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具体史学方法融入
——以“历史书写”研究方法为例

2021-11-29 01:48王文志
关键词:安庆方志史学

周 毅,王文志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与毕业论文一样,是实现本科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1]。目前的“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是注重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甚至是具体的文字表达等技术性问题,相关的史学论文写作研究著述也多是关注具体的技术问题。历史学科的终极任务是必须对过去作出解释,解释就需要理论[2]。针对史学论文写作的教学,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史学方法,则是“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一、“历史书写”研究方法简介

“历史书写”是近年来在中古史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中比较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近来渐成热点[3],相关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著述出版发表、学术活动都比较活跃[4]。学者姜萌在《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一书中提到,他曾于2014年8月以“篇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历史书写”,得到160余条记录[5]30。笔者于2021年2月进行相同检索,竟得近千条记录,增势迅猛,可见相关研究近年来有愈发升温之势。孙正军对“历史书写”比较常用的三种具体方法进行了概况总结。第一种方法,也是“历史书写”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即通过“比较成书于不同时代的文献对同一或相关记载的异同”,分析不同时代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史家个人意识对“历史书写”的影响;第二种,“分析文献成书背景,探讨政治环境、社会氛围、文化思潮等对历史书写的影响”;第三种,“不拘泥具体内容,从整体上比较不同时期同一类别的一组文献的性质、结构等,由此探讨文献形成背后的政治或者文化氛围”[6]。

史学研究首先就必须要对各种史料进行史学史的追问:史料的作者或者制造者说了什么?有意不去说或者遮蔽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也就是说,要关注各种史料作为历史文本本身是如何被书写、被建构的形成过程[7]。

“历史书写”的研究就是探究这些在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历史书写”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历史书写”的建构又是如何作用于这些因素。“历史书写”正是对文本文献形成过程中的主观性、相对性或者说建构性进行追索[4]。相对于史料内容所要呈现的“历史事实”,将目光投向史料本身被书写、建构的形成过程,将这种形成过程视为一种更加真实的“历史事实”。

目前,这种研究方法在史学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是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领域,目前,中古法制史、禅宗史等领域,乃至于近20年来华南学派的相关研究都属于此研究范式[8]。就笔者关注的方志研究,近来“历史书写”的研究方法也得以在方志研究领域展开,以上孙正军提到的三种具体研究方法都得到了较好的运用[4]。

在进行“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时,将“历史书写”研究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不仅有介绍学术前沿的学术意义,更是有着具体的方法论意义。

二、“历史书写”研究方法与史学论文写作教学的契合

所谓史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过程所采用一切方法的总和。具体包括搜集、整理、运用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因果联系与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历史编撰等方面的各种方法”[9]438,史学论文某种意义上就是通过某种史学方法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呈现出来的文字载体。与历史学专业其他课程相比,如通史、史学理论类的课程可以视为输入历史知识,“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撰写论文,其实就是教学生如何输出所学的历史知识,自然要借助相应的研究方法。

目前,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而言,“史学论文写作”作为一门实践性较为突出的课程,实际教学却仍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具体课程内容一般分为两大块:一部分是关于选题、搜集和分析史料、谋篇布局、学术规范和道德等一些知识性和理论性的问题,另一部分是按照史学论文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到结论,以及注释和参考文献的结构,依次讲授写作的步骤、方法和技能的技术性问题。但教学计划安排仅34课时,在以上两大块内容讲授完毕之后,由于课时限制,根本无法安排足够时间去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史学论文写作的实践。甚至,因为缺乏实际写作实践,学生很有可能将写作的步骤、方法和技能的这些技术性问题都变成了知识性的内容,也就可能会导致学生掌握了大量关于写作史学论文的知识和理论却写不好论文的情况出现。

可以说,以上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史学论文写作的学科性,这种课程教学对于其他人文社科类的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也都适用。这些都是关于论文写作的外在的一般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真正涉及“史学论文写作”内核的还是相应的史学方法。换言之,只有融入了相应的史学方法的论文写作课程才是真正的“史学论文”写作课程。

具体而言,“历史书写”作为目前较为盛行的一种史学方法,融入“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无论是对选题和还是史料这两大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都有重要价值。

一是培养“问题意识”。选题是学术论文写作质量的关键,“问题意识”的有无及选题质量的高低是评价史学论文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10]。但当前本科生史学论文写作普遍存在“问题意识”的缺失,具体表现就是写作时无题可选,不知如何入手。“历史书写”的研究方法,相对于史料记载内容所呈现的“历史事实”,更加关注史料本身作为文本的形成过程[4],是对史料形成过程中的主观性、相对性或者说建构性进行追索。使用上文提及的孙正军总结的“历史书写”的第二种方法,“分析文献成书背景,探讨政治环境、社会氛围、文化思潮等对历史书写的影响”。从关注史料记载的内容到关注史料形成的过程,较之于史料记载的内容,史料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选择、建构、想象、创造的因素”[11],也就是史料文献作为文本形成时期的“成书背景”,即“政治环境、社会氛围、文化思潮”等,都可以进入史学研究的视野,如此则大大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选题空间,也自然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面对史料时,运用“历史书写”的另外两种具体方法,也有可能发现新的选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以2020年发表的《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书写及其演变——以抗清殉节者的“忠节”书写为中心》[12]一文为例,介绍了如何运用“历史书写”的方法,挖掘选题。如讨论关于抗清殉节者的“忠节”书写时,笔者以清末抗清殉节的代表性人物——桐城张秉文为例,针对张秉文抗清殉节这一历史事实,运用“比较成书于不同时代的文献对同一或相关记载的异同”的方法,可以发现,清代不同时期安庆方志、《明史》以及张家族谱的记载存在较大不同之处,不同的文献记载差异的产生是何原因;另外,清初14年的《安庆府志》将张秉文收入“忠节传”,到康熙60年《安庆府志》将张氏移出《忠节传》而归入《乡贤传》,到清中期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又将张秉文又重新归入《人物志》的《忠节》篇,为何不同时期的方志对同一人物的记载内容和入传类别会不断变化,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意识”也就应运而生。同样,运用“不拘泥具体内容,从整体上比较不同时期同一类别的一组文献的性质、结构等”的方法,落实到方志研究,方志中人物传记按照类别划分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归为一类,就是比较典型的“不同时期同一类别的一组文献”,总结某一类人物传记的“性质、结构”,也自然可以发现不少可待研究的问题。可以说,“历史书写”方法是一种可以直接指向培养“问题意识”的具体方法。

二是实现对史料认识的拓展。在“历史书写”的视角下,从关注史料记载的内容到关注史料形成的过程,则赋予旧史料新的价值。如对于明清安庆方志已经有学者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比较详细的梳理[13],笔者从“历史书写”的角度出发,考察理学教化与方志书写之间的互动关系,虽然仍是以明清安庆方志为史料,却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拓展了明清安庆方志的史料价值。在此研究方法的观照下,新史料和旧史料、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甚至伪造的史料都有了一定价值,因为对于同一“历史事实”“记载的异同”,都超越了这些史料表面文本形态,指向了史料形成过程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此,史学研究的史料范围和史料使用程度都会被大大拓展。

三、具体应用的教学案例

“历史书写”研究方法融入“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史料观的拓展,对于论文写作的具体实践也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选题的确定以及史料选择整理好之后,才开始真正进入史学论文的写作阶段。面对史料,如何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落笔形成一篇史学论文,其实首先最重要的是将史料整合,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释,然后才是一般意义上按照史学学术论文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到结论,以及注释和参考文献的结构,依次撰写完成论文。如何从史料提炼出观点,正是体现史学论文写作“史学”特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形成相应的史学观点,不仅是一篇论文完成的关键,也是体现史学论文“学科性”的关键所在。对这一关键环节,“历史书写”的方法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具体操作方法。

近年来,笔者使用“历史书写”的研究方法进行方志研究,不仅对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具体方法实践问题进行了总结[4],更是展开具体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仍以前文提及的《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书写及其演变——以抗清殉节者的“忠节”书写为中心》一文为例,讲解如何使用“历史书写”方法进行论文写作,具体而言就是如何使用“历史书写”的方法,从史料中提炼出相应的观点。

面对一条条的史料,先从史料提炼出相应的比较表层的小论点,即这条材料直接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然后将若干个小论点即分论点升华成文章的主题。观点的提炼尤其主题的升华并非易事,只有深入思考,才能从常见的史料中发现研究的价值。那么,使用“历史书写”的方法,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从史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根据选题,教学案例的论文主要史料是清代所有方志中的“忠节传”,清代的安庆方志无论府志还是县志,均设有“忠节传”。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安庆方志中的各种“忠节传”,在“历史书写”相对于史料所呈现的“历史事实”更关注史料形成过程的思路指引下,将各个时期的“忠节传”进行对比,比较异同。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历史书写”的两个具体方法。

其一,就是“历史书写”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比较成书于不同时代的文献对同一或相关记载的异同”。比较不同时期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传”,同时,明代安庆方志中也有“忠义传”,也可以纳入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几个问题。一是与明代方志相比,清志中“忠节传”地位更加突出,且记载人数较明志大幅增加;二是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传”主要是以表彰明代尤其是明末“忠节”者为主,且这些明末“忠节”者基本都是反抗张献忠部或流寇土贼,而不是对抗清政权,主体都是非抗清殉节者。

其二,使用“历史书写”另一个常用的方法,“不拘泥具体内容,从整体上比较不同时期同一类别的一组文献的性质、结构等,由此探讨文献形成背后的政治或者文化氛围”。不同时期的“忠节传”因为都是记录“忠节”人物,就是“不同时期同一类别的一组文献”,则可以从整体比较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传”的“性质、结构”。通过史料解读,可以发现,较之明志“忠义传”,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传”都较简略,且都基本遵循了“抗贼不屈而死”的书写模式,呈现出模式化的特点。

通过“历史书写”的方法进行史料解读,初步得出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传”的几个特点,这就是从史料得出了几个小论点,到这里可以说就是一篇比较完整的论文了。当然,分析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传”的特点,只是体现了对于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传”的历史认识,且是直接通过史料得出的比较表层的认识,史学研究更多的还是要追求达到历史解释的层面。具体到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传”的主题而言,就是不仅要总结其特点,更是要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这才是由若干分论点升华成文章的主题。如何从分论点到文章主题,同样可以采用“历史书写”的另一种具体方法,即“分析文献成书背景,探讨政治环境、社会氛围、文化思潮等对历史书写的影响”,这是“历史书写”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思路,即探究史料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史学论文写作“由小见大”的一个具体操作路径。

具体来说,要探究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传”几个表层特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要向时代发问,探讨“政治环境、社会氛围、文化思潮”当然也包括个人意识对“历史书写”的影响。就教学案例论文而言,就是把这些问题放到清初统治者通过方志书写争夺话语权力、重塑地方历史记忆以获得地方认同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探究原因。这种探究原因的过程就是一种主题升华的过程。

当然,但作为史学论文,仅从时代背景出发分析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往往会陷入宏大叙述下对时代背景的粗线条总结,必须结合影响史料形成过程中的多种因素,以更加深入和细腻的笔触进行原因分析,才能真正做到“由小见大”。回到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传”书写背后的原因分析,除了时代背景的因素,即清初统治者掌控地方历史书写的国家意志的因素,也应看到方志作为“一方全史”的地方属性的影响。最终通过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书写的不断变化,分析聚焦于“忠节”书写过程中国家意志和地方意识之间的博弈,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稳固,清政权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意识和能力日益强化,逐渐规训了方志书写中的地方意识,清代安庆的方志“忠节”书写最终被国家意志改造为推行“忠节”教化的工具。如此,就完成了通过对清代安庆方志“忠节”书写的讨论,进而探讨了清初文化政策的“由小见大”的过程。

以上就是使用“历史书写”的研究方法,完成了一篇论文从选题到解读史料,再到从史料提炼观点,最后升华主题的过程。本文只是结合笔者的科研和教学实践,解读了“历史书写”这一种史学方法在“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史学方法众多,都可以结合具体的论文写作实践融入“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中。

猜你喜欢
安庆方志史学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鱼殇
禁用kP3的谱必要条件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史学漫画馆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
史学漫画馆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当代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