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方言中的网络语气词

2021-11-28 14:25杨婷
魅力中国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心词句末用语

杨婷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黔南州 558022)

语言是一种动态的社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断追求简洁、创新,并创造出大量的新词,而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便捷性、交互性,在人们的网络用语交流中本着礼貌、委婉原则,加之受到一定方言的影响,如贵州方言中,“好嘛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较为常见,单用“好”显得生硬、关系疏远,但加上“嘛们”两个语气词之后,就会显得语气委婉。

据《现代汉语虚词例解》统计可知,普通话里常用的语气词大约三十多个,但最基本的是“的、了、么、吧、呢、啊”六个词,并且经常相互组合连用。如:

齐凌云:去你的吧!(《女店员》)

刘芸仙:先生要我来催你的呀。(《名忧之死》)

上述例子中用“的与吧/呀”连用,用在句末增强句子所需表达的感情色彩,将“的”去掉,只用一个语气词时,句义不变,但语气有所减弱,由此可知语气词的连用会改变句子的语气意义。

一、普通话中常用语气词较多,本文只挑选几个在网络聊天中常用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

(一)“哒、哈”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哒”是“马蹄声”的拟声词,“萌萌哒、么么哒、棒棒哒”等流行网络词伴随着“哒”的出现而逐渐出现,由此引发出“xx 哒”的形式。

1.卖萌系的“哒”

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的交流主要是以交换信息为目的,表达方式偏于正式,并不带明显的感情色彩,例如:

(1)甲: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乙:好。

(2)甲:我终于把从业资格证考过了。乙:棒。

在例(1)(2)中,双方对话的语气过于僵硬、直接。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不再局限于信息交流,开始创新表达方式,并考虑对方的感受。

(3)小卷毛!金秀贤亮相签名会,新发型萌萌哒。(新浪网2015.4.7)

(4)北京大夫在美国救人走红被誉为“中国好游客”,棒棒哒!(《辽沈晚报》2015.3.26)

(5)郑大白,你这句话暖到我了,爱你么么哒!(搜狐)

例(3)~例(5)中“萌萌哒、棒棒哒、么么哒”等词都是“xx 哒”形式,主要想表达“萌、棒、亲亲”,如果单独使用,语气就较为僵硬,而当使用“xx 哒”形式时则表现出可爱、调皮之意,在语气上较委婉,让对方在聊天过程中看到自己说话时的可爱之态,在此过程中可拉近双方关系,营造轻松的氛围。

2.无奈系的“哒”

“萌萌哒、美美哒”等卖萌词流行后,逐渐出现了其他以“哒”为语气词的其他网络语,但并不表示卖萌,而是表无奈之意。

(6)奶农倒奶,乳企业忙着泡奶粉,消费者也只能呵呵哒了。(第一视频)

例(6)使用“呵呵哒”表达说话者的无奈意,“呵呵哒”由“呵呵”与“哒”合音而成,一开始“呵呵”在网络用语中表示笑,与“哈哈、嘿嘿”同义,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呵呵”改变了它原有的词义,单独使用“呵呵”时除无奈之意外,也容易让人从中读出轻蔑之意,而与“哒”合用之后,语气义减弱,除表无奈之意外,还有卖萌的意味。

3.褒义动词系的“哒与哈”

在对话过程中,“好哒、是哒、是哈”是褒义动词+“哒/哈”所形成的结构,通常单独使用,用于回答别人的问题。

(7)“你明天要去看音乐会?”“是哒。”

(8)“明天记得把我的书带给我。”“好哒。”

(9)“我昨天不是给你说过,让你今天把东西带给我的吗?”“是哈。”

例(7)~(9)中表同意、赞同。若换在网络流行之前,双方的交流只会用“是、好”单字回答,或在动词后加“的”变成“好的、是的”。但在语气义上则较为呆板,若换成语气词“哒”,语气义就有所改变,在回答对方问题的同时,也有温柔之意;用语气词“哈”表达了自己对自己“傻”的小责备,通过自己对自己带有卖萌性质的责备,减弱了对方会对自己的责备,缓解双方之间的不满。

“是哒”同“是的呀”,“好哒”等于“好的呀”,“是哈”等于“是这样的”,通过语气词的连用,显示出对话双方的亲密关系及说话者的可爱,这样的对话不仅准确无误地传达了意义,同时加入一定的主观色彩。在“是哈”结构中,“哈”在北京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它来源于方言,现已进入各地方言口语中使用,因此在网络用语中也经常使用语气词“哈”与其他中心词连用,“是哈”就是一个例子。

(二)“咯”

1.“咯”

在现代汉语中,“咯”作为语气词是有两个含义:1.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催促、期待的语气和情况的变化;2.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引人注意下文。如:“是咯,事情就是这样的。”表达“肯定、催促、期待”语气意义的“咯”,逐渐使用在网络用语中。

(10)亲爱滴,偶来了咯

(11)“明天我要去你那,欢迎不?”“你来咯。”

(12)“这件事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怪我咯?”

例(10)~(12)中在句末使用了“咯”,在网络用语中,“咯”作为语气词基本出现在句末,(10)中通过“咯”表达了小情侣或闺蜜之间的兴奋之情,若换成“我来了”,语气较为生硬,无法体现双方想要见面的期待之情。(11)中通过“咯”表达了说话人对这件事的随意性,同时体现了双方的密切关系。(12)中通过“咯”缓和了双方之间的矛盾,闺蜜之间聊天,总是会带有调皮式的质问,若去掉“咯”变为“难道怪我?”这样的回答显得有些生硬,有反质问之意。网络聊天是通过通信工具传达意思,并不能看到双方的表情神态,一句看似冷冰冰的回答也会引发更多的误会,而使用“咯”后可缓解这种尴尬。

(三)“嘛、们”

“嘛”作为语气词时无实意,在现代汉语中,“嘛”常放在句子前面,后可接任意句式。“嘛,今天天气真好。”而在网络用语中,“嘛”常用在句末,与中心词合用,有时也会与“咯、们”合用。“们”原本在现代汉语中作词缀,但在网络用语中,“们”常与“嘛”合用,表达说话时的语气,形成“中心词+嘛们”的结构。

(13)喝酒就喝酒咯嘛,不要弯酸。

(14)“你觉得我买这件衣服好看吗?”“还行。”

“那这双鞋呢?”“我很忙,你自己看到办咯嘛。”

(15)“下次不要再吃这么多了,听见没?”“好嘛们。”

例(13)~(15)使用“嘛”、“咯嘛”、“嘛们”,在例句中表达了一种不耐烦和委屈之意。“咯、嘛、们”在网络语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方言的影响,贵州方言中常将“嘛、们”两词连用。在实际含义中只表达“好”,但在不见面的交流过程中,单用“好”显得过于应承,而加上“嘛们”之后则使得语气有所缓和,在无奈中又带有撒娇、卖萌之意。在交流过程中,由于受到方言的影响,“们”本无语气词的作用,但在例句中,却带有语气词的色彩。

沈家煊所说的主观性即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命题的看法,在认识某件事物时,会不自觉的加上自己的主观看法,赋予事物一定的感情色彩。网络聊天不能看见对方的神情、表现,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猜测对方的心情。网络语言产生的最大一个原则就是语言经济原则,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表达出说话人复杂的内心活动,而又不想叙述得过于累赘,才会出现此类语气词与中心词使用的情况,因此网络语中的语气词将会是一个发展大趋势。

猜你喜欢
中心词句末用语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Why I ride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俄汉语定语对比
礼貌用语大家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
网聊用语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