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婷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都铎王朝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关键阶段。自亨利八世起到伊丽莎白一世的数十年间,英国自上而下进行了宗教改革运动。但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在改革过程中都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亨利八世关闭修道院,全部修道院财产都收归国王。而在当时圈地运动大势开展的情况下,穷苦人民与大量失业人口无法得到修道院的补助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负担不断增加的税收,底层人民频频起义反抗。“他们对那些蔑视神圣的母教会、解散修道院、掠夺圣地、蔑视‘圣母玛利亚和所有圣徒’、新增税收、圈占公地、废弃相沿成习的土地租佃权、污辱玛利亚为不合法等等做法,以及对‘出身低微和评价不高’的国王顾问们和五位改革派主教都进行了抨击,——克兰默、拉蒂默尤其被视为令人讨厌的人。”[1]347亨利八世后期颁布六信条,重回天主教的怀抱,严厉迫害路德派教徒。其后,爱德华六世激进推进宗教改革,在短时间内将教义、礼仪等方面脱离了天主教的旧体制,表明英国国教建立的基础并不牢固,为玛丽一世重返罗马教皇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契机。玛丽一世在英国民众的支持下登上了英国王位,她入主英国后有两大希望:取消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的改革成果,促使英国国教与英格兰民族恢复对罗马教皇的服从。玛丽一世将英国重新拉入基督教世界体系中,服从教皇在政治与经济上的统治,恢复了与民族国家发展相矛盾的二元政治体制。同时将英国拉上了西班牙与法国的战车上,不仅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丢失了英国在法国唯一的加莱领土,国家主权沦丧。她未能尽到一位君主的责任,没有将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而是将自己的信仰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玛丽一世虽然是在民众支持下获得英国王位,但是其宗教复辟行为和治国政策严重背离了民众的意愿,所以复辟悲剧是必然的结果。
玛丽女王带着两个愿望继承了英国王位:一是废除爱德华六世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成果,二是恢复英国的天主教信仰与回归罗马教会。玛丽女王坚持恢复“教皇至尊权”,完全废除亨利八世建立的“国王至尊权”,罗马教皇对英国教会事务与其他政治事务的干预加强。她颁布法令恢复教会地产与财产,重修修道院,恢复教会税收上缴罗马教廷的惯例,将英国经济发展与罗马教会捆绑在一起。政治上的“教皇至尊权”与经济上恢复教皇税收与财产的做法,使得民族国家政治独立性与经济独立性丧失。
1.恢复二元政治体制
“二元政治体制”的概念源自于基督教信仰。基督教教义认为,人被分为肉体与灵魂两部分,所以人的生活也就分为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上帝把管理世俗生活的权力交给了国王,把管理精神生活的权力交给了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里存在两个政治权力体系: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神权体系和以国王为首的世俗权力体系。从8世纪中期到13世纪,教皇势力不断增强,且教权逐步凌驾于王权之上。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教皇权力到达新的高度。“奥托一世强迫丹麦和匈牙利人民加入基督教,终于出现了在政教二元并行的情况下,基督教罗马教会的教会神权主宰西欧世俗封建政权的局面。”[2]1073年登上教皇宝座的格里高利七世断言:“‘罗马教会由上帝一手创造’,‘只有罗马教皇一人有权被称为普世的主教’,‘只有他一人能废立主教’……‘允许他废黜皇帝’,‘他本人不为任何人所审判……’”[3]到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中世纪教会在精神、思想和世俗权力方面达到登峰造极。教皇扩大教廷处理教会事务和世俗事务的权力,不断完善教会组织,甚至干预世俗王位的继承。“对教会来说,幸运的是,精神领域与政治领域的敌手——宗教异端和世俗君主尚未结成紧密的联盟,这一联盟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标志,而在13世纪还仅仅有模糊的迹象;教会暂时占上风,压倒了敌对者。”[4]整个中世纪是教皇与皇帝们之间长期、激烈的斗争,教皇成为精神领域与世俗领域的最高审判者与仲裁者,普世基督教世界联盟体系就在这一时期形成,英国也被纳入其中。
但是从14世纪开始,因十字军东征的失败降低了罗马教会的威信,人文主义者批判教会的贪婪与腐败,宗教改革彻底打破了西欧基督教世界体系,使得二元政治体制在新君主制国家逐步消失。英国通过宗教改革建立了受国王控制的国教会,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拥有绝对政体权力。亨利八世虽是因离婚案无法得到教皇查理五世的认可才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但经议会颁布的《至尊法案》《叛逆法案》《王位继承法》《禁止教士首年薪俸法》等法令,确立国王合法地成为“英格兰国教会的至尊领袖”。“《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令》的前言内涵丰富,规定:‘英格兰是一个帝国……由最高首脑与国王实行统治,由各类、各等级臣民组合而成……划分为僧俗两界的国家理应臣服于仅次于上帝的……王权。’”[5]在这时英国国教的事务就由国王全权把控,罗马教皇的势力被排除在外。爱德华六世进一步推进与罗马教会的分离,从教义、礼仪等方面改革英国国教,使得圣经化与世俗化的英国国教安立甘宗在英国正式确立。
但是玛丽女王的天主教复辟措施将英国重新投入罗马教廷的怀抱,接受罗马教皇对英国事务的干预。玛丽女王全部废除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的改革成果,英国宗教被拉回亨利七世在位时期所处的状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玛丽女王放弃“国王至尊权”,确立“教皇至尊权”。1555年1月的第三届议会制定了《废止国王亨利八世在位第20年以后制定的反教皇权立法之法令》。玛丽女王发布公告称:“自亨利八世国王统治第二十年以来,所有违背教皇圣洁的最高权威,或参见罗马使徒传中包含上述任何法规中已废除的具有相同效力的任何其他事项的法规或法案的所有条款、句子和条款,从此以后,也应由其授权,从根本上作废。”[6]863此法令废除了一切与“教皇至尊权”相违背的法令,这意味着教皇可以向英国教会行使权力,干预英国内部事务,回归以教皇为首的“基督教世界”,违背了亨利八世开启的近代主权国家的建设进程,破坏了英国国家政治独立性。正如克兰默在写给玛丽女王的信中所说:“可惜!它不得不使任何人的内心感到悲伤,尤其是在外来的法官面前,或者被来自这个国家之外的任何人的权威所指责。君主们必须知道他们是自己领域内的臣民,国王应投诉并要求陌生人伸张正义,以避免自己的臣民被自己国家法律定罪处死。国王和王后似乎无法在自己的领域内或对自己的臣民伸张正义,他们必须在陌生土地上的陌生人手里寻求正义:我认为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7]玛丽女王将国家权力交付到罗马教皇手中,在罗马教会法律和习俗与英国国家法律和习俗相违背的时候,仍旧服从教皇的统治,严重违背了英国作为民族主权国家政权独立的需要,背离了新君主制国家发展的历史潮流。
2.破坏经济独立发展
15、16世纪以来,英国经济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新贵族与资产阶级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国王的支持下进行圈地运动与海外殖民。“英国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渗入农村。”[8]英国社会庄园制与农奴制的瓦解、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自都铎王朝以来,新君主采取措施支持资本主义发展,尤其要提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过程中涉及的经济问题。首先,亨利八世颁布《禁止教士首年薪俸上交教廷法》。教士首年薪俸上交教廷就是指一个人在就任一个教职时应将其全部教产所得的第一年收入献给教皇。这个法令颁布以后,教士的首年薪俸不再上交教廷,而是上交国王,将英国国民收入紧紧握在自己手中,避免财富外流。其次,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措施中最为突出的是关闭修道院。修士被逐出修道院,修道院的土地、所有礼拜用品、珠宝和其他动产全部收归国王,废止罗马教廷在英国敛财的一切举措。亨利八世为了获取大量财富,将修道院土地卖给新兴阶级进行圈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强民族国家建设的实力。正是因为修道院土地世俗化,玛丽女王企图复辟天主教,恢复教会地产的措施影响到了有产者阶级的利益,才会使得许多有产者因土地与财产问题站在了玛丽女王的对立面,而非仅仅涉及信仰问题。
玛丽女王恢复英国天主教与服从罗马教皇的统治,必定要涉及英国与罗马教会教廷的经济关系。玛丽女王为了谋求教皇的谅解,接纳英国重回罗马教会,她颁布法令恢复教会地产。“玛丽的良心,一贯不满于对财产的剥夺,促使她恢复仍然为君主所拥有的土地,并放弃英格兰有俸圣职的‘头年俸’,唯一的结果是激起成千上万个财产所有者的恐惧,迫使他们去反对教皇的权利要求,她极力恢复修道院制度,但是效果甚微……”[1]383玛丽女王企图将英国独立发展的经济又与罗马教会结合,让罗马教皇的权利深入到民族国家发展内部,干预英国经济的发展。玛丽为了给西班牙菲利浦对法战争提供财力支持,向民众摊派更多的税收与贷款。“玛丽时代的财政支出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1554—1555年为138 000英磅,1555—1556年为213 000英磅,1556—1557年为216 000英磅,1557—1558年为345 000英镑,在最后半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达到267 000英镑(折合为全年支出54 3000英镑)。”[9]玛丽女王的财政支出是亨利八世或爱德华六世财政支出的五倍及以上,这些巨大的财政资金就来自于向英国民众摊派赋税和向有产者贷款。但玛丽女王将国家收入并未用于支持国家建设与海外殖民,而是支付罗马教皇的税收、参与对法作战、恢复天主教修道院及繁琐的礼仪上,阻碍了英国的资本积累与经济的发展。
亨利八世废除教皇征收薪俸与税收的权利,将英国民族国家的财富掌握在国王与国民手中,这很大程度上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种手段。英格兰国王的支持和经济实力的铺垫,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加速到来。但是,玛丽女王在经济方面恢复天主教信仰的措施,将英国独立发展的经济置于罗马教皇的控制之下,严重阻碍了民族国家经济独立的发展。
玛丽一世继位之后,并未把自己当作一位英国的国王,而是将自己的信仰与意愿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玛丽女王执意与西班牙菲利浦联姻,并不顾民众的意愿,追随西班牙对法兰西宣战。16世纪是英国拓展海外殖民的大发展阶段,但玛丽女王却为了维护与西班牙的友好关系以及复辟措施造成的社会动荡,阻碍了英国海外殖民的进程。正如刘城教授在《君主的责任》一文中所说:“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将政治身体纳于自然身体之中,身为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并未承担起维护和管理公共利益的责任。英国公共利益不是玛丽追求的目标,诸如社会的和平与统一,英格兰人的生命和财富,英国人在海外的利益,基本上没有进入她的政治视野。”[9]
1.参与西法战争
都铎王朝时期,为了维护英国国家利益,保证民族国家的顺利发展,英国对法国与西班牙都采取了又合作又斗争的策略。亨利七世时期,与法国缔结条约,积极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促进英国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通过联姻的方式与西班牙维持和平,为民族国家初步建立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亨利八世时期,虽然有征服法国的野心,也加入了教皇、西班牙、瑞士等组成的神圣同盟打击法国,但最后都因军费与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与法国缔结和平合约,维持双方的稳定。亨利八世与西班牙最初因打击法国的需要而联盟,但是因为查理五世进军罗马,控制了教皇并打算独霸欧洲以及亨利八世的离婚案遭到查理五世的否决,在1528年英国与法国联合打击西班牙。但到16世纪40年代以后,亨利八世与西班牙关系又因法国的强大而改良。从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英国与法国、西班牙还是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针对国家利益的需要联西抗法或联法抗西。爱德华六世基本还是延续亨利八世的政策,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法国与西班牙之间摇摆并寻求稳定。
到了玛丽女王时期,因为西班牙菲利浦的干预,英国不是为了本国的利益而被绑上了西法战车上,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从1494年因哈布斯堡王室与法国瓦卢瓦王室为争夺霸权而爆发的大规模战争于1557年重开战事。西班牙菲利浦积极谋求玛丽女王的援助并怂恿玛丽参战。英国与1557年6月发布公告宣布对法宣战,法兰西是英格兰的敌人。“玛丽一世在宣战之后向法兰西派遣了1 000名骑兵、4 000名步兵、2 000名囚犯……而且处于菲利浦的控制之下。”[9]但是因为之前因加莱周围有湿地与城墙围绕,借助地形优势加之冬季气温寒冷等因素的考虑,减少了加莱地区的驻兵。当法兰西在1558年元旦的时候向加莱发起攻击,英格兰人与西班牙人都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之力。在七天攻势之后,英格兰从百年大战遗留在法国唯一的领地加莱失守,加莱回到了法国人的手中。“编年史记载:法兰西人在货物仓库与居民家中大肆抢劫财物,以致‘人们在逃离时没有携带任何行李物品’”[9]。玛丽女王追随西班牙加入对法作战,除了给英国人民经济造成极大损失,丧失加莱领地,没有带来任何好处。玛丽女王为了给西班牙菲利浦提供财政支持,多次要求议会批准税收,加大国家贷款力度,将这些相较于平时多征收的税款加在人民的身上,严重加剧了民众对玛丽女王的不满。玛丽女王不顾英国国内反战的呼声,代表英国向法兰西宣战,既丢失了唯一离英国最近的大陆贸易港口加莱,又损失了大量的物力与财力,她没有承担起君主所应付的责任——维护社会和平与保护英国人民的利益。
2.阻碍英国海外殖民进程
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由弱变强并继续发展壮大。在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主义观念的传播等客观条件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以西班牙与葡萄牙两个国家最先开始了“地理大发现”的近代化过程。整个“地理大发现是由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俄国、英国、法国六个国家完成的,它们都是欧洲国家。意大利人、德国人或以私人身份,或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在其中起了一些作用。他们也都是欧洲人。”[10]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将原先孤立的世界各个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新航路开辟也引起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使得商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意大利为首的地中海地区的商业贸易城市逐渐衰弱,而以安特卫普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商业贸易快速发展。价格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由以农为本的封建经济逐步转向商业和海外贸易空前高涨的信号与催化剂,英国市场经济从此发展起来了。‘价格革命’也是加速阶级分化,构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11]大批金银财富流入西欧社会,导致货币贬值,一批按照固定标准收取地租的封建贵族被新兴资产阶级所取代。英国也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建立了固定的商业贸易途径。
在都铎早期,英国建立了伦敦-安特卫普模式的商业贸易模式。安特卫普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成为国际性的商业贸易中心,伦敦与安特卫普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由伦敦出口的纺织品可以便捷地分销到世界各地。正是依靠着安特卫普,英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是在16世纪50年代,由于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爆发了历史上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封建专制的西班牙与尼德兰两者之间的这一场革命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都铎早期英国商人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伦敦-安特卫普模式,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的动荡使得安特卫普商业贸易的发展遭到重创。安特卫普作为西欧商业贸易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英国商人难以应付突如其来的贸易危机,使得16世纪50年代英国商业贸易发展减缓。其次,玛丽女王与西班牙菲利浦联姻,将英国与西班牙绑在一起。为了维护西班牙海外殖民以及贸易成果,玛丽女王下令禁止英国的冒险家、航海家和海外贸易商们掠夺西班牙船只,禁止他们进入西班牙海外殖民地,所以英国商人只能被迫向北开辟新航路。而且玛丽女王为协助西班牙对法宣战,集中大量物力和财力进行对法战争,同时国内也因为不断增加的税收、惨绝人寰的宗教迫害而动荡不安,这时的英国连忙于解决国际战争和国内动荡的能力都没有,更无法像后继者伊丽莎白一世那样为海外殖民与贸易的商人提供特权与国家保护。玛丽女王在位时期,英国对外贸易基本没有什么进展,甚至开始倒退,英国对外贸易与海外殖民的进程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才得以恢复并快速发展。
玛丽女王在继位之后,根本没有将英国民族国家利益置于自己的宗教信仰之上,她的根本愿望就是重回罗马教皇的怀抱。或许是她因亨利八世与其母亲的离婚案而造成的对英国宗教改革成果的不满,她和她的天主教母亲都遭到监禁,她的身上有着西班牙二分之一的血统,所以玛丽女王更像一位西班牙国王,处处为西班牙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玛丽一世在复辟天主教过程中,许多复辟措施都遭到了英国朝野上下的反对。玛丽女王与西班牙菲利浦的联姻可能会将英国重新拉入哈布斯堡家族势力范围,玛丽女王为恢复天主教信仰与维护教皇至尊权,对异教徒进行惨绝人寰的迫害,因迫害异教徒的残忍政策,玛丽女王获得了“血腥玛丽”的称号。玛丽女王未能将英国民众意愿作为自己施政的理论依据,她一意孤行,最终造成了天主教复辟的悲剧。
1.与西班牙菲利浦联姻
玛丽一世复辟反动的措施之一就是与西班牙菲利浦联姻,将英国这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与天主教势力极强的封建西班牙王国绑在一起。玛丽一世的母亲凯瑟琳出身于西班牙,而且因亨利八世挑起的离婚案,使得玛丽一世早年生活极为艰辛,更为重视自身一半的西班牙血统。“众所周知,西班牙菲利浦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他的天主教信仰对于玛丽女王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对议会中的佩吉特和他的朋友来说却是一个潜在的麻烦。”[12]所以,玛丽一世十分重视罗马教皇策划的与西班牙菲利浦缔结婚姻的建议。1554年1月12日,玛丽一世与菲利浦订立婚约,7月25日举办婚礼庆典。玛丽被菲利浦的仪表与绅士风度所迷,坠入爱河之中。她曾致书查理五世说:“她现在快乐之情难以言喻,由于我的丈夫至善至美之德行日益显露,致我经常祈祷,愿上帝赐我以诸德,俾能博得我的丈夫之欢心。”[13]
但是这场联姻一开始就遭到英国各方势力的反对。根据都铎王朝时期社会情况来看,当时还主要是一个父权制社会与君主社会。当玛丽一世与菲利浦结婚后,西班牙菲利浦就会执掌英国王位和管理英格兰,重新将英格兰拉入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范围之内,英国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国家的地位就会被撼动,无法脱离西班牙的控制。当婚约一经缔结,“伦敦的孩子们用雪球掷向被派来批准婚约的西班牙使团随员(1554年1月1日);特使们受到群众的极端冷遇;玛丽不得不发布一个通告,要求以最周到的礼节接待即将到英格兰来迎娶女王的西班牙王子及其随从。”[1]371-372同时因为英王婚约的缔结事项,此时社会爆发了动乱,打着“上帝拯救玛丽女王”“不要接受西班牙国王”等旗号反对这桩违背英格兰民众意愿的婚姻。所以,英国朝野上下都对这次婚约表现出极大的担忧与高度的警惕,并且还特地制定了《婚姻协定》,协定规定西班牙菲利浦作为玛丽女王的丈夫享有“国王”的称号,但不享有国王的实权,实权仍旧掌握在玛丽女王手中。若是玛丽女王不幸去世,菲利浦将不再享有“国王”称号。这一协定保障英格兰只受玛丽女王单独的管理与统治,菲利浦无法对英国政治事务施加管理。而且协定规定在西班牙发生战事时,英国没有义务参战,这使得英国的国家利益不会受到西班牙及其他国家的侵犯,能够维持英格兰的独立地位。
但是,玛丽女王通过议会颁布法令,为菲利浦在英国谋求了极大的权利。比如,菲利浦可以在玛丽女王去世后独自统治英格兰,对伤害菲利浦人身安全的英格兰人民以叛逆罪进行惩罚,菲利浦可以在辅佐英国年轻子嗣时成为护国公等一系列法令,将之前《婚姻协定》所限制的内容推翻,将菲利浦推上英国国王的地位。玛丽女王认为英国民众如果不能服从她与夫君的意志,就要被处死,或被剥夺土地与财产。玛丽一世从来没有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英国人,而是将英国与西班牙的利益绑在一起,甚至为了西班牙的利益可以损害英国国家利益,后来参与西法战争就是这种行为的体现。玛丽女王的婚姻,将英国重新拉入哈布斯堡势力范围,受到外国势力的侵害,严重地违背了英国民众的意愿。
2.迫害异教徒
玛丽一世为恢复天主教信仰,大势迫害国内异教徒。在1554年,许多著名的改革派主教、神学家等已经被抓起来。“他们充斥于伦敦塔,弗利特监狱,马夏尔西监,高等法院,纽盖特监狱和两处债务人监狱。”[1]376克兰默大主教、拉蒂默主教、里德利主教等人从1554年4月就开始被监禁在伦敦,而且还要面临教会法庭的起诉。1555年1月,玛丽女王通过议会制定了恢复三项惩治异端法令。这三项法令即“理查二世于1383年制定的《惩治异端法令》,亨利四世于1401年制定的《惩治异端法令》和亨利五世于1414年制定的《惩治异端法令》”[14]。这些处罚异端的法令原是为惩罚威克里夫的追随者及罗拉得教派而设立的,现在玛丽女王将其用于处罚新教徒。在三项惩治异端法令作为法律依据的基础上,还恢复了中世纪对异端实行审判与惩治的司法程序。这个司法程序主要设计对异端分子的鉴定与处罚。先由教会法庭对异端进行判定,然后教士还会给予异端一个改邪归正的机会,考虑是否放弃异端信仰。若是坚持异端信仰,则会交由世俗政府机构进行处罚,如火刑等。里德利主教与拉蒂默主教就在1555年10月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最开始受到火刑惩罚的是著名的圣经翻译家罗杰斯。他在廷代尔1525年《新约》和1535年科夫代尔《旧约》两版圣经翻译基础上,翻译出版了1537年马修圣经,为英国民众提供了一部能够阅读并理解上帝理念的圣经,破除了罗马教会以拉丁版圣经迷惑大众的企图。但罗杰斯因为在译经中传递新教思想,削弱了罗马教会的威信,成为玛丽女王异端法令颁布后第一位被送上火刑柱的新教徒。西班牙使节在2月5日向国王报告:“议会新近制定的(惩治)异端法令已经开始实施,一位罗杰斯昨日被施以火刑,公开展示的残忍令伦敦居民私下里怨恨不已。”[6]839根据约翰·福克斯在《殉道史》书中对玛丽女王统治时期受到迫害的新教徒的记载,受到迫害的新教徒估计有275人,但考虑到福克斯记载可能存在遗漏以及福克斯现存书籍的完整性,“史学研究中通行的统计数字是280人。玛丽时代实施了最为密集的宗教迫害,导致每年大约90人成为殉教者。”[9]玛丽女王实施的惨绝人寰的宗教迫害,使得英国社会一分为二,形成对立的天主教社区与新教社区。
相较于英国新教与天主教社区的简单划分,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信教者划分就没那么容易。“一位居住在埃克塞特主教区的‘悲惨女人,’因为厌倦丈夫与儿子沉迷天主教信仰,离家出走以打工谋生;邻居指控她有奉行新教之嫌,因此在返乡之后被带到埃克塞特主教法庭受审。”[9]宗教信仰会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但在这一时期许多青年都选择站在新教一边,与作为家属但虔诚信仰天主教的家庭成员对抗。同时,“宗教态度不仅会受到父母和配偶的影响,还会受到雇主的影响。富有的雇主不仅向他的妻子和孩子提供宗教信仰指导,还向他的仆人,学徒和其他家属提供宗教信仰指导。1554年,埃克塞特天主教信仰的市议员约翰·塔克菲尔德给他的仆人罗杰·罗宾逊好处,让他追随天主教信仰并为他祈祷。”[15]玛丽女王恢复天主教信仰并未引发民众过多的反抗,但是她采取一系列残忍的措施迫害新教徒,造成了英国整个社会分裂,同时也使得民众对女王的忠诚度下降。新教徒牺牲自己,传播新教思想,揭露了罗马教会的腐朽与贪婪的本性,使得民众对新教伦理更为理解与接受。在罗杰斯接受火刑的时候,群众欢呼着送他走上火刑台,这场面如同一场婚礼一样,罗杰斯的死在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激起了同情心,促使民众厌恶玛丽女王天主教复辟措施。“在伦敦和其他新教地区的公众都对异教徒表示同情。例如,当约翰·赫利尔在1556年在剑桥的耶稣格林上受刑时,人群中就喊着:‘耶和华使你坚固!’人们为他祈祷,但天主教宣布不应该为他祈祷,他应该受到诅咒。”[16]这都证明玛丽女王残害异教徒的行为不为民众所认同。
玛丽女王是在受到英国民众的支持才能够继承王位。而民众的这种支持来源于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宗教改革弊端显现,过高的税收、修道院的废除等等措施日益危及民众稳定的生活,民众希望恢复天主教信仰与稳定的社会生活。但是玛丽女王采取一蹴而就的措施,将变革成果在短时间内统统废除,而且实施异端法令,将英国社会割离成两个相互敌对的阵营,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而她对新教徒的迫害严重伤害了英国人民的民族情感,大批清教徒逃亡海外,英国社会新兴变革力量减少,民族国家建设进程减缓。
玛丽女王带着两个愿望在民众的支持下继承了英国王位。第一,她希望将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宗教改革的成果全部废除;第二,她希望恢复天主教信仰与服从罗马教皇的统治。玛丽女王在英国恢复了二元政治体制,与教皇分享英国教会的“管理权”,废除“国王至尊权”,建立“教皇至尊权”。同时恢复教会地产、恢复上缴教廷的俸禄、恢复修道院,既允许罗马教皇分享英国的税收,也企图将英国有产者阶级的财富奉献给罗马教会,造成政治与经济方面都受到罗马教皇的控制,使得英国国家独立的主权沦丧。玛丽女王执意与西班牙菲利浦联姻,将英国拉上西法战车,同时因国内与国际矛盾众多,海外贸易也无法开展。“史学家埃尔顿评论说:‘玛丽完全忽视英格兰人的利益;与西班牙联盟的结果是将英格兰变成了西班牙的一个行省,此前(议会)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史学家惠特妮·琼斯评论说:‘玛丽最为悲剧的特点是成就了‘西班牙人的都铎王朝’。”[9]玛丽女王完全未能尽到国家君主所应付的责任。虽然民众也是因为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宗教改革带来了诸多问题才拥护玛丽继承英国王位。但玛丽女王在位期间,既违背英国社会民众意愿与西班牙菲利浦联姻,并破除婚姻协定对菲利浦权利的限制,为菲利浦谋求了更多的权力,甚至将英国王位交与西班牙人的手中。而且,玛丽女王在恢复天主教信仰的同时,大肆迫害异教徒,造成英国社会分裂为基督教阵营与新教阵营,社会各阶层因惨绝人寰的迫害而对玛丽女王的忠诚度下降,许多异教徒纷纷逃亡海外。总而言之,玛丽女王天主教复辟是与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其悲剧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