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借物寓意理念 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2021-11-28 02:44陈婵媛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小学美术

摘 要:文章结合小学美术学科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教学目的,从合理引入民间美术资源,鼓励学生挖掘美学元素;解读民间美术中借物寓意的思想,指导学生提高审美意趣;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美学创造能力等方面,探讨如何将优秀民间美术中的借物寓意思想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民间艺术;借物寓意;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8-0083-02

引  言

中国民间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但是稍不留神人们就会忽略它。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如何将优秀民间美术融入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引入民间美术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美学元素

(一)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精神

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饥饿、疾病、贫困、兽侵、灾荒总是不断地威胁着人们,更有种种不是仅靠物质手段就能够解决或解脱的人生问题,如生死、贵贱、尊卑、美丑、善恶、安危、公平等,频繁困扰着渴望幸福的心灵。这时,人们往往诉诸精神手段,以求替代性地解决和满足。许多动物、植物及天文现象作为“物候历法”的参照对象,对人类早期的生活起了重大的参照作用,进而与人类自身的求生观念、功利意义发生联系而被视为生存的象征。中国民间美术继承了远古精神,符合人类的心理追求,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情感,引导人类走向未来[1]。长久以来,民间美术的创作理念、审美原理及表现手法一直为其他类别的文化艺术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因此,其被视为“民族文化之根”。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民间美学元素

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发现美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环节。因此,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民间美术资源的合理引入,鼓励学生挖掘民间美术的美学元素,让他们懂得民间美术就在身边,美就在身边,促进学生掌握发现美的方法和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回想自己在家中眼见或耳闻过的民间美术作品,如门上的雕饰、窗花、杯盘碗盏的图案及各色工艺品等,并出示相应图片,使学生对民间美学艺术特色有直观的了解,发现这些图案及工艺品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如对称、均衡、调和、比例等。

(三)将民间美术元素渗透进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学期,笔者将大量民间美术的美学元素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民间美术的美,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使民间美术获得传承与发展。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时,在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陶器时,教材中提到了这些陶器上的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如舞蹈彩陶盆上的图案显示,人们用舞蹈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些彩陶盆表达了欢乐的主题。学生对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课前,笔者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类似的图案,并把实物或照片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学生都非常积极,纷纷举手:“老师我家的盘子上也有这样的纹样。”“老师,这个图案真有意思。”“老师,你看我的水杯上也有这样漂亮的图案。”……一件小小的器皿中承载着千年前的历史,让人不得不赞叹前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

教师除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接触民间剪纸艺术、草编艺术、陶瓷艺术、木雕艺术、捏泥人艺术、刺绣艺术等,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在家庭中或旅行中眼见或耳闻过的民间美术作品,如门上的雕饰、窗花、杯盘碗盏的图案及各色工艺品等,并拍照留存下来,使学生对民间美学艺术特色有直观的了解,发现这些图案及工艺品中蕴含的民间美术元素,如民间美术中一些图案的象征、寓意、意象及民间美术对生存精神的探讨等。

二、将民间美术的借物寓意思想渗透进课堂

对于较复杂的民间美术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将复杂的内容解剖成一些简单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和研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从而让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练习画“适合纹样”时,教师可以设计课前预习单,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方式了解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完成预习单上的学习任务,并用预习汇报的方式将自己在课前了解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生1:我在预习过程中了解了瓶插牡丹的特别含义,将每个字分开来,看一看每个字的意思。

寓意富贵(牡丹的代称)平(瓶的谐音)安(插放之意)。

生2: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福”字,這个字究竟蕴含了什么寓意呢?

“福”:左边表示预卜的“示”,右边是装满食物的陶罐,人们通过与天的沟通来盼望好的收成。粮食装满仓,或是罐子被供在上方,象征祈祝、献礼之意。风调雨顺,粮食满仓,有了吃喝,生命就有保障。“福”字代表期盼美好生活之意,至今仍被人们使用并得到扩展。

在学生相互分享这些内容后,学生绘画的纹样中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图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创作。

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谐音含有“吉利”意义的汉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祝,如将“福”字倒写,用“福倒了”谐音“福到了”;用蝙蝠的形象与“蝠”象征和谐音“福”,等等。汉字的各种特点,在民俗艺术人文精神的物化表现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开展民间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美学自主探究能力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们依然在领略与享受着民俗艺术带来的勃勃生机和精神激励。例如,春节,人们会有祭灶活动、除旧迎新、贴春联、贴“福”字、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夜、拜年、压岁钱、闹新年、赏灯彩等一系列“年”文化活动,还有“正月十五不看灯,等于没有过完年”的民俗谚语。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渗透进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教学“看花灯”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元宵节介绍花灯的种类寓意(“灯”指民俗艺术中的灯彩,象征着对过去一年辛勞、收获的总结、交流和犒赏,也是对来年吉祥、幸福的预祝),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放花灯的意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收集看花灯的场面,感受看花灯的欢快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

课上,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课本图片,讲述灯市活动图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图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盏环保型花灯。

作品评价展示:在班级组织一次元宵节灯会,让学生提着亲手做的彩灯。教师提前准备一些传统元宵节的特色食品,如元宵等,并组织学生开展猜灯谜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花灯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知识教学后,教师让学生亲自创作一盏属于自己的花灯,从而让学生巩固并应用关于花灯的知识,让学生在过节看花灯时看到的不仅仅是灯的形状、颜色,更是其中深层次的寓意,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树立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还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动力,使其在实践操作中逐步理解民间艺术的语言特点和艺术创作理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美学创造能力。

结  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优秀民间美术文化内容,能够借助民间美术中蕴含的美学元素、美学价值及美学创造艺术,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方法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敬爱劳动人民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参考文献]

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陈婵媛(1991.7-),女,江苏南京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小学美术
中国音乐家通过音乐保存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传承与创新:民间艺术的活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