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使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互动时间较少,使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对很多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开始以学生为本,致力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本文就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构建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数学这门学科,无论教学理念还是形态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多数学教师都转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活动,引发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数学课堂真正“鲜活”起来。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互动教学的意义
(一)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
新课程改革是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其和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内容是一致的。互动教学使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让每位学生都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课堂中。简言之,互动教学模式是确立学生本位、创新原有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1]。
(二)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展中,数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参与问题回答及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达到理解知识、内化知识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好学、乐学的学习态度,也更愿意钻研数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如数学思维能力、探究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學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在面对陌生的数学知识时,才敢于探索、分析,最终获得提升。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沟通的情境,使学生在相关探讨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每个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兴趣、能力和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程度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合理地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开展实践活动。但是,很多教师开展的一系列互动活动,并没有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反而是以教学内容为主。这种并未对学生进行科学调查所开展的活动,不符合学生的特征,也影响了互动教学开展的质量。
(二)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开展互动教学,常采用提问法,即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来回答,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度。然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针对性,导致学生并不愿意主动思考,使提问的效果不佳[2]。
(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纷纷开始践行新课程理念,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如在课堂中融入实践活动、问题提问法。但是受传统严师身份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些活动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教师要求某位学生参与,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压抑。这也是教师构建互动课堂时,需要不断优化的部分。
三、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观念,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很多数学教师对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革新,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师生的平等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教师所担任的是传递知识这样一个角色,对学生各方面要求都非常严格,这也使学生对教师有畏惧感。尤其对于不懂的问题,学生会因害怕教师批评,而不敢和教师互动。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严师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勇于提问,这样才能逐步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要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将教师为上的观念转变为师生平等;其次是多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恐惧感,并爱上这门课程[3]。
(二)循序渐进提出问题,提升全体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互动课堂不是教师提出问题即可,需要教师掌握提问的方法。比如,提出的问题要符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的层次性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其做到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就小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不同,层次也不同。基于此,教师需要注重提问的层次性,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程,需要学生能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达方式。在学习该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现实情境,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以引发学生的互动。如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来收听一则广播,这是不同城市的最低温度,请同学们用心听并记录。南京最低温度3℃,三亚最低温度18℃,哈尔滨最低温度零下18℃,请问哪个城市的温度最低?”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邀请班级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回答。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观看温度计,并用数字表示这些温度。第三个问题为探究这三个城市温度的高低,试着用数学方式进行表达。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的引导,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互动中,逐步认识了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也掌握了其表达方式。
(三)构建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
小组探究活动是实现课堂中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有效方式,是构建鲜活数学课堂的保障。在构建小组合作模式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能力、学习状况,合理将学生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四或六人为一组的小组,并明确好成员的责任、义务,提高小组探究活动的质量。比如,“多边形面积”这一节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对图形进行观察、比较等方式,探究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及空间观念。在讲述该节课时,教师要从传统的告知学生计算的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即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在这个探究环节,教师应渗透转化方法,以转化思想为主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小组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直角三角形向右平移,直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平行四边形右边的斜边重合,此时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于是轻松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以高。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融入小组探究活动,真正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4]。
(四)進行多元化的互动教学评价,提高互动教学质量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在学习任何学科知识时专注力均不强,尤其是数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在遇到一些难点知识时,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构建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继而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但是,在构建鲜活的互动数学课堂时,教师除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融入合理的互动教学模式外,还应建立科学的互动评价模式,积极研究互动教学理念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创新。例如,互动评价模式中应包含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分为多个维度,主要包括小组内部对成员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参与度、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度及考试成绩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分为互动教学模式设置是否科学、学生的喜爱度、参与度等多个板块[5]。教师通过融入这种多元化互动评价模式,能提高互动教学质量,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鲜活”起来。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探究、理解等核心素养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的师生互动氛围;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循序渐进性及启发性;也可以适当融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王江涛.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09):59-60.
毛秀华.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7):30.
刘荷莲.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2):192.
王晓玲.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J].学周刊,2020(30):111-112.
仲述玲.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分析[J].名师在线,2019(2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