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毅
(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学人才培养要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通识教育在我国当代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定位。通识教育的“通识”是指对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用跨专业的视角进行有效的思考和交流,达到跨专业、跨文化的沟通与融合[1]。辨别价值的能力是《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的通识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的四项能力之一[2, 3]。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发展,认清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对价值的正确判断是认识水平提升的综合体现,也是“育人”的具体体现。
通识教育的使命是价值观教育[4],而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提出 “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因此,如何通过通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通识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问题,即:谁来引导学生思想、引导到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概括为: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5]。最终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复杂的,利弊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如何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的长期、综合价值,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传统的专业教育无法在价值观方面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只有通识教育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例如:大量的工程设施和新技术除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外,还蕴藏着什么人文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等非技术性的价值呢?技术发展和大量工程建设对地球、环境、健康也造成了破坏,如何看待建设与破坏的矛盾呢?我们需要教给学生准确、全面地判断价值。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专业教育的范围,在传统侧重专业教育的体系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很难做出全面、系统的回答。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形成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6]。专业教育更多地强调“学以致用”,欢迎在教学中增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内容。通识教育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接受、领悟一些方法性的、务虚的、看似“无用”的东西,重在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各有侧重。通识教育不应成为简化版的专业教育,也不应该成为辅助就业的工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步。这类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价值观的培养。通识课尽管专业难度较低,但是主讲人的视野应该远远超出一个专业的范围,所站的高度应该高于专业课。主讲教师,一般都有扎实的的专业背景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自身成长过程中所受专业教育的的局限性,有时候缺乏足够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有限,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对价值观做深入的思考。
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组织教学时难以全面照顾到。尤其是高考时选科偏“文”和偏“理”的学生,这方面的差别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中,对难度和深度要仔细斟酌,最好通过多轮教学实践、广泛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逐步把握好深度与广度。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价值观的培养,绝非限于一些专业知识的介绍。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原则上以能力培养为主,以知识传授为辅。知识的介绍和扩展是基础,教学的落脚点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判断、辨别的能力。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更多地选择浅显易懂和贴近生活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将生态文明的观念不断地融入到案例中,引导学生逐步分析。例如:可以从某些典型案例或常识性的知识点出发,逐步展开并建立跨学科的联系,从看似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点,统一到生态文明这一体系之下,引导学生建立起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一门通识课的教学难度,正是体现在这种跨专业知识应用的融合上。
以笔者主讲的《海绵城市与生态文明》通识课为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塑造。不仅课程标题中有“文明”二字,而且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道”,体现了一种生态的哲学观点和全新的发展理念;海绵城市则是“术”,是生态文明在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下,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指导理念,建设海绵城市。教学过程是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通识课一般没有专门的课本,选择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目标,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精力有限、专业不同的客观事实。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需要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以下要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内容科学性,要求展示并解释一些科学原理;知识性,要求教学内容包含通常不曾接触的新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趣味性,更是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内容的选择和“包装”,到语言的组织和表达,都是挑战。如果以一个高级知识性节目主持人的水平来要求通识课老师,一点都不过分。科学本身就有价值,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原理,也就拥有更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通识课内容往往是跨专业、跨学科的,专业深度要求不深,但是广度要足够。对众多的、看似散乱的知识点,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这种整合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树立价值观为主要导向的过程。以《海绵城市与生态文明》通识课为例,围绕海绵城市建设有一系列知识点,而且涵盖了多个一级学科,尽管知识点很散、专业跨度很大,但是都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基础知识。在有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学将引导学生从哲学、历史、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多角度理解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对海绵城市的内涵进行更深入的、多维度的理解。因为对价值的判断和认识是多维度的,所以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认识价值。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这也是吸引学子、培养学生荣誉感的重要源泉之一。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因此某一专业的影响往往不限于专业领域内,而是对相关领域都有推动作用。以学校的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为引领,对校内该专业的领军人物、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通过通识课向学生介绍,不仅增加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提升了学子的荣誉感。
从日常生活和新闻事件中选材,有利于拉近学生和课程内容的距离。例如:城市内涝在很多城市都曾发生,如果以熟悉的校园为对象,能发现一些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一致或相违背的工程措施,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内涝的原因及如何解决校园内涝问题。此外还有城市水体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的矛盾、城市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矛盾,然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矛盾,与传统的老师出题或提问,学生来回答,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途径上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结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兴趣和专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还可以启发学生跨学科地思考某一类专业性问题,从中感受到科技的价值和魅力,并学会用一些跨专业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价值判断能力。
案例教学是通识教育中的一种常用、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识教育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泛、授课对象知识结构差异大、某些科技理论知识枯燥等方面的挑战,因此结合教学内容上的特色,恰当地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如果要对复杂的案例做透彻的分析,预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如果是专业课教学,通常是从理论到实践。如果是通识课教学,很多时候是从实践倒逼我们思考需要哪些知识、如何分析解决,甚至是通过老师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来获取知识、摸索分析方法。其实这更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获取新知识和理论,所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自然而然地满足了要求,而且自学的技能也随之培养起来。
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结合某一案例或课题,通过课后的准备,展开课堂讨论,并由老师进行点评。讨论课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新问题、迸发新观点、发现新方法的宝贵机会。分组讨论有助于学生有机会发言、自由发言,对小组讨论结果的总结,也给学生提供了归纳总结能力的机会。因为学生认识水平和知识背景的多样性,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有些非主流的观点也会引发老师的思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虽然通识教育无法大范围地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但是注意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介绍,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的培养。例如:围绕城市水环境整治,介绍对该问题的认识过程、相关技术的发展过程、技术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最新的成果等等,都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技发展的坎坷历程和人们对新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这一切都旨在培养学生踏实、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特别注意对技术问题中关键思想的分析和介绍,让学生体会科学方法在科技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一定的价值辨别能力。这一目标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一系列思考和创新,合适的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