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孜宛古丽·奥布力
(疏勒县实验学校,新疆 喀什地区 844200)
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课堂当中融入更多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之上,还能增加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元化的人才,这就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综合发展目标。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更多语言类的艺术,在语文学习的时候兼顾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这才是现代教育建设综合人才的一个基础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能通过语文的学习,学习更多的语言思维,在以后的人生道路当中也能获得更多的帮助。
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即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开始渗透于教学中,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教学层面还属于短板,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念由于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思想以及中考制度的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这就导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在当前的教学中,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欠缺,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性进步。2.未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板块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了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碍于语文课程的繁杂内容和学生的升学压力等主客观因素,教师没有在语文教学中设置针对性的表达能力培养教学板块,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语言表达就逐渐失去了兴趣,他们的表达能力自然无法获得明显的提升。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比较观点,更要以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在表达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流畅的表达意愿,并辅助恰当的肢体动、微表情等,使整个表达过程更加舒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字词、短语、诗词、短文等,训练表达能力,更好地内化或吸收,在表达的过程中尝试个性化输出。通过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深度推进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意识,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显著增强学习意识。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且容易出现一些偏执心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可以更好地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有逻辑性地解决问题。这是提升学生学习意识、推动学生良好人格获得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学生在表达时,教师往往会带有一定的目的,即让学生的回答尽量靠近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道屏障,阻断学生主动表达的热情。对此,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为学生创设自由表达的学习环境。在为学生设置主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和拓展,真正体验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而非一味地寻找正确答案以流沙河的《理想》这一篇诗歌为例,这篇现代诗通俗易懂,其中有较多值得学生借鉴的内容,在写作和交流的过程中都能够使用。为了给学生创设自由的表达环境,教师可以以理想为主题,鼓励学生先阐述个人的理想,思考如何实现理想。在这个环节中,为了打破学生的心理壁垒,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会站到圈的中间,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自己付出了哪些努力,在今后又会如何作为?每个学生表达完之后,其他学生如果有共鸣,则可以举手进行补充发言,这样学生就能够形成有效的交际互动。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逐渐变得开阔。有的学生在进行主题表达时引用了名人名言或诗歌等进行辅助讲解。最后,教师将学生课堂上的发言进行记录,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点评。在点评的时候,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在下一次活动中用更加精彩的表现进行展示。最后,教师再次深化理想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交流,如果有志同道合的学生可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相互打气,制订理想实施计划。
学生的表达能力无非就是体现在学生的说与写上面,在表达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日常的学习与锻炼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就能综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表达能力。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课堂互动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融入更多的教学模式,提高综合的语文教学效率,这是教师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比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节课的教学当中,这一首古诗主要讲解的内容就是作者在一夜的惊醒之后,发现自己的茅草屋已经被秋风吹得凌乱。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应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面对生活的挑战,作者是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写下了这一首古诗,作者的心态,对生活的态度,作者表达的情感,这就可以作为主要的一个教学的任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让不同的学生朗读这一首古诗。看看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朗读过程当中的表达,这样就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来。不同学生朗读古诗的情感不一样,理解也就有着一定的差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古诗的理解,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课堂的整体氛围变得活跃。在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进入社会之后,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关系到一个人的长远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欲望是行动的前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使学生由被动表达转变为主动表达。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如果教师是一个善于表达和乐于表达的人,那么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必然会产生良好的表达欲望。首先,教师不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着积极表达的欲望,并且还要重视自身的表达方式,像是语言、表情、动作等。例如,教师在开展《七律·长征》教学活动时,结合内容要控制自己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当读到高潮部分时,动作可以夸张一些,语言应该慷慨激昂一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也想尝试朗读文章。其次,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如深入研究语言的艺术、探索交流中的文化等,以此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忽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造成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与教育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讲话,通过问题引导、课堂答辩小组合作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与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情地将自己的思想与意思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最终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敢于开口、积极开口、愿意开口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前的课堂互动,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在开展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正在逐渐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任务,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能够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在语文表达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价值,然后通过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教学氛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满足当前新标准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这应该也是当前语文老师不断去探索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