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流动摊贩的经营状况探究

2021-11-28 13:09刘济江陈芳莉李颖袁浩洋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21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刘济江 陈芳莉 李颖 袁浩洋

作者简介:刘济江(2000— ),男,汉族,四川巴中人。主要研究方向:跨境电商、新零售。

基金项目:成都工业学院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地摊经济发展运行与管理分析—以成都市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011116061)。

摘 要:2020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响应。[1]随着经营人群大量涌入,流动摊贩的地摊经营方式弊端逐渐显露,行业发展受阻。本文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成都市流动摊贩经营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应提出建议,助力流动摊贩实现有效经营,稳定就业形势,规范地摊经济行业发展,推动边缘经济成分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流动摊贩;经营状况

2020年3月,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对流动摊贩实施柔性管理措施,以助力加快复工复产,增添城市生机。“地摊经济”一跃成为行业热词之一,人们纷纷掀起摆摊热潮。截至2020年5月28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个。[2]“地摊经济”低门槛、高灵活的特点吸引了大规模人群涌入,使得流动摊贩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后疫情时期,市场回归常态化管理,政策红利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衰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背景下,流动摊贩的有效经营手段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转变流动摊贩的陈旧的销售观念、接纳新型经营方式、提升销售技巧增加客户粘度,最终实现有效经营管理,是当前研究地摊经济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成都市流动摊贩经营现状及分析

(一)整体经营情况

因成都市率先实施地摊经济松绑政策,越来越多的临时占道摊点出现在小区、商场、广场、巷道、学校周边等地。2020年5月,成都平均每天新增2000人在支付宝里开通收钱码,成为“小摊主”。微信支付面向平台超5000万小微商家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微信支付“小店”交易活跃度达到历史最大峰值,成都市小商家交易笔数环比增长6倍;[3]成都开通微信收款码的数量明显增长,环比疫情期间增长620%,同比2019年5月增长20%;小微商家收款码表现最为活跃的区域TOP5依次为春熙路、双桥子、驷马桥、奎星楼街、玉林路;活跃时间段为20:00到次日6:00,其中20:30-22:30占夜晚的40%”;具体到行业而言,小吃、快餐、甜品饮品是行业Top3。由此可见,在夜间经营成本不高、门槛低、消费群体多的摊点,成为大家创业的热门选择,地摊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描述性分析

1.就流动摊贩基本情况来看

“初高中学历”的摊贩占比最高,为64.06%,而“大学学历”的摊贩占比仅为20.31%,由此可见,摊贩普遍接受过基础教育,但是缺乏专业知识;“服务行业工作者”摊贩占比达59.38%,可见流动摊贩主体人群的职业与地摊行业类型相契合; “已婚”的摊贩占比65.62%,可见摊贩面临着一定的家庭压力;经营 “1年以下”的摊贩最多,占比为46.88%,可见多数摊贩的摊点经营始于2020年疫情常态化管理时期。

2.就流动摊贩经营现状来看

流动摊贩主要经营时间集中在晚上18:00-22:00,占比高达90.62%,可见其经营时间固定,针对性强;在经营过程中,采用“稳妥定价,薄利多销”方法的摊贩占比82.81%,采用“单品销售,凸显特色”和“增加摊点,吸引眼球”两种方法的摊贩分别占比35.94%和26.69%,可见摊贩主要采取保险稳妥的销售策略,缺乏创新;针对地摊市场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管理秩序混乱”占比59.38%,“同类商品的竞争压力大”占比51.56% ,“摆摊地点人流量太少”占比48.44%,“摆摊环境拥挤”占比43.75%,可见在实际经营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待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流动摊贩职业素质较低

据调查显示,近80%流动摊贩的学历在大学学历以下,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对新时代经济下营销、管理类知识了解较少,仅有不到2%的人对相关政策法规非常了解。其中,60%左右的流动摊贩为已婚或服务行业工作者。由于受职业限制和家庭影响,缺少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摊贩很难进行科学有效的经营。

(二)缺乏专业的市场调研

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摊贩们不能把握到客户特征,售卖合宜的商品。在摊贩群体中,兼职的青年人本身比较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其摊点销售情况较好。不过,这部分青年摊主只占少数,且经营意愿变化快,长期固定从事摆摊的主体人群仍是对市场不了解的中老年摊贩。对于他们而言,如何跟上时代热点、吸引消费者眼球是有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行业内部互动性较差

在走访调查中,摊贩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同类产品竞争压力大”、“摆摊环境拥挤”和“管理秩序混乱”等意见,但并未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据观察,尽管各个摊点相距很近,但流动摊贩几乎都是独自经营,缺乏交流。虽然摊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实质上摊贩们属于同一个“生态圈”。如果继续保持分散化、独立化的经营模式,那么地摊行业极有可能被其他同类型行业瓦解。

三、对策和建议

(一)“双动力”提升流动摊贩职業素质

一方面,教化是提升职业素质的一大动力,可以通过培训和社会环境影响提高职业素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正视流动摊贩职业素质较低这一问题,为摊贩提供可以学习的平台,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来提高流动摊贩的职业素质。

另一方面,自身努力是提升职业素质的又一动力,流动摊贩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低成本、高价值且无限制的学习,丰富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优化经营思路,提升销售技能。同时,流动摊贩还需要关注相关政策法规,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从而有效经营。

(二)以市场为导向,精准用户画像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地摊经济行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市场调研,精准用户画像。以大学生为例:消费水平偏低;倾向于美食小吃;看重商品价格、质量;喜好新奇多样化的商品;习惯于在夜市、广场和学校逛地摊。那么,“在夜市经营烧烤摊”就是一种有效的经营选择。因此,流动摊贩需针对消费者的特征,经营符合消费者购物偏向的摊点,吸引消费者,提升经营的有效性。

(三)加强同业交流,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作为地摊经济的主体,摊贩需要协同合作,针对普遍存在并难以自主解决的问题,以“同一个声音”向政府提出建议。同时,可以共享客户信息资源,营造“友好合作,文明竞争”的氛围,形成规模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摊点群,发挥集聚效应,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经济收益。“地摊经济”取代不了大型商超、电商等购物形式,但它的灵活性、便利性,可以与其他商业形式互为补充,满足不同层次人群、不同时间地点的消费需求。[4]

参考文献:

[1]《标准生活》编辑部.地摊经济重燃城市烟火[J].标准生活,2020(04):1.

[2]刘畅."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路径研究[J].法制与经济,2020(07):23-25.

[3]赵媛媛.互联网+地摊经济[J].纺织服装周刊,2020(22):4.

[4]任薇, 黄岚.“地摊经济”:既要人间烟火,也要城市文明[N].四川政协报,2020-06-11.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
论后疫情时代电视剧的创作生产
文艺界委员建言“后疫情时代”创作(关注两会)
下好“后疫情时代”的“先手棋”(观察家)
“后疫情时代”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及金融支持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