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丽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党和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服务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将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到了立德树人理念的战略高度。学生党员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培育对象,也是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培养质量是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当前,学生党员培养呈现程序化、标尺化、碎片化和形式化,究其原因是党员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脱节。志愿服务也存在形式化、功利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是青年内在“信念”教育的忽视。将志愿服务嵌入学生党员培养过程,提升党员党性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学界对志愿服务与党员培养融合研究刚起步,其中张晓红、苏超莉[1]认为志愿服务有利于学生党员形成较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张青青[2]提出预备党员50小时义工制。而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过程性融合还鲜有研究。以志愿服务滋养并提升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将志愿服务贯穿学生党员启蒙、培养、考察及党性提升的全过程成为提升高校党建活力和水平的新课题。
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起源于西方国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中国的志愿服务起步晚于西方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发展迅猛,且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2001年,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和团结思想,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作为含蕴志愿服务中的精神内涵——志愿精神更是被誉为“人类最高境界的伦理美德”。[3]随着中国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被视为国人志愿精神的基本内涵。
意识是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处于觉醒时的心理状态,是人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党性也称党性修养,专指党员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自己的信仰,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4]党性意识是指个体在政治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以及情感等各种关系所产生的心理调节系统。从“知情意行”的认知规律出发,党性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人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对中国执政党的情感认同;践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以其服务社会的精髓高度契合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志愿精神以其促进国家发展、拥有世界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担当。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党性是衡量党员素质的重要标准,提高党员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学生党员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教育。用志愿服务启发、滋养学生党性意识,用志愿精神提升和夯实学生党性修养,势必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新常态。
志愿精神是当代志愿服务的精神特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与高校学生党性意识培养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培养和考察在根本要求上具有同向性。志愿精神对党性意识培养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信仰是个体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有了行动的指南。共产党人就是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等词语形容信仰。他指出: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党员干部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就是要把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理想;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见,信仰要靠实践来探寻,更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中国现代志愿服务者们付出自己宝贵的精力和时间,不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向社会和民众传递“真诚与奉献”的志愿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和冲突,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和谐、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这与共产主义信仰提出的“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高度契合。可见,对于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而言,真诚与奉献是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思想前提。
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孟子的《仁者爱人》里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仁爱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归根到底,其实人和人之间都需要一种情感的归属与认同,这对优秀青年党性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所谓认同,从心理学视角看,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范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青年的党性意识培养体现在对共产党认同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地位和目标的认知、赞同、体认与模仿,即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实施的初期均源于行政组织,如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等等。这些精神无不体现出中华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特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精神高度凝练和广泛弘扬的结果。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几代人不断开拓、实践和发展,日趋内化为广大青年和社会公民自发自觉的志愿服务。对于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而言,“团结与友爱”的志愿精神是其对中国共产党高度认同和无限向往的情感基础。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足见,责任与诚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组织育人的重要内容。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责任与诚信”志愿精神的形成和固化,需要广大青年通过广泛实践活动来体验、检验并最终内化为自身能力和水平。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责任体现在青年们要通过志愿服务了解社会民生民意,既要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还要体会青年人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诚信体现在青年志愿者们既要在团队合作中提升团结精神、合作意识,还要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对集体和组织忠诚,传递社会正能量。由此可见,对于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而言,“责任和诚信”的志愿精神是其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的必要条件和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5]不可否认,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发展不均衡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依然严峻。这就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可能和空间。“助人自助”是广大志愿者普遍认可的工作理念。志愿者通过关心他人、服务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收获好评和尊重,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中国志愿者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开展富有实效的服务活动,从本质上契合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实现了志愿者、他人、社会乃至人类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最终目标。
志愿服务的实践教育具有形式的多样性、生动性、体验性强等特点,更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通过服务他人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认识并认同中国政治体制,树立“四个自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坚定入党决心,明晰党员使命。将志愿服务融入学生党员培养过程,对提升学生党员质量、提高其党性修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
入党积极分子是青年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和奉献的行为。[6]由此可见,志愿服务完全符合个体积极参与和奉献自我的特征,要想提高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党性教育要从入党积极分子开始抓。习近平总书记说:“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为民的事没有小事”[7]。民生志愿服务从社会层面理解,主要是指围绕关注和关心民众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利保护的状态的服务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要激发和鼓励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关注民生志愿服务譬如社区志愿服务、学雷锋志愿活动等来观察人生、观察社会、观察世界,深刻理解国家制定政策方针的深意与内涵,从中体会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觉树牢“四个意识”。
发展对象是学生党员培养的第二阶段,也是学生能否成为党员培养对象的重要一环。校园是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蕴涵丰富的志愿服务需求和资源。对于发展对象而言,立足校园是其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的重要场所。校园志愿服务就是以校园师生为主体,围绕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开展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把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开展服务校园、服务师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可强化学生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的认识,提升其思想境界。
预备党员是基本符合党员发展标准的极少部分校园精英群体,是学生党员培养的第三阶段,也是考察学生党性修养的重要一环。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不断提升助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考察学生预备党员能否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环节。弱势群体在名义上是一个虚拟群体,他们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挤的散落的人的概称,譬如农民、农民工、残疾人等。扶助弱势群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预备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讲政治、讲信仰、有理想、有抱负。发动学生预备党员开展关注弱势群体的活动,如支教助学活动、关爱残疾人的助残活动等,有利于积极发挥学生预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预备党员还能充分提升团结、互助、友爱等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环境与个体、社会发展息息相关。2016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批示》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最进步、思维最活跃、能力最突出的青年学生群体,开展关注环境志愿服务是对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的又一切入点和突破口。青年学生党员可立足校园、立足专业,开展环保宣传、环保活动组织、环保观测调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身体力行地开展环保活动和推崇环保生活方式的同时向公众和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如节约型校园、地球熄灯一小时、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再利用等,树立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工程,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将志愿服务嵌入学生党员培养的全过程,既大力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了在社会的广泛传播,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又满足了高校实践育人和组织育人的双重需要,更促进了学生党员素质的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