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优化物理课堂

2021-11-28 10:47唐柳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摘 要:物理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常设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既需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巧和解决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最为重要,据此优化物理课堂.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0333(2021)32-0068-02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唐柳(1983.3-),男,江苏省泰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研究.

创新思维属于思维方式的一种,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目的是常规思维的局限性,以超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方法、视角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产生新颖、独到的思维成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基本导向,优化课堂形式与教学流程,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效锻炼,从而提升他们的物理综合素质.

一、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基本结构与一般运动规律的科目,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小至微粒、大至宇宙,与其他学科项目抽象性倾向严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课堂,教师首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物、道具、信息技术,且辅以语言艺术描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使其学习兴趣高涨起来,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助力.

在开展“浮力”教学时,教师先播放一组视频材料:泰坦尼克号和中国核潜艇在大海中航行,广告飞艇在空中飞行,人们在水中游泳等,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和分析这些现象,然后设疑: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河中将会怎样?但如果抱着救生圈就不会下沉,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潜水艇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入水中,这是为什呢?据此创设情境,让他们研究其中的原因,引出浮力.接着,教师将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后放手,学生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使其得出浮力的概念,让他们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随后教师借助实验操作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究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鼓励他们创新思考和设计.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物操作演示的方式营造情境,引领学生在直观的资源辅助下探索,使其知道浮力的概念、方向,产生的原因和测量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二、巧妙引入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门典型的生活化学科,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以教授基础性知识为主,更是同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课本中有不少生活化素材,生活中也有大量物理现象的存在.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巧妙引入一些与之对应的生活素材,带领学生分析、加工与研究,使其形成独特的思维,借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施“熔化和凝固”教学时,教师设计导语:大家在小学科学课中学习过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与气态,不过物质的状态并非保持不变,当温度发生改变时就会随之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热现象,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实例:冬天下雪后,太阳出来雪融化;小河中的冰块化成水;蜡烛点燃时蜡块变成蜡油;雪糕化成水;追问:那么你们又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他们可能说到水结冰;蜡油变成蜡块;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物质状态发生的两类变化特征与规律,让他们讨论后得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巧妙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生活素材辅助下思考与交流,让他们在对比学习中发展创新思维.

三、精心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知识可谓是异常丰富,物理世界更是多姿多彩的,不过受课堂教学环境局限性的影响,学生一般只能通过课本学习物理知识,导致学习起来显得比较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他们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围绕所授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言,使其自己的个性化看法,培养他们创新思维.

以“水循环”教学为例,教师谈话导入:江河湖海都是由水组成的,冰川雪岭是由冰组成的,白云是由水和冰晶组合而成的,大气中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均属于水的三态,它们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与循环,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同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大自然中水循环的动画示意图,引出以下问题: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规律?假如水的三态变化停止不变,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自然界的气候将会怎样?如果水循环停止,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水循环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移的?教师提倡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个人认知展开互动,使其交流各自的见解,突出创新性,给予实时点评,让他们一起归纳答案.

如此,通过讨论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认识到水循环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水资源就是巨大的能源,并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四、借助观察教学契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观察力敏锐学生可以快速发现问题所在,而发现问题则是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需着重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更多辅助与支持.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借助观察教学的契机,引领学生调到自身多个感官去感受与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更好的去发现与探索问题,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教学“静电现象”过程中,教师先演示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均可以吸引小纸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他们思索、讨论后发现摩擦可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使其得出带静电的物体可吸引小物体的结论.接着,教师设疑: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演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相互靠近,学生观察后发现均相互排斥,然后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他们看到相互吸引,使其归纳出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并认识正负电荷,回过头来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

上述案例,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工作,引领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使其在探究中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及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五、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想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课堂,教师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方面的教学设计,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些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动手实践中受到启发,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制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使其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动脑思考与动口交流,推动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光的反射”教学中,教师询问:大家为什么能看见发光的物体?不少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为什么也可能看见?指导学生操作:让手电筒的光射到平面镜上,从墙上找到光斑,改变光的角度,观察光斑位置是否变化?使其猜想:以上现象遵循一个什么规律?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他们将会猜测到同入射角度有关.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在平面镜上方竖直放置一块光屏,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激光笔的入射光沿光屏左侧射到O点;转动光屏F板找到反射光;观察和测量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反射角度数,并记录下来,让他们合作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几乎全部交给学生主导,自己则扮演好组织者、辅助者与指导者的角色,使其在实践中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要长时间的坚持下去,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结合物理知识的特征与规律从不同视角与多个层面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优化物理课堂,使其切实体会到物理研究的乐趣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韩俊.让思维飞会儿——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1):198.

[2]李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7-298.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