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继承,范 富,侯迷红,萨如拉,马金慧,张庆昕,徐寿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虽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GDP规模仍达101.6万亿[1].与此同时,也需要正视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2].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因素在全球发展议程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3].公众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强化全民环境教育,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选择[4].大学生是接受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必将影响到其行为.因而,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环境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5].民族地区多处于我国边疆偏远地区,环境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笔者结合高等院校环境教育主要实施方式和大学生的群体特征,通过调研,在掌握大学生群体环境教育现状和满意度基础上,针对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具体提升途径,以期为有效改善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本课题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放调研问卷等形式,对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调研,再以调查整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等3个角度探讨提升的适宜途径.共发放调研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39份,其中,男生185名,女生254名;理科学生221名,文科学生218名;生态环境类专业学生53名,非生态环境类学生386名;汉族学生234名,少数民族学生205名.
环境教育是以解决主要环境问题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本次调研中“针对气候变化、雾霾、酸雨、臭氧层破坏、土壤重金属污染、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了解几个?”的回答中,全部都不了解的没有;44.87%的学生选择了解2项,主要选择的是气候变化和雾霾;29.84%的同学只选择1项,其中,选择气候变化的占17.77%,选择雾霾的占12.07%;而选择了解3项以上的占16.63%;选择全部了解的仅占8.66%.可以看出,学生对某一具体环境问题的了解与社会关注度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重要全球性环境问题,而雾霾则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和民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也看出,对于环境问题全部了解的学生相对较少,而全部了解的同学和了解3个以上的同学中,选修生态环境类素质选修课的占比达到了91.89%,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作用.调研结果也显示,对于少数地区发生的特殊环境问题,大学生群体了解得相对较少.如“针对你是否了解1955年至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公害事件-骨痛病?”有69.02%的学生选择不了解.“你认为通辽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可多选)?”有87.93%的学生选择土壤沙化,78.82%的学生选择水资源匮乏,可以看出共性的、表面的问题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和关注,而对于仅有58.09%的学生选择农田化肥污染和28.02%的学生选择草场退化的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大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方式对于相关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农区学生更关注农田问题,而牧区学生更关注草场问题.
环境教育在高校非环境类专业普遍是以开设一定数量的素质选修课形式实施.相比发达地区,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能提供系统的环境教育训练的机会还不多.在问及大学生生态环境类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选项中,有44.65%的学生选择的是课堂教学,占比最高,反映出环境教育开展过程中确实对学生环境知识的获取和环境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支撑;另有18.91%的学生选择来源于生活,这可能与本次调研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高(达46.70%)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本身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确实来自于生活.在“你认为学校设置环境教育类课程开课门数适宜情况”中,有57.63%的学生选择偏少;另有30.07%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效差,只有11.85%的学生认为环境教育的成效较好.在“你认为以后应如何加强环境教育?”有60.14%的学生认为首先要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其次要增加课程门数;71.53%的学生认为环境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更有效果.同时在第二课堂的形式上有65.84%的学生选择公益实践类,其次为选择科技创新类(占比48.97%),选择参观实习类占比42.37%,选择讲座报告类占比最少,仅为14.58%.可见大学生虽然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但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也有许多来自各方面的限制因素影响其成效,需要找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高校是教育水平最高、创新思想最集中的地方,民族地区高校在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方面应该走在前列.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环境教育目标不够明确,环境教育蕴含的思政要素挖掘得不够深入.落实环境教育应当重视责任意识培育,环境教育更多的是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群体环境保护的意识.二是环境教育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环境教育类课程大多都是学校设置的素质选修课,学时少,而环境领域广、授课内容多,教学内容需要高度凝练,既要包含传统环境问题,又要涉猎当前热点问题,为此需要一支专业知识储备丰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三是环境教育的形式还不够丰富,特别是缺少学生易接受的教育形式.当前环境教育主要是以开设一定数量的相关课程,以理论讲授形式实施为主,对学生的影响不够深刻,育人成效不显著.四是环境教育第二课堂建设滞后.长期以来环境教育的重点都聚焦于第一课堂,而把第二课堂看成是第一课堂的附加物,甚至对于第二课堂在促进大学生群体环境教育中的作用上缺乏认识,第二课堂开展也容易走过场[6].
3.1 学校层面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在育人过程中要把握教育核心[7].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支持.要强化制度支撑,要将环境教育融入各专业学生培养计划,可以实行一定数量学分的强制要求.加强和完善环境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体系,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感.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结合学生兴趣适当增加开课门数.同时,高校要充分意识到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重视第二课堂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3.2 教师层面 教师是环境教育过程具体指导者,教师除了要有较好的环境相关领域背景,还要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要以提高大学生环境教育实效为努力方向,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团队要形成队伍建设的良性机制,教师要有主动参与的热情,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针对学生的调研建议,从教师层面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开展的组织形式.邀请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专家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知识讲座,使学生有机会继续强化环境素养,更好地掌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开展公益实践类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可以就“稻米中镉污染”“果蔬中农药残留”等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安排开放实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 学生层面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心智逐渐成熟、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的是思想引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资源环境约束将更加突出.民族地区高校生源多来自本地,环境保护即是保护大学生群体自己的生存家园.要让大学生群体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环境教育中,勇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重任,通过大学生群体再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这对于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的边疆地区至关重要.另外,要充分借助学生内部之间的情感关系.有研究表明,女同学相比男同学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加同情,对于生态环境表现出更多的关心;蒙古族大学生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显著高于其他民族的大学生,要发挥好这部分大学生在群体环境教育中的引领作用[8].
总之,环境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核心内容之一.强化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环境教育,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