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研究印尼华人的民族志佳作
——评郑一省团队的《印尼美达村华人》一书

2021-11-29 06:30范艺丹
八桂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华侨华人印尼

范艺丹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撰写的《印尼美达村华人》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9 年9 月出版。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共47 万字。该书运用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印尼美达村华人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记述和深刻的探讨。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几下田野,在将近12 年的时间里搜寻资料、走访观察。他们不仅对美达村这一小区域了熟于胸,他们的足迹也遍布印尼雅加达、棉兰等城市,在印尼华侨华人的田野中深耕不竭,呕心沥血。他们深入当地华侨华人社会收集第一手资料,终成就了这部佳作。这些翔实的资料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也为后续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学者留下大量珍贵的材料。书中还有诸多作者拍摄的真实照片,能给读者更为清晰直观的体验,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印尼美达村华人社会的各个方面。该书不仅给读者以了解异乡同胞漂泊奋斗历史的窗口,也画下了以民族学方法为范式的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部分“美达村概况”。作者介绍了美达村的地理区域、空间布局、人口结构以及公共设施。作者指出,美达村是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因特殊历史事件的特殊群体经过奋斗和抗争建立起来的村落。美达村的名称源于“Metal”的音译,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棉兰市市郊。棉兰的勿拉湾港口是苏北省的石油装运现代化港口和印尼国内橡胶、烟草、剑麻和棕油的最大出口港,是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经济中心。得益于港口的优势,美达村华人的经济发展才能快速腾飞。美达村总面积共15 公顷,原先是一片晾晒烟叶的地方。20 世纪70 年代一位华侨将自己的这块土地赠予亚齐难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将沼泽地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市镇村落。美达村人口约2 000 多人,祖籍主要集中在广东梅县、大埔、惠州等以及福建的上杭、惠安、福州等地。美达村目前在管理方面成立有美德互助会、华裔总会日里棉兰分会等社会组织,在公共设施建设上有服务本村和周边村落的诊所、供休闲娱乐的体育场所。在应急避险上,他们集资买了消防车和医疗救护车各一台。初识美达村,读者无不惊讶于美达村完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同样感慨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事无巨细地记录田野调查的所见所闻。

第二部分“在亚齐的日子”。作者回顾美达村华人移民印尼的路径以及在亚齐遭遇的排华事件。20 世纪初,中国内陆正处于战乱时期,贫苦民众或因投靠亲戚,或因经济压力南下冒险,或因卷入到殖民主义的劳工体系中被卖猪仔而纷纷来到印尼谋生。荷兰殖民时期的印尼华人因吃苦耐劳且具有经商智慧被殖民当局所青睐,作为代理人在咖啡、蔗糖等出口商品作物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殖民帝国阴谋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劳动分工将华人与印尼本土民众区隔开,埋下后续印尼排华运动的种子。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走上独立的道路。印尼独立后,苏加诺总统无法恢复千疮百孔的印尼经济,经济增长几近停滞。苏加诺为转移国内经济建设的压力,先后颁布一系列法案限制、禁止各地外侨经营零售业,特别是禁止县以下的侨民零售商经营商业,试图给原住民提供商业真空的机会,以平衡经济差距。民族对立冲突滑向了不可挽回的轨道。1959 年5 月至8 月,印尼政府强制逼迫华商离开,结果酿成原住民暴徒袭击、抢劫和砸毁华人商店等各种暴行的惨案。许多居住在亚齐的华侨被赶入难民集中营,被迫放弃已有的资产和地位。1965 年9 月30 日印尼发生军事政变,苏哈托代表的右翼政权上台后将矛头直指华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共反华浪潮。反华分子往华侨华人的家里投射石子,恐吓或者抢夺财物。亚齐地区的其他城市如美拉务、打把端、南必力、伊迪等地,华侨华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就这样,印尼华侨在异国他乡被迫不断迁徙的时段开始了。

第三部分“落户棉兰”。作者在这一部分接续上章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亚齐难民落户棉兰的过程。“9·30”排华事件传到国内,中国政府于1966 年5 月18 日照会印尼政府,派船接回自愿返回的华侨。1966 年8 月17 日,笼罩在恐怖地区下的亚齐华侨华人变卖家产,决定前往棉兰勿拉湾港撤离印尼。华侨华人从亚齐省西北端开始形成逃难群,踏上了艰辛、漫长的回家路。一万多人陆续到达苏北省府棉兰市,被安置在棉兰华侨中学、老人院、山亭和烟寮四地。在集中等待撤离的日子里,难民们组织起采购、煮食、清洁和保卫的分工协作。在棉兰中学,军政当局日夜监控,不时到棉中寻衅滋事,青年学生为了保卫中学而入狱,几个难民因升中国国旗而被射杀。在老人院,难民们住到原是存放死人骨头的山亭里,在被遗留印尼后,80 多个人分成几个生产小组,在各地兜售产品自谋活路。在环境最差的烟寮,没有水和厕所,难民们只能自己组织起来搞生产、搞建设。他们成立“美德互助会”,统筹分配集体生活需要消耗的资源,收拢记录销售产品收入的金额。华侨妇女和孩子成为推销员,男人多数外出打工,进入木材厂、肥皂厂、汽车零件厂等。集体生活虽艰苦,亚齐难侨仍建立了补习班、卫生队、文艺队和通信小组等组织,填补了本应被庇佑在国家之下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截止到1967 年5 月13 日,光华轮运载的第四批难侨抵达广州,撤侨行动结束,四次撤侨共4 276 人,滞留在各地的6 000 多名亚齐华侨难民只能纷纷寻找居住的地方就地生存,继续与印尼反华势力抗争。这批难民落户最大的安置地就是现在的美达村,共2 000 多人。

第四部分“美达村的建立”。在这里,作者介绍美达村从建立至今发生的较大事件,包括“五月骚乱”和亚齐大海啸。重点调查美达村的土地所有权的纠纷问题。美达村初建时因为特殊的土地情况,难民们把土地分为东西六条街道,设计了四种户型供不同类型的家庭居住。美达村华人的居所类型经历了从亚答屋,到木板屋再到砖头屋,以及自己建立或在其他地方购买别墅的变化,几代人共同耕耘才走到今天。1998 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印尼,印尼局势急剧变化,华人因为异乡人的身份,财产、生命、家庭都处于危险之中。美达村周边的部分印尼原住民成为暴徒,攻击华人并在美达村纵火。美达村村民与暴徒对峙两天两夜后,华人利用私人关系邀请附近的巷长和有影响力的印尼人举行座谈才将事态逐渐平息下来。美达村华人在这场骚乱中的处理方式给印尼各地华人处理骚乱的优质样板,一时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村”。2004 年,印尼遭受强烈海啸,亚齐省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美达村华人因多数都从亚齐迁移过来,多数人与亚齐保持紧密的联系,因而在美德互助会的组织下,最先开始接待海啸难民。他们成立了“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专门负责海啸救灾问题。被收留的难民不仅有华人,许多被灾害波及的印尼原住民也被收留下来。据统计,救济站共接待亚齐难民人数达6 853 人,成为抗灾救援的主力。华人互帮互助,团结抗灾的精神毅力,感动印尼友族,族群关系越发和谐。然而,因土地权归属的问题,美达村华人与印尼一位华人投机商和政府官员的斗争也在悄悄酝酿。爱国华侨陈丰盛在70 年代将自己的土地借给美达村难民居住,但在借出前因印尼的土地持有政策的限制,当时已经出现与陈丰盛助手巴巴汉的纠纷。在处理完遗留问题的同时,印尼一位华人投机商与日里苏丹后裔私下买卖土地,造成了土地问题的四方博弈。陈氏家族与印尼一位华人投机商之间的官司打了28 年,涉及刑事、民事纠纷大大小小十七场官司。长时间的纠纷给多方都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不安,但最终在美达村华人黄印华和雅加达华人张德超先生的帮助下得到了和平解决。

第五部分“美达村华人的经济与商贸网络”。作者对美达村华人的生计模式及其变化展开了论述。美达村既有以集市为中心的售卖各类产品小摊位,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和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广泛存在于华人社会的家庭手工工厂生产模式同样也出现在美达村的生计方式中。脱离了家庭手工模式的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更贴合以宗族关系为基础,家庭关系为联结的华人社会。作者列举了美达村的工厂种类,包括车皮厂、汽车修理厂、日用五金厂、印刷印染厂、糕点厂、饼干厂、家具厂、养鸟场、床垫工厂、机器改装厂、果冻加工厂、火水炉厂等。家庭式手工业生产适应了创业初期资本较少的困境,有效地解决了华人家庭的就业问题。发展到后期,美达村民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手工作坊就随之兴起。再更进一步便引进现代化机器和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工厂。经过十多年努力奋斗的美达村华人,深谙人际关系网络所夹带的可以运用的感情线索和社会资源。在流落到美达村之后,这些被从原籍地关系中抽离出来的华人之间结成了新的关系。因为流落的背景和共同的奋斗基础,许多难民之间进行了内部通婚。亲缘和地缘的建立使美达村内部形成了紧密的关系网络。亲缘及其网络提供了创业的先期资金,也构成了美达村华人内部社会资本的核心。美达村华人的生计发展经过了两个关键时期,两个时期都体现了显著的特征即“在地化同乡同业”。作者认为,美达华人艰苦创业故事的运作机理是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和“在地化同乡同业”三者的共同作用。是以亲缘关系及其网络为核心向外发散而成的族群认同、在地化认同。这种在地化的社会资本网络中嵌入的信息往往比亲缘网络更为丰富,使得商业贸易的信息交互和技术互通更为频繁、更具市场感知力。而得益于“在地化同乡同业”的社会网络,美达村通过效仿和学习进入同一行业或创业,促成美达村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由此可见,社会资本及其关系网络为美达村华人提供了信息、金钱、技术等资源,以血缘和“在地化同业同乡”关系为基础和延伸,美达村内部形成了具有合作性质的生计方式。

第六部分“美达村的婚姻家庭与丧葬习俗”。作者在这一章中研究了人类学的传统议题,详细介绍了美达村华人的婚姻与丧葬相关内容。美达村华人的祖籍多属于广东、福建两地,因而他们的丧葬仪式保留着大量传统地方文化的影子。在婚姻观念上,美达华人的择偶观念较为传统,更愿意选择同样也是华人的配偶。原因除了难以妥协的宗教信仰外,还有横亘在族群之间的文化性格差异。华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份高于印尼其他族,且品性善良,勤俭持家,因而在婚姻大事上更倾向于同族人,那些选择友族做配偶的都是较为穷苦、社会地位较低的华人。在结婚程序上,美达华人普遍遵循传统婚俗,婚前看八字、备聘礼;婚礼当天接新娘、给长辈奉茶、三天后回娘家;婚后生儿育女、赡养老人。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美达村华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凡事以家庭为主,注重保护家庭的每一个人。在丧葬习俗上,美达华人遵循“入土为安”观念,在停丧、入殓、超度、告别、送葬等系列仪式中都深刻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孝道意识。仪式作为一个文化因子,成为青年华人认识、感知中华文化根性的绝佳机会,为海外中华文化的传承培养接班人。丧葬仪式不仅加强了家族间的凝聚力,也强化了同一个村的认同感。这种巩固族群关系的功能远胜于个人情感宣泄的需要。

第七部分“美达村华人的宗教信仰”。在这一部分,作者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将美达村华人的信仰分为以释迦堂、太天地宫和谭林庙为主的公共信仰和以家神、天神等神灵为主的家户信仰体系。在印尼,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是华人传统宗教文化的主体,佛教在其中占主导。美达村内的公共信仰体系下的庙宇主要包括释迦堂、太天地宫、大爱佛堂和谭林庙,以及华人工厂、商店的神灵崇拜。作者认为,从宗教信仰体系来看,村内的信仰主要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信仰,除了佛教的神灵体系,还有土地公、天神等民间信仰;从受众圈来看,主要的信徒来自美达村内和棉兰市。各个庙宇都会定期举行相应的仪式,各类信仰已经成为美达华人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家户信仰即宗教信仰在家庭的体现,在东南亚国家,在住家门前放神龛的必定是华人家庭。华人家里供奉的常见神灵有土地神、祖先亡灵、观世音菩萨、关公等神。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祖先即使肉身不在,灵魂也会伴随在我们身边。因而,在几千年的传承背景下,祖先崇拜的观念已经融合到中国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之中。随着大规模移民活动的出现,祖先崇拜现象同样出现在异乡土地的华人世界中。美达村华人的家户信仰体系包括家神信仰、天神信仰、土地公信仰、关公信仰以及观世音菩萨信仰。作者认为美达村华人的宗教信仰体系,是一种复杂和多元并存的情况。

第八部分“美达村华人的文化生活及族群关系”。作者在本节呈现美达村社会生活部分的教育、参政、休闲以及与周围友族的族群关系等内容。美达华人难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的同时意味着教育的中断与接续。大部分第一代美达华人都还能进行华语沟通,第二、三代处于苏哈托统治时期的美达华人基本上都不识汉字,客家话也不如老一辈的人说得清晰。近年来,随着华语教育在棉兰的兴起,美达村的父母也把子女送去学习、培训华语,他们认为说好华语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美达华人的政治参与分为组织华人社团和参加政府议会选举两个部分。大部分居民对政治的参与度都不高,定居几十年来只出过一个议员,作者经调查发现除“9·30”事件的后遗症影响外,美达华人认为从商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作者在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华人在异乡想要获得完全平等的公民权利,应该利用自己的高素质和高学历的硬件优势,在政治舞台上展现自己,才能为更广大的华人群体谋取更多的政治福利,保障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全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研究范式不同。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作者从人类学的学科视角出发,用民族志的范式详细、深刻地记录了美达村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新亮点。此书体量虽大,但各章详略得当。人类学的传统研究议题,如生计方式、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在本书中得以呈现,从而使得本书更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研究方法不同。此书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使论证更加清楚透彻。作者同时记录了大量的个案,记录华人在不同时期的生存境遇,使得论证更加有力,剖析更加深入。从而将美达村华人作为整个印尼华人的缩影展现给广大的读者和华侨华人的研究者。

第三,资料翔实。该书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多次到达印尼进行考察,收集了诸多第一手材料。同时,谨慎选择国内外学者的田野调查、研究结论辅助该书的论点。

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撰写的《美达村华人》一书,因为新颖的民族志方法可称之为当代印尼华侨华人的剪影。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使人略感不足的地方,例如:为何美达村华人在与周边族群关系融洽的背景下,伴侣的选择仍旧倾向华人?谭林庙仅仅是一个偶然的家庭故事吗?在这一信仰形成的背后是否有更深刻的生存逻辑?

总体来说,该书是近几年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的一部民族志佳作,为后继研究者铺垫道路,也为世人了解印尼华侨华人群体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窗口。

猜你喜欢
华侨华人印尼
何为“华人”?
我的华侨老师
印尼出手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