级学生70人,占比17.07%;三年级学生90人,占比21.95%;四年级学生101人,占比24.63%;硕士研究生41人,占比近10%;调查对象均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透视三个学校学生的参与状况,可见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关注现代阅读更多的是关心新闻传播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新媒体的未来的走势。

(二)阅读的各项数量与年级递进成正比,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导向明确

调查表明,96%的受访学生已养成每日阅读的好习惯。410名受访学生中人均阅读量为18本,7本以下的5%,8本至10本的7%,10本至15本的20%,15本以上的65%,20本以上的3%。从调研结果的阅读数量看,从本科大一学生到硕士研究生按照年级递升,阅读量呈递增的状态。在不同年级群体中,年级越高图书阅读量越高,其中硕士研究生群体以25本高居首位。

近90%的受访学生每天阅读超过4小时,近60%的受访学生能够自己安排固定时间阅读,40%的受访学生是自由安排读书时间;从年级分布上看,年级越高,阅读量越大,阅读时间越长。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学业发展不可或缺。90%的受访学生认为阅读助力专业发展,助力完成学业;72%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升文化底蕴和涵养气质;84%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综合素质;92%的学生认为可以令精神生活更加丰富;67%的学生认为可以排解忧虑。

从整体看,受访学生的阅读尤为侧重学业的完成,同时也呈现出阅读偏好的差异性。特别是由于年级、年龄和男女生的性别的不同,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选择方面有所不同。当然,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也很大程度影响着受访者的阅读选择。如就业意向侧重于创业的学生,阅读的内容倾向管理类图书,占比达到30%。

二、相关分析

坚定了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

(一)从学生现代阅读与自身专业发展看,占比较大的是期待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从学生问卷统计的数据看,92.73%的学生认为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矛盾,对学业发展的促进不可或缺;96.84%的学生认为自主阅读相对专业学习,需要有目标的选择;91%的学生认为完成任课教师指定的阅读参考书目比学生自主选择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专业要求且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92%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性阅读与综合素养性阅读相互促进,但专业知识的阅读略低于综合素养性阅读;96%的学生电子阅读量高于传统纸质阅读量。无论是传统纸质阅读量,还是电子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学生的专业性阅读高于娱乐性阅读。

调查显示,从大一到大四直至硕士研究生综合阅读量呈现逐渐提升,大三学生略有所下降;大四和研究生阶段阅读量较高。

可见,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成为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纸质数字载体消费多元共存,引发对新媒体发展的前瞻思考

媒体面临的问题已经超出传统新闻传播学研究范畴,新闻行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已是常态。从调查图书阅读的购买力来看,无论是传统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学生的购买力均有提高,而电子书凭借其获取的便利性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首选。

学生对纸质图书能接受的平均价格为15—20元;专业图书接受的价格明显高于其他类图书的价格。在对纸质图书价格承受能力稳步增强的同时,对单本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远远没有对纸质图书价格的承受力强。电子图书的阅读,在付费方面还不及传统图书,有30.8%的学生只能接受10元以下的电子图书价格。大四学生和硕士研究生购买纸质图书人均4.1本,比大二、大三学生年均购买纸质图书有明显升高。随着年级递升,购买数量和购买力在递增。

在阅读传统纸质书报方面,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为1.7个小时;在阅读电子书报方面,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为3个小时;从新兴媒介来看,人均每天上网接触时间最长,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2.32小时,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1.82小时,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7.94分钟。受访学生表示,手机阅读、上网时长和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比非疫情防控期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三、倡导立体化阅读

从价值和科学性上探索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新的突破点。

(一)从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比例反观新闻传播专业的建设

从调查结果看,电子阅读率超过传统阅读率,纸质和电子阅读相生相长是受访学生阅读的主流。受访学生均认为,在开始阅读电子书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了个人的阅读总量。尽管受访学生在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以电子阅读为主,电子阅读比例远远超过了传统阅读,电子阅读成为阅读新业态。有36%的受访学生在读完电子书后还曾购买过该书籍的纸质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产业的带动力。

有声书阅读是受访学生的一种新的阅读模式,完善或补充了传统阅读的不足。调查表明,新闻传播专业受访学生对有声阅读的热衷度与所学专业关系密切。新兴的有声书以最为完善的方式实现了人类声像的同步传播,开阔了社会最大多数人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眼界,成为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有益补充,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它将和传统阅读、电子阅读一样,成为读者的一种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坚守传统纸质阅读是专业的必需,更要守正创新。传统阅读一直以“内容为王”,优质的内容资源成为其优势。传统出版行业可以采取“内容+需求”“内容+服务”等多种改革模式,从而产生“1+1>2”的效果,实现一种内容、多种产品的开发形式[2]。调查显示,有近30%的受访学生对去实体书店阅读情有独钟。综合阅读环境和内容,对传统阅读模式可以进行更为符合学生需求的革新。对学生需求进行精准把控,通过更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服务,促进传统阅读行业的新发展。努力创新OSMU(One Source Multi Use)模式,是一种内容、多种应用途径的开发形式,可以达到更好的阅读体验效果。

(二)通过学生付费阅读的现状,展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开放

研究表明,受访学生对于付费阅读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强。在对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载体的考察方面,有近96%的受访者选择使用Kindle阅读电子书。对比手机及其他阅读方式,Kindle成为最受学生喜欢的电子书阅读设备。

为了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或者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等原因,近80%的受访学生表示经常购买电子读物,并使用电子书借阅服务,为电子读物不同程度付费。

当代学生的阅读特征逐渐从单一的传统纸质阅读向多样化的电子阅读转型,这就预示着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绝不是简单地提高产量,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出了多少种书,运营了多少公众号,拥有了多大的矩阵。传统阅读行业只有充分了解并发挥自身高品质内容的优势,在与其他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更好地创新优化服务体验,满足用户阅读需求,才能促使自身走在融媒体时代前沿[3]。

以学生为本,重新定位和开发传统图书的内容资源价值。学科相融、文理相长、载体多元,让学生智慧相融,思想更具张力。传统阅读走向电子阅读,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自觉拥抱新媒体的内在要求。由于传统纸质阅读已不能满足受访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体验,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不应该仅仅关注融合形式的本身,而是强化传统媒体和媒体融合后在内容和运营上的战略性的思考[4]。传统阅读产业积极寻求转型,原本以纸质出版为主的业务形态需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开辟出新路径。传统阅读产业亟须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准确定位,利用新媒体特性和传统的内容优势主导地位,强化深入挖掘用户思维,抓住专业读者需求,以多元化方式实现“作者-媒体-渠道-读者”等多方面互动,实现OSMU的联动开发与融合。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生使用什么载体来衡量阅读,而是通过调研数据,深刻思考并致力于引导学生建立“大阅读观”,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学生的心灵在潜心阅读中得到丰盈、成熟和滋养;深刻思考并致力于应对学生传统阅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摒弃在求新求快的学科惯性推动下现代阅读中存在的碎片化、同质化、功利化问题;深刻思考调研数据背后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创新发展与创造性的建设,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读出学科建设之“理”,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读出专业发展之“道”。

面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阅读正在向新媒体领域拓展和聚集,必须致力于引导和促使学生跨学科阅读,探求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之路径,建设特色鲜明、应用性突出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体系。

[1] 李苑. 馥郁书香传万家——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全民阅读成就述评[J/OL]. (2017-09-26) [2021-03-06] http://www.moe.gov.cn/s78/A24/s7670/s7672/201709/t20170929_315722.html.

[2] 胡怡. 论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9-04-01(01).

[3] 纪璇. 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 中国报业,2018 (8): 22.

[4] 段淳林, 吕笑. “大数据+”与IP内容运营及价值分享[J].现代传播, 2017(4): 116.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6.034

G206

B

1674-327X (2021)06-0125-03

2021-07-17

张警予(1990-),女,辽宁锦州人,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付春玲)

猜你喜欢
传播学纸质图书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