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之策略探讨

2021-11-28 23:23何永贤金香花
关键词:幼儿教师中华儿童

何永贤 金香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源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也是人类文明思想的宝库。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都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和传承要从小抓起。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季羡林先生也曾指出,要让孩子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那么,对于没有判断能力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涉及的内容及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接受心理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各项技能和素质发展的关键期,此时期形成的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深刻地影响着以后的青少年和成人教育成效,影响着青少年和成人的人格品质。因此,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而在当今,对于儿童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例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更多地认为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培养就是素质教育,甚至把素质教育与特长等同起来。应试教育又使得家长不得不重视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分数至上使得很多孩子在学龄前时期就进入社会教育机构接受所谓语文、数学、英语等启蒙教育。俗语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更多的家长看重知识技能教育,误认为孩子考试成绩门门优秀就是全面发展、就是好学生,才有光明的前途。而近些年来,看似优秀的人才却出现了令人惊诧的道德问题,如电脑天才制造网络病毒、清华学子泼硫酸于黑熊、复旦学子投毒室友、甘肃尖子生齐刚弑母等。这种道德失范、心理失衡问题并非个案,已然成为社会问题。《中国青年报》副刊部主编陆小娅曾撰文指出,在教育链中“一根叫人性的链条断裂了、丢失了”。(1)陆小娅:《心有旁骛——断掉的链条叫人性》,《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13日。究其根源,我们在追求掌握知识、技能创造社会财富和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没有完全跟上。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学生的人文素养被边缘化,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人性发展。缺少人性教育,缺少人文关怀,谁之过?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显然,成年人言行的失范与儿童时期优秀的人文教育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当前的学前教育进行深思与反省。

学龄前儿童成长为怎样的人是很重要的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学龄前儿童就像一颗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将决定种子发什么样的芽、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与学龄前儿童个性心理品质休戚相关的就是人文素养,学龄前儿童的人文素养教育关乎人的精神成长和心理健康。而人文素养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中指出依据儿童学习特点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精神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成才培养,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学前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人性善的引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家长和幼儿教师对于学龄前儿童学什么内容、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教授,以及家长和幼儿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否引导儿童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龄前儿童文化素质的关键。

二、学龄前儿童易于接受的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继承和弘扬精华文化、摒弃和抵制糟粕文化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龄前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筛选适合他们接受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传授。

(一)学龄前儿童易于接受的文化内容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跳舞、表演戏剧、做手工、涂鸦等学龄前儿童最喜欢的形式传达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以人为本”“人是目的”的情感教育、良知教育、感恩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根本的精神内核即价值观是始终不变的。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亲亲之爱”,核心内容就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就是“孝悌”。但是,时代变迁,人权有变,再不是“三纲五常”掌控天下。而今,在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双方对等的双向之爱才是“父慈子孝”;从纵向和横向顺序展开心中之“爱”,让世界处处充满爱,才是“和谐”的价值观。同时,还要“爱自己”,不爱自己谈何能真心爱别人,爱自己是爱别人的情感基础,但爱自己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善良的底线。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内容要与时俱进。中华传统文化中“二十四孝”的故事最为人们所熟知,其中的“孝悌”文化源远流长,现今很多人认为其是不合时宜的故事,已时过境迁,以此教育学龄前儿童只会缘木求鱼。其实,这是只看到了“二十四孝”的表象,没有意识到其实质内涵。例如,家长、幼儿教师在讲《卧冰求鲤》这类故事时,要注重人物关系间的对等,继母疼爱继子、继子孝敬继母才是人该有的情感;冬季赤身卧于冰上的行为并不可取,只能冻坏小孩子的身体,不会有奇迹出现(如果神话故事中出现神助,也是建立在互爱的基础上)。同样的故事在讲给学龄前儿童时,要注重培养儿童善于思辨的能力,采用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时代,意识形态有别,领会的故事内涵也有所不同。房玄龄等编的《晋书》和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的王祥事迹,目的都是赞其“笃孝”,并没有写王祥继母和父亲在其孝心行动下的心理和行为。而今,已经有人把《卧冰求鲤》的故事进行了新编:王祥向父亲及继母讲述了在天寒地冻之时如何得鱼的过程,他的父亲和继母颇受感动,尤其他的继母羞愧不已,当时悔过,拉着王祥羞怯地说道:“祥儿,你真是个好孩子,以前为娘错怪你了,对你不好,以后我再也不会嫌弃你了。”父亲也说道:“祥儿心地善良,为人宽厚,令人钦佩!这下,你的亲生母亲也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此时,三人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2)百度百科“卧冰求鲤”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A7%E5%86%B0%E6%B1%82%E9%B2%A4/848442?fr=aladdin。新编《卧冰求鲤》的故事,精神内核“笃孝”未变,但结局却有着“父慈子孝”双方对等的精神内核。

又如,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3)王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45页。即人人都有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之心。曾几何时,恻隐之心被无情抛弃。看到路边摊贩,大人常常会训诫孩子:“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就会像他们一样没出息”。我们应该找回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恻隐之心,而是告诉孩子:现在好好努力学习,长大努力工作,帮助这些在风雨中讨生活的人。孩子们的怜悯之心也会油然而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4)王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69页。我们或许达不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并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人性的善良去驱逐不善,让善良熠熠生辉。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要有判断力,有选择性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随时随地因材施教。

(二)学龄前儿童易于体验的传统文化形式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指出,任何教学都必须遵从幼儿自身的经验,才能激起其内在的兴趣。(5)马天明、张晓鸽:《英语课堂的转变:从“生”不由己到不由自主》,《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第76-78页。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60页。都是从人的心理体验角度谈对事物的接受。学龄前儿童接受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需要以适合儿童生理特点的形式来展现,最好能够让其参与其中。学龄前儿童善于模仿成人世界中的身份或角色,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因此传统礼仪须在幼儿中传承。例如,家中来了客人,孩子要与客人打招呼,问好的同时要行鞠躬礼,为客人拿糖果、倒茶水,并用双手接送东西。客人离开时,要与客人说“再见!您慢走”,同时行注目礼。如果到亲友家做客,要讲究仪容并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和水果等。又如,聚餐时,如果有长辈同时就餐,长辈须按方位坐上座,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并且要坐有坐相;长辈动筷子夹菜后,自己才开始吃饭;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做到“食不言”;餐桌上不用筷子或勺子敲碗、盘子,等等。

让儿童以游戏(表演)的形式参与其中。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因此,可抓住学龄前儿童的这种游戏心理,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将这种待人接物的礼仪渗透到其喜爱的角色游戏或表演游戏中,让其在各种角色扮演中演绎故事内容及生活礼仪,使故事和礼仪的思想情感直观地、多途径地表现出来,从而在故事、礼仪中领略真谛。游戏(表演)是表现人内心感受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审美表达,是运用动作、神情、声音、道具等来表现内心感受的一种形式。由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游戏(表演)能够给其带来身心的快乐,是他们所热衷的活动。只有在故事、礼仪通过肢体动作、神情音容等动态的表达与静态的故事学习活动相整合时,才能将学龄前儿童的个人直接经验与故事、礼仪内容提供的间接经验糅合起来,形象生动地让其在创造想象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幼儿教师、父母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龄前儿童的血液里,做到生活本该如此。这对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特点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如在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可采取绘画、手工、折纸的形式让学龄前儿童学习国画、青花瓷、二十四节气、蒲扇、风筝、脸谱、剪纸、扎染、蜡染、中国结、年画以及中国古建筑等传统文化知识;在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可采取唱歌、跳舞、律动、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龄前儿童学习传统音乐、民族乐器、京剧、皮影戏、服饰等传统艺术知识;在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可采取谈话、讲述、文学以及早期阅读的活动形式让学龄前儿童学习中华神话、传说、诗词歌赋、儿歌等传统文学知识;在体育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可采取户外和室内结合的形式让学龄前儿童学习武术、蹴鞠、舞狮、射箭、空竹、杂技、棋术等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在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可采取观察、探究、讨论的形式让学龄前儿童了解中华传统美食、中医知识。这样的幼儿园课程建构,不仅可以让学龄前儿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会让幼儿园成为极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幼儿园。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集声、像、图、文于一体,文化内容更具形象性,符合学龄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其辅助作用在于调动各种感官,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功效。

“文化成为一个真正的未来的灯塔,它能给人以警示和信息,同时也给人以生机和激励。”(7)[加]D·保罗·谢弗:《文化引导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中文版前言第2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汉族文化,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也包括建筑、民俗、戏曲等。只有适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化,才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也更符合现今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

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之对策

学龄前儿童通常是指尚未达到上学年龄的儿童。(8)董会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页。学前教育主要是由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传授的。(9)李生兰等:《学前教育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页。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学习接受能力,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双管齐下营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幼儿教师和家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要以符合并能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核心目标为原则,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帮助学龄前儿童获得表达情感的方式并提高认知,使得幼儿教师、家长和学龄前儿童在传授和接受的过程中都没有压力,保证学龄前儿童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经验与快乐。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幼儿教师是受过专业教育的具有指导和培育幼儿各项技能的职业性教师,具有音乐、舞蹈、绘画等素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因而因材施教;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10)刘启艳、瓦韵青编著:《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策论》,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年,第71-74页。但是幼儿教师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提高技能,在学前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功能了解甚微,由此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的缺失。(11)邹莉、刘慧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现状及路径》,《决策探索》2020年第2期,第95页。教育专家指出:“没有质量或低质量的教育,是愧对儿童、家长和政府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很多人尤其是教师做出艰巨的努力。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师,最关键的支撑是教师。”(12)《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命线——2013年中国学前教育年会专家主报告撷萃》,《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25日,第1版。只有有良知、有文化素养的幼儿教师,从心底关爱儿童、关心国家命运,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才有希望。因此,幼儿园可定期邀请文化专业人士进幼儿园做文化专题讲座或文化系列讲座,加强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强幼儿教师传授文化意识,使其成为一个有文化、会传播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之间也可以交流、探讨如何学习、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幼儿教师自我提高和传授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兴趣和乐趣,幼儿园自上而下将形成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育人取向”,会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爱国的氛围。因此,通过深入培训的幼儿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理解,将会把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对学龄前儿童的教学活动中,让中华传统文化陪伴学龄前儿童成长,浸润学龄前儿童的人生。同时,幼儿教师自身也要有过硬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且不断地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促进学前教育有序健康发展。

(二)对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延展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员赵忠心教授曾言:“父母是教育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认为“家长平时的修养,这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即文化素养”。(1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41页。良好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父母作为与孩子接触最密切的人,其自身素质为学龄前儿童成长提供了实践依据。孩子只有在家庭中接受父母的引导,在幼儿园接受老师们的教导,成长在良性循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才能自觉地接受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言传身教胜过一切说教。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学科分数的提高,却忽视了对孩子优秀品质的教育,这或许是由于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所受教育与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然而,为了满足当下育儿需求,他们渴望获得更加科学、专业、系统、全面、具体的父母教育指导。(14)郑国凤、侯菲菲、申恩沃:《遵义市3-6岁幼儿父母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研究》,《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第151页。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新时期,多元思想文化的涌入对我国传统的父母教育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父母履行角色职责愈发困难,因此父母的职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的文化再教育至关重要。他们必须懂得中华优秀传统化对学龄前儿童培养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幼儿园也可以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地免费培训幼儿家长,形成一个幼儿教育的延展课堂,做到家园配合。这种延展教育每两周或一个月组织一次,延展课堂可线上、线下相结合。延展教育中可加入亲子教育,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其中,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家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实施方法、认识程度将决定学龄前儿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做好家长工作也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兴趣的保证。因此,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家长也要转变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由幼儿教师全权负责的观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让自己的行为举止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幼儿园延展课堂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学龄前儿童心灵的成长,也会触动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心灵。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对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家长从自身做起,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

(三)创设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

创设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在学龄前儿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生活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生活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第77-79页。因此,当代教育中环境创设不可忽略。

首先,在家庭环境的创设中营造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可在家中墙壁上挂国画、书法、刺绣等作品,尤其是具有中国水墨元素的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易使学龄前儿童产生丰富的遐想、领略中国绘画意境的神韵。书法、刺绣也是极具中国审美的传统艺术品。学龄前儿童从小耳濡目染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物件,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其次,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即在视线所及之处布置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在教室里摆放民族乐器、中国结、宫灯、京剧脸谱、文房四宝等,在教室或走廊墙上张贴中国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图片、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蜡染、太极八卦图等,让学龄前儿童在活动区中处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

最后,是重要的精神意识环境的创设。在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的氛围中接受并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美德,培养学龄前儿童在意识、想象和记忆方面拥有关爱、温暖、尊重的健康心理,为今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埋下阳光的种子。

四、结语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的一生中各种能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大多是在幼儿期,幼儿期的能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培养关乎其少年、青少年及成年的发展走向,因此,学前教育尤显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学龄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应该是中国人的基因,必须融入学龄前儿童的血液中。

我们的学前教育,在坚定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环境里,让学龄前儿童以幼儿园课堂教育为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载体,重点开展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开启学龄前儿童的心智,涵养孩子的人格,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教育中,在满足孩子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品位,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中,学龄前儿童父母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延展教育更为重要,父母的文化素养是学前教育真正的起跑线。由此而言,中华传统文化会促进学龄前儿童快乐成长,应该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追求。(16)朱宗顺:《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的艺术要求及启示》,万建明、陈雅芳主编:《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80页。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中华儿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