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2021-11-28 08:46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特色时代

黄 河

(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7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全过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让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使大学生真信真懂会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一)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而人才培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偏离了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变质,更培养不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培养不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等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真知灼见的新观点和新理念,这些重要思想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方向指引,是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向的指导思想。从培养目标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2],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因此,高校要竭力培养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能为人民服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在教学策略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1]6。坚持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校风学风教育等,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载体、师生关系等方面系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前发展,这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引领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方向。因此,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过程,才能保证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调整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反映时代动态,体现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特色,应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注入其内容体系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回应时代课题与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是在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总结中凝练出来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了最鲜活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使教学内容得到了更高层次的优化。因此,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全过程之中,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去回应学生密切关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局势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这些复杂而严峻的形势极大地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使高校思政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网络空间中的错误观点和西方政治思潮泛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以伪善的传播模式、隐性的表现形式悄然渗透进大学校园,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主流价值观不断地受到冲击。在这一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3],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努力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决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同时,要及时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客观看待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把握的重点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框架清晰、结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上凝练出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推进这一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重把握几点内容:

(一) 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中央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的清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分别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脉络、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等三个维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世界意义,为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背景、生成逻辑奠定了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主动用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来回应和驳斥意识形态领域的“西化殖民论”“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和“社会主义终结论”“西方中心论”等论调,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阐明新时代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而且是继续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时代,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二) 新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这一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新矛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是新时代谋划新发展、开启新征程的逻辑起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所面临的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主动阐明,正确认识新矛盾的重大意义,着力讲清“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深刻内涵、具体表现以及二者之间矛盾的根本体现,正确看待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将会不断被满足、社会发展将更加平衡与充分的信念与信心,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牢牢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 新思想

党的十九大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分别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时代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要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讲清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帮助广大青年大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实质和实践要求,弄清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把握蕴含在这一思想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激发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

(四) 新战略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提出“两步走”“两个十五年”的战略部署。新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科学研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谋划。这一战略部署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近期目标,又绘制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行动路线图。新战略是对“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继承和发展,是针对新时代、新矛盾、新变化提出的新的战略谋划,必将引领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开启新征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这一新战略全面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帮助青年大学生明确新战略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接受时代使命、承担历史重任;帮助青年大学生明确党和人民是贯彻落实新战略的两大最坚强的战略力量,引导青年大学生强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意识;帮助青年大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景与方向,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展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自我。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一)整合渠道,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引导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课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既是深化立德树人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实践课程。因此,要将课堂渠道和实践渠道整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凸显课堂优势、理论优势和务实作风,鼓励和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以教材为蓝本,通过集体备课、骨干示范课、说课、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方式,推进精准备课、精准教研、精准讲授,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主动面向青年大学生讲清新时代新方位、帮助他们理解新矛盾新方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勇担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崇高重任。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课,将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深化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行动自觉。高校要利用好学生社团活动、主题党团日活动、班级活动的平台,采取让优秀师长走上讲台开展主题宣讲、组织朋辈宣讲团巡回宣讲等形式讲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帮助青年大学生理清学习脉络,清除学习障碍,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与主动践行。要运用学习研讨、读书演讲、交流心得、社会调研等多种实践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悟行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广泛征集典型学习案例,及时总结凝练,宣传推广各院系、各学生班团支部、各学生社团学习,宣传,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利用宣传橱窗、刊物、板报、网页等宣传阵地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除此之外,还要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他课程中,发挥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渠道功能。其他各门课程,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讲授本门课程知识的同时,还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新成就、新变革、新矛盾、新思想、新方略融汇到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育人资源,“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各司其职,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

(二)转换话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说服力

教学话语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受教育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实施的重要因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说服力,需要进一步创设话语语境,转换话语方式,实现话语转译。一是创设话语语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当前的宏观语境下,积极建构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微观语境。二是转换话语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努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从政治话语方式转换为教育话语方式,从“单向度”话语方式转换为对话讨论式话语方式,从文本话语方式转换为人本话语方式。只有在真诚、平等的话语体系中,才能不断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真正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实现话语转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转译主要指学术话语和文件术语与生活话语之间的转译、抽象话语与具体话语之间的转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要努力将学术化和文件式话语,积极转译为大学生易于理解的话语,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深入浅出地讲好“大道理”,同时积极利用数据、图表诠释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让青年大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三)改进方法,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继承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吸纳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效果。一是打造思政课教师与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由学习者和教育者共同构成的团体。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教学班的教学对象分成若干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对话、沟通、倾听、协商、反思等形式交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心得、学习感受和学习体会,让大学生在认同与协商、形成共识的学习过程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提升大学生对该思想的认同度,实现其自我内化。二是开展协同教学。协同教学是有效整合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形式。高校要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协同教学领导小组,加强协同教学顶层设计,联络多方力量形成教学合力,使各要素、各环节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应积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多领域合作共育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三是贯彻嵌入式教学方法。高校要构建长效教学机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嵌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于、植根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之中,才能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沁入心田,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理论自觉。

(四)创新载体,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不断开发利用新型教学载体,以移动化技术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平台,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形式。随着新媒体快速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主动适应高校教学环境的“新常态”,着手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APP、主题微信公众号、主题短信推送、主题微视频等新媒体宣传产品,还可以利用校园视听媒介、平面媒介、网络媒介等平台传播快捷、图文并茂和声像俱佳等特点,全方位地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络平台。二是创新“互联网+”教学载体。通过开发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移动终端,开设思政微课堂和专家讲堂,引导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网上网下实时互动。做到既能为大学生搭建便捷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平台,又能够兼顾到个性化的需求;既能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滋养和学习能量,又能做到“有料、有用、有趣”。三是探索“大数据+”教学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设置学习观测点,通过思想行为和学习状况数据抓取和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政课教师根据数据分析,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或个体实施精准教学或个体辅导,从而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理论课特色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