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艳,汪亚雄
(1.崇阳县教育局, 湖北 崇阳 437300;2.崇阳县第三小学,湖北 崇阳 437300;3.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话凝聚着缩小教育鸿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百姓期盼,揭示了我国教育的时代使命。基于此,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探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湖北省崇阳县依托“集团化办学”“联校网教”等县级深化改革重点战略改革试点项目,积极开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探索,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潜力,发挥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整体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肇始于1999年浙江杭州求是小学,2004年杭州市政府首次将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上升为办学战略[1],自此之后,这种 “以教育公平为诉求、以均衡优质为目标”的办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得到大力推行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那么,何谓“集团化办学”?其与一般的办学模式相比较又具有哪些不同特点?其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并将向何处发展?
所谓“集团化办学”,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某一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或者名校以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为中心,对区域内两所及以上的学校进行联合,合作确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并且通过教育集团组建的形式实施运作,努力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化共享和利用,在组织管理模式和办学教学模式上获得均衡发展,进而实现各种教育资源在集团内各成员间进行系统重组与优化配置。[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均衡优质是人民对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良好愿望。[3]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人们不再是仅仅满足于“有书读”,而是追求“读好书”。广大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转变,正在推动教育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和均衡教育的转向,从“低质均衡教育”向“优质均衡教育”的转向。[4]“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其中尤以杭州名校集团化的实践为典型代表。
“集团化办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健康、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之所以广受推崇,是因为其具有优于其他办学模式的显著特征:一是通过集团办学的形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并加以固化,进而带动和促进基础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二是集团化办学,有效缓解了“择校难”“择校热”问题,能够实现教育集团和学区内招生范围的相对稳定,在实现就近入学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集团内的各个成员校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流动,有效缓解了择校矛盾;三是构建起集团内各成员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互通机制,强化学校间的优势互补,实现成员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激励。[2]随着“集团化办学”实践的不断推进,相关探索研究也愈亦深入,不少地方“集团化办学”实践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未来发展将主要围绕“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创新区域内集团化办学路径”“加大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力度”“推进名师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在线优质资源共享”[1]等方面展开。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教育定位,提出了两个优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湖北省崇阳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国土面积1 968平方公里,辖8个镇,4个乡,10个社区,186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目前,崇阳县有义务教育学校172所,约81%的学校在农村。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一直饱受“城挤村空”的问题困扰,根本原因在县域内义务段学校城乡、校际办学不均衡,造成城乡、校际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破解这一困局,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湖北省崇阳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从2009年开始大力改革办学体制,取得较好成效。崇阳县在进行“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已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1.实行“1+x联合”模式,放大“名校+”的集团效应
“1+X”模式重在发挥县域内名校的辐射作用,以“名校”为核心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名校”相较于普通学校来说,其往往凭借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教育质量等优势,更容易成为“校园文化积淀丰厚,社会知名度高,为求学者所向往,在校学生及家长有较高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和行业认定度”的学校。[5]以“名校”为依托,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
崇阳县着力将相邻区域内优质学校设为核心校,薄弱学校设为校区,实施“1+X”联校一体化办学。以乡镇中心完小或一个相对优质的完小为核心,统领相邻地域的若干薄弱小学(含初小、教学点)常态联合办学,建立一个集人、财、物、教学、考评、管理于一体的“1+x”办学联合体,联合体内学校优质资源互联共享,实行师资调配、财务结算、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等由核心校一体化统筹运作。目前,全县实施“1+X”联校一体化办学的主体学校共34所,实现一个乡镇办1到2所“大”学校,统筹推进乡镇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均衡。如白霓镇中心小学、堰下小学、歇马山教学点、油市教学点四校组成办学联合体,白霓镇中心小学将三所村级小学纳为自身的一部分,共享师资、财务一体、管理一体、教育教学一体,有效保障了三所村级小学的办学质量,缩小了校际办学差距。
2.采取“以城带乡”模式,创新机制改革新思路
集团化办学其核心价值是追求“优质共生”。[6]要实现集团化办学的价值追寻,就必须推进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的优化与创新。要明确教育集团的“边界”,妥善处理好教育集团自身与各成员校的关系,无论是教育局层面,还是教育集团的主体,应适当放手,不要过分强调主体责任而限制学校的发展空间。
崇阳县采取“城+乡”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打破地域、校际界限,将部分薄弱乡镇初中、城郊小学脱离原管辖体制,设为城区优质中小学的托管分校或校区,组建9大教育集团,着力缩小主分校办学差距,促进一批边远乡镇薄弱初中、城郊学校从门前冷落转为全面复兴,促进农村学生不断回流,全面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
为了让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顺利组建成教育集团,崇阳县通过“查体、输液、健身”三步走方式,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查体”,即城区学校帮助乡镇学校找准学校发展定位,全方位查找存在的瓶颈问题和困难,共同制订集团一体化发展方案;“输液”,即城区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根据乡镇学校需求输送师资、设施设备、先进管理等资源,解决乡镇学校的发展困难和问题,带动乡镇学校发展壮大;“健身”,即城乡学校一体化教育集团发展进入良性轨道后,城区学校继续巩固乡镇学校办学基础,增强乡镇学校自主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县实行“以城带乡”模式集团办学以来,先后有30多所乡镇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如崇阳县大集中学与金塘中学、天城中学与高枧中学在实行“以城带乡”模式集团办学后,校容校貌,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这两所最边远的乡镇薄弱初中,全部从原来的六七十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三百余人规模,学校自主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3.采取“同城融合”模式,构建城乡互助共同体
集团化办学既不是强制性行政命令下的“硬性捆绑”,也不是貌合神离的“拼凑嫁接”,而是必须基于成员学校的共同利益、共同愿景和共同发展目标,基于成员学校共同认可的管理方式、校园文化等。[7]学校集团化办学,应该是基于共同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组建城乡结对的互助共同体,才能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崇阳县以城区优质学校为主校,将城郊薄弱学校设为其分校或校区,通过“移植、融合、蜕变”三步走,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移植”,即主校向分校积极输入资金、师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模式、校园文化等资源,促进分校全方位快速成长;“融合”,即薄弱学校积极学习融合名优学校办学优势,积极提升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实现主校与分校融合;“蝶变”,即薄弱学校在办学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后脱离主校孵化器,开始分体办学,独立发展。
崇阳县实验小学与第五小学、第二小学与第六小学,通过结对组建互助共同体,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如原来第五小学只有23人,第六小学只有38人,在实行“同城融合”模式集团办学后,全部实现分体办学,独立发展。第五小学现在已发展到1 400多人的规模,第六小学也发展到1 200余人的规模,两校校园面貌、办学条件、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方位提升,实现从奄奄一息到朝气蓬勃的巨大转变。
4.采取“校+网”“点+面”模式,实现城乡教育联动发展
一方面,通过创新推行“联校网教”,推动城乡教育联动发展。崇阳县成立网教协同中心,配置二十名专业教师,建成14个主讲教室+47个听课教室的网络教学平台,依托网络技术,将县内教学点联为一体,开展远程专递教学,解决部分专业教师不足、教学点开课不足的难题。目前,全县47个教学点的音乐、美术课程全部开齐开足。先后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6次被特邀到全国“教育厅局长专题培训班”作典型经验交流,并被教育部推荐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国王奖”。通过“联校网教”有效促进了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提升,增强了教学点的吸附力,有力促进了生源回流。我县2019年从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回流3 200余人,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也得到缓解。
另一方面,通过“点面结合”,推动城乡教育联动发展。在全县选取8个自然风景较好的乡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组成集团化办学共同体,打造成为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教学基地,面向全县学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教育、感恩教育、劳动实践等各类社会综合实践教育。目前,已完成8个基地选址布局,茅井、大泉2个基地已建成,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一经验先居两次被湖北科技学院特邀交流经验。崇阳县第三小学利用茅井分校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巧借乡土资源,在茅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城乡联动一体发展。
1.有力推动了制度创新
一是办学体制的创新。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改变了公办学校单一的办学体制,打破了多年来办学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的格局,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如崇阳县第三小学就从主校挤出60余万元用于茅井校区校舍的改造和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如果茅井没有主校的投入,作为一个薄弱村小,它无论如何也筹集不到这么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名校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担负起历史和社会的责任,办学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调动,利用名校品牌的无形资源、先进的管理方式、优良的师资队伍以及必要的学校资金,投入办学,不断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并吸纳了一些社会资金来投资办学,缓解了政府办学的经费困难。
二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创新。通过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盘活了教育资源。名校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由单位资源、部门资源、个人资源,变成了国家、社会特别是家长、学生的社会财富,成为一种大众的、普及的、平价的公共资源。这种资源被配置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逐步实现了公共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引入市场经济的理念,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逐步建立起了符合集团化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缩短了新校的发展周期,成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张,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各集团校通过集团化办学,逐步建立起了符合集团化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一方面推行扁平化管理。管理层次少、简政放权、统一指挥、消除内耗,管理幅度大,管理效能高,是一种人性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如各分校不再保留法人,总校校长是集团的唯一法人;另一方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名校集团都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标准和制度,使集团内部管理更加专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
2.“学校集团化办学”效果显著
崇阳县名校集团化办学,走出了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是破解“上好学难”问题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成效最大的一条路,也是一条具有特色的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优质化、普及化的成功之路。这项制度最大的成效之处就是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推进了学校基本实现无差别办学,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学校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崇阳县不断探索、完善“统一法人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财务收支、统一教学要求、统一绩效考评”的五个统一的一体化办学机制,真正有效保障了城乡、校际办学均衡,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教育行政部门给校长充分放权(如人事权,财务权),让优秀教师流向农村,让资金流向农村。如在师资调配上,在实行“县管校聘”的基础上,由主校统筹调配,城区优秀教师可到乡镇学校去任教,做到总校和分校办学水平基本均衡。根据2019年春季监测数据分析,实行集团化办学后,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学校集团化办学,较好缓解了“择校之风”。全县许多到城区租房就读的学生回流乡镇,极大缓解了城区办学压力,让学生在家门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也盘活了国有教育资产,改变村小、教学点的面貌。全县原有许多村小、教学点濒临倒闭,现在全面恢复。学校集团化办学,有力促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通过扎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很多学生、家长、村民感到教育发展与他们的生活幸福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是实现了“农村自然资源”向“优质的教育资源”的转化。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当城里孩子开始学习创客的时候,坐飞机轮船开始研学旅行的时候,大多数的农村孩子还没走出过山村。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塑胶跑道,没有美术室,没有钢琴房。但是,农村有广阔的天地、有美丽的大自然、有厚重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孩子们的梦想同样可以在这里放飞。为了让农村教育更具特质,我们把阅读课、音乐课开在桂花树下、香樟树下,孩子们三三两两,在桂花树下席地而坐,齐声诵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一起吟唱“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我们把美术课搬到青山绿水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小山上、茶园里、河水边,用双手描绘一幅幅美好的景象,摘采着一片片春天的芳香。我们将劳动课放到层层叠叠的茶山、搬柴火、叠被子的活动中去上。通过一次次的劳动活动,孩子们的卫生习惯更好了,体质更强壮了,自主生活意识更强了。在广阔的农村,教育真正的可以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乡土文化”是农村另一“优质教育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厚的乡土文化就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最好教材。“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典故就来源于崇阳北宋名吏“一钱斩吏”的故事。现如今“水滴石穿,坚韧不拔”已成为崇阳实验第二小学鹿门铺分校的校训。20世纪70年代,商代铜鼓出土于崇阳县大市村,现大市小学把铜鼓背后的故事作为校本研究课程,丰富了学校文化。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烈士在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牺牲,我们把畈上小学更名为寿昌小学,让革命的精神代代相传。
崇阳县的这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收获了一些荣誉,也得到了崇阳人民的高度认可和上级的充分肯定,集团化办学模式也多次被湖北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特别报道。但崇阳县“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名校集团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集团内各学校间缺乏共同文化等,[3]要推进集团化学校办学模式健康发展,就必须超越发展瓶颈,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为此,我们认为:
1.政府层面:政策导向,引领集团化办学有序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是国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合理选择。作为各级政府来讲,应充分认识到集团化办学模式的价值和作用,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政策保障,以引导集团化办学有序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缓解紧张的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为抓手,以政策引领为导向,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战略为方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已有的成功实践来看,不少地方政府在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上多从经费投入、人才引进、设施设备、保障机制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尤其是在专项经费投入、职务聘任、编制管理、教师待遇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从而保障了集团化办学工作的全面推进。
2.集团层面:制度创新,促进集团化办学品质提升
集团化办学模式要有效发展,需要在集团可持续发展内驱力激发、集团文化创建、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发力,以实现集团化办学的共同发展愿景与目标。集团化办学是基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渡性制度安排[8],是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变革性实践,是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化解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的时代产物。但由于集团办学体制不严,办学自主权不足,资源分割、内耗现象突出,进而导致集团办学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由于集团办学多是以行政性的城乡结对或硬性捆绑等方式组建成员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容易陷入貌合神离的所谓“集团化”,一定程度上稀释了集团“优势文化”的效能与凝聚力,不能真正驱动成员学校的发展。因此,集团必须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之路,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发展、有效发展。为此,集团管理者要更新办学观念,创新办学体制,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要实现从“学校管理”向“学校治理”的转变,要跳出学校本位主义的窠臼,将学校置于社会大系统、大环境之中,一方面积极争取集团化办学在外部教育政策和制度上的发展空间,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赋予集团办学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优化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基于共同愿景为纽带、制度体系为框架、规则程序为保障的运行机制,注重集团文化的品牌意识,打造集团共同体文化,进而增强集团的凝聚力。
3.学校层面:尊重差异,实现成员学校特色发展
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是龙头学校,龙头学校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支撑实力,保持缩小差距,才是持续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道路。同时也要警惕同质化的现象,尊重集团内各成员校的历史,处理好统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之间的关系,挖掘每个成员学校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的特色,将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追求特色发展。集团内各个成员学校,由于自身办学历史、发展理念、办学定位等的不同,因而必然会存在各自差异。因此,龙头学校既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办,也不能武断决定,独断专行,而是要合理引导,实现差异化发展。集团母校如果只是一味强调资源共享,而忽视分校的自身建设,那可能会使分校养成严重依赖本校的思想,教育集团就可能变成一个“寄生学校群”,从而达不到共生发展的初衷。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乡村青少年成才的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振兴农村教育,最核心的就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让城镇和农村教育基本均衡。10多年来,崇阳县紧紧围绕振兴农村教育这一目标,肩负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边探索,边改革,边反思,边完善,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崇阳特色的农村教育发展之路。我们坚信:教育定会让乡村更美丽,教育定会让农村孩子未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