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四个发力点

2021-11-28 23:22
关键词:领导力政党马克思主义

袁 伟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坚持人民性、革命性,如何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是关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这项伟大工程中,坚持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1]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时代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不啻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鲜明品格的延续,更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关键。在保持我们党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自我革命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2],这“四个力”的增强与否也就成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发力点,依循“四个力”的方向有助于我们党开展自我革命的科学谋划。

一、政治领导力是党自我革命的首要发力点

政党作为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带有政治使命和任务的政治组织,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硬实力”包括组织成员、组织规模、组织结构等有形力量。“软实力”则包括政党文化、政党理念等精神力量。政党的执行能力与胜任能力集中体现政党的政治领导力,由此,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力体现在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巩固和维护政权,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是执政党适应时代发展、任务变化的首要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针对无产阶级建党问题深刻指出:“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3]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即是为消灭阶级而生,这是社会主义革命最终任务。在实现这一任务过程中,道路必定不会一片坦途。苏联共产党的瓦解直接导致前苏联的解体,这为社会主义国家敲响了警钟。伟大的社会革命需要强而有力的政党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持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得到磨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锻炼,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历练。历经革命战争的血雨腥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的飞跃发展,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愈来愈强。从1921年成立之初仅有几十名党员,壮大为如今的9 000余万人的世界第一大党,党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言而喻,而这背后的秘诀无疑是我们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本性,将革命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记载着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新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内外部环境带来了重大历史变化。随着人民衣食住行日渐丰足,我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与平衡充分的发展上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我国国际地位逐渐由被动跟随转变为主导引领。这样的变化既有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带来的世界影响力、国内发展水平的扩大和提高的原因,也有社会供需规模日益庞大、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打压带来的压力与挑战。这样的变化要求我们党不能慵懒懈怠,需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增强政治领导力以承担更大责任。

二、思想引领力是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发力点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政治基础,决定了政党的纲领、路线、政策等政治行为。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决定了政党依循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决定了服务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制定什么样的决策。政党指导思想的真理性与价值性是形成思想引领力的关键,其体现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感召力。若要保持政党的思想引领力,就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共存的思想理论。这就需要政党把握时代规律,不断发展思想理论,将思想引领能力化为内在本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风雨交加的时代,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万千仁人志士寻路救国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体人类谋求解放的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肌理,从而做出了无产阶级伟大革命最终胜利的历史判断。作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理论,学习与创新、融合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旋律。我们党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结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创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正是因为我们党是学习型政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从而总结出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时代思想,引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历史不会如福山所言终结于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的先天缺陷已经暴露出它不会是也不可能是人类最后一种社会制度,每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灾难昭然若揭。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中闪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不会停下脚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依然活跃,能够跟随时代发展创新,保持强大思想引领力。在警惕思想松动的问题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4]。共产党员的思想底线就是我们党思想引领力的红线,牢固我们党的思想引领力就要牢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扎实领导干部思想高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凝聚成思想合力,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三、群众组织力是党自我革命的基础发力点

群众是政党能够执政的重要推动力,是执政党能够施政的重要根基。政党组织协调群众的能力表现为群众组织力,这一能力取决于政党对于群众的方针政策和群众对于政党的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其一,政党对于群众作用的认识与把握程度影响着其制定群众政策;其二,政党的群众政策直接影响着群众对于政党的情感态度。不难看出,群众是政党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能否拥有群众组织力是关系政党存续的根基问题。

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重要分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由人民群众创造。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唯心史观时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也同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依循科学理论,尊重群众历史地位,在领导党的革命实践中开创性地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为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同志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具体解释了“人民”概念,扩大了“人民群众”的范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江泽民同志视人民群众为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阐释了人民群众与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发展向前推进。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凝聚思想共识,不忘初心使命,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中心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党的各项事业,在新时代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推进到了新境界。

“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6]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针对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决定性意义,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正确的群众路线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能否把群众组织起来进行社会革命的能力是在任何时候都决定着我们党成败的基础。以人民为圆点,强化党的群众组织力,是我们党自我革命最为基础的发力点。

四、社会号召力是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发力点

社会号召力是政党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的外化表现,代表着政党动员社会各个群体、协调社会不同阶层、汇集社会各种力量,围绕某种价值观念、政治目标、社会愿景而共同付诸实践的能力。社会号召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党能够对社会施加影响的范围,二是政党能够对目标对象施加影响的程度。保持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是政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是执政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外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等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来源于党同人民群众追求自由解放目标的高度一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不忘完善自身发展,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社会号召力快速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宗旨,根据历史背景变化科学、全面地分析中国实际,把握我国人民群众的新诉求,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回应,使我们党的社会号召力持续增强。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这与自身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密不可分。一方面,党在新时代背景下认真分析中国实际,更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变化。党中央审时度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全面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显然,这样的规划蓝图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国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需要,从而使我们党保持了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另一方面,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技术革新下,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政治工作的传统环境与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新的舆论环境为我们党提升社会号召力带来了丰富的渠道与机遇,运用好新媒体、新手段可以节约施政成本,可以使人民群众更为全面地了解我们党的治国理政工作,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从而始终保持我们党在社会中的号召能力。

当然矛与盾是相对的,利与弊也会同时出现在事物之中。信息的迅速流动给党的治理工作也带来考验与挑战。在新环境下,政党的行动力会即刻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党主动适应与积极引领这一变化,不断推动理念与技术手段的创新。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头脑,使这一思想的先进性被全体党员所掌握,以初心和使命面对时代给出的每一项考试,从而确保拥有与时俱进的社会号召力。

五、须将“四个力”统筹于一,推动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们党需要统揽“四个伟大”,其中伟大工程即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能够持续深入推进,并在新时代迈向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党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以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推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统筹与协调是党的自我革命向前向深推进的重要法宝,统筹是协调的前提,而协调是统筹的要义。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作为党的自我革命的发力点,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协调作用、有机统一的合力。

“四个力”之间相互的协调关系动态构成党的自我革命的统筹发力点。“政治领导力”作为统领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是引领思想的主导、组织群众的核心、号召社会的头雁;“思想引领力”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是政治领导的保障、组织群众的红旗、号召社会的粘剂;“群众组织力”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要求,是政治领导的中心、思想引领的体现、号召社会的前提;“社会号召力”作为实现一切工作的目标价值,是政治领导的标向、思想引领的标线、组织群众的标识。我们党在自我革命中应当以贯彻党的政治纲领为统领,以增进思想共识为指引,以增加群众获得感为基础,以实现社会凝聚力为目标,切实掌控好“四个力”的统筹工作,不能只拿着显微镜盯着一角发力,也要拿着望远镜将“四个力”统一为合力,共同向前协调发力,运用好政治上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这样我们党的建设工作才能行稳致远。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一个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不容易,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而不进行自我革命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7]进京赶考只是我们党伟大事业的开始,所做的绝不是一时一刻,而是为民庇荫的千秋之业。人民群众是这场考试的评卷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没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就会走向衰败,没有有效的思想引领力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坚实的群众组织力就会脱离群众,没有有力的社会号召力就会成为空壳。所以,统筹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四个力”有机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有利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以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猜你喜欢
领导力政党马克思主义
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综述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领导力21法则》
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