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瑞
(1.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2.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中国谚语有乡言、俗言、乡谚、俗谚、常语、俗话、古话、常谈、俗谈等多种名称,人们将生产经验、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以通俗易懂的语句加以固化定型,兼具表达的趣味性、流传的广泛性、交流的便捷性和深奥的哲理性等内在特点。“桐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桐城谚语俗语可谓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桐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020年,桐城谚语入选安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搜集数以万计的桐城谚语俗语,先后出版了《桐城谚语集锦》《桐城谚语》等资料,合肥工业大学王章豹教授经过两年多的辛勤付出,共整理桐城谚语语料三万多条。地域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对于传播古代农耕知识,阐释桐城谚语的语意内涵,挖掘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彰显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儒学思想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先修其身,行而有范,而后才得以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儒家文化,讲求道德标准、善恶判断和价值追求,将修身之道作为塑造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民众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认识把握人类自身和外部世界。桐城谚语也记载着人们对生命真谛的持续探索,对事物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孜孜探求。
1.孝悌忠信
枞阳会宫方氏宗祠悬挂着一块“孝悌传家”的匾额,在鲁谼山脚下的倪氏宗祠门柱上悬挂着一副楹联:“祖功宗德流芳播远,子孝孙贤泽世传长”。从浩繁的桐城家训、家谱和家书中,可以窥探当地人对孝道传统的重视,对长幼有序的尊崇,忠孝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桐城人的精神成长。所谓“十个椒椒抵不上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上一件袄子”“是风没有北风凉,是亲不比老娘亲”,父母不仅赐予每个人生命,而且给予倾情陪伴、无尽关爱和精心呵护,所以晚辈孝敬长辈也是情理之中。“家严儿学好,子孝父心宽”“敬土有谷,敬老有福”。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不仅是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父是天来母是地,父母恩情海洋深”,在桐城家庭伦理思想中,尊亲孝亲永远都排在第一位。“千朵桃花一树生,弟兄之间莫相争;弟兄团结家必起,旁人看了美誉称。”这条谚语岀自桐城民歌《十里亭》,意在规劝兄弟之间不能互相争斗,而应当团结互助,这样才能家业兴旺。桐城歌中“弟兄几个一条心,脚踩黄土变黄金;弟兄几个几条心,万贯家财不够分。”兄弟彼此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创造积聚更多的物质财富。如果兄弟不和,家庭关系将难以调和,即使有万贯家财,也必将千金散尽,导致家道衰败。“与人处事,切莫耍尖头”,意指为人处世要坦诚布公,讲求诚信,不能自作聪明耍滑头。“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做人忠厚耿直,才能广交天下朋友。人要讲诚信和明道理,胡搅蛮缠、无理耍横只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将犁耙横着放置,再有力气的牛也无可奈何,肯定无法耕田,这便是“人无理讲横话,牛无力拉横耙”的道理。
2.贤劳勤勉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农业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谚记载着宝贵的生产经验,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思考。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不行春风,哪有秋雨”。做事卖力肯干,不能偷懒耍奸,因为“力气浮财,用掉又来”。金钱物质在于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用劳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一天省一钱,三年成一千”“起家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在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的今天,弘扬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吃饱穿暖的时候,不要忘记饥渴的痛苦,“有时勿忘无时苦,当家理财要记清”,所以要科学理财,用度适宜。过日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不能吃着算,应该算着吃”,家庭生活要计划有度,不可挥霍无度。“仓头上不省,仓脚下吊颈”,过日子从眼前的点滴节省做起,细水长流,如果铺张浪费,到头来就会自找苦吃。“家有千金,不点双灯;家有万担,不丢剩饭”,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创造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充分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修身以提升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能忘记“不点双灯”“不丢剩饭”的光荣传统。“富不丢猪”是桐城名谚,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也不能丢弃贫穷时养的家猪。在当代社会,“富不丢猪”的“猪”更具有其文化象征意义,指不能忘却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凭借辛勤的劳作、不懈的努力、诚信的品格,共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即千万家,“家国天下”思想深深地刻印在中华儿女的脑海里。家庭是构成社会群体的基本单位,家庭细胞是社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安宁祥和的基础。桐城谚语提倡“以和为贵”的家风建设,倡导兄友弟恭、妯娌和睦,适时调节成员之间关系,不断加强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注重礼尚往来,通过家族内部科学治理,有效化解外部矛盾,实现家族兴旺发达的目标,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1.和睦齐家
“家庭和睦是个宝,千金万金买不到”“家和万事兴,心齐日子旺”,家庭生活和谐千金难买,对家族兴盛和个人发展都极其重要,如果“家不和”,则会“外人欺”,家庭成员友善团结,日子才会越过越好。父母是家庭稳定的基础,对待子女坚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父待儿女要凭心意,一碗水要端平,如若做的不公正,一家吵得乱纷纷”。“兄弟睦,家道兴”“千朵桃花一树生,不共叶子也共根”,兄弟姐妹彼此关爱,才能实现家庭家族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美好愿景。充分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密切联系,只有维护好整体利益,才能促进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发展,“齐家”在任何时代都尤为重要。如果“各烧各的灶,各吹各的号”,那么“弟兄几个几条心,万贯家财不够分”,一家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事情就容易成功。“兄弟和,金不分;妯娌和,家不分”亦作“兄弟和气家业兴,兄弟不和家要分”,形容兄弟手足情深,妯娌相处融洽,“人心齐,泰山移”,共同维护家庭团结稳定和家族发展利益。如果家庭不和,就会产生分歧乃至分崩离析,出现“分家就要闹,老大得锅灶,老小得粪窖”,造成“分家三年穷”的状况,嫡亲兄弟关系疏远比比皆是,甚至反目成仇,最终导致“分家如拆户,拆户如邻人家”。“家要富,看猪打豆腐;家要败,偷鸡打狗卖”,想发家致富,就要靠双手劳动,通过养猪、做豆腐等多种经营方式来获得经济收入;而偷鸡摸狗等不法行为必将会引发灾祸,通过遵纪守法的勤劳创造才是发家致富的正确选择。“晏困早起,缸里有米;早困晏起,拖棍子讨米”,只要吃苦耐劳,就不愁吃喝;如果懒惰贪睡,就会家徒四壁,只能饿着肚子四处讨饭。
2.谦虚礼让
礼让精神是流传久远的社会交往准则,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居家生活都想拥有好邻居,邻里之间需要彼此谦让,互敬互助。桐城人教育孩子交往须知礼、重礼、习礼,崇尚礼让是桐城德育思想的重要内涵,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家喻户晓的“六尺巷”故事。清代大学士张英家族的宅基地被邻人侵占,家人向他告状,张英回信“让他三尺又何妨”,于是家人礼让三尺,邻居见状心存愧疚,也退让了三尺,遂形成现存的六尺巷文化遗址,成为和谐共存、谦虚礼让的桐城文化标识。“让一让,六尺巷”,一纸家书尽显宰相气度,印证了民间所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俗语。邻里间如果都能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懂得换位思考,就没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礼让”也成为桐城各大家族家训族规的重要内容。“火要空心,人要虚心”,烧火时将木柴架空,才会越烧越旺,做人谦虚谨慎,礼让待人,当遇到困难时他人才会施以援手,渡过难关,取得事业发展更大的成就。在人际交流交往过程中,性格摩擦而心存芥蒂也在所难免,要心存“俩人不吃亏,不得到一堆”的善念。如果产生人际矛盾冲突,应懂得“为人处事两件宝,和为贵来忍为高”的深刻道理,不能采取激烈斗争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应“和气为尊,忍让为高”。成大事者必定拥有宽广的胸怀,“忍一忍,过个岭;让一让,吃上饭”,秉持吃亏是福的理念,忍让绝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这些脍炙人口的桐城事理谚语鲜明体现了宽容友善的民风和朴素淳厚的乡风,展现了民众纯真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道德情怀,礼让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态仍具有深远影响。
桐城文教昌盛,家学兴旺,通过刻苦求学实现修身、齐家的人生目标,也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准备必要条件。桐城人敬祖尊亲、尚礼重和、珍视名节、提倡自强,勤于苦读获取精神食粮和渊博知识,懂得廉洁自律、勤政亲民的治国之道,承担起儒家文化的治国、平天下重任。
1.经世致用
儒家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学以致用,积极入世以获得他人认可,致力实现闯荡天涯的人生夙愿,彰显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宰相张英告诫子孙“保家莫如择友,求名最好读书”,后辈交友要慎重,发奋读书才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锄头经常使用才愈加锋利,“锄头不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年轻人要发奋学习,知书达礼,才会实现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抱负。古代提倡“智”,“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强调读书是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变乱世为治世的能力,解决政治问题和社会难题。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桐城自古以来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求学之风,才有“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盛况。山在绿化之前是荒凉杂乱的,绿化之后便会变得青翠秀美。人也是一样,在接受文化熏陶之前无知愚昧,获得文化启蒙后便明智高雅,这就是“山要绿化,人要文化”的价值所在。桐城人对子孙后代读书充满了期待,著名文学家钱澄之在其《西田庄记》里写道“吾所望于子孙者,读书课耕而已”,意在教导后人认真读书,诚心问学,自食其力才是人间正道。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发愤图强,“养儿不读书,犹如看头猪”,只有通晓书本所蕴藏的深厚道理,才能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家庭经济条件再艰苦,“秀才饿死不卖书”,通过读书积累知识和增长智慧,坚持读书就会有人生出头之日。“读的书多无价宝,一字不识好伤心”意为“知识就是力量”,不能做目不识丁的文盲。“小时不发狠,长大挑粪桶”,虽有贬低底层劳动者之意,但是从反面激励孩童从小刻苦,长大才会有所作为。书本才是传家宝,“遗产可无三日米,传家应有一箱书”,让子孙多读书,成长为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2.廉政奉公
《晏子春秋·问下四》有这样的记载,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3]。这是“廉政”一词最早被提出。君子之交淡如水,古往今来提倡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是为官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准则。宋代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廉洁勤政,感念民生疾苦,以仁义之心广施与民,其《桐乡》诗句“今日桐乡谁爱我,当时我自爱桐乡”更在当地千古流传,表现了百姓对王安石的崇高爱戴和无限怀念。“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摸油瓶手不腻。”有贪欲之心的人须洁身自好,不能贪图不义之财。西汉户部尚书、大司农朱邑掌管一国之赋税,不贪钱财,秉公办事。他曾任桐乡啬夫,对桐城一方水土有着深厚感情,晚年病重时,嘱咐其子“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他死后安葬在桐城,后人为缅怀他,将朱邑墓所在地定名为朱公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告诫政府官员要替百姓着想,为劳苦大众谋福利,不能为钱物而当官。“孝肃路”是安庆市城区的一条主干道,以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名臣包拯谥号命名,相传贪官经过此路就会头疼,所以有“贪官怕过孝肃路”之说。为官应清廉、务实、高洁,为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能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白藕入泥,斜插玉簪通地理;红莲出水,倒悬朱笔点天文。”这是被誉为“父子双宰相”的张英、张廷玉父子观赏荷花,于荷花亭中互对的佳句,此联含有务实勤勉、廉洁自律的高远情怀。
3.爱岗敬业
在明清两代,安庆地域戏曲文化精彩纷呈,孕育产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艺术,涌现出高朗亭、程长庚等诸多戏曲名家,徽班进京盛况空前,安庆籍表演艺术家为徽剧的繁荣和京剧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观赏戏曲是古代大众最为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所以大量的谚语都与戏曲行当和艺术表演密切相关。任何职业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班子要好,不准跳槽咬草”,戏班成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精神,作风正派,不能背弃师门,随便跳槽。一个戏班作为统筹协作的整体,进行戏剧表演时“角角都有戏,台上无闲人”,每个演职人员高度重视所从事的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勤勉的职业理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使跑龙套的也要发挥应有作用。每一位劳动者只是所在岗位、发挥职能不同而已,不能妄自菲薄,只要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敬一行,都能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实现职业理想,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班子要噪,角儿要好”,戏班子想要吃得开、叫得响,有观众捧场,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演员,用人唯贤才能将团队做大做强。“小小草台班,能出戏状元”,小戏班子也能唱出非常叫座的好戏,干事业须从基层做起,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每步都扎实稳健,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桐城谚语涵盖了丰富的地理人文信息和充沛的地域文化资源,包含农事劳作总结、思维方式归纳和为人处世经验汇集等,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桐城谚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滋养和德育思想,传承谚语文化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精神滋养功能
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时代,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积淀,时至今日,很多古代历史遗迹和物质遗存业已荡然无存。谚语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固化形态,通过口耳相传和文字记录流传至今,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而愈久弥新。桐城谚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历史经验、聪明才智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从各个方面呈现了古人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交往、劳动生产、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原生态面貌。谚语是探寻古代农耕文明的一把钥匙,也是掌握古代精神文化内核的密码,可以清晰洞察古人的生活状态,触碰先哲的思想脉搏。在物欲横流的拜物主义和金钱至上的庸俗思想冲击下,思想意识淡薄、政治信仰迷失、道德素质低下已然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严重障碍。我们不仅要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也要重视精神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从谚语文化中获取滋养,加强广大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创新乡规民俗和民间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个体全面发展的全过程。“重读书,讲礼仪;重礼让,讲和谐;重伦常,讲仁义;重勤俭,讲自强等,这些都彰显了桐城地域文化个性,生动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4]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挖掘和积极发挥桐城文化资源优势,传承谚语蕴含的文化特质,弘扬积极向上的情感风貌和精神生活,塑造富有时代感的人类精神家园。
2.教育感化功能
“崇文重教使桐城在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极大的成功,拥有进士265人,举人589人,超出同属安庆府的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五县进士、举人的总和数倍以上。”[5]当下的“啃老”“坑爹”等社会问题频现,多为家庭教育主体缺位、教育理念缺失、教育方法不当所致,教育教学应遵守客观规律,桐城谚语指明了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惯儿不孝,肥田有瘪稻”,这句谚语以种田作比喻,指出教育孩子不能太过于宠溺。桐城教育类谚语将教育思想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将教育方法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言语简练且富有形象色彩,口语表达言简意赅,地域色彩浓厚而利于广泛传播。教育谚语的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短小话语蕴藏着客观真理,当地老百姓至今在生产生活仍然广泛使用,用来教育训诫子孙,启迪思想智慧,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宝库。社区和村镇可以面向学龄孩子的家长,通过文化讲堂等方式普及教育谚语知识,以帮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能力,发挥家庭教育的涵育作用,对于破解当下教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学校道德教育,以桐城谚语这一传统民间文化为载体,探寻其中所蕴含的家教家训文化,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既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又增强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提高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和教师的教学幸福感。深入发掘桐城谚语包含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价值资源,发挥桐城谚语的思想教育功能,将谚语德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实际,指导生产劳动实践,这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3.文化传承功能
作为桐城派的故乡,桐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文都”。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优势,不仅创造了桐城派散文、龙眠诗歌等高雅文化,还创制孕育了桐城谚语、桐城歌等民间文化样态。“千百年来,由于儒家思想影响巨大,许多谚语为了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操,往往把儒家的一些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之道加以传播。”[6]桐城俗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桐城地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充分彰显桐城地域共同拥有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承载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桐城谚语根植于乡野市井的普遍认知和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是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更是展现桐城文化魅力和追溯桐城文化渊源的鲜活标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与文化的繁荣昌盛密切关联,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桐城谚语的德育价值,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桐城谚语文化。桐城谚语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展示着万物存续之道和世态人情之理,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桐城人的血液里,代代传承,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逐渐成为桐城地域文化传统的活化石。弘扬优秀的桐城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坚定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全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