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下传统“善”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1-11-29 05:32李波刘文博
关键词:书院文化教育

李波,刘文博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后勤党委;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陕西西安 710126)

引言

“善”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囊括了仁爱、诚信、孝悌、勤俭、宽容等内涵,是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组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善”作为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准则,时至今日,“友善”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2]。

国内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兴盛于宋代,最初用于朝廷藏书,后发展为民间教育机构,著名古代书院如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等。中国传统书院德业并重,将求道与求学相统一,体现出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如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指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之要,则学之大纲必举,彻上彻下,更无余事矣”[3]。可知传统书院不止重视学术研究,亦注重学者的道德涵养。

现代书院制于13世纪出现于牛津大学,之后剑桥大学将书院制与导师制联合起来,继而发展为今天的书院制。现代书院以本科生为培养对象,将住宿制管理模式与导师制教学模式相结合,其核心特点为“独立自治”。2005年,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开始对本校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尝试书院制教育模式。随着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完全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学生专业的自主选择与自主转换的新情况,为倡导通识教育、因材施教、尊重和鼓励学生自我发展的新型书院教育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新型书院制是以学生住宿区为管理平台,集教育、管理、生活、服务、活动为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主流改革方向,并且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高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现代书院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有德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是书院的重要使命。因此,书院制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传统“善”文化,培养学生为善意识,养成行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善文化”的内涵

“善”,据《说文解字》:“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4]。故而“善”字在以前,同“美”字的意义是相同的,意为“吉祥、美好”。流传至今的“善”文化,则包含了美好、善良、友善、慈善、宽和、谦谨、明礼等多方面含义,总的来说“善”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具体体现在具有宽广的胸襟气度、良好的共情能力、勤劳节俭的品质、乐观豁达的精神及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美德等多种方面。“善”文化所囊括的要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持人际关系和谐,促进人的个体进步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从古至今,也一直为人所倡导。

“善”文化教导人存善心、行善举。关于劝人行善的思想,在古代文献中多有体现。早在《周易》中就有记录:“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5],即多行善积德的人家必定有更多的吉祥福气,若多行不善之事,长此以往必积累更多的灾殃。古人通过这种天道报应理论,教化人存善心、行善事。又如孟子所提到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人性的善主要指的就是人的“四心”,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6],要心地善良,在心底存有怜悯、宽和的善意,方具备了为人的基础。可见,心存善意、多做善事是传统“善”文化的基本要求。

“善”文化引导人提升道德修养,养成优秀品质。“善”文化中内蕴的勤劳节俭、谦谨有礼、好学善思等内涵,为人做出了行为指导规范,引导人不断向“善”的方向靠拢。“善”文化教导人以勤俭立身,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育其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7],点明了节俭是君子锤炼品格的重要途径;又如韩愈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隋”[8]、李商隐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9],皆意谓功业成于勤俭自强,引导人形成勤劳奋进、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善”文化启示人养成宽容大度、谦虚谨慎的品格,如《礼记》中曾提出:“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人之能也;礼节者,人之貌也……”[10]即一个能称得上有仁德的人,要以温和善良为根本,宽和从容,谦逊有礼,这种理念对于人的素质修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善”文化鼓励人要好学善思,如《论语》中提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11]要塑造自己成为具有仁德、智慧、诚信等美德的人,就必须要通过学习辨别是非、规范行为,避免可能产生的弊端,真正向“善”的方向靠拢。

“善”文化鼓励人爱家、爱人、爱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人要与人为善,在家要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在外要保持友善之心,关爱、理解他人,最终达到爱国爱民、兼济天下的崇高境界。《论语》中有记载孔子教育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1],即弟子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谨言慎行、诚实可靠,要广泛地爱人,亲近德行仁厚的人,这体现出“善”文化对于人交往心态的要求。另外,在与人交往的方式方面,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1]。他认为,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予人民好处,帮助人民生活的更好,那既使自己站得住、行得通,也为别人提供了通达之道,就算得上是“仁人”。在爱人的基础之上,人就不会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发展,而是将目光放得更宽广、更长远,从而关心黎民生计,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达到“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境界[12]。

由此观之,传统“善”文化具有十分广阔的内涵,涵盖了从个体、家庭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多个层面。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递和弘扬“善”文化的内涵,不断引导人民向“善”的方向靠拢,对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及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

二、书院制下传统“善”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现代书院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倡导通识教育,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以期培养国家和社会所期望的综合性人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善”文化在教育引导和塑造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教育功能也为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内容。以“善”文化作为支撑,传承先人道德规范,使学生养成为善的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对于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3]。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出的第四个价值准则,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至今的高尚美德,心怀善意、友好待人,方能为建立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奠定良好基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复杂多样的问题,多元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冲击影响着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面对目前社会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以及存在的一些道德滑坡现象,需要引入“善”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善”文化的规范作用和引导功能,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将“善”文化根植于学生的血脉之中,使学生从热爱家庭、学校到热爱社会、祖国,从关爱家人、朋友到关注民生、热爱人民,从细微之处做起,逐渐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理想。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品格,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传统“善”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勤奋踏实、谦和好礼、宽厚友善、严于律己等方面的传统美德,对于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将“善”文化引入书院教育,有助于增进学生责任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真正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兼备端正品质和卓然才华的优秀人才。“善”文化所形成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学生形成以下几方面的品格和精神:

第一,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品格。以“善”的思想为行为准则,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生活,并学会用点滴付出创造自我价值,对促进学生养成勤劳奋进、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品格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学生会懂得尊重同伴、尊重自然,无论是对自然赋予的天然资源或是他人辛勤收获的劳动成果,皆会意识到其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和爱护的情绪,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谦逊沉稳的品格。传统“善”文化要求人们对于他人要持谦恭、礼让的态度,古往今来受人尊敬的的名士、大家,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礼,受“善”文化思想的熏陶,可帮助学生戒骄戒躁,以诚恳、虔敬之心对待他人,善于学习他人长处,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养成处变不惊、沉稳踏实的处事习惯,成为有涵养、有礼貌、受他人尊重的人。

第三,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品格。从儒家“仁者爱人”到墨家“兼相爱”,传统“善文化”一直要求人们常存仁爱包容之心,以宽和温文的态度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学生而言,以此作为自身行为准则,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对学生养成宽广胸襟、宽宏气量以及远大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学生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人,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养成乐观豁达的品质与宽和仁爱的风度。

第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传统“善”文化的影响下,人以追求幸福生活、构建和谐关系、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目标,由此唤起人们好学、求知、善思的精神,从而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创造新价值。对学生而言,这种善思精神将促进学生养成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思维习惯,懂得吸取他人长处、包容他人观点,多看、多学、多问、多思,在实践中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取得新收获,提升自我能力和价值,同时更加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三)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进步。但由于认知误区、情绪敏感、个性缺陷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受阻,加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娱乐、社交等功能逐步兴起,自制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学生更易沉迷于网络,也加深了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困扰,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社交障碍”,对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传统“善”文化囊括了宽容、亲和、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等美德,恰好可以成为解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矛盾问题的钥匙。教育学生铭记传统“善”文化精神,与人为善、以礼待人,懂得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推动学生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关系。传统“善”文化吸收了儒家仁爱的思想,倡导“孝悌之义”,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家庭关系,有助于促进家庭的稳定和睦。教育学生向善行善,帮助学生找准在家庭中的定位并承担起相应义务,理解尊重父母,克制不良情绪,关爱体贴家人,对学生建立起和睦温馨的家庭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友爱和谐的社会关系。将“善”文化纳入教育之中,要求学生发扬传统美德,以传统友善观念对待他人,以仁爱宽容之心处理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可有效减少学生同他人交往时产生的摩擦,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为善扬善,建立互帮互助、融洽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便于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良好性格,可以使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更好、更容易地融入社会。

三、传统“善文化”融入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将“善文化”成功融入书院教育,就要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充分发挥书院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树立为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投身于善行实践中,成为真正明善、向善、为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生。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

(一)明确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为善意识

要将“善”文化融入书院的工作之中,首先要明确教育重点,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善”的重要性,将“善”意植根于自己的思想意识之中,从而指导学生从善行善,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可以从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着手,使学生向“善”的方向靠拢。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加强理论教育,增强学生价值认同;开展高校“感恩节”,通过家书诵读、主题演讲、优秀电影展等活动,唤醒学生感恩意识,营造知恩图报的良好氛围。要培养学生对父母、亲人的感恩意识,认识到父母养育之辛劳、爱子之深切,从而树立孝敬父母的意识,学会为家庭付出,减轻家庭负担,更好地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要培养学生对于师长的感恩意识,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因此要教导学生存感恩之心,尊敬师长,以谦虚、诚恳的态度,刻苦学习,充实自我;要培养学生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应使学生铭记国家培养之不易,认识到社会对于学生、对于人才之关爱及重视,树立社会责任感,他日尽己所能回报于社会。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关爱意识。通过讲座宣传、开展募捐、志愿服务等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常存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之心,关注年迈、幼小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困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弘扬传统“善”文化美德;鼓励学生以给父母写信、规划家庭出游、拍摄全家福等方式,增强与父母亲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使学生常存对父母亲人的关怀之心,懂得体贴、照顾家人,共同营造温馨家庭环境;积极组织开展联欢会、校园文化节、互助讨论会等活动,使学生常存对朋友、同学的关怀之心,积极发挥朋辈互助作用,扶持、帮助身边同学,共同成长成才。

第三,引导学生形成宽容谦让意识。提倡宽容自古有之,《庄子》有言:“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14]。宽容作为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人际关系的调和与自我品德的修养提升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要使学生充分践行和发扬传统“善”文化,应培养学生的宽容礼让意识及谦逊品格。通过团队合作,引导学生遇事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倾听、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劳动成果,善于汲取他人长处,不过分苛责于他人,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同时,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明确底线和规则的重要性,戒骄戒躁,使学生心存敬畏感,不因私利互相争抢甚至损害他人甚至社会、国家的利益,以温文谦和的为人处事习惯,成就他人,成就自我;另外,还可通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国家和世界的发展。

(二)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学生为善习惯

要真正将“善”文化教育落在实处,除了要将为善意识植根于学生的思想中之外,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搭建起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主动行善举、做善事,从力所能及的行为入手,养成为善的习惯,不断加深对于“善”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投身于更多、更广的志愿活动、慈善活动中,真正做到将“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调动学生实践主动性,培养学生为善习惯,书院可将“善”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

一是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面貌和校园风气的重要体现,将“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有助于学生为善习惯的培养。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校园社团,立足于校园,充分发挥学生优势,通过志愿帮扶、敬老爱幼、爱心捐赠、支教等活动,帮助学生将奉献友爱的意识落在实处。同时,可以借助为学生举行成人礼、举办艺术经典传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切理解“善”文化内涵,感受“善”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在校园环境方面,可以用“友善”“和谐”“勤俭”等关键词命名校园道路,通过张贴挂图、标语、海报及放置展板等方式宣扬“善”文化,彰显榜样力量,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向“善”的方向靠拢。此外,要注重网络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展开关于“善文化”的大讨论,分享彼此间的心得感受,主动接受善、传递善,进一步领会“善”文化的精神。

二是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由教师带动,师生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行善、扬善的社会实践之中,主动将“善”文化教育落在实处。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为落实社会服务职能,高校也参与其中,积极开展扶贫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此类活动中,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发挥其专业优势及特长,通过开展趣味实践课、信息分享会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学生了解更多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及实用信息,感受祖国与社会的发展盛况,助力学校扶贫工作完成。学生通过参与扶贫实践、义务募捐等活动,一方面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其对于家庭、社会、国家的感恩意识;另一方面也可唤醒学生爱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有困难的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学生对于社会更深层的认知。

除活动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念,通过主动捡拾路边垃圾助力环保、为弱势群体让座、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小事,积少成多,逐渐养成做善事、扬善学的习惯。

(三)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筑牢为善思想根基

环境对人的性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开朗、乐观向上、与人为善的心理状态。将“善”文化融入书院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的作用,主动营造浓厚的“善”文化氛围,使书院充满善意的“正能量”,对于筑牢学生为善思想根基、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友善的行为习惯具有促进作用。

一是发挥教师榜样作用,营造积极行善氛围。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其一言一行皆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教师应以身作则,知善、行善、扬善,充分发挥带动作用,自上而下,形成师爱生、生敬师的良性循环。教职员工应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爱护,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健康发展,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善意、传递善意。另一方面,教职员工也应主动参与、组织“善”文化相关活动,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平台,带动学生投入到善行实践当中。

二是发挥学生互助作用,建立和谐、稳定学生关系。和谐稳定的学生关系和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是书院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此,书院可以通过选聘“书院小老师”进行答疑解惑、举办读书交流会等学习互助活动,密切学生间的沟通互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互相取长补短,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发展,主动关心同学,在同学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同学支持和鼓励,从而建立可靠、友爱、和谐的关系,携手成长、共同进步。

(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形成为善长效机制

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可对学生的思想实践形成激励和约束功能,因此,提供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书院“善”文化教育至关重要,有助于端正学生思想态度,引导学生养成事事向善的习惯,将为善美德完全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而非流于形式。若学生仅以评奖、评优等功利性目的为出发点,用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善”文化教育,那么学生对于善的理解和践行便是不到位的,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只是昙花一现,无法形成长效的推动力。因此,对学生的“善”文化教育,需要一个具有公允客观且需要有长效保障的评价机制和褒奖激励机制,以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

书院应以学生的思想观念及具体实践作为评判依据,用综合全面、客观公允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德育情况。对于学生接受“善”文化教育情况的综合评价,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首先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层面,可采用书面测试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组织交流分享会,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善”文化的理解及践行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第二是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层面,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数量及质量,观察学生对于“善”文化的具体理解程度,考察学生的态度和参与度,对于实践情况的考察,不以其一时的行为作为评价的来源,要让学生定期总结其实践情况,确保教育成果的长效性。另外,家长、教师、同学等对学生本人的评价,也应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可综合家、校及社会各方面对于学生在思想观念、实践态度、实践内容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考核学生对于“善”文化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此外,要使学生从心底认同“善”文化,必须建立合理、长效的奖惩机制。书院可根据学生接受“善”文化教育的综合考察情况,对考核情况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实践情况不佳的学生加强监督敦促,以此调动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善”文化。

四、结论与展望

总而言之,传统“善”文化包含了包容、宽和、仁爱、谦逊、明礼、乐助、舍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来源,具有宝贵的价值。现代书院继承了古代书院的文化精神,目前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综合人才,更需要将“善”文化引入日常教育之中,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书院应重视传统“善”文化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为善意识,筑牢为善的思想根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投入实践,通过营造浓厚的“善”文化氛围,建立起科学、长效的评价机制,教育学生心存善意,善待自己,推己及人、及家、及国,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存善心、行善事、扬善德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书院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